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小戶型神級改造:我的家「空無一物」,還擁有50%的儲物空間

2021-01-12 上遊新聞

現如今,小戶型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買房的首選了,買得起裝得起好打掃,獨居、夫妻都合適。但小戶型最令人頭疼的就是空間不足,導致居住質量下降。要收納就無法開闊;要極簡又塞不進去柴米油鹽,想要把家具全擺進去地方又不夠用...

正當大家覺得小戶型只能得過且過時,《Never too small》分享的40多個小戶型神級改造,點醒了全世界的年輕人:不要因為房子大小而局限自己的生活!

今天房君就為你們分享4個特別的案例,看設計師如何榨乾空間,就算在幾十平的空間內也能擁有50%的收納區。

01誰說小房子會壓抑?

35㎡比100㎡還要寬敞明亮小戶型空間小,家具多,總讓人感到擁擠壓抑,而這套35㎡小公寓卻看起來寬敞明亮,「變大」的訣竅就是設計師Jack的空間三部曲。

 減少實牆,用隔斷打造通透感

這間老公寓位於墨爾本,因面積太小無法改變原始結構,所以儘量減少實牆,改用隔斷和推拉門,這樣既節省空間,又美觀,而且非常有利於採光。

比如客廳、廚房、臥室之間採用隱藏式推拉門,不僅做到功能分區還讓空間看起來更開闊明亮。

同樣,為了增加通透感,廚房到衛生間用一面電動玻璃來代替實牆。

通過遙控器操作,玻璃秒變磨砂保護隱私。

巧用鏡面,擴容空間增加採光鏡面元素是小戶型「變大」的擴容利器,設計師Jack將它裝飾在櫃門,踢腳線等區域。

從視覺上延伸空間面積,反射的光線還能增加採光,絲毫不顯擁擠。

可變家具,滿足所有生活需求雖然設計的宗旨是讓空間儘量留白,但Jack並沒打算放棄自己的生活需求。他想把所有功能家具全塞進38㎡裡,顯然,只有可變家具能滿足這一點。

看得出來這面白牆是做什麼的嗎?Jack將桌板從牆上翻上來,並打開另一側隱形櫃體拉出可伸縮的電腦,檯燈也被固定在櫃門上,而旁邊的飄窗下方還有一排書櫃,1㎡的雞肋轉角搖身一變竟成「小書房」。

工作完成後,關上門放下桌板,書房就不見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這面牆還有個「暗藏玄機」,將辦公桌摺疊起來,電視機就可以露出來,書房又變成了休閒區。

而這面牆旁邊,還隱藏一個可滑動的木頭隔斷,拉下木板就形成一個4-6人的餐桌,而餐椅,竟被收納在那面工作區的白牆內...

這種嵌入式收納,不佔用多餘空間,小戶型值得借鑑。

0224㎡大開間用廚房做隔斷實現「大房子」所有功能房君印象最深的就是Nicholas住的24㎡開羅公寓,是在一棟1936年的Art Deco風格建築。

雖然只有一個房間,但它承載了「大房子」裡的所有功能,包括臥室、廚房和客廳。

● 模塊化功能家具,靈活多變Nicholas重新定義了小空間的廚房設計,他通過摺疊+滑道兩道門把廚房區域完全隱藏起來,給家節省不少空間,還能創造更多新領域,像變魔術一樣,太酷了!

廚房雖小,也能五臟俱全,不管是水池、烤箱、燃氣灶還是冰箱,做頓可口的飯菜不成問題。

上下櫥櫃能滿足一家人的廚具收納需求,牆壁有隔板和掛鈎,可以擺放日常用品,拿取方便。

做飯時打開廚房門,刀具、調料一應俱全,做完飯後直接關上門,一秒變回整潔乾淨的房間。

它不僅有隔斷、廚房功能,還是食品櫃和書架。

廚房推拉門的另一面就是臥室的書架牆,收納力也相當可觀。

頂部位置也不能浪費,擺放一些書籍和擺件,不僅實用,還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

重疊空間,賦予多種可能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Nicholas將每個區域賦予多種功能,比如洗手區,它也是衣帽間,將衣服懸掛收納,拿取衣物可以一目了然。

臥室中的這面推拉小窗也是床頭櫃,放些書籍和雜物都可以。

而臥室下方還有一個超大容量的鞋櫃,這波「空間榨乾術」太硬核了!

