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藝術學院,有個最「土豪學院」——傳媒學院。怎麼個土豪法?在這裡,有各種國家級實驗室,隨便一個裝備可能就是五到六位數。學校花重金打造「任性」實驗室的同時,也創造了更濃厚的藝術氛圍和更優質的學習資源。馬上就去高端的國家級實驗室隨意體驗下!
數字音頻實驗室:南藝出品的院線電影聲音製作從這誕生
這個國家級數字音頻實驗室,是全省最專業、全國高校最一流的錄音棚,也是全南藝單位面積造價最傲嬌的四室一廳,五個空間設備投入和環境建設總價超過1000萬,於2015年落成投入使用,分為數位音樂混錄實驗室、數位音樂製作實驗室、影視聲音初混實驗室和影視擬音配音實驗室。
出於聲學效果考慮,所有空間都是標準的5.1環繞立體聲,採用了懸浮式設計。不僅有高大上的外表,專業設備也可以說十分厲害了,這裡有可以自由適應聲學環境的智能音箱,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硬體效果器,還有這臺難得一見的模擬數控錄音調音臺……
據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錄音系老師高傑介紹,設備都是行業內的頂尖設備,「我們調音臺是一個ssl的頂端的調音臺,大約是100多萬,包括我們後面所有的音頻硬體、軟體都基本上是和國際接軌的。」
當然,建設的這麼酷炫不是用來炫富的,這是南京藝術學院數字媒體國家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的一部分,兼備教學、創作和科研等。楊冪、吳亦凡、靳東、郭敬明等曾來此錄製影視作品後期,所有南京藝術學院出品的院線電影聲音製作也都從這裡誕生。
在影視擬音配音實驗室內,地面的各個格子裡鋪滿了各類石子、黃沙等等。別小看它們,這可都是擬音師的寶貝!
「比如說我們一些炒菜的聲音就可以用這種塑膠袋,有場景是石子的聲音,就可以通過看畫面來模擬石子走動的聲音,當然了,鞋的不同,它的聲音也是不同的。後期還要進行一些特殊的效果製作,比如說一些頻率、響度上面的處理。」高傑告訴記者。
虛擬實境實驗室:沉浸式炫目特效 藝術與科技的無窮魅力
像這樣的國家級實驗室,在南藝傳媒學院可不止一個。在旁邊的虛擬實境實驗室,一場正在展出的數字特效藝術課程作品展十分吸睛。它採用了球幕、弧幕、建築投影三個載體同時聯動呈現,將特效影像作品融入整個展出空間環境,全方位的沉浸感給觀眾帶來一場空間數字特效的視覺盛宴。
「現在看到的作品就是學生在這個實驗室裡面做的一套完整的沉浸式作品,他們就使用了3D mapping建築投影的技術,把整個建築物包括樓梯、牆體作為它的一個投影的載體,把內容重新打上去之後,就會形成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數字空間。前期製作影像的時候,主要藉助一些建模和特效,我們中後期會使用另外一套系統叫潘多拉,去對它進行異型矯正,然後把影像和建築完全貼合到一起。」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虛擬實境藝術專業老師潘溯源介紹。
體感腕帶、頭戴式增強現實眼鏡等等,這些富含「黑科技」的裝備,在這個實驗室裡也成了標配,每年520畢業展演嘉年華上展出的許多交互式作品、虛擬展陳等,都要藉助這樣的設備來完成一次次調試。為了順應現代數字媒體技術、信息技術在傳媒領域快速發展的趨勢,實驗室還會不定期對設備進行更新。
「我們自己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也有一定的研發能力,確保這種技術和藝術的有機結合。研發出來的東西,一定會有一個目標,絕對不是那種雲裡霧裡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它一定會有轉化的能力。」潘溯源說。
數字音頻實驗室和虛擬實境實驗室同屬南藝的「數字媒體藝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共包含有10個實驗室及工作室,同時還承擔著南京藝術學院20餘個學科專業、114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每年實驗室人數達10萬多人,形成了立足學院、服務全校、輻射全國的規模化集群效應,直接推動了傳媒學院乃至整個南藝的人才培養、科研創作和學科建設水平。
- 本期責編 -
排版:麥當晗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