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小冬藝術講座:我的油畫實踐——仰望高原,傳承經典

2020-12-18 阿山的詩和遠方

「於小冬油畫展」8月底至9月下旬在李自健美術館舉行。9月20日下午,畫家於小冬應李自健美術館特邀,以《我的油畫實踐——仰望高原,傳承經典》為題舉辦講座,向公眾深入解讀自己的油畫實踐,讓公眾在觀賞其展覽時得到更多的觀感與思考。

「於小冬油畫展」展出畫家於小冬一百五十幅油畫、二十幅素描作品,及詳實的文獻梳理,淋漓地展現了其近十五年在藝術創作中的所思所想,是於小冬首次大型藝術個展。自展覽開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吸引了眾多高校師生,以展覽為對象和場域開展課題研究與教學實踐。

於小冬以探索者與解衣盤礴的姿態,打通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生活與藝術等多重界限,畫出一個個莊嚴心像和無上世界,創作出一系列承載著個人精神追求和藝術思考的藝術作品。於小冬油畫展,無論是「大型創作」、「西藏寫生」,亦或是「課堂教學示範」等系列,傳遞出經由形象見到靈魂,轉化為形象的力量。

人們參觀展覽,跟著於小冬的視角,了解其創作歷程,走進其獨特的藝術世界。於小冬對藝術充滿熱忱,通過自己的人生感悟創作出優秀作品來表達對幾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西文化的敬畏。人們站在他的作品前,去看,去想,去傾聽,可以感知到畫家對生命莊重的理解,對古典精神的致敬,對過往生活的回眸。

於小冬嚴謹紮實的素描和速寫教學已經自成體系,在高考培訓領域的師生中產生了持久的傳播。他通過大量油畫實踐,研究和學習歐洲古典大師的油畫技藝,在油畫教學中開枝散葉,影響了從學校到社會眾多藝術愛好者,贏得了無數年輕人的仰慕與追隨。

於小冬的這次藝術講座,從自學之路、技法源流、工具材料、臨摹大師、寫生示範、主題創作等六個方面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油畫實踐。

於小冬在廣州美院學習的是國畫專業,畢業後自願援藏,到西藏大學工作後自學畫油畫,他覺得油畫更能表現西藏的人物風貌和風土人情。

關於油畫的技法源流,於小冬根據其親身經歷,介紹了比較行之有效的油畫技法:

一是油畫間接技法:入射光透過透明罩染層顏料到達底層色並反射出底層與罩染層疊加後的混合色彩。透明罩染色、底層色、底子塗層、底子膠、畫布。

二是油畫混合技法: 入射光透過透明罩染層分別到達顏料的不同層次並反射出不同的色彩。透明罩染色、白色提亮層、透明罩染色、白色提亮層、半透明底色、素描底稿、底子塗層、底子膠、畫布。

三是白底上的直接底層畫向徹底直接畫法的過渡油畫直接技法:光線照射在不透明色表面直接反射出表層色彩來,不透明覆蓋色、底層色、底子塗層、底子膠、畫布。

古典油畫操作規則: 高厚低薄,溼提幹染,明遮暗透,軟虛硬實。

於小東向油畫專業學生或從事油畫創作的人們推薦《歐洲傳統繪畫技法300例》、《當代油畫創作大參考——材料技法篇》、《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美術家實用手冊.油畫》、《繪畫材料研究》等書籍以供學習。

於小冬分享了他平時畫油畫時使用的工具材料情況後,介紹了臨摹國際油畫大師的情況。提香的色彩,倫勃朗的光線,柯羅那夢幻與現實相間的獨特詩意,庫爾貝以現實為依據的藝術主張……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這樣那樣的痕跡或烙印。古羅馬統治埃及時木乃伊棺蓋上的畫像、我國明清官員和家族長者的肖像也給了於小冬很多啟發。於小冬通過繪畫的途徑探求內心、體驗真實、守望古典精神。

