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衝擊下俄全國停工 冬宮博物館呼籲政府援助

2020-12-22 國際在線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1日,俄羅斯著名的艾米塔吉博物館(冬宮博物館)館長向政府求助,稱政府應確保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陷入困境的博物館能得以倖存。

據報導,自從3月中旬,俄羅斯禁止了50人以上的集會後,俄羅斯全境的博物館陸續向公眾關閉。隨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4月全國停工,鼓勵俄羅斯人居家抗擊新冠疫情。

日前,該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爾皮奧特羅夫斯基表示,博物館目前已經失去了年度預算的一半,正在和政府協商,希望獲得財政援助。

皮奧特羅夫斯基在一場線上記者會上稱,「政府必須確保文化(在疫情中)得以倖存。」

據悉,冬宮博物館在2018年的收入為25億盧布。皮奧特羅夫斯基稱,當全國封鎖結束後,該博物館將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為重新開業做準備。

據悉,該博物館成立於1764年,收藏著超過300萬件藝術品和世界文物。2019年,有近500萬人到此遊覽。

(原標題:新冠疫情衝擊下俄全國停工 冬宮博物館呼籲政府援助)

相關焦點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5期):內蒙古敲定千年遼代白塔修繕方案
    遼代白塔(圖片來源:新華社)【新冠疫情衝擊下俄全國停工 冬宮博物館呼籲政府援助】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1日,俄羅斯著名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冬宮博物館)館長向政府求助,稱政府應確保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陷入困境的博物館得以倖存。
  • 全球航空業受新冠疫情衝擊,三大航空聯盟做出一罕見舉動
    全球多家航空運營商16日宣布削減航班及裁員決定,呼籲政府施以緊急援助。媒體報導,多個國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出臺旅行限制措施,衝擊全球航空業。芬蘭航空公司董事長託皮·曼納16日說,芬航今後3周將取消大約90%的航班,「新冠病毒是航空業迄今為止遭遇的最大危機」。美國三大航空運營商之一的聯合航空公司預計3月收入同比將減少15億美元。聯合航空公司說,4月和5月將削減50%航班,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同時期的工資也將削減50%。
  • 航空業遭疫情衝擊 多國政府「輸血」
    為緩解新冠疫情對航空業造成的衝擊,澳大利亞政府18日發布數億澳元「輸血」計劃,包括減免航空運營商所交空中交通管制費用。   除澳大利亞,多國政府陸續出臺政策救助航空業,但行業人士預期,「寒冬」可能將持續至2021年。
  • 「線下閉館,線上開店」,俄羅斯冬宮博物館也入駐天貓了
    3月29日,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入駐天貓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烈的討論。有網友認為,「線上開店」的模式能幫助博物館們在疫情期間減少損失,因此值得推廣和點讚。還有網友表示,期待羅浮宮博物館也能入駐。據悉,截止到目前,已有28家知名博物館在天貓開店。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性大饑荒真的會發生嗎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世界尚未解決全球飢餓問題時,又趕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與戰亂、蝗災、大旱相比,疫情導致的糧食危機前所未有」……近日,有關疫情對全球糧食安全的種種擔憂此起彼伏。針對這一警告,俄行業營養研究所所長切爾尼戈夫表示,聯合國擔心世界上飢餓人口的數量增加是有道理的,受疫情影響,在當前條件下很難向「脆弱」國家提供糧食。俄金融機構TeleTrade的分析師普什卡列夫稱,數百萬敘利亞難民的食物來源將變得更加困難。面對糧食危機,各國都在採取對策。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奈及利亞有約3.8萬噸的戰略糧食儲備,目前正尋求補充10萬噸糧食。
  • 俄媒文章:中國沉穩應對新冠疫情體現大國擔當
    來源:參考消息俄媒文章:中國沉穩應對新冠疫情體現大國擔當參考消息網3月22日報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3月20日發表文章稱,新冠病毒疫情不僅不會摧毀中國經濟,還會提高其國際地位。文章指出,歐洲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已經超過中國,義大利患病人數最多,新冠病毒從這裡開始向歐洲其他地方蔓延。迄今為止,義大利還未控制住疫情。文章稱,目前,歐洲很多國家缺乏基本醫療用品。歐盟在新冠病毒威脅全歐洲的情況下,表現出的不是團結,而是分化。歐盟國家沒有協同採取措施,快速整合國家援助體系。
  • 中國援助印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首批物資運抵雅加達
    3月26日晚,印尼政府工作人員在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清點中國政府援助物資(人民網記者 徐偉 攝)人民網雅加達3月26日電(記者徐偉)3月26日晚,中國政府援助印尼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首批醫療物資順利運抵該國首都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
  • 全球疫情:美國確診病例超過五萬 印度全國「封城」
    阿爾庫裡說,疫情暴發以來,在各有關方面努力下,全國重症監護病床數已從5343個增至8370個;呼吸科及傳染科病床數從6625個增加到了26169個,增長了3倍。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24日呼籲義大利人像二戰結束後重建國家那樣來抵禦病毒。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後疫情時代中美經濟走向
    由於產出和就業水平仍遠低於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美國經濟何時復甦、復甦力度如何均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前景將很大程度取決於疫情走勢和控制措施的效果。在公眾確信疫情得到控制之前,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完全復甦。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認為,美國經濟已出現觸底跡象。本輪經濟衰退很可能始於2月而終於5月,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歷時最短、但也是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 新冠疫情下的義大利眾生相:為什麼戴口罩依然是一個問題?
