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9年5月雲集的上市,之前飽受爭議的社交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阿里巴巴淘小鋪,騰訊京東的東小店,小米的有品有魚,連做直銷的完美也搞了一套「一司兩制」,做起了團巴拉社交電商。 各種玩法套路,令人眼花繚亂!
乍一聽,每個平臺似乎都是未來的商業帝國,締造的美好願景,讓你無力抵抗,都帶著一種捨我其誰的商業模式構想,當然,這些不算是韭菜盤,殺豬盤,願景以及模式也都還不錯,至少都符合當下輕創業的選擇標準、零投入、紅包價參與。
綜合思考下來,不是說不好,是時代競爭實在太激烈! 不是說模式好就能做成,綜合還得考慮各方面實力問題,以及行業競爭優勢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先把一些小平臺先放一下,畢竟,大平臺前期完成了資金,資源,人才,技術等等的積累,完全不是一個小平臺憑藉一個稍微有點優勢的模式套路就能顛覆的! 至少概率非常非常小! 重點以阿里淘小鋪,騰訊京東東小店,小米有品有魚來做討論。三者實力背景各方面都有優勢:
阿里淘小鋪
優勢: 阿里巴巴國內網際網路地位不用說,電商行業巨頭,供應鏈強大毋庸置疑!據傳淘小鋪可能是阿里巴巴旗下繼淘寶天貓之後的第三大平臺! 聯合了廣州三帥六將,娃哈哈品牌社交電商團隊,以及在國際的供應鏈優勢,可謂是重拳出擊!12月3號在阿里總部遊學,300多人參與,一下引爆淘小鋪,緊接著雙12助力活動,12月30號阿里總部舉辦2000人峰會,現場超過3500人,可謂人氣爆棚……
缺點: 優點太多也會變為我們選擇淘小鋪的缺點,尤其是娃哈哈社交電商團隊的參與,三帥六將運營團隊的參與,因為他們前期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團隊,而且參與了淘小鋪前期內測,佔了先機,團隊布局資訊等都領先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還有阿里的底蘊大旗,從12月初引爆以後,一天一個樣,隨時都有好消息,吸引很多新零售,微商等等行業大咖加入,如果你慢了半拍,或者資源不多的情況下,這次機會就只能跟著喝湯了……想大肉沒機會了
騰訊京東東小店
優勢: 騰訊京東的東小店,好像要低調很多,但是騰訊本身也是網際網路社交巨頭,微信10億用戶量也是做社交電商的最大的優勢,相當於自家產品,肯定全力支持! 圖文,連結,小程序,不需要像淘寶一樣,轉成淘口令之類的,看似一團亂碼的東西,而且還支持滿80人群,直接申請機器人自動發廣告,京東總部東小店第一場會議,2020年1月5號大會,機器人還不只是簡單的機器人,而是根據騰訊大數據,智能的千人千面式的自動在群裡幫你做推廣,光這條,感覺就要屌炸天啊……
缺點: 東小店,你幾乎找不到多少缺點,做社交電商的關鍵點,裂變,利用小程序,免費,裂變速度是其他平臺的十倍以上,後期的帶貨,可能其他平臺你還得自己選品,定時發,堅持發,而東小店直接用機器人助手就幫你完成了,而且還不擔心封號,千人千面式的推送產品,是其他項目積累半年一年以上都達不到的效果,也就是比較低調,宣傳的素材不是很多,營銷造勢熱度都還夠,這也正是我們的機會。
(目前劉強東僅僅持有京東集團的15.5%的股份,而騰訊公司卻佔有了京東集團的21.25%股份,騰訊為京東的第一大股東,劉強東擁有京東公司的79.5%的投票權,這個數字是一個絕對權力。)
小米有品有魚
優勢: 小米有品有魚,從小米的出身就帶了一定社交電商的基因,前兩者一個是電商老大,一個是社交老大,但在交叉的領域能做到什麼程度,這個還有待確認,但是小米的崛起,前期的米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謂是社交與商業的完美融合,而現在的社交電商,不正式如此嗎? 而且小米本身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雷軍一直推崇Costco模式,作為小米產品的用戶,本身就被這種追求性價比的模式吸引,大部分是鐵桿粉絲,所以選擇進有品有魚也是順其自然的事。
缺點: 模式方面不及淘小鋪,做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小米雖然也是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但是相較於阿里,騰訊來說,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另外兩個!
(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起源於1976年加州聖地牙哥成立的Price Club,以及七年後華盛頓州西雅圖成立的好市多,在2009年是美國第三大、世界第九大零售商。 Costco利潤主要來自於會員費的收入,其商品基本都趨近於成本價。 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價格和成本控制上,其內部有兩條硬性規定,這個規定一直持續到今天還在有效運行: 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一旦高過這個數字,則需要匯報CEO,再經董事會批准; 面對外部供應商,一旦在別的地方比Costco的價格還低,則它的商品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Costco的貨架上。 )
總體來說,2020年社交電商是一次大的機會!每個人都能簡單擁有的機會。
綜合以上,你會怎麼選?
選東小店長按下圖識別授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