在展示了他的多幅寫生作品後,重點介紹了其主題創作作品《渡二零二零》、《看飛機》、《朝拜》、《阿日扎的小學生》、《燃燈節》、《教師的陽光》等的創作背景和體會。

在講座結束後的互動環節,於小冬回答了現場熱心觀眾的提問,其後,李自健美術館水上音樂廳還舉行了《於小冬油畫展作品集》籤售會。

相關焦點

  • 「於小冬油畫展」仰望高原
    新湖南客戶端8月29日訊(記者 陳薇 通訊員 丁陽亮)今天,「於小冬油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大型創作」、「西藏寫生」、「新疆寫生」、「課堂教學示範」、「素描速寫」和「藝術歷程的全方位回顧」等6大板塊,展出了藝術家的150幅油畫、20幅素描,是其藝術人生和創作歷程的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展現。於小冬,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現任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於小冬 油畫作品展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SIINCE2020 於小冬 | 高清作品精選 Art Push Culture 於小冬,1963年生於遼寧省瀋陽市
  • 油畫家於小冬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我認為各個時期、各個民族可能都有一些時代是了不起的。西藏文化達到的那個高度外界知道的非常少,覺得有一份責任,自己應該把這些東西介紹給更多的人——於小冬
  • 2020年汪仕民藏地油畫作品展聖域拉薩開幕,藝術的盛宴等待您品鑑
    只有那些真正涉足高原仰望星空的人,才會正視人類的渺小與卑微,才會真正敬畏大自然,熱愛生活,將有限的生命耕耘並寄託於自己的精神家園。汪仕民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汪仕民先生2020年的川藏畫錄向我們呈現的是自然的遼闊與蒼涼,而又不難發現蘊育其中的勃勃生機。天與湖的藍,雲與雪的白,樹與草的綠,這些無一不是造物主渲染出的生命的底色,亦是作者投影紙上的生命的底蘊。
  • 「於小冬油畫展」亮相長沙李自健美術館 畫家還將親自「寫生示範」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記者 李典蔓 通訊員 丁陽亮)29日上午,「於小冬油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了著名畫家於小冬150幅油畫、20幅素描,囊括了他近15年創作的主要作品,是其藝術人生和創作歷程的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展現,也是他從藝生涯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畫展,展覽將持續至
  • 於小冬的油畫人物作品欣賞
    於小冬,1963年生於遼寧省瀋陽市。1984 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自願申請進藏工作。現任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碩士生導師,天津美協副主席,中國油畫院課題組成員 。1984-1997曾在西藏工作十三年。長期從事西藏題材的寫實油畫創作。
  • 唐偉民藏族少女系列油畫作品欣賞
    唐偉民,職業畫家,其作品《凝》2000年參選湖南第三節當代油畫展。2002年籤約美國WEINSTEIN藝術經紀公司,經常參加美國畫廊的畫展,其作品在國內外曾多次獲獎,深受國內外收藏家喜愛。佛羅裡達亞洲藝術展 ,北京「幻.留存」青年油畫十人展,上海「致,觀」寫實油畫展 2014年 《經典寫實,油畫作品邀請展》,無錫2014年 80寫實畫派保利展 2015年 《經典與傳承》油畫名家展,寧波2015年
  • 現實、寫意與象徵:朱乃正的人物油畫藝術思維雛探
    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省工作,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期間歷任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青海省人大常委。1980年春調回中央美術學院任教。生前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油畫學會第一任法人,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 女性人體油畫藝術,畫中女性唯美可愛,優雅大方
    油畫藝術是自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產物,也是人類文化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油畫藝術不僅承載了歷史的發展印記,同時也是人類重要的藝術隗寶。人體油畫藝術的產生是人類意識形態實現自我認識的開端,人體藝術是人性美的另一種體現形式,人體藝術是自然美、社會文化以及藝術美的完美結合。
  • 人體藝術:中國油畫與西方油畫藝術審美差 距分析,中西人體寫實油畫作品賞析