    倫巴第大區是此次義大利疫情最為嚴重地區之一,另外一個是威尼託大區。兩個大區的GDP總和佔整個義大利的三分之一;人口為1500萬,佔義大利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義大利距離中國有八千多公裡。雖然從2月中旬開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新聞逐漸佔據義大利的新聞榜,但陸華沒有想到會波及到這裡。她更沒有想到的是,現在的義大利竟然會位於歐洲疫情的風口浪尖。
  • 俄媒:俄將派八專家組攜物資前往義大利,協助抗擊新冠肺炎
    俄媒:俄將派八專家組攜物資前往義大利,協助抗擊新冠肺炎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徐蘊宸 2020-03-22 13:43
  • 新冠疫情對徵信和信貸市場的衝擊
    面對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作為金融基礎設施的個人徵信體系受到的衝擊不言而喻,大規模信貸拖欠和壞帳開始出現,疫情封閉期間徵信服務也受到影響、徵信體系從數據完整性、徵信信息的處理、信用如何評估到業務連續性都受到很多挑戰。此次疫情伴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對個人徵信體系的衝擊將是深遠的,從消費者、消費金融到消費經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 新冠病毒傳播不分人,疫情以來這些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感染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了重大衝擊,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發展,更重要是的危及了人類的生命安全,即使國家領導人也沒能倖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至少有9個國家的現任元首或政府首腦感染過新冠肺炎。其中,英國首相詹森成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來第一個感染住院的政府首腦,史瓦帝尼王國首相德拉米尼可能是首位被證實死於新冠肺炎的政府首腦。
  • 全球疫情:世衛組織稱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0萬例
    另外,瑞士政府還將劃撥200億瑞郎(1瑞郎約合1.01美元),用於幫助本國中小企業應對疫情。自26日開始,年營業額不超過5億瑞郎的瑞士企業可向銀行申請由聯邦政府擔保的低息乃至無息貸款。2月25日,瑞士宣布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3月16日,瑞士宣布將全國疫情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級別「非常狀態」。
  • ...集中觀察點;全國工商聯:疫情對民企的衝擊在短時間內不能完全消除
    首發病例於3月24日從美國回京後,經小湯山醫院排查後集中隔離觀察14天,分別於3月24日、3月25日和4月6日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4月8日隔離觀察期滿回家,與家人及保姆等5人共同生活,曾與家人共同就餐,與家人近距離接觸。3丨連續兩天單日新增超3千!
  • 新冠疫情下,世界面臨經濟衝擊,美國準大學生卻收到了這好消息!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截至5月14日全球已有435萬人確診,世界有二九萬七千條生命因此而逝去,但新冠帶給人們的影響遠不止如此。世界範圍的封國、封城、停課、停工,2020年仿佛一切都停止了。在疫情下,社會停擺,數億人失去工作,金融市場一瀉千裡。
  •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4萬例
    此前,以色列政府宣布推出一項800億新謝克爾(1新謝克爾約合0.28美元)的財政救助計劃,以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財政救助計劃規模相當於以色列國內生產總值的6%,是以色列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計劃。世衛組織駐俄代表梅利塔·武伊諾維奇在俄《消息報》4月1日刊載的專訪中表示,俄很好地延緩了境內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傳播,希望俄近日採取的新措施能進一步阻止新冠病毒傳播。她還表示,為防止新冠病毒「人傳人」,有時需採取強制措施。
  • 駐日本衝繩美軍基地新冠疫情持續惡化 當地政府呼籲限制美國軍人入境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馬巖】據《海軍陸戰隊時報》網站7月16日援引美聯社的報導,日本衝繩地方政府15日要求美軍採取更多措施阻止其基地內新冠疫情的惡化,而當天駐衝繩美軍感染病例已達136例。   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Denny Tamaki )在與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會晤時表示,駐衝繩美軍以涉及機密和恐襲風險為由,拒絕提供美軍中感染情況的細節,衝繩民眾對此十分擔憂,並敦促美國加強與衝繩地方政府合作。    而河野太郎也抱怨說美軍對疫情對疫情的處理方式有諸多問題,例如,一個有三名成員的美軍家庭先在東京降落,而後又乘商業航班抵達巖國市後,被檢測呈陽性。
  •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 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濟冬】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擺一天的韓國國會26日重新運營,決定成立「國會COVID-19對策特別委員會」,並表決通過了《傳染病防治管理法》《檢疫法》《醫療法》三項法案的修訂案,為防控新情提供司法保障。連日來,疫情不僅給韓國民眾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也衝擊著該國政壇。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目前,大都會管理人員正在準備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這一情況可能比最初預計的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