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位基金經理離職 迷你產品扎堆14隻被清盤|基金經理X檔案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該公司去年有14隻產品遭遇清盤,截至年末,國投瑞銀行業先鋒、國投瑞銀中證下遊、國投瑞銀歲增利A\C、國投瑞銀歲贏利等多隻基金的規模處於清盤線之下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股市回暖的過程往往伴隨著金融業人才流動的加劇。

在公募基金行業,基金經理又呈現出怎樣的變動情況?近日,《投資時報》根據Wind數據進行統計,並推出《2019中國公募基金經理X檔案》專題。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來自96家基金公司的233名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三年新高,其中12家基金公司有5位以上基金經理離職。

究其原因,有不少基金經理是因為業績不佳被迫轉崗或離開,而國投瑞銀基金也不乏這種情況出現。

該公司去年離職的基金經理包括狄曉嬌、何明、劉莎莎、韓海平、李怡文5人。具體來看,狄曉嬌可以說是投資團隊的主力成員。Wind數據顯示,若將各類份額分開統計,她離職前管理的基金有11隻,而她在國投瑞銀任職基金經理以來,先後參與管理過的產品達28隻之多,類型囊括靈活配置型基金、中長期純債基金等。

從狄曉嬌所任職回報來看,僅有國投瑞銀新絲路為負,不過該基金2019年淨值增長率仍在「及格線」上。該基金當年淨值增長率為37.34%,排名同類1/3左右。截至2019年年末,該基金管理規模僅為1.62億元。

同為狄曉嬌管理的中長期純債基金——國投瑞銀順銀6個月則與國投瑞銀新絲路表現相反。數據顯示,該基金於2018年3月2日成立,她是該基金首位基金經理,於2019年11月16日離職,管理期間任職回報為6.95%。但該基金2019年成績不太理想,淨值增長率為3.46%,同類排名為1007/1274。

除此之外,另一位前基金經理劉莎莎則是閃電離職。《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在國投瑞銀任職期間,劉莎莎共管理過8隻基金(各份額分開計算),均為債券型基金,且在她離職前剛剛結束了休產假,從銷假到離職時間僅半個月左右。

從管理的產品表現來看,國投瑞銀中高級債排在同類產品靠前的位置,但國投瑞銀歲增利A\C則相對靠後。Wind數據顯示,國投瑞銀歲增利A\C2019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3.54%、3.2%,同類排名分別為970/1274、1097/1274。截至去年末,國投瑞銀歲增利A\C管理規模僅為0.19億元,淪為迷你基金。

在基金經理陸續離職的同時,國投瑞銀基金的管理層也不平靜。2019年5月15日,該公司原總經理王彬由於任期屆滿離職,此後總經理一職暫由副總經理劉凱代任。直至10月28日,國投瑞銀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新任總經理為原泰達宏利基金副總經理兼投研總監王彥傑。彼時,距離上一任總經理離職已有5個月時間。

除了人員變動頻頻,國投瑞銀還有一些產品陸續清盤。統計顯示,2019年公募基金行業共有201隻基金(各份額分開計算)被清盤,其中包括國投瑞銀旗下的14隻產品。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仍然有國投瑞銀行業先鋒、國投瑞銀中證下遊、國投瑞銀歲增利A\C、國投瑞銀歲贏利等多隻基金的管理規模處於清盤線之下,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國投瑞銀基金的管理規模壓力依然不輕。

