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到龔琳娜這個名字
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忐忑》?神曲?
還是高超的演唱技巧?
近日,龔琳娜來到
重慶璧山文化藝術中心
指導璧山兒童合唱團排練
本期《重慶專訪》
帶你走進龔琳娜
問:看到您在教孩子們樂理,教他們如何唱歌,同時您在教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對待人生。為什麼會想這樣去做呢?
龔琳娜:像蘇東坡的「一蓑煙雨任平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這些詩詞都會背,但只死記硬背,沒有情感。可當我唱歌時候,經常滿面淚水。
後來,我終於明白,能夠流傳千年的詩詞,它不僅是語言上的技巧,或者僅是一種美感,它更多是教你怎麼做人。
所以,我給孩子們說,唱古詩詞就是學做人,其中的精神流傳幾千年,留下來的就是遠古不變的規律,就是做人的道理。
龔琳娜指導璧山兒童合唱團排練 圖:第1眼-重慶廣電
問:這對小朋友們來說,會不會太難了?有沒有擔心,他們可能無法體會其中的內涵?
龔琳娜: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我覺得古詩詞,背就不懂,但唱,你就會有共鳴。為什麼呢?就像床前明月光,那就真的一束光照下來。用美感來激蕩你的心靈,你自然就知道怎麼做人。
在《忐忑》之前,龔琳娜的路子非常「正統」:5歲登臺演唱;10歲獲得全國"民族杯"小歌手邀請賽一等獎;199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屬中學;1995年保送中國音樂學院;25歲,獲得第九屆青歌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銀獎。但龔琳娜並不想走這樣的路子。
龔琳娜接受專訪 圖:第1眼-重慶廣電
龔琳娜:原來我們都會按照標準化的模式進行,比如,上音樂學院,去拿獎,拿獎後要有個正式的工作,有了工作要評職稱。可是我在這個路子裡走時,沒有自己的個性。
問:在「正統」的路裡走可能就是舒適、安全,個性就會意味著不確定?
龔琳娜:安全感必然會帶來惰性。創造力,不能有巨大的安全感,就是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你也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這些大家能不能認可。但是,就是這樣的時候,你才有創造力。
而我就是為了找尋個性,為了找自己的聲音,為了找到獨一無二的創造力,屬於自己的創造力。
龔琳娜向民間藝人請教 圖:第1眼-重慶廣電
雖然唱著《忐忑》,但是龔琳娜的內心很篤定。她不想在舒適的套路裡繼續演唱,而是從2010年開始了一場「聲音行動」,把音樂的根扎進生活、扎進土地。
她向民間藝人請教,收集、記錄、整理那些豐富的中國唱腔和中國聲音。她說,中國音樂的靈魂是腔和韻,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收集整理,將來出版成書,成為教材,讓更多人不用去採風,也可以學到這種聲音。
防控小貼士
保持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清潔,注意經常打掃居室和工作場所。每日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每次30分鐘左右,每天2-3次,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原標題:《重慶專訪:龔琳娜——從「忐忑」到不忐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