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

2020-12-03 央廣網

作者:戴焰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延安——這座坐落在西北黃土高原的古老城市,因為在中國革命史上的神聖地位被永遠載入中國革命史冊,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核心內容的延安精神是貫穿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近百年歷史的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未來奮鬥中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強大精神動力。

江西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們在位於延安市的張思德雕塑前深情誦讀《回延安》。肖華平攝/光明圖片

 延安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精神成果

20世紀30年代後期到40年代中期,延安這個在中國地圖上並不起眼的西北古城,是成千上萬中國先進分子心目中的聖地,是成千上萬中國青年積極奔赴的地方。為什麼這個小城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因為青年們受到馬克思主義的感召——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能夠指導中國革命蓬勃發展的馬克思主義,能夠為中華民族爭取獨立、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提供強大思想武器的馬克思主義,正在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和所領導的事業發展中被忠實踐行著的、活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工作實際和作風中表現出來的、為人們所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結果。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求索、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的實驗後,終於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能夠救國救民的思想武器,中國的面貌為之一新。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被鮮明寫在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馬克思主義提供給中國共產黨的並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現成方案和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種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的問題。這種結合是在實踐中經過艱苦探索才能實現的。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真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是黨中央到延安以後實現的。

延安革命紀念館。資料圖片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並為全黨所認可的過程,就是黨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得以確立的過程,也是延安精神形成和確立的過程。也正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這一過程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當作顯微鏡和望遠鏡,用以認識和解決中國問題,才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形成了關於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根本宗旨更容易為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學表述,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成為一種貫穿於黨的全部工作,為全黨所努力實踐的精神,形成了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思想和革命鬥爭精神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品格。而這些在實踐中形成的精神,又進一步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和完善中國革命理論和政策策略,更廣泛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衝破國民黨反動派重重封鎖,戰勝各種困難的精神支撐。

延安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體現。說它是馬克思主義的,因為它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靈魂;說它是中國的,因為它體現著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吸收了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語言風格,凝練而深刻、生動而樸實。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把中國共產黨認識和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思想方法表述得淋漓盡致;為人民服務,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的觀點和中國共產黨的全部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作了精闢的概括;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則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立足點的準確表述。

延安市吳起縣的退耕還林森林公園。新華社發

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奮鬥歷程的重要精神結晶

當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領導中樞建立在延安的時候,這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已經經歷了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特別是長徵的考驗和磨難,成為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政黨了,已經在軍事上、政治上、思想上逐步糾正早年不成熟時所出現的問題,並確立了自己的領導核心,圍繞這個核心逐步形成了領導集體。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延安精神,立足於中國革命在成功和挫折中獲得的重要經驗,是中國革命奮鬥歷程的重要精神結晶。

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中國的問題必須由中國的同志根據國情獨立自主地確定戰略策略和方針政策來解決,中國革命必須正確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最關心的問題,這些在後來被認為很明了的道理,在黨的早期革命鬥爭中卻並不為大多數人所清楚。在使全黨明白和接受這些道理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曾經付出了很大代價。僅第一次大革命的失敗,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就從近6萬人減少到1萬人,而土地革命戰爭中反「圍剿」的失敗,更使中國共產黨在紅區的力量減少了百分之九十,白區的力量減少了幾乎百分之百。一次次慘重的失敗和血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內越來越多的黨員和幹部開始深入思考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了幫助全黨真正搞清楚這些問題,毛澤東同志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寫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學、軍事和政治著作,這些著作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文獻,也成為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理論基礎。

延安時期13年間,中國共產黨越來越成熟,在黨中央的各項重大決策中沒有再出現大的失誤,黨的自身建設從理論到實踐也有了飛躍性發展。延安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事業在這一時期的整體發展狀況和黨的整體精神風貌。儘管這一時期,黨依然面臨著極其複雜的外部環境挑戰和極其艱苦的內部困難考驗,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地分析和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準確地把握各種歷史機遇,及時調整戰略策略和方針政策,糾正黨內存在的錯誤認識,始終保證黨所領導的事業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和發展。面對抗日戰爭開始時敵強我弱的態勢和相持階段形成的極為艱苦的環境,面對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帶來的極為惡劣的生存困難,黨中央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邊區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從黨中央領導到普通戰士,都積極投入生產。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幫助我們戰勝了困難,渡過了難關。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之中,並賦予它更為豐富的內涵。毛澤東同志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發表的後題為《為人民服務》的講話,明確闡述了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並把它提高到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高度進行深刻論證,由此,「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不但成為中國共產黨和黨所領導的一切組織機構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成為中國共產黨每個黨員應該奉行的人生格言。

從延安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出,它的形成具有歷史必然性,包含著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積澱的寶貴經驗,傳承著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和發展的紅色基因,體現著中國共產黨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整體風貌,是中國共產黨奮鬥歷程的精神結晶。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本質特徵的精神體現

