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職工講敦煌故事】23期: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朗讀:市文體廣電和...

2020-12-02 澎湃新聞

【機關職工講敦煌故事】23期: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朗讀: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李洋

2020-05-17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朗讀者:李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大車的國王。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叫摩訶波羅,二兒子名叫摩訶提婆,三兒叫摩訶薩埵。

話說,有那麼一天,三個王子到山谷當中去遊玩。當他們來到一處陡峭的懸崖邊時,一派慘相映入眼帘:有七隻出生沒幾天的小老虎,圍繞著一隻母虎,嗷嗷待哺。而母虎由於生產小老虎和過度的飢餓,已經是筋疲力盡,奄奄一息,已無法餵養小老虎了。

面對這八隻即將餓死的老虎母子,三位王子都表示同情,卻都無能為力。大王子摩訶波羅望著八隻老虎傷心地說:「你們看這些小老虎出生沒有幾天,七隻小虎圍繞母虎而無法出外覓食,要想求生,眼看著就只能吃掉自己親生孩子了。」

二王子摩訶提婆深深地嘆息道:「誒,這情景實在太殘忍了,我們能有什麼辦法來擺脫他們的厄運呢?死亡正向他們逼近,他們要麼自相殘殺,要麼就只能同歸於盡了。」

三位王子內心低落,默默無語地向著走向皇宮。

忽然,三王子薩埵停下腳步,詢問兩位哥哥:「這老虎吃什麼能夠活命呢?」大哥、二哥不約而同地答道:「他只吃新鮮的血肉,但是我們現在替他尋找食物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馬上就要餓死了,誰又肯為他們不惜生命呢?」

二位兄長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三王子薩埵的心裡。他想,八隻老虎的生命即將完結,我能用什麼辦法拯救他們的生命,使他們同樣享有上天賜給他們的歡樂呢?薩埵的眼前突然浮現出老虎們最後掙扎的痛苦場景。隨即他又想,我應該像大海裡的船,像去拯救落水的遇難者一樣。

此時的薩埵心裡發誓,要捨身救虎,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去解救瀕危苦難中的生靈。而薩埵又怕兩位哥哥阻攔,就說:「兩位哥哥,你們先走吧,我還有點事忘了辦,我馬上就趕上你們。」

隨後,薩埵急匆匆回到老虎身邊,脫去衣服,躺到母虎的嘴邊,讓母虎食用自己。可母虎已接近死亡的邊緣,連吃薩埵的力氣都沒有了。薩埵救虎心切,轉身爬上懸崖,攀折一根竹枝,刺破自己的身體,讓熱血奔流,又一縱從懸崖上跳到母虎身邊,母虎聞到了血腥味,睜開眼睛,慢慢地舔食著薩埵的熱血。

飢餓的母虎舔食了薩埵的熱血後,逐漸恢復了體力,便把他的整個身子吃了下去,最後只剩下了薩埵的骨頭和毛髮。

回家途中,兩位哥哥遲遲不見弟弟薩埵趕來,便趕緊返回去尋找。尋找至山崖邊仍然不見弟弟蹤影。回首時,只見母虎精神煥發正在餵養小老虎,身旁還有一堆剛剛被吃剩的血肉殘骸和白骨毛髮。他們意識到,弟弟薩埵捨身飼虎了。

國王和皇后得知小兒子捨身飼虎的消息,悲痛欲絕,趕到山裡,收回薩埵太子的遺骨,在王城裡建造了一座舍利塔。

朗讀者 李洋

(來源:市直機關工委)

「敦煌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公眾號每周一、三、五定時更新,敬請關注!

