中國名茶分十鬥,安徽獨佔三鬥,瓜片佔之首。
史書記載,六安茶始於唐代,揚名於明清,曾一度作為貢品,獻於宮廷,明朝聞尤《茶箋》一書稱:「六安精品,入藥最佳」。
作為貢茶,六安茶在清代的地位更是不低。據史料記載,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後,方有資格每月享受十四兩六安瓜片茶的待遇。
1971年,瓜片也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初次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解放後被定為中央特供茶。
六安瓜片產於革命老區原金寨縣和裕安區兩地處大別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場產的瓜片最為正宗。
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製成。一般在穀雨前後十天之內,六安瓜片便可採摘,當地茶農稱為開面採摘,採摘時取二三葉,求壯不求嫩,只要葉片不要芽。
六安瓜片根據採制季節的不同,分為提片、瓜片、梅片三個品種。穀雨前提採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後採制的大宗產品稱"瓜片";而梅片茶葉稍微粗老,品質一般。
六安瓜片的成品,葉緣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高,味甘鮮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竅散風之功效。
六安瓜片茶的加工繁複,尤其是火功的講究程度絲毫不遜於武夷巖茶。
安瓜片擁有一種被稱為「拉老火」的傳統製作工藝。拉老火是六安瓜片最後一次烘焙,對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響極大。
拉老火的過程是先將茶葉攤在竹編大烘籠上,而後放置於炭火上,反覆烘烤達一百多次。與其他綠茶相比,六安瓜片需要猛火、高火烘焙,溫度可達600℃,才形成獨特的高火香。」
歷經千般辛苦,才得這一味醇甜!為了做一杯好茶,六安茶人花了不少的工夫和心力,六安瓜片出類拔萃的滋味,這才是它能躋身中國十大名茶的關鍵所在......
素材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侵權請聯繫本公司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