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盤點:解析中國海軍驅逐艦截止2020年底規模,和下水總量》
時間如流水,轉瞬即逝,轉眼間2020年只剩下了1個月多時間。本期內容我將為大家盤點,截至目前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總規模和已經下水沒有服役的驅逐艦總數。看看中國海軍在驅逐艦力量上,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後,規模上達到了什麼水平,與世界第一的美國海軍,我們的差距還有多少,未來的發展又將會什麼樣的。
中國海軍在驅逐艦的發展上,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不管是規模,數量,還是綜合作戰能力,相較於過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過了從無到有,從仿製到獨立自主,從落後到領先的曲折道路。上世紀80年代,我們最先進的051型驅逐艦,曾被美國人調侃為「保存為最好的古董」。還有於1985年11月18日東海方向的那一幕,我們派出排水量僅有3670噸的重慶號驅逐艦,硬是用撞擊的姿態把滿載排水量高達24300噸的「伏龍芝」號巡洋艦驅離。今天回想美國人的調侃和東海方向那一幕,更多充滿的是辛酸和無奈。
重慶號驅逐艦朝著「伏龍芝」號巡洋艦驅離衝過去
但今日不同往日,中國海軍不再是那個被調侃和頻繁被挑釁的海軍。特別是2020年8月28日上午,我國海軍051型驅逐艦165湛江艦與166珠海艦同時從南海艦隊退役後,標誌著昔日中國海軍的頂梁柱全面退出歷史舞臺,更標誌著中國海軍正式全面進入現代化,保衛祖國海疆的重任由更先進,更年輕的艦艇接替。
051型驅逐艦165湛江艦與166珠海艦
特別是中國海軍進入本世紀以後,經過近20年的積累和發展,艦艇的規模、噸位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截至目前,中國海軍驅逐艦的數量和噸位上已經僅次於美國海軍,一共服役了33艘驅逐艦,共8個型號,位居全球第二。特別是055型萬噸級驅逐艦服役以後,中國海軍在驅逐艦的發展上一躍跨進了世界先進的行列,052D型驅逐艦的批量建造,使得它成為中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最多和最快的驅逐艦。那麼服役的艦艇都有哪些型號,數量又有多少呢?
第一:051B型驅逐艦——1艘
051B型驅逐艦於首艦於1996年下水,1999年入列,改型艦艇雖然也隸屬於051系列,但它和051型驅逐艦沒有多大的聯繫,設計、雷達系統、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等完全不同,建造世界也比052和052B型驅逐艦更晚。只是由於某些原因,501B型驅逐艦當時是作為051型的改型而申報立項的,所以沒有賦予新的研製型號,且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屬於中國在發展大型驅逐艦研製和建造摸索過程中的產物。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6600噸,同時具備反艦、防空和反潛的能力。
051B型驅逐艦167號「深圳」艦
是當時中國海軍建造和使用過的噸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更是被中國的媒體和軍事迷稱作「神州第一艦」,曾多次代表中國海軍出訪多國。不過該型艦艇僅僅建造了一艘,於1999年2月服役,被命名為「深圳」艦,舷號:167。2017年初,「深圳」艦已經完成現代化改裝,預計將會服役到2035年以後。
第二:051C型驅逐艦——2艘
051C型驅逐艦是在051B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引進裝備了俄制「裡夫」改進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俄制「頂板」三坐標對空警戒雷達和俄制「墓碑」相控陣雷達,以至於051C型驅逐艦被軍迷譽為「中華俄式神盾」艦。相較於051B型驅逐艦,該型艦艇在防空、反潛和反艦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有著更強的綜合作戰能力,特別是得益於裝備俄制「裡夫」改進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使得它成為那個年代中國海軍少有具備遠程防空能力的艦艇。相較於051B型驅逐艦,該型艦艇的滿載排水量也提升到了7300噸,比052/052B型飛彈驅逐艦都要大,建造時間也更早。
051C型驅逐艦「石家莊」艦(舷號116)
不過該級艦艇僅僅比051B多造了一艘,分別為瀋陽艦(舷號115)和石家莊艦(舷號116)。其中瀋陽艦於2006年11月28日服役,石家莊艦於2007年1月17日服役,全部服役於北部戰區海軍。
第三:052型驅逐艦——2艘