統一材料色調,讓空間更加整潔由於空間受限,裝飾不能過於複雜,Nicholas就統一材質和色調,整體看上去簡單幹淨就好。

家具大多選用原木材質,用百搭的黑白灰打底,從臥室到衛生間,地面選用相同材質的水泥自流平。

燈也被藏了起來,「只見光源不見燈」減少了空間的壓迫感。

03家具都靠「藏」40㎡也能空無一物相比上一個24㎡,這間40㎡的「榨乾術」更厲害!它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街區,是一座1960年的老式住宅樓。

屋主是一對夫妻Laura和Nick,為了滿足每個人的功能需求,他們將一居室改造成二室一廳。

戶型圖● 利用紗簾,空間分區一鍵搞定設計師利用紗簾將一進門的工作區和客廳之間做分隔,不僅劃分區域,若隱若現的光線還弱化空間界限,不顯死板。

隔出的獨立工作區,可以讓人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將紗簾拉到牆的另一側可以阻隔廚房,為家人留出純粹的娛樂空間。

如果你是租房黨或預算有限,這紗簾隔斷絕對用得上。 操作也很簡單,只需要裝上一根羅馬杆,和長度足夠的紗簾就可以了。 ● 立體收納,節省空間Laura和Nick將舊廚房改造成臥室,而廚房被移到了餐廳對面,打造成LDK區(客餐廚一體化),滿足生活動線。

小空間要放大件廚房家電又不顯得雜亂,最好的辦法就是立體式收納。他們設計了一面收納牆,廚具、冰箱、洗碗機全部嵌入其中,看上去整潔乾淨。

進入主臥,床頭櫃變成一個收納吊櫃,縱向利用雞肋空間,為床周圍空出很大的活動區域。

臥室中的掛衣架從天而降,不佔用地面空間,看上去更輕巧靈活。

 

模塊收納,隨需求而變化客廳的家具看上去平平無奇,其實暗藏玄機,沙發牆上的這個黃銅長片+小木板是一個移動、變換裝飾,根據個人需求放一些喜歡的擺件,既實用,又能起到裝飾作用。

另一邊則是孩子的次臥,為了讓空間看起來更有整體感,Nick將牆面和地板統一成木色,並用膠合板製作幾個儲物箱被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高階,鋪上床墊便成為一個榻榻米,搬運輕鬆,拿取方便。

海量的儲物空間,讓一家人的收納問題輕鬆解決。0445㎡一家四口不擁擠一面儲物牆滿足所有功能需求這個一家四口住的45㎡小公寓,設計更加奇思妙想,屋主是Nick夫婦和兩個孩子,他們因為面積小從來沒有做過規劃,導致兒童房的上下床被雜物堆得滿滿當當的。

為了改變這種尷尬局面,設計師Jane Graham和做木匠的男主Nick一起進行改造。 設計師通過改變房間的入口來優化動線,原本比較零散的起居室被重新規划起來,臥室、廚房和餐廳變成三個獨立空間。 ● 分層收納,各歸各位Nick夫婦希望每個孩子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 所以將兒童房劃分成三個層級,最上層是小女兒的臥室,掛上窗簾保護隱私。 

中層是孩子們的應季衣櫃,只用一根掛衣杆就好,這樣的懸掛式收納更方便拿取,同時還將採光不好床底位置合理利用起來。

 

底層則是屬於兒子的娛樂區,他的小床靠近窗戶,同樣用帘子間隔。 

床底和桌子下面是充足的儲物空間,可以收納換季物品和孩子們的玩具。 

整個兒童房的牆面全部用了插釘板,不但有隔音效果還能展示孩子們的作品,再也不用擔心把牆壁弄髒啦。 

 

