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就看他如何「線上溝通」

2020-12-12 中外管理傳媒

「無接觸溝通」,是當下辦公一族最為真實的寫照,可令人頭疼的是,「無接觸溝通」無疑大大增加了溝通成本和工作難度。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降低「無接觸溝通」的成本,讓信息更觸達、表達更高效、執行更靠譜呢?

作者:宋春濤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

疫情之下,為了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我們不得不把相互之間的接觸機率降到最低——宅在家裡不出門,點餐使用「無接觸點餐」,外賣選擇「無接觸配送」。

而對於廣大職場人士來說,穿著睡衣睡褲、蓬頭垢面的在書房裡枯坐一天,工作協同全通過線上「無接觸溝通」,是當下辦公一族最為真實的寫照。

令人頭疼的是,「無接觸溝通」無疑大大增加了溝通成本和工作難度,不論是主持會議、布置任務,還是項目協助、問題反饋,大家的反應和行動似乎都不止慢了半拍。

溝通不暢,工作效率低下不說,還會因為理解錯誤產生不少無用功……線上溝通能力的好壞,似乎已經成為判斷當代職場人是否靠譜的新標準。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降低「無接觸溝通」的成本,讓信息更觸達、表達更高效、執行更靠譜呢?

1

「無接觸溝通」最主要的障礙在哪裡?

所謂「無接觸溝通」,指的是兩個或者多個人,在無法面對面的狀態下,通過電話、視頻、微信文字或語音、郵件、信函的方式,來進行信息交流,達到溝通目的。

以我自己為例,這段時間坐在家裡辦公,從早上9點半開始坐到電腦跟前,一直到晚上10點處理完最後一封郵件合上電腦,12個小時的時間大致要開6-8個電話會、參與10個以上微信工作群的討論、回應200條以上的微信語音……但無論是以上哪種互動形式,基本我都無法和對方面對面。

時間一長,我發現相對於大家在辦公室坐下來面對面溝通,「無接觸溝通」要想做到無障礙、高效率還真的不容易:

有時候自己唾沫橫飛說的正嗨,突然發現對方掉線了;有時候對方正在說著一個重要問題,突然他的聲音忽近忽遠,讓你根本無法聽清;還有的時候電話會開著正歡,突然聽到了孩子推門、大聲喊:爸爸、媽媽我要尿尿……

以上來自網絡硬體、家庭環境方面的幹擾還在其次,「無接觸溝通」更大的挑戰在於,作為會議主講人,你講到口乾舌燥,頭髮都要豎起來了,卻發現電話彼端靜悄悄,沒人給你反饋,因為大家說不好意思,信息量太大,無法消化,沒有聽懂;

又或者你收到了員工給你發來的一連串微信語音,7段話裡東拉西扯了3-4件事情,前後又完全沒有邏輯……

這個時候,你是否會開始反思「無接觸溝通」最主要的障礙在哪裡?當我們無法和對方面對面的時候,僅僅透過聲音和文字,為什麼難以向對方準確地傳遞你的主要觀點、核心信息、以及情緒感受?根本原因是什麼?

話說在1971年,美國加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梅拉賓博士提出了著名的人際溝通3V理論,用於說明在溝通過程中,人們是怎麼相互對對方產生影響的。

3V具體包括:

Visual(身體語言):主要指站姿、坐姿、手勢、眼神、以及面部表情等Vocal(聲線):主要指語速、語調、語氣、停頓、以及聲線變化等Verbal(語言):主要指你的遣詞用句、使用的具體言詞等

在梅拉賓博士看來,這三個要素對於溝通對象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的身體語言,它在溝通中對於對方的影響程度達到了55%。

梅老爺子寫過一本書,叫做《Silent Message》,翻譯成中文叫做《無聲信號》,強調了身體語言和輔助視覺信息在溝通當中的重要作用。

你可以想像一下,早上你打了一輛車去上班,上車的時候司機「熱情」地問候了你:先生早上好!但你發現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只是用眼角的餘光瞟了你一眼,而且表情非常冷漠,這時你一定不會去回應他的問候,也不會對他有什麼好印象。

在「無接觸溝通」的情景下,Visual(身體語言)這項最為關鍵的要素完全派不上用場了,你只能靠著聲線和語言去影響你的溝通對象,而正常情況下,這兩項要素合計起來,對於對方的影響都只有45%,這就是「無接觸溝通」最大的問題和挑戰。

我們該怎麼辦?