延安精神的形成,從根本上講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本質特徵決定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不被任何險阻所嚇倒,艱苦探索,頑強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歷史中,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各種高官厚祿,不為所動;面對冰冷的鐵窗酷刑,毫不畏懼;面對各種艱難困苦,絕不後退。虔誠堅定、捨身忘我的優秀品質,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就是因為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的有力支撐,那就是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正是一切為了人民這一最本質的特徵,決定了黨在尋求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過程中能夠堅忍不拔、上下求索,能夠以自我革命精神,堅決糾正自己內部存在的失誤,在總結經驗教訓中認清中國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最終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所講的,我們的軍隊是真正人民的軍隊,我們的每一個指戰員以至每一個炊事員、飼養員,都是為人民服務的。「與人民利益適合的東西,我們要堅持下去,與人民利益矛盾的東西,我們要努力改掉,這樣我們就能無敵於天下。」正是一切為了人民這一最本質的特徵,決定了黨能夠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不退縮、不低頭,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戰勝困難,贏得光明。

發揚延安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保持中國共產黨的本質特徵。在新時代,我們黨要始終保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執政理念,保持一切為了人民根本利益的價值取向,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繼承與弘揚延安精神,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5日 06版)

相關焦點

  • 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
    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深化延安精神研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回望延安時期的歷史,弘揚延安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什麼是延安精神、為什麼要弘揚延安精神、怎樣弘揚延安精神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延安精神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 《延安 延安》: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鍊靈魂
    「我就是延安人。這幾年但凡有親戚朋友來訪,除了聚餐,我都會請他們來看紅秀《延安 延安》,感悟延安精神。」7月2日,在延安棗園東方紅大劇院外,延安市民馮睿對記者說。
  • 帶頭做延安精神的傳承人
    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原副校長鄭志飈表示,在新時代,我們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把延安精神研究好、宣傳好、踐行好,讓延安精神不斷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姚文琦說:「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砥礪前行,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各個時期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 寶雞市延安精神研究會來扶風縣進行專題調研
    11月18日下午,寶雞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市政協原主席張民義一行來扶風縣專題調研弘揚踐行延安精神工作。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方巖一同調研。當天,張民義先後前往法門鎮莊白村村史館、勝利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扶風家風館等地,通過實地調研、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我縣弘揚踐行延安精神工作開展情況。座談會上,張民義對扶風縣近年來弘揚踐行延安精神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 新時代陝西青年弘揚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
    它既是中國共產黨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寶,還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精神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都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是新時代我們依然要大力發揚的思想瑰寶。陝西青年有著更優越的地理人文環境,更近距離地接受延安精神的滋養和薰陶,更應大力弘揚延安精神。
  • 陝西省延安市延安實驗小學:用延安精神立德樹人
    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孕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立德樹人,把延安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在活動體驗中尋根與鑄魂,讓學生在動眼、動耳、動手、動腦、動心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內涵並自覺傳承與發揚。一是講好延安革命故事。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走進革命舊址訪問講解員、走進敬老院尋訪革命老紅軍、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事情等方式和渠道,了解延安紅色故事,認識延安革命人物,講好革命故事,演好革命英雄。
  •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 滋養初心 淬鍊靈魂 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 「黨建治學」趙周賢: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
    「黨建治學」趙周賢: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 2020-09-24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再次強調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 「中國精神」大講堂第四講「延安精神及其當代價值」在四平路校區...
    12月8日,同濟大學「中國精神」大講堂第四講在四平路校區開講,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馮建玫應邀為師生作了題為《延安精神及其當代價值》的精彩報告。馮建玫教授詳細介紹了黨中央在延安時期艱苦奮鬥的歷史。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中國共產黨由弱變強的13年,是毛澤東思想日益成熟、豐富發展的13年,是延安精神培育形成、發揚光大的13年。
  • 以延安精神厚植高等教育自信
    面對新的歷史特點,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個根本問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高等教育規律,深刻汲取延安精神營養,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的勁頭和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氣魄,破解高等教育難題,厚植高等教育自信,在創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中取得新氣象新作為。
  • 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鍊靈魂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黨的建設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激勵我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凝聚起推進「四為四高兩同步」的磅礴力量。
  • 讓延安精神迸發出時代的光芒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9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發去賀信,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感興奮。」
  • 延安精神:寶塔光輝 映照時空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時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鬥轉星移,時光流轉,中共中央離開延安已有70餘年。而延安精神卻一直伴隨著滾滾延河水,超越了時空界限,散發著永恆光芒。
  • 延安精神:寶塔光輝映照時空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時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鬥轉星移,時光流轉,中共中央離開延安已有70餘年。而延安精神卻一直伴隨著滾滾延河水,超越了時空界限,散發著永恆光芒。
  • 延安精神:黨員幹部滋養初心、淬鍊靈魂的營養劑
    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延安精神,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在傳承紅色基因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形成的一種革命精神。
  • 深刻認識鬥爭精神的時代特徵和豐富內涵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是一部偉大鬥爭史。深刻領會鬥爭精神的內涵、本質、特徵及歷史演變脈絡,對於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鬥爭精神的兩個重要淵源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
  • 聚焦延安 | 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鍊靈魂、淨化政治生態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劉衛平說,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校辦學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學習落實新修訂《條例》各項要求,以培養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為主要目標,發揮好幹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諮詢作用,努力推動黨校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助推延安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貢獻黨校力量。
  • 拾究之路|延安精神③:自力更生,突破封鎖的「那道光」
    經歷過2020年抗疫阻擊戰,我們更能理解當年延安的大生產運動,懂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價值內涵。封住嘲笑「塌臺」的嘴巴1942年的延安,比以往時候更艱難。在他們帶領下,延安各界數萬人投入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邊區軍民參加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