原標題:《【機關職工講敦煌故事】23期: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朗讀: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李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莫高窟《捨身飼虎圖》:構圖獨特 故事感人
    在三大石窟聯展的敦煌展廳裡,有一幅壁畫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鮮為人知的是,這個故事也出現於同時期的龍門石窟洞窟中。  在三大石窟聯展的敦煌展廳裡,有一幅壁畫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鮮為人知的是,這個故事也出現於同時期的龍門石窟洞窟中。  這幅壁畫是莫高窟第254窟的《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飼虎圖》(簡稱《捨身飼虎圖》)複製品。該洞窟開鑿於北魏時期,南北壁東段重要位置分別繪有四幅佛本生故事畫,其中一幅便是此圖。
  • 敦煌壁畫中的佛教故事
    敦煌壁畫中主要有三類故事畫:第一種是佛傳故事,也稱「本行」故事,主要講述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第二種是本生故事,主要講述釋迦牟尼前世的故事;第三種稱作「因緣故事」,講與佛相關的一些因果報應故事。佛教是講輪迴、講報應的,認為現世的很多福或難,都與前世種下的「因」有關。
  • 莫高窟組合式本生故事畫:我國傳統工筆畫組合式構圖的精彩案例
    傳統繪畫的構圖形式豐富多樣,其中組合式構圖以其連續性,次序性和敘述性,被現古代畫師所運用。組合式本生故事畫,是我國傳統工筆畫組合式構圖的精彩案例。 就觀者而言這種相對複雜的構圖形式,正好使不同位置、不同場景以及不同情節的畫面在有序的自我意識中自然地銜接起來,進而實現對內容複雜、延續性強的連續性畫面的完整表達。
  • 三觀不正的敦煌壁畫——對於「捨身飼虎」的另類解讀
    啥叫本生故事畫?本生故事,主要是講釋迦摩尼佛在無數次轉世修行中做的各種善行事跡。這些故事大致可劃分為四類:宣揚忍辱,施捨;宣揚孝行;宣揚聞法,持戒;宣揚仁智,信義。以宣揚忍辱、施捨為主題的,數量最多,如捨身飼虎、割肉餵鷹等;以宣揚孝行為主題的,如善友太子、猴王救母等;以宣揚聞法、持戒為主題的,如大光明王、獨角仙人等;以宣揚仁智、信義為主題的,如樵人背恩等。《捨身飼虎》出自《賢愚經》卷一《摩訶薩埵[duǒ]以身施虎品》。
  • 常書鴻:選擇了敦煌,就是選擇了一生的守候
    一次學人聚會上,他見到了同樣痴迷敦煌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梁思成告訴他,敦煌壁畫中有大量失傳的唐宋建築實物和圖像資料,他們約定有機會一定去敦煌研究整理。 然而,盧溝橋的炮聲震碎了藝術家的敦煌夢。1938年,北平藝專遷往西南。這時,常書鴻的妻子陳芝秀帶著女兒沙娜也從法國回來了。國難當頭,一家人剛剛團聚,便踏上了漫長的逃亡之旅。
  • 念金剛薩埵和白瑪鄧燈祖師,奇蹟這麼出現了
    話題聊到這裡,家住瀋陽鐵西區,法號慈誠措的劉師兄激動起來,「我身邊有個子宮癌晚期的患者,憑藉對金剛薩埵和白瑪鄧燈祖師的信心,在短短的兩個月期間創造出了醫學史上的奇蹟。大家想聽聽這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人真事嗎?」
  • 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舉辦項目工作輔導培訓會
    12月17日晚,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邀請市發改委四級調研員鄖西寧為全體幹部職工輔導文旅項目規劃和申報技巧、思路、方法。此次培訓,是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地落實市委市政府「冬日無閒,大抓項目」指示批示,提升幹部職工工作能力,賦能慶陽文化旅遊踏入新徵程,展示新氣象,擘畫新藍圖。【來源: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金剛薩埵示現我和他們的前世因果
    他打我打到我感覺快死的時候,金剛薩埵示現我和他們的前世因果 原來,不是所有騎著白馬的人都是白馬王子,也不是所有你感覺會發光的人都是你的「筍盤」。建議擇偶之前,最好是消業、培福;消業,金剛薩埵是首選! 大家好,我是靈山寺的佛友阿婷。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嫁給這樣的一個老公:他的身材、樣貌、教育背景等各方面和我都不是在同一條線上的。
  • 烏海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召開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12月30日,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召開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市文體旅遊廣電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對市文體旅遊廣電局開展「深化以案促改、淨化政治生態」專項行動工作進行了總結,傳達了市紀委監委《關於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進一步嚴明紀律的通知》文件精神,組織學習了烏海市紀委監委《關於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典型案例的通報》《關於3起制約營商環境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的通報》《關於兩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案例的通報》等相關文件。