2

「無接觸溝通」的正確姿勢

接下來,我會和大家分享提升「無接觸溝通」能力的三個關鍵方法:

第一是以聽眾為中心,識別並滿足對方的邏輯訴求。第二是基於對方的訴求,構建符合邏輯的表達框架。第三是基於框架,為你的表達內容製造「畫面感」。

方法一:識別並滿足溝通對象的邏輯訴求。

「無接觸溝通」和任何其它溝通一樣,目的都是為了與溝通對象達成共識,達成共識的前提在於,你是否提前識別了對方的邏輯訴求,並透過音頻或文字,將對對方期待得到的信息準確傳遞給他。

邏輯訴求的第一組關鍵詞是背景目的

在電話或者視頻會議當中,請記得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關於這個溝通主題的具體背景,以及來龍去脈,確保大家對於話題的認知處在一個層面,接著把你希望通過這次線上溝通達成的目的,同樣加以準確說明,然後確保大家沒有問題。

邏輯訴求的第二組關鍵詞是價值好處

「你說的跟我有啥關係,對我有啥好處?」這個簡單的問題,是你在講話之前必須要考慮的。這個問題背後,就隱藏著聽眾的邏輯需求。

如果聽眾是你的老闆,他的關注點可能就是:業務結果、落地方案、競爭對手……如果聽眾是你的團隊夥伴,他的關注點會是:業務目標、工作重點、實施關鍵……

邏輯訴求的第三組關鍵詞是語言選擇

一個符合職業化要求的職場人,必須學會用聽眾能接受的方式來表達,簡單來說就是要學會「說人話」,而不是「說行話」。

區分優秀的表達者和合格的表達者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優秀的表達者能夠基於對方的年齡層次、知識水平、職務級別進行判斷,找到理解上的共同點,並用對方能夠聽懂的方式來表達,從而讓對方容易接受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方法二:構建符合邏輯的表達框架

在「無接觸溝通」的狀態下,一定要確保你呈現給對方的不是散亂的珍珠,而是一根有主線串接的項鍊,這根能夠起到串接效果的主線就是你的表達邏輯。

所謂見木之前,先見森林。人類的認知規律告訴我們,對方如果對我們想表達的框架結構有一個整體理解,那麼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明白我們接下來呈現給他們的每一個局部信息。

我們如何能夠構建符合邏輯的表達框架呢?大家可以看看下方這個簡單的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要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四條:

首先必須把主題結論做清晰的歸納提煉,並找到支撐主題的核心觀點。每一層次的思想觀點必須是對低一層次思想觀點的概括。每一組思想觀點必須屬於同一範疇。每一組思想觀點必須符合邏輯順序。

金字塔結構看似簡單,但對於表達者而言,卻非常實用,它可以幫助我們梳理、提煉邏輯結構,從而帶來更高的「無接觸溝通」效率。

方法三:為你的表達內容製造畫面感

一個擅於表達的高手,他會有意識地把抽象概念做具象化表達,把枯燥數據做生動化呈現,從而在溝通對象的腦海當中製造了一幅鮮活、直觀的畫面。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你的「無接觸溝通」的效果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如何能夠做到呢?

首先在溝通者大腦中必須構建兩座知識倉庫,一座專業知識倉庫,一座人生閱歷體驗倉庫;然後在兩座倉庫之間通過類比和轉換技巧,建立橋梁加以打通,最終實現表達上的形象生動、深入淺出。

以下三個充滿魔力的短語能夠幫助我們在「無接觸溝通」狀態下,實現有效的類比和轉換:

「就像……」「例如……」「設想一下……」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如何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例子。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在《把蕭條看作再發展的飛躍臺》的演講中,把企業的發展和竹子的成長做了一個形象類比:

企業的發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長做比喻的話,克服蕭條,就好比造出一個像竹子那樣的「節」來。經濟繁榮時,企業只是一味地成長,沒有「節」,成了單調脆弱的竹子。但是由於克服了各種各樣的蕭條,就形成了許多的「節」,這種「節」才是使企業再次成長的支撐,並使企業的結構變得強固而堅韌。

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如何將枯燥數據生動化的例子。前IBM公司董事長郭士納在1998年IBM股東大會上,面向聽眾介紹了一款容量高達20,000,000,000位元組的存儲產品:

「我們計算機存儲裝置業務的復興1997年呈持續增長的態勢,這是因為我們在磁碟驅動的技術上下了大功夫。我們的團隊為密集性存儲創立了世界新記錄,並發明了世界最高能力的PC驅動器,其體積只有錄音機磁帶大小,但是容量相當大,有20,000,000,000位元組……——如果列印成紙摞起來,比約翰漢考克大廈還高。這已經相當棒了,但是我告訴我們負責存儲裝置的團隊,今年,我想讓摞起來的紙比西爾斯塔還高。

對於身處家中、遠程辦公的職場人士,如果能夠靈活掌握並且運用以上三種方法,相信一定會大幅提升你的「無接觸溝通」效率,助力你的職業成功!