052型驅逐艦的建造比051B和051C型驅逐艦都要早,052型驅逐艦的建造計劃始於1985年,首艦於1989年開工。該級艦艇的研製得益於「中美蜜月期」,使得它的電子、武器和動力設備較多來自歐美等西方國家,具有反潛、反艦、防空能力,屬於中國海軍自051以後,建造的第二代飛彈驅逐艦。同時還裝備了美國海軍至今都在使用的LM2500燃氣輪機,它也是中國首型使用燃氣輪機的驅逐艦,代表了199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水面作戰艦艇最高技術水,它的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
052型驅逐艦「青島」艦(舷號:113)
不過由於西方國家的封鎖,電子、武器和動力等設備受到制約,導致該型艦艇僅僅建造了2艘便停止,它們分別為112「哈爾濱」艦和113「青島」艦。其中首艦哈爾濱艦於1994年5月服役,青島艦則於1996年5月28日服役。這兩艘艦艇現如今已經完成現代化升級,預計還將服役相當長一段時間。
第四:現代級驅逐艦——4艘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絕大多數武器裝備被俄羅斯繼承,但由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十分糟糕,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被封存,拆解或者提前退役,沒有建造完的直接停工。就在這一時期,我國抓住機會,從俄羅斯引進了很多先進武器裝備,既解決了中國武器裝備方面的很多空缺,也解了俄羅斯軍工廠的燃眉之急。
中國海軍引進的現代級驅逐艦
現代級驅逐艦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引進的,其中前兩艘現代級驅逐艦就是還在建造當中的葉卡捷琳堡」號(完成率65%)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完成率35%),由於俄羅斯經濟發展受限,船廠欠下巨額債務,已無力續建。而當時中國就提出要購買這兩艘驅逐艦,為解燃眉之急,俄羅斯很快便同意轉讓,把這兩艘未完工的驅逐艦轉讓給了中國。1997年11月21日,北方造船廠與俄國家武器裝備出口總局籤訂合同,正式決定轉讓。
現代級驅逐艦「寧波」艦(舷號:139)
現代級驅逐艦的引進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意義非同一般,它解決了中國海軍無區域防空能力的問題,大量現代化裝備,提高了中國海軍的整體水平和威懾能力,它的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7940噸。我國前後一共引進了4艘,分兩批引進,前兩艘分別是「杭州」艦(舷號:136)和「福州」艦(舷號137),引進時間分別為2000年和2001年、「泰州」(舷號:138)艦和「寧波」艦(舷號:139)為追加的第二批,引進時間為2006年。
第五:052B型驅逐艦——2艘
052B型驅逐艦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下水的驅逐艦,在052型驅逐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同時部分武器、電子裝備引進與俄羅斯,同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十分相似,所以又有「中華現代」之稱。該型艦艇最大的特點就是解決了中國驅逐艦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問題,它也是中國海軍裝備的第一型自製具備艦隊區域防空能力的多用途驅逐艦,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6300噸。
052B型驅逐艦廣州艦(舷號168)
它的動力系統採用了從烏克蘭的引進的UGT-25000/DA80型燃氣輪機,防空系統採用的是從俄羅斯引進的「施基利」防空飛彈系統,雷達使用俄制MR-750A「頂板」三坐標雷達。它的出現,為我國建造新一代的驅逐艦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讓中國海軍進入本世紀以後實現了快速發展,減少了對外界的依賴。不過該型艦艇前後也僅僅建造了2艘,分別為廣州艦(舷號168)和武漢艦(舷號169),其中首艦廣州艦於2002年5月23日下水,2004年7月15日服役,二號艦於同年12月服役,全部在南海艦隊服役。
第六:052C型驅逐艦——6艘
052C驅逐艦相較於前幾型國產驅逐艦,綜合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的首型擁有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及垂直發射系統的第三代飛彈驅逐艦,得益於48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和紅旗-9防空飛彈的運用,讓它成為了中國海軍第一艘具備遠程防空能力的驅逐艦。雖然艦體沿用了052B的設計,但雷達系統和武器系統已經實現了全面升級,得益於安裝四面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被網友們稱之為「中華神盾」。它的出現讓中國海軍成為了全球為數不多具備了建造「神盾」級艦艇的國家,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052C型驅逐艦「西安」艦(舷號153)