    但我認為,對於中國寫實油畫的開始來說,這些說法並不重要。因為如果中國油畫從利瑪竇、郎世寧那時算起,油畫在中國就有好幾百年歷史了。但為什麼如今的中國油畫和西方的差距還那麼大?專業的人都認為,中國油畫的起源和發展應該是近一百年的事,上世紀初中國留學生到歐洲學習藝術而後回國舉辦西方式美術學校培養人才,讓油畫紮根中國。也就是說,徐悲鴻等那一輩油畫家。
  • 以克勞德·伊維爾技法為例分析古典油畫材料技法與實踐!
    導言:在恢宏的世界藝術發展史中,先後出現了許多藝術流派和不同藝術風格,從古典油畫的莊重和諧到印象派的絢爛光影再到抽象繪畫的純粹形式,從國畫的虛實濃淡到油畫的透視解剖再到裝置行為的觀念思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經歷下誕生的無數藝術大師用全然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著自己。在這個文化爆炸、圖像泛濫的多元社會,如何探尋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形式是每一個藝術工作者都在做的努力。
  • 評析專家們提出的「人體畫是油畫的特色,是其他藝術不能相比的」
    可以說,油畫是繪畫的起源畫種,也是世界性的畫種,它從古至今一直被藝術家們運用和傳承。人體油畫是油畫藝術領域中美的升華,人體的美能讓畫家產生創作的欲望,千百年來,無數藝術家用不同的油畫技法表現著美麗的人體,無論從結構比例、動態,還是肌膚的色彩,都傳達著各種內在的精神內涵和思想情感,讓觀者有一種高雅的美感在其中。
  • 「南歸」——平江現象油畫藝術邀請展
    》參加乾元藝術家聯展;《西域之花一》參加宋莊第六屆國際藝術節2013年 《樓蘭之夢》參加當代油畫優秀作品展2015年《塔吉克女孩》參加北京宋莊乾元藝術機構聯展;《盛日裡的加依娜》參加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油畫展2016年 《塔吉克女孩》參加湖南精神視覺-青年美術家五四提名展;《草原上的阿茹娜》參加北京「實全實美」寫實油畫展來自帕米爾高原的微笑
  • 劉巨德做客藝術與人文系列講座 講述尋美之路
    清華新聞網12月21日電 12月17日下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吳冠中研究中心主任、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劉巨德為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系列講座帶來題為「尋美之路」的報告。本次講座由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 緣藝商行數字油畫創始人王敏:數字油畫不簡單,重點是藝術傳承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油畫,原本是源於歐洲繪畫藝術,集高品質、高檔次、讓人望塵莫及等特點齊聚一身。相比之下,中國人對於刺繡的認知與感情要遠遠超過油畫。已經有千年歷史的刺繡,很多人雖然不會繡,但是很喜歡。
  • 畫家董睿油畫作品《靜物》入選「2020中國青年新寫實繪畫藝術大展「
    2020年10月30日上午10點,由中國寫實畫派、寧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納得美術經典傳承杯——2020中國青年新寫實繪畫藝術大展》在秋韻動人的東錢湖畔的寧波美術館分館
  • 【開明e講堂|品鑑】陸琦:油畫藝術「物我對話,中得心源」
    【藝術年表】1957年 4月生於中國浙江1982年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本科畢業1998年 赴義大利波倫亞美術學院及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研修2001年 受中國臺灣畫廊協會邀請赴臺灣藝術交流2002年 受韓國Gallery KOREA邀請赴韓國交流訪問
  • 中國油畫:靳尚誼 作品選
    曾主持過中央美院第一畫室及油畫進修班的教學工作,其藝術實踐和主張,在8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了我國一大批油畫家向古典主義吸收營養的熱潮。 從1958年起,他的油畫作品不斷參加全國美術展覽,歷史畫多幅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收藏。
  • 「藝術中國」——黃濤繪畫作品鑑賞
    1997年,油畫作品《沙朗舞》,獲阿壩州高原藝術節美展二等獎。1998年,油畫作品《彩霞滿天》,獲四川省第三屆少數民族藝術節美展三等獎。1999年,指導的少兒美術作品《羌碉》獲銀獎,我獲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獎。
  • 講座+籤售|餘秋雨×江學恭:從文學影視作品中看藝術意蘊探尋
    三湘都市報12月12日訊 12月13日(周日)下午2:30,長沙圖書館橘洲講壇特邀國家一級作家、餘秋雨得意弟子江學恭先生帶來《從文學影視作品中看藝術意蘊的探尋》主題講座,結合眾多經典文學影視作品的藝術形象塑造,分析文藝作品中的探尋藝術意蘊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