相關焦點

  • ...十年仍虧損 已更換8位基金經理能否「鹹魚翻身」?丨基金經理X檔案
    近日,《投資時報》根據Wind數據進行統計,並推出《2019中國公募基金經理X檔案》專題。統計結果顯示,去年有來自96家基金公司的233名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三年新高。在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行業離職的基金經理數量分別為170名、194名。
  •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新品 基金經理缺乏從業經驗或為主因
    記者 | 張桔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基金產品,除了部分新品存在限售的客觀因素,也與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人員配置不合理有關,負責主動權益產品投資的11位基金經理中,部分人員崗位任職時間僅在兩年以內。在2019年四季報,有七隻地產股進入了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分別為萬科、金地集團、中南建設、保利地產、榮盛發展、綠地控股、華夏幸福;今年一季報,綠地控股被陽光城替代;二季報時,金科股份新進入選前十大重倉股,此時重倉的地產股達到了8隻;在三季報中,地產股又變成了7隻。
  • ...離任或因業績不佳 債基2019年平均收益倒數第一丨基金經理X檔案
    來源:投資時報東吳基金旗下偏債型產品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0.91%,在納入統計的9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一《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2019年,公募基金業人才流動明顯加快《投資時報》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來自96家基金公司的233名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三年新高。其中,東吳基金帳下曹松濤、程濤、楊慶定三名基金經理離開,其原因或與管理業績不佳有關。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東吳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166.55億元,較年初縮水約31億元。
  • 銀河基金副總經理「閃電」離職 銀河創新成長單季度虧損近30億
    今年以來,銀河基金繼總經理變更後,副總經理王慶仁因個人原因離職,任期僅5個月。11月11日,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銀河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王慶仁個人原因辭職,離任日期2020年11月10日。此時,距離其於今年6月19日履新副總經理僅過去了5個月。除此之外,銀河基金旗下新產品發行有些清淡。
  • 元老基金經理離任!信達澳銀再現人事變動,管理規模依賴單只股基
    10月9日,該公司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稱,信達澳銀慧管家貨幣市場基金的基金經理孔學峰因個人原因已於今年9月30日離任。這已是該公司年內離職的第二位基金經理。  事實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該公司已多次發布人員變動公告,涉及董事長、總經理、督察長、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等職位。
  • 萬家精選今年以來收益告負,另一基金經理葉勇或將面臨無基可管的...
    萬家行業優選現任基金經理是黃興亮,任職年限為6.51年,不過黃興亮接手萬家行業精選還未超過2年,在其擔任基金經理期間,即自2019年3月2日接手開始截至今日,基金淨值增長率達175.38%,黃興亮藉此一舉成為明星基金經理。
  • 新華基金總經理離任!發行大年僅成立4隻新品,25隻基金規模迷你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持續火爆,不過該公司年內僅成立了新華安享惠澤39個月定開A/C、新華精選成長主題3個月持有期、新華景氣行業A/C、新華安享惠融88個月定開債A/C4隻產品(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其中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各為2隻。與此同時,新華基金迷你基金扎堆。
  • 公募基金扎堆募集,績優經理短兵相接