 一個儲物牆,滿足全家人功能需求原本孩子的兒童房是屋主夫婦的臥室,他們便把臥室安排在起居室裡了。 

原本的鐵架床換成了地臺床,白天當沙發,晚上睡覺,床下空間也能收納,非常實用~

為了讓臥室保持私密性,設計師在地臺床兩側打造了幾個儲物櫃,中間掛上帘子。 

它不但劃分臥室與起居室,也是家中公共的收納區。

超大的容量能滿足全家人的衣物、被褥收納需求。

而臥室一側是電視牆,書架,下面還能放枕頭。

反側是屬於廚房的收納區。

 

家具可藏可露,榨乾空間萬種可能在廚房和主臥之間的儲物牆上「藏」了張可摺疊桌子, 用上了遊艇套鎖扣和鋼琴鉸鏈,打開合上非常簡單。

 

孩子們可以在上面做手工或幫父母準備食材,使用率很高,不用時收起來也不佔面積。  

最後,房君來總結一下小戶型的改造要點:1、開放式空間遵循最小LDK原則,減少低效動線2、用軟隔斷(櫃體、玻璃、軟簾)來分區,讓空間更通透明亮3、模塊化家具,滿足所有人的功能需求4、利用縱向雞肋空間,打造收納區5、空間不要複雜裝飾,避免擁擠凌亂6、巧用鏡面,既能裝飾又可擴大空間相信很多人看完這些超小戶型改造,都驚呼設計師太有腦洞了,但也會有人說不實用或不適合自己。儘管會引發諸多爭議,但房君認為超小戶型不是要犧牲人們的居住質量,而是讓人們看到通過設計而改變固有居住觀念的可能,光憑這一點,超小戶型的未來就值得期待。

