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結束沒幾天,香港金像獎的提名也出來了。
很多人還不清楚這兩個獎項的區別,其實奧斯卡始終是英語世界的遊戲,你看多少年來亞洲人在奧斯卡上能夠有所斬獲都是非常難的事情,當然今年韓國電影《寄生蟲》拿下了主流的四項大獎,正是因為少所以一旦拿獎才會在全網甚至是全世界鋪天蓋地,因為對於亞洲人來說,這實在是太難了。
在很多年前,亞洲人在英語世界裡就算是混個角色都很難,別說是拿獎了。不管你表演得多好,想要拿到獎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所以每年全世界那麼多非英語電影送到奧斯卡,其實最後連提名都不一定能夠拿到。
為什麼?
因為這就是人家的遊戲啊。英語世界,特別是好萊塢的很多電影因為大製作,文化輸出很強盛,在全世界播放,每一部電影都是全球同步上映,因為傳播廣,影響力大,大家自然是會關注奧斯卡的獎項。
可是,除了奧斯卡其實全球還有很多其他獎項的啊。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電影獎,而對於華語圈來說,金馬和金像獎幾乎就是最出名的兩個了。因為過去幾十年香港電影的輝煌成就,金像獎又是這些獎項裡最盛的。
不過金像獎主要還是集中於華語世界,甚至很多年前其實主要是粵語電影裡。
很多人說,奧斯卡很難選上其他電影,那我們的金像獎也可以不選英語世界的電影啊,關鍵是人家都不在乎也不會參加啊,所以這本來就不是同一個量級上的選手。
好,說完這兩個獎項的區別。現在說說金像獎過去幾十年的發展。
其實,在上個世紀末期,可以說那是香港電影最為輝煌的時期。後來直到新世紀的時候,電影進入低迷狀態,直到劉德華和梁朝偉主演的《無間道》上映,才算是拯救了香港電影市場,也是在金像獎上拿獎無數,也不知道拿了多少次。
但是,這些年,其實香港金像獎也很難選出好作品,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電影小年。也不是沒有電影,但是就是這一年裡出現的電影都沒有幾部印象深刻讓人很喜歡的電影,像很多年前,幾乎每一年出現好幾部扎堆的好電影,讓人愛不釋手,似乎這樣的電影大年很難出現。
而今年的提名電影裡,幾乎每一個獎項都有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提名。這意味著什麼?
比如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
首先對於易烊千璽來說,能夠獲得提名都是很大的進步。因為他之前是以歌手出道而且是人氣偶像,後來開始拍電影,早些年也是出演一些毫無演技的作品。但是通過《長安十二時辰》打開知名度,可是在裡面依然是顯得有點僵硬。到了《少年的你》真正放開手腳,所以大家喜歡看到了一個小鮮肉成長為演技派的誕生,而且易烊千璽還那麼年輕。
其次,是對於周冬雨來說,之前她和馬思純一起通過《七月與安生》拿下了金馬影后,這次再提名金像影后,如果再拿下的話,對於周冬雨來說似乎就很完美了。但是我看概率很大。
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曾國祥,是曾志偉的兒子,按照血統來說的話,這部電影其實是純正的香港電影,而曾國祥是陳可辛的徒弟,所以不管是從血統還是從對於電影的質量來說,這都是一次非常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