相關焦點

  • 判斷男人的是否靠譜,不用朝夕相處,看三個細節就夠了
    怎麼樣才能夠看出一個男人是否靠譜?這是後臺一位分手給我的留言,在現實生活中,想必每個人都想要知道這個答案,但我想說的是男人靠不靠譜,其實不用朝夕相處,看這三個細節就夠了。 楊絳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要相信,總會有個人願意用最樸素的方式愛。」
  • 鬼谷子: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看他對待這四種人的態度
    鬼谷子教你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好壞,要怎樣去判斷呢?不是要與之相處之後在判斷這個人的好壞,而是要看這個人相處之人,是一些怎樣的人。除了看他身邊交往的朋友,還有四點對事物的態度也十分重要,也可以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交往,這四點分別是面對弱小者、面對利益者、面對親情者和面對權貴者。
  • 如何判斷一個人喜不喜歡你?聰明人看「主動度」
    所以說判斷一個人喜不喜歡你,不能僅看對方是否主動了。有些人過於主動,可能是有不單純目的的。特別是只站在自己角度而不顧是否會打擾到你,電話信息隨時轟炸的人,與其說喜歡你不去說他們更喜歡他們自己。如果一直以來都只有你一個人在主動,那不是愛情,那是在舔狗。趁早放棄吧,對方從一開始就在自我價值框架上壓住了你,就是覺得你配不上他,你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因為愛情大多是建立在平等、互相欣賞、互相好奇之上的。
  • 高瓴張磊: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關鍵看4個維度,NO.1也不行
    2、張磊和沈南鵬投資風格張磊的高瓴資本是以價值投資為主,對特定企業進行投資,考察企業是否具有價值,主要從人、環境、生意和組織四個要素出發,只要是企業具有價值,張磊會長期持有,不在乎什麼時候退出。而紅杉資本主要是賽道投資,看好一個賽道,下重注投資,主要看創始人,一級市場投資為主。
  • 賞味不足:如何鑑別一個項目是否靠譜·上|鏈人有直播
    這次我們有幸邀請到區塊鏈自媒體人賞味不足為大家帶來《如何鑑別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好與壞》。本文為昨晚公共課的回顧,文章略有刪減整理,在昨天公開課裡,賞味不足老師大致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講述:如何判斷一個區塊鏈是否有前景;如何判斷一個區塊鏈是否有靠譜;普通人如何參與區塊鏈項目。
  •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靠譜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免不了與人交往,但如何交往,我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標準。有人看人品,有人看氣質,有人看價值,有人看長相等等,但我認為,如果你真的想和一個人做朋友,就要看他是否靠譜。靠譜,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才值得信任,才值得用一生去交往。
  • 如何判斷孩子肚裡有沒有蟲?5種判斷不行,靠譜方法看2種!
    科大大說說怎麼看孩子有沒有蟲吧...科大大我能提前給娃吃打蟲藥預防嗎?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還是帶著問題,跟科大大直接進入正題吧!假裝此處有圖片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肚裡有沒有蟲呢?2這5種判斷,不靠譜!
  • 佛教: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福氣,就看是否具備這三點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福報無量呢?有什麼依據可言?道理很簡單,身上有著三點的人往往福報深厚,日子自然越過越好,即使沒有洪福,也能安享清福!看看你是嗎?意思是說觀察一個人的德行好壞,只需要試探他忍辱負重的修養;觀察一個人自身福報的多少,則要看他的心量到哪裡,心量大福就大。世人無論是對人生的見解、思考事物的方式,還是自身的氣度、知識涉獵都是有所出入的。但如果我們想要獲取福報,就一定得注重培養自己的氣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酒局上,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老酒鬼:只需看3點,原形畢露
    在工作中,通過酒局,我們可以與客戶進行密切接觸和溝通,從而更容易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商業上的大部分合同都是在酒桌上談的。生活中,走親訪友難免會因為久未見面而感到生疏,但有酒就不同了,酒能使人變得熱情,在血液中喚起親情。當你推杯換盞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拉近,可以說,酒是人們情感的催化劑,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 如何通過外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吸毒?
    許多吸毒者的家屬也都紛紛表示:「他不敢告訴我們,一開始也沒能看出他吸毒了,等到後就已經成癮了!」這也是不少人的疑惑:如何通過外表來判定自己的親朋好友是否有吸毒?有些人一眼看過去就是典型的吸過毒的人,而有的,看著卻意料不到他/她竟然吸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如何準確識別判斷一個人,看他做這三件事的「習慣」就行,別不信