本文圖片素材來自《Never too small》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神爆改 30㎡劃分7個空間,住四口人、一隻狗,還有超大儲物間!丨第一...
    本期改造:和很多上海老房子業主一樣,陳女士一家也面臨著空間狹小、居住窘迫的問題。90年代的老房子住三代人,又是令人頭疼的條頭糕戶型,實際使用面積不到30㎡,一個臥室承擔著四口人和一隻小狗的全部生活起居,毫無隱私、舒適可言。
  • 小戶型那麼迷你,為何喜歡的人越來越多,這套50㎡的家,給了答案
    北京的這對95後夫妻,也買了套50㎡的小公寓,養著一隻貓,過上了幸福的小生活,或許看完他們的50㎡小戶型之家,我們能得到答案。▼設計圖紙原始戶型圖這是一套位於北京朝陽區的50㎡小公寓,戶型是典型的南北朝向,而且是套建造於90年代的老公房。
  • 家裡有孩子,我也學他們家這麼裝!看著空無一物,隱形收納處處有
    經常聽到有人說,單身獨居的家,和有孩子的家庭裝修完全是從2個角度出發,如今看了本案這一家四口的125㎡房子,我算徹底明白了,說的一點沒錯。屋主夫妻倆選擇化繁為簡,布置完工後家裡看著空無一物,實則隱形收納處處有,目前2娃1屋,空出一間房,孩子長大了,又能分房睡。
  • 50㎡憑空增加兩間房,一室三用,還有E字型衣帽間
    50㎡住3人1狗,還能輕鬆的出現E字型衣帽間,小戶型裡兼顧了空間利用率和美觀度,趕緊來看看是如何布局的吧~>房屋戶型 | 兩室一廚一衛  改造戶型 | 兩室兩廳一廚一衛  裝修費用 | 20萬(全包)  #01  混亂  堆積成山的家
  • 49㎡小窩,擁有4個臥室還不擁擠,這個會變形的家堪比全能改造王
    房子是屋主為孩子上學方便而買下的學區房,實際面積僅僅49㎡,卻要住下三代人。還要考慮到保姆或客人的臨時居住需求,所以屋主的要求是房子能容納「四張床」,而且需要擁有超強的收納功能!(49㎡的老宅套內面積,本身老房子的公攤就很小,如果換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大概在70㎡左右)
  • 我若是買了這套85㎡戶型,就要照著她家這麼裝,空間利用超完美!
    在很多人看來,70-90㎡兩室一廳的戶型,就是個剛需房而已,隨便裝裝應該都不會差吧!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真有點錯了,其實越是這類剛需房型越是需要極致利用空間,設計好不好差別真挺大!若能設計好,還真能堪比多一間房,就問你信不信?
  • 通過對衛生間改造,挖掘出更多的儲物空間,營造簡約清新小家氛圍
    大多數人想像的小戶型,一般都感覺束手束腳,狹窄的小空間限制了人的想像力,讓人沒有任何生活品質可言。有人曾想「扔」出空間,也有人想乾脆做個亂室佳人,將就著過。但對於只擁有個小家的人來說,就沒有擁有舒適生活環境的權利嗎?
  • 家居儲物空間的秘密武器,開放式衣帽間
    開放式衣帽間,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成為家居儲物空間的秘密武器;之所以被流行,COCO覺得主要是因為開放式衣帽間有著諸多的優點。COCO覺得"開放式衣帽間"之所以是儲物空間的秘密武器,主要是因為其"優越的性能"和"完美的合理性設計",以及更加"人性化"的布局等原因,且符合室內發展潮流的,以下做簡要說明。
  • 三代人蝸居80㎡,逼死80後的居住困境,新一季《夢想改造家》給解決了
    86㎡東西多到盛不下需要獨立空間,更要收納空間第一期的家庭在上海,小唐為了女兒上學、上班方便,跟老公、父母和6歲的女兒被迫擠在市區86㎡的老公房。雖是個小三居,但家卻是個妥妥的共享空間。老人房也是小朋友寫作業的地方,因為是家裡最大的空間,放得下學習桌,兩個老人犧牲了自己午休和早睡的習慣,來滿足小孫女的需求。
  • 60平小戶型收納30平,竟然還有下沉式客廳、獨立洗衣房和儲物間!
    ↑↑↑點擊上方關注訂閱住範兒裝修獲取更多的裝修相關內容 ↑↑↑喜歡裝修知識乾貨的可以關注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一些裝修家居方面的知識。如果告訴你一個只有60㎡的家,擁有超大的下沉式客廳、開放式廚房、觀景臥室、下沉式浴缸還有衣帽間、儲物間和洗衣區。
  • 小夫妻48㎡小家:獨立衣帽間很美好,簡約清爽的空間輕鬆又隨意!
    小夫妻48㎡小家:獨立衣帽間很美好,簡約清爽的空間輕鬆又隨意!現在有很多年輕購買房子後,在裝修設計上追求輕鬆隨意的生活方式,即使家很小,也要功能齊全,溫馨舒適,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區布置。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一個年輕小夫妻改造裝修小戶型房子的故事,董先生和妻子於去年購買了一套建築面積只有48㎡的小兩居二手房,由於是老戶型房子,雖然是兩居,但空間顯得十分狹小,而而且次臥室都是承重牆,無法拆除,因此,小夫妻與設計師商量改造出一個獨立的衣帽間,並將客餐廳打通,讓空間更顯通透寬敞。主臥面向客廳一側牆面改成玻璃隔斷,讓室內更通透明亮。