  • ...關於將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部分資產劃撥給富皋萬泰集團有限公司...
    索引號: 014225972/2020-00889 分類: 文化、廣電03-09 有效性: 有效 名稱: 市政府關於將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部分資產劃撥給富皋萬泰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
  • 除了十二星座、孫悟空、峨眉山……敦煌壁畫中還藏著更多小秘密
    1980年代風靡一時的動畫片《九色鹿》,取材於敦煌壁畫《九色鹿本生故事》。 敦煌壁畫中究竟畫了些什麼呢? 九色鹿:敦煌最早的連環故事畫
  • 我們若以強烈的懺悔心念,金剛薩埵心咒,什麼樣的罪業都可以清淨
    我這段時間以來念經咒效果最好的,是金剛薩埵心咒"嗡班匝薩埵吽"。不管學佛多久的人,都要多多念此咒,這樣才能迅速清淨業障。我念此咒後明顯感覺身心輕安,前段時間一直覺得渾身沒勁,疲乏,整個人都沒有精神。念了後這段時間真的是身心輕鬆、安樂。所以,推薦大家多念此心咒。
  • 念金剛薩埵心咒身上依附、折磨20多年的眾生,居然自己走了
    以下是廣西北流的陳師兄,修持金剛薩埵三個月以來的感應:陳師兄念誦金剛薩埵心咒的前兩個月經常打咯,氣提不上來下不去,剛開始以為是肝胃不調,去中醫開了藥都不見效,心想可能自己業障重,但是看到群裡面師兄們都不同程度出現感應,所以繼續堅持修持金剛薩埵心咒
  • 若能如理念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即可清淨毀壞根本誓言的重罪
    有人會想,念阿彌陀佛一樣可以淨除業障,何必多此一舉再加念金剛薩埵心咒呢?回答是,念阿彌陀佛並不是不能消業障,念金剛薩埵心咒也並不是不能往生,只要具足信願行,萬善都可以歸於西方極樂世界。但這並不是說念佛就得不到感通,念佛之外一定要兼念觀音聖號,專念佛號當然可以,兼念觀音聖號也可以。不同的名號、心咒在名言中自有著重在某個方面的功用,不可以認為自己念的是最好的,別的都看不上。
  • 佛教密宗的起源:普賢菩薩就是密教最初的祖師「金剛薩埵」(黃念祖大德)
    金剛薩埵把這個法授給龍樹,日本人都知道恭敬龍樹。東密、唐密都是龍樹,龍樹和蓮花生大士互為師祖。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那裡得的法,他要比龍樹出世早。釋迦牟尼佛預先交給阿難傳法給蓮花生大士的。這兩個人有交流,都是大德沒有相互間的嫉妒障礙。啊!這些法我從金剛薩埵那得的,可以給蓮花生;蓮花生是從阿難那得的,可以給龍樹。所以從這就證明他是密教的初祖,「金剛薩埵」。
  • 達州市通川區第七屆職工運動會暨機關職工工間操大賽開幕
    12月22日上午,以「運動彰顯有禮、激情書寫擔當」為主題的通川區第七屆職工運動會暨機關職工工間操大賽在達州市高級中學(江灣城校區)盛大開幕。區委書記張杰出席開幕式並宣布大賽開始。區委副書記、區長覃永利,市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袁陝川致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冉長春,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吳亮,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梅輝太出席。區委副書記李傑主持開幕儀式,區委副書記華雯出席。
  • 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線上+線下」方式讓憲法宣傳周「法」味...
    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線上+線下」方式讓憲法宣傳周「法」味更濃 2020-12-08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零後」插畫師陳夢楚:我為敦煌畫繪本
    我和千年前的畫師,產生了跨越時空的共鳴。」   身為插畫師,陳夢楚欣賞敦煌壁畫的角度,與其他人有些不同。除了關注繪畫技法外,她特別留意圖像和文本的關係,也就是怎樣用繪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敦煌壁畫主要是宗教主題,創作所依據的文本多是佛經。「同一個佛經裡的故事,由不同的畫師創作,會有不一樣的構圖和表達方式。」
  • 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召開「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
    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召開「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謀劃儲備推進會 2021-01-05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