    進入4月,公募基金募集的擂臺依舊十分擁擠,各家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不少過往業績優秀的明星基金也不得不面臨短兵相接的激烈競爭。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在售的各類基金超過120隻,其中主動權益類的有37隻。此外,4月還將有12隻股票型和偏股基金開始募集。
  • 「甄別鮮基」十年十倍的基金經理史偉要發新基金了,現在值得買嗎
    史偉2001年-2002年在東方證券做研究員,2003年1月到華寶做研究員,2005年開始做基金經理,2008年到交銀,2013年從交銀離職後到博道,在博道管理產品至今,在這期間博道經歷了私轉公,但史偉在博道管理的產品一直是持續運行的。
  • 業績黯淡 新華基金「光輝歲月」何時再現?
    雖然基金清盤是企業優勝劣汰機制常態,但是如若清盤數量遠遠大於自身管理數量與規模就證明其潛在的問題。被清盤的19隻基金中有3隻是受監管政策變化影響清盤。其餘基金中有14隻在清盤前資產規模不足5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新華基金旗下仍有多隻產品規模迷你,清盤危機依然頻現。
  • 基金經理頭部化加劇 「造星文化」暗藏風險
    從基金三季報來看,老基金中,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偏股型基金有45隻。新老偏股型基金共同發力,促使資金進一步向頭部的明星基金經理傾斜。截至三季度,全市場「最有錢」的十位基金經理,在管總規模達到5843億元,而偏股型基金總規模約為2.8萬億元。這意味著,佔比不到1%的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著全市場五分之一以上的偏股型基金資產。
  • 5年+管理經驗,年化收益20%+的基金經理
    Choice統計顯示,基金經理年限5年以上,現任基金年化回報在20%以上的基金經理有332位,我們已基金公司為序,依次看看。 安信基金 2位,陳一峰、陳鵬。
  • 增聘基金經理,傳遞什麼...
    要知道,公募基金行業有過這樣的操作:增聘基金經理,之後兩個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產品,最終原基金經理離職。這樣一想,一些買了明星產品的投資者可能脊背發涼。別慌,事情並不是只有這一種可能。
  • 百億基金經理已達50人,一人管千億不是夢?麻煩來了
    而從整個基金髮行歷史來看,2010年至2019年,每年發行成立的百億基金數量分別為2隻、0隻、6隻、2隻、4隻、13隻、11隻、8隻、14隻、26隻;而2015年至2019年的百億級主動權益基金為10隻、0隻、0隻、7隻、1隻,顯然僅2015年全年數量超過今年,如果今年上半年的發行高潮能夠持續,百億基金數量有望挑戰成為歷史最高水平。
  • 交銀基金經理「雙雄」之何帥:管理的3隻基金
    【P1 開篇】 【P2何帥基本情況】 加入交銀時間:2012年 累計任基金經理:4年又356天 任職起始日期:2015-07-09 目前管理基金規模是184.14億,佔交銀混合基金規模的
  • 小荷已露尖尖角,任職5年以內的潛力新星基金經理20位
    花花,專注基金數據挖掘,讓每一筆投資有理有據!小荷已露尖尖角投資是個很公平的行業或者職業,只要你有實力,不管年限多久,一定會冒尖的。比如那些管理基金在5年內的基金經理,雖然任職時間不長,還是值得我們關注,按照下列標準,取20位基金經理看下。
  • 棗是紅的甜,挖挖任職5-10年新生代實力派的基金經理
    棗是紅的甜 從經歷和年齡上,是有前浪後浪之分,不過從業績上講,都是一起乘風破浪,昨天看過了10年老將:點擊可看>>薑是老的辣,扒扒投資年限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9位大師) 今天繼續看下任職5-10年,業績實力遙遙領先的新生代基金經理。
  • 10年長跑王牌基金業績榜單公布 明星基金經理教你如何選基金
    而上述10年長跑的13隻基金近年的年化回報業績也普遍好於近10年年化回報。13隻基金最近5年的年化回報有6隻在20%以上,6隻在10%-20%之間,僅一隻低於10%。業績最好的是馮波管理的易方達行業領先,近5年年化回報22.48%。
  • 中國基金經理50強
    招商銀行:2006年建倉開始買入,當時價格2.5元左右。直到2019年初,退出重倉時,價格為34元左右,漲了近14倍。類似的例子還有伊利股份、中國平安等。不會在一隻基金裡蹲太久,任期大都3~4年封頂。他是目前中國公募歷史上,直接掌管權益類基金規模最大的人,規模超過695億元。指數在3000點上下震蕩的2019年,劉老師旗下管理的幾隻基金收益率都超過100%,包攬年度公募基金排行榜前三。他所管理的7隻產品今年以來的表現也十分亮眼。
  • 東證資管又一員猛將離開,年內28隻基金淨值下跌丨基金
    據了解,該公司權益團隊將由副總經理張峰統一管理。公開資料顯示,張峰歷任上海財政證券公司研究員,興業證券研究員,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加入東證資管後,先後擔任基金投資部總監、私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後因該公司旗下大集合產品轉為公募基金,其分管公募投資業務,2019年10月擔任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