    期間我們談到了關於如何看穿一個人的問題上,我疑惑的問道:為什麼一些人像藏了很多心事,怎麼也看不透其心。有時人生如此艱難,我們懷揣著善良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卻得到長輩們的指責:你被人賣了,還得替人數錢。我知道,那是在說我們很單純,看不透人心,以至於總是被欺負,總是結交到心眼多的人。
  • 真誠靠譜,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
    一個人的真誠和守信度,是構建一個人靠不靠譜的根本。跟一個靠譜的人在一起,心裡踏實,做事放心。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凡人立於天地間,遇事必當之以「誠」,而後人始信其為人,乃得有為人之價值。」人生在世,最大的財富是靠譜,越靠譜的人,人脈越廣,那樣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 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臆想症
    核心提示:  身體上出現疾病的時候常常會通過一系列的身體不適反應出來,進而很快就可以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一個人如果出現了心理性疾病,常常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例如抑鬱症、臆想症等心理性疾病,常常被確診以後已經非常嚴重了。
  • 靠譜是對一個人的評價也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
    靠譜,就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情商。說話,言而有信諾言,不是隨口而出的一句話,而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東西。做不到的事,別輕易答應別人,一旦許諾,就要兌現承諾。誠實守信,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人生在世,真心才能換真情,你對別人如何,別人也會如此待你。暖一顆心,需要好多年;涼一顆心,只需一瞬間。說話,要言而有信,別讓相信你的人,寒了心。
  • 如何判斷2個人的三觀是否一致?看這4點就知道了,一看一個準
    你一個眼神,他大概就懂了。三觀一致的婚姻,是每個人的理想。現實生活中,如何判斷兩個人的三觀是否一致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知道三觀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世界觀是指你如何看待世界。人生觀是指你如何看待人生。價值觀是指你對一件事物價值大小的判斷。
  • 如何判斷男人的人品?有這幾個特點的男人,真的要慎嫁!
    在擇偶上我們更應該多聽聽家人的意見,雖然他們和我們沒有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思想觀念也有差距,但他們經歷的比我們多得多,他們是真心希望自己自己子女幸福的人,他們建議我們不能不聽。當一個女人決定要嫁一個男人時候,我建議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看看人品。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交際圈如何怎樣對待朋友的。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管理潛力?三個標準你符合哪一個?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具有管理潛力?以下三個標準,你具備哪一點呢?歡迎分享和補充你對這個話題的想法。是否有結果導向意識是否有明確的工作思路能抓住重點是否擁有大格局和整體觀本文是2019年4月推送的第30篇乾貨,計2946字,閱讀時間6分鐘。
  • 鄭州同濟醫院靠譜嗎?B超監測排卵如何判斷卵子的質量
    鄭州同濟醫院靠譜嗎?B超監測排卵如何判斷卵子的質量 時間:2020-12-14 13:05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同濟醫院靠譜嗎?B超監測排卵如何判斷卵子的質量?在所有測排卵的方法中,比較為準確的就是B超監測法,它不僅可以測出兩側卵巢中是否有優勢卵泡,同時還能測出優勢卵泡的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等。此外,這種方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預測排卵和指導受孕性生活。何時開始監測排卵月經和排卵都受腦下垂體和卵巢的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而呈現周期性變化,兩者的周期長短是一致的,都是每個月1個周期,而排卵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
  • 是否靠譜
    眾說紛紜,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說法是否靠譜呢。一、孕早期h c g能看出男女?一般媽媽們發現自己懷孕了,都會去醫院做檢查。以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懷孕。檢查懷孕一般採用尿檢和血檢。或者是B超。大部分採用的是尿檢居多。人體裡有一種激素叫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這種激素對於孕早期的媽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三個細節(很準)
    李嘉誠先生曾說:「做事要找靠譜的人,聰明的人只能聊聊天。」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同時,靠譜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重要表現,它決定著你未來朋友的多少,也間接影響著你未來能夠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