該型艦艇一共建造了6艘,分兩批建造,但由於某些技術原因,使得兩批艦艇的時間跨度較大。其中首批兩艘,首艦於2005年10月18日服役,命名為「蘭州」艦(舷號:170),二號艦於2005年12月26日服役,命名為「海口」艦(舷號:171)。而第二批4艘的服役時間,推後到了7年之後。其中第三艘於2013年1月31日服役,命名為「長春」艦(舷號:150),最後一首六號艦於2015年2月9日服役,命名為「西安」艦(舷號:153),該型艦艇的滿載排水量約為6300噸。
第七:052D型驅逐艦——建造25艘——服役15艘
從前面的機型艦艇的建造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們的建造一直都是造造停停的狀態,更像是一個嬰兒在學走路的過程,不斷的處於摸索狀態,建造數量也非常少,沒有實現大批量建造。但052D型驅逐艦就不同,得益於技術的積累和中國海軍的進步,052D實現了大批量建造,用10年不到的時間就建造了25艘。而在前6型艦艇中,我們用20多年,才建造了13年,差距顯而易見。同時,052D型驅逐艦的技術也更為成熟。
052D型驅逐艦首艦昆明艦,舷號172
052D型驅逐艦相較於052C型驅逐艦,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現了海軍水面艦艇防空、反艦或反潛等多種艦載武器的共架發射,可以實現HHQ-9B、YJ-18A、CJ-10等多型飛彈的「冷-熱」共架發射,使得它的打擊效率更高。武器系統、雷達系統、電子系統和動力系統等也全面實現了國產化,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制於人,垂直發射系統相較於052C的48單元,提高到了64單元,滿載排水量也提高到了7500噸,是未來中國海軍的「中流砥柱」。
052D型驅逐艦「廈門」艦(舷號:154)
052D型驅逐艦首艦於2012年8月30日下水,2014年3月21日服役,命名為「昆明」艦(舷號:172),截止2020年8月30日,該型艦艇一共下水了25艘,服役了15艘,預計到2023年將能全面服役,後續是否會追加訂單目前不得而知。
第八:055型驅逐艦——建造8艘——服役1艘
055型驅逐艦則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過噸位最大,技術最為先進和火力最強的第四代驅逐艦,採用全燃動力、射頻綜合集成及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如果說052D型驅逐艦是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彌補中國和美國差距而建造的驅逐艦,那055型驅逐艦就是中國海軍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將中國海軍實力提升一個臺階而建造的驅逐艦。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一體化的設計和高度集成化電子技術的運用,艦體更為簡潔,具有較強的隱身能力。它的噸位超過了12500噸,比052D型驅逐艦整整提高了5000餘噸。
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舷號:101)
055型飛彈驅逐艦還被認為是除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級別外,二戰後亞洲建造的噸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美國國防白皮書中更是將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劃分為「巡洋艦」。火力上,它擁有112單元的垂直發射單元,比052D型驅逐艦多了48單元,更先進的垂直發射系統,使它能夠同時發射巡航飛彈、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等等,真正實現了海陸空全面覆蓋,被稱之為「海上全能手」。與此同時,055型驅逐艦還搭載了雙波段雷達,不僅僅能夠探測常規的目標,還具備探測隱身目標的能力,官方還表示,055型驅逐艦具備發現低軌道衛星的能力。
截止2020年8月30日,055型驅逐艦首批一共下水了8艘,其中首艦於2017年6月28日下水,2020年1月12日服役,命名為「南昌」艦(舷號:101),剩餘的7艘,預計將會在2023年前後服役,下一批建造時間預計會在2023年以後,技術上實現全面升級,採用全電力推薦和電磁軌道炮等先進技術。
以上就是中國海軍截止2020年服役的艦艇型號,發展歷程,服役數量和下水數量。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海軍現如今驅逐艦的規模為33艘。另外還有10艘052D和7艘055型驅逐艦在舾裝過程中,與美國海軍還有較大差距,但到2023年全部服役以後,中國海軍的驅逐艦規模還將進一步提升,總體實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潛望者2020年11月28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