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簡稱「蘭」或「皋」,古稱金城。
是甘肅省省會,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
這裡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依然保存著許多美好古村古鎮,一起來看看這8處,你去過幾處?
1.青城古鎮
青城古鎮位於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蘭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據史記載,青城古鎮為宋仁宗年間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所築,所以叫青城。歷史上的青城是以水煙為主的貨物集散地,水陸交通發達,北京、天津、太原等外地客商雲集,泊來文化使得青城古民居既山西大宅院風味,又有北京四合院的格式。
現存的50多處民宅四合院古建築,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這些民宅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建築,主要分布在城河、青城、新民三個村。其中有明代建築一處,清代建築33處,民國建築15處。其中完整的四合院有12處,比較完整的四合院18處,殘缺的有14處,僅存門樓的有16處這些古民居的磚木雕刻藝術也非常精湛,從大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廈房,從牆肘到屋簷,從門扇到窗戶,處處都有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大多通過象形、會意、諧音等手法構求藝術語言,來託物寄情。在這裡遊客既可看到古香古色的明清民居,又可在動聽的青城小曲《西廂調》,還可觀看精彩刺激的鬥羊表演,體會到獨特的黃河古鎮水岸民風。
2.河口古鎮
河口古鎮位於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鄉昔日的莊河堡,即河口古鎮,從東街到西街,依次排列著東城門、「文昌閣」,十字中心的「鐘鼓樓」。鼓樓前面是「握橋」,兩邊是獅子樓,過了鐘鼓樓向西是「功德牌坊」、西城門、「魁星閣」,出了西門是大佛寺和土地廟。南街則有南城門、「三官閣」,出了南門為「龍王廟」,北街有牌坊,但沒有城門和城樓。城內東西南北四條主要街道,不足千米。兩側小胡同縱橫交錯,有磨灘子、張家巷、碼頭巷、大莊子等名目,分別為功用、族姓和方位,大多帶有古風遺韻。低矮的木質結構的雕花屋簷隨處可見,兩扇木門透著「柴門」本色。
河口也可謂人傑地靈,張姓子弟或著書立說,彰顯英名於文章;或武功卓越,效力疆場,名垂緯編。舉人張(東街有其舉人府,在胡錦濤下棋的棋牌院對面)、巨凌雲等,《皋蘭縣誌》載《張維典傳》、稱其「學品俱優、著敬惜字紙、戒殺牛犬、綱取禽兔」,「著作多以勸世而著稱」,有「鐵筆維典」之稱。又如清末千總張廷彪,身背大刀,手持長矛,奮勇抗擊八國聯軍,為官清廉,是蘭州人的驕傲
3.阿幹古鎮
阿幹鎮是位於蘭州市區西南部的一個小鎮,早在北宋元豐六年,即置阿幹堡。後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 升為阿幹縣,元初仍為阿幹縣,又為司侯司。元世祖至元七年廢縣、司併入蘭州。蘭州阿幹裡。有文字記載,明洪武年間開採煤炭,隨即制陶、冶鐵、鐵器加工業相繼發,商貿興起。 古鎮風景區是蘭州南部一處重要的生態屏障。阿幹古鎮風景區它有東山景區和西山景區組成,東山景區有石佛溝、大溝、雲頂山、東溝、雙嘴山、將軍溝等組成,西山景區有明清古道,和尚鋪、窩子坡、七道梁等組成,屬北溫帶高山森林,草甸地貌。
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蘭州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阿幹古鎮風景區離市區最近處17公裡,風景區直線距離長達12公裡,北起點石佛溝口,南至到雙嘴山的南山地貌處。景區內植被原始,奇花異草,景色怡人。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是蘭州旅遊休閒納涼的理想之地。
4.連城鎮
連城鎮位於蘭州市永登縣城西南六十五公裡,是甘肅青海兩省和三縣(青海民樂、互助縣、甘肅天祝縣)的交界地,大通河穿境而過,是蘭州市最美麗鄉村之一。位於連城鎮的魯土司衙門,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魯土司衙門、妙因寺、土司花園三部分組成,是甘肅、青海邊境眾多土司建築中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宮殿式古建築群。魯土司衙門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布局嚴謹,氣勢威嚴。
