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華做了絕育手術,兩個兒女又不幸去世後,為了讓梅蘭芳不絕後,和梅蘭芳商量之後決定給丈夫再娶一房妻室,從此王明華就替丈夫留了心。
不久的一天,梅蘭芳的師傅吳菱仙要排練一個戲,帶著一個女弟子來梅蘭芳家取劇本。這個女弟子叫福芝芳,才十六歲,溫柔乖巧,不管往哪兒一坐都是文文靜靜的,和王明華年輕時一模一樣,王明華一見面就喜歡上她了。
梅蘭芳對福芝芳也是一見鍾情,覺得她長得很大氣,後來形容她:「天然妙目,正大仙容。為人直爽,待人接物有禮節,在舞臺上兢兢業業。」
福芝芳比梅蘭芳小11歲,父親很早去世,家境貧困,從小學唱曲藝。十四五歲的時候向鄰居吳菱仙學唱京劇,而吳菱仙也是梅蘭芳的師傅。
幾天後,王明華拜訪了吳菱仙老師,並說明了來意,請他前往福家說媒。吳菱仙很高興替梅蘭芳做這個媒,立刻上門向福母提親。
梅蘭芳人品好、藝術好,當時已經走紅,雖然已婚並且妻子仍健在,但福母了解到王明華不能再生育的情況後,就答應了這樁婚事。
但她表示,雖然自己家境貧寒卻也是正經人家,不以女求榮來嫁女兒,她不要訂金和聘禮,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她們家雖然貧寒,但是女兒不能做小妾,要和王明華同等名分;二是她膝下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要和女兒一同到梅家生活,將來梅蘭芳要給她養老送終。
梅家和王明華沒有二話,同意福芝芳入門後,梅家將把她和王明華等同看待,不分大小。福母這才允諾了這門親事。
1921年,梅蘭芳和王明華結為秦晉之好。新婚當晚,細心的梅蘭芳發覺了王明華複雜的心理,為了使她不難過,他先在王明華的房間裡陪著說了些話,而後說:「你歇著,我過去了。」
王明華本就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又見梅蘭芳如此體察她的心情,自然很感激,便道:「你快去吧,別讓人等著。」
婚後,福芝芳就終止了演藝事業,王明華身體不好,家中的雜事都由福芝芳料理。福芝芳對王明華很尊重,兩人以姐妹相稱,相處的十分融洽。
次年福芝芳生下一個男孩後,立刻派奶媽將孩子抱到王明華的屋裡。王明華接過孩子,抱著來到產房看望福芝芳。福芝芳說:「姐姐,你無兒無女,我早就想好了,這個男孩送給你做兒子。」
王明華十分感動,將孩子抱回屋,精心照顧到滿月。滿月那天,她親手縫製了一頂漂亮的小帽子戴在孩子頭上,又將孩子抱到福芝芳那裡,對她說:「妹妹,只要孩子是梅家的,是你的還是我的都無所謂。我身體不好,還請妹妹多費心,照顧好梅家後代。」
福芝芳由於自小家境貧寒,沒有受過什麼文化教育,王明華和梅蘭芳商量之後,便請來一位女教師天天上門教福芝芳讀書寫字。她聰明伶俐又好學,幾年下來就能看古文和白話文的小說,這個愛好後來一直伴隨她終身。
福芝芳和梅蘭芳十分恩愛,兩人一共生了九個孩子,五男四女,可惜只有四個長大成人,最小的孩子取名梅葆玖。就在他們夫妻恩愛,子女成群的日子裡,王明華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她患上了肺病。
其實自從兩個孩子夭折後,王明華的精神就越來越差,常常聽見孩子哭就心驚肉跳,認為是自己的孩子在呼喚她。
梅蘭芳的心情也極度糟糕,在她病後推掉了好幾場戲,一心一意在家陪她。
王明華在梅蘭芳面前其實都是強顏歡笑,有時候真的不太想見到他,他有他的妻子,有屬於他的一大群兒女,一說起她的兩個孩子,她總要大哭一場。時間久了,梅蘭芳不免有點興味索然。
福芝芳倒是經常帶著孩子們過來,孩子們「大媽媽,大媽媽」的一通亂叫,她就很開心。王明華從內心感激福芝芳,兩個女人從來沒有發生爭寵吃醋的事。
王明華患上肺病後怕傳染給家人,更擔心傳染給梅蘭芳而影響了他的事業,於是一天偷偷收拾好簡單的行李,準備不辭而別。梅蘭芳知道後攔住了她,趕過來的福芝芳抱著王明華痛哭:「姐姐,你別瞎操心,這個家都是你的,花多少錢都不在乎,只要能將你的病看好。」
王明華淚流不止:「妹妹,有你這一片好心我知足了。可畹華不是我王明華,也不是你福芝芳的,他是全中國人的。他如果被我傳上這病,那我王明華就成了千古罪人,我擔不起啊。畹華,芝芳,你們行行好,讓我離開梅家大院吧。」
梅蘭芳和福芝芳堅決不同意,遍請京城名醫給王明華治病,可王明華的病還是一天比一天厲害,最後開始咳血。在她的懇求下,梅蘭芳只得讓她離開梅家,派了一個護士陪著她到天津隔離治療。
1929年春,王明華病逝於天津。梅蘭芳和福芝芳在香山腳下給她選中了一塊墓地,又給她準備了最好的棺材,並讓三歲的梅葆琛給她盡孝子之禮。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福芝芳的一份心意,當年王明華相中了她,讓她嫁入梅家,她今生今世所有的榮華富貴,是梅蘭芳給的,也是王明華給的。她對王明華的這份深情四十年間從未淡忘過。
1961年梅蘭芳去世,福芝芳主動提出將梅蘭芳與王明華合葬在一起,在梅蘭芳墓的另一邊,她留下另一個空墓穴,那是給她自己預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