  • 櫥柜上方留出80公分,如今塞上塑料盒子,又能多5㎡儲物空間了
    櫥柜上方空間也能利用,你們有沒有想過?就像這位業主,當初裝修櫥櫃的時候,特地給上方留出80公分的高度,打上一圈開放式置物架,如今塞上塑料盒子,又能多出5㎡儲物空間,小戶型可以學一學。在給廚房做儲物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第一點,就是給廚房打上櫥櫃的設計,方便做做鍋碗瓢盆的存儲,而這位業主想法不一樣,給櫥柜上方留出80公分:櫥櫃不要打滿,而是給頂部空間留出80公分做向外凸出的置物架,比到頂的櫥櫃擁有更多的儲物空間
  • 北京夫妻52㎡小家:簡約法式乾淨明亮,收納空間太給力了,愛了!
    北京夫妻52㎡小家:簡約法式乾淨明亮,收納空間太給力了,愛了! 今天要讓大家欣賞一套簡約法式裝修的小戶型房子,這是一對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年輕夫妻的小家,是套內只有52㎡的小兩居房子,房子原為老戶型,沒有客廳空間,入戶是一個狹長走廊,沒有打鞋櫃地方,兩個臥室比較大,黨公共活動空間小,因此,設計師根據房主意見,對原有戶型進行改造,將客餐廳布置在同一個開放式的空間內,次臥牆體內移,為玄關走廊讓出空間,主臥打造成書房+客臥,實現更多功能
  • 《夢想改造家》11㎡上海老房,改造成2室2廳,一年後給兒子當婚房
    最新一季《夢想改造家》又開播了,老規矩,看新的改造案例之前先回訪,今天我們就挑位於上海的3個家庭看看,到底是整潔如初還是堆滿雜物了呢?回訪家庭一:史上最小戶型《毫釐必爭的家》最初這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期,位於上海淮海中路的一套房子,只有11㎡,一家三口人均居住面積不到4㎡,一開始的家是危險重重,閣樓直不起腰,每天上下爬90°梯子,到了夏天閣樓就跟個大蒸籠一樣,根本沒法待!
  • 床下加柜子,5㎡臥室也能擁有衣帽間!
    儲物空間太少怎麼辦? 試試床下櫃, 5㎡也能變收納「大胃王」。 改造前戶型布局圖 房子改造前就是一套普通的小兩居,雖戶型方正,也存在一定缺陷。
  • 45㎡小宅,憑啥收納堪比大戶型?看了全屋設計細節,我不得不服
    01基本情況屋主是一對暫時還沒有寶寶的年輕夫妻,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買下了這套45㎡小戶型。若是扣除陽臺面積,只剩下36㎡,戶型圖不一定能感受到,但面積真的很小。這次改造初衷是增加一個臥室,並調整全屋的儲物機能。整屋設計也由此展開,目標非常清晰。
  • 她17.6㎡的家,卻裝出76㎡的精彩,榨乾每1㎡,還塞下一個超大浴缸!
    2、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裝飾家,想怎麼布置就怎麼布置。3、有了房,心才停止流浪,才算在一個城市真正扎了根,迫於房價壓力,他們買的房子都以老破小二手房或loft居多。但房屋面積小就一定意味房屋功能少,生活質量的下降嗎?房君跟大家分享一個面積只有17.6㎡,層高3.4m的小宅被設計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改造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從中得到新的啟發。
  • 伸縮門又是收納架,任意切換,足足又多出了1㎡儲物空間!
    生活中常見的是平開式門窗,門窗開合過程中需要有個活動範圍,門扇要佔用一定的空間,對於小戶型或是門窗周邊有櫃體等家具的,開合不便,影響使用,裝過5套房的朋友拿室內門來說,建議做隱藏伸縮門,可朋友家伸縮門怎麼是個收納架?
  • 專屬於喵星人和女屋主的灰綠色小家,66㎡也能「空無一物」!
    作者: 美窩家裝同樣是一人一貓的小戶型空間,相比於上周跟大家分享的那個52㎡高級灰公寓,一人一貓一世界,堪稱小戶型豪宅的範本!本周這個小戶型案例,屋主與設計師在細節上更多地考慮了貓的入住需求,貓貓儼然一枚小主人了,窩社長實名羨慕了。
  • 她的100㎡之家,看似「空無一物」,貧瘠又斑駁,入戶時卻吸引了我
    來自阿姆斯特丹的@JULY小姐,她的家僅有100㎡,卻堅持「去風格化」的裝修設計,看似空空蕩蕩的家,更有貧瘠和斑駁之感,卻在入戶時,第一眼吸引了我。▼復古風的上下層loft這是一座擁有30年屋齡的Loft空間,入戶第一眼,可以看到開闊的空間布局,並沒有以時下流行的空間布局為主,而是以隨心搭配的空間感為主,坐在一層客廳之中,甚至可以看到二層空間裡的臥室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