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翻動電視頻道時,恰巧看到某地方衛視一檔老年人相親節目中的匪夷所思、卻又十分「吸睛」一幕。只一句話!就讓我這個從不看相親節目的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遙控器。
參加這檔相親節目的多是55歲至75歲的中老年人,女嘉賓數名在臺下,男嘉賓依次出場,男女主持人及「特約嘉賓」(大概是這個職務吧)各一名。
節目中,當一名74歲的男嘉賓登場時,一名58歲、從事家政工作的女嘉賓問他:「你打算一個月給我多少零花錢?」就是這一幕、這一句,抓住了我的眼球、驚掉了我的下巴,這無異於「求包養」啊!
男嘉賓尚未答話,女主持人即問女嘉賓:「你的意思是你的還是你的,他除了承擔家庭全部生活開銷之外,額外再給你一些零花錢嗎?」
「是的」,那位女嘉賓答道:「我看周圍的朋友都是這樣,有一個月給1000元的,有給1500元的,還有給2000元的。」
此時,男主持人插話問女嘉賓:「你要那麼多零花錢幹嗎啊?」
「買化妝品啊!」女嘉賓理所當然地答道。這引得我不由多看了她兩眼,才發現她濃妝豔抹、油光滿面、衣著亮麗、兩眼放光。
此時,那位「特約嘉賓」提出了質疑:「不是應當兩個人共同組建一個家庭嗎?」
這讓女嘉賓略顯不快:「他有他的條件,我有我的要求,都得自願吧。」
最後,臺上相親的男嘉賓含混地答了句「看情況吧」,男主持人即轉而提問另一位女嘉賓。那位女嘉賓答道:「我看男嘉賓腿腳不太好,我向他推薦***牌防滑鞋……(植入廣告)。」令我果斷換臺。
客觀地講,老年人擇偶多是出於互相陪伴、互相照顧的需要,相親的時候現實一些、坦率一些、甚至物質一些、直白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像這位女嘉賓在電視節目中公開「雷人」的並不多見。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也是某電視相親節目中出現的那句「爆款名言」: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我所看到的一幕與之有異曲同工之處。
多年以後,當年那位說出這句「名言」、被貼上「拜金女」標籤的女嘉賓透露說,那都是節目組的安排,她不過是「按套路出牌」。這讓我又不禁懷疑我所看到一幕的真實性。因為含蓄內斂是大多國人的秉性,年輕人公開爆出「雷人雷語」的尚不多見,更何況的是久經人事的老年人?不知這是否又是節目組為了提高收視率使用的老套路,恐怕連妝容都是節目組精心打造的吧。如果真是這樣,無異於通過「賣醜」「惡搞」觀眾。我是不是中招了?
由此懷疑其他真人秀、選秀等綜藝節目是否都是有「劇本」、有「導演」的,參與者不過是籤了保密協議的「演員」?
網友們知道真相嗎?或者哪些節目「造假」?望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