主體建築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儀門、六扇門、牌樓及廊房和配樓等。東西兩側有書房院、寢宮、倉院、家寺和小教場等。縱觀全貌樓峻庭清,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魯氏土司中多有為朝廷服務立戰功者,被稱為「功在邊疆,名垂竹帛」,享有朝廷賜封的大片自治區域,總面積約9000平方公裡,包括今永登縣、蘭州市紅古區、西固區大部和天祝、永靖縣及青海省民和、樂都等縣區的部分地區,是明、清兩代西北眾多土司中影響較大的土司之一。
5.什川古鎮
有著「世界第一古梨園」之稱的甘肅皋蘭縣什川鎮萬畝梨園距離蘭州市區約20公裡,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甘肅巡撫在今什字中心修築"什字川堡"而得名。什川歷史悠久,曾是黃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漢代就已經很有名氣,人文景觀星羅棋布,有明朝古堡遺址,歷史傳說優美動人。
什川堪稱「梨園之鄉」。連片梨園面積達12000餘畝,樹齡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梨樹納天地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至今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園內梨樹千姿百態,堪稱「中國一絕」。日本植物學家稱之為「世界植物界的奇蹟」,全球罕見的「活植物標本」,難得的「梨園博物館」。
6.大窪山村
大窪山村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南角,桃樹坪西側,四周青山挺拔,山間綠樹紅花,新修的村莊的大道寬闊平坦,路旁綠樹成蔭,再加上一幢幢粉妝下砌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原汁原味的古建築群,能使人浮想聯翩,樓間街旁園林花壇林林總總,各顯獨色,漫步在這片熱土上,真讓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畫中遊」的感覺。
由於大窪山村的風景秀美,不少當地的美術師生,絡繹不絕的都來這裡寫生,素描,成了一個天然的美術大課堂。全村有600多畝桃、梨、果園,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鳥語花香,群山環抱,綠樹掩映,空氣清新,名如其景。
7.菜子山村
菜子山村位於官灘溝景區,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曾在此休整隊伍,留下了神仙幫助成吉思汗灶的美麗傳說,當地老百姓稱之為「神仙灶」,這灶自然形成,形象逼真,更加加深了故事的真實性,從此也就有了蒙古族在次繁衍生活的歷史。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造就了官灘溝優良的自然環境,境內林木繁盛、綠樹成蔭,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享有「蘭州的後花園」美譽,因此是休閒娛樂、避暑養生的最佳場所。境內群峰高峻,水秀山青,溝內山溪泉流迴環,泉眼眾多,其中以曲柳泉最為有名。
菜子山的山水清澈無汙染,富含多種對身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並經省部級有關部門鑑定可直接飲用,因此遠近聞名。菜子山風景四季秀麗,春季草長鶯飛、鳥語花香、寧靜幽深;夏季青山疊翠,清爽宜人,是旅遊避暑的最佳選擇;秋季熱情奔放,赤橙黃綠青藍紫別具風情;冬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境內有麝香、野雞等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一個生物種群豐富、生態環境優良的森林生態區,素有甘肅的「香格裡拉」之稱。
8.苦水鎮
苦水鎮位於甘肅永登縣城東南部,莊浪河下遊,與西固區河口鄉相鄰這裡,有著「中國玫瑰第一鄉」美譽。每當春季,苦水玫瑰十裡飄香,嬌豔迷人,「玫海花香」被評為蘭州市新十大景觀之一。
這裡,莊浪河水迤邐流貫全境,形成一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景優美的綠洲。豬馱山鍾靈毓秀,亭臺廟宇,層巒疊嶂,「萱帽豬馱」已成為蘭州勝景,每年遊客絡繹不絕。 這裡,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沃土」。
古村記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