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輕狂並非犯罪「護身符」

2021-01-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年少輕狂並非犯罪「護身符」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該修正案將於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案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涉及生命安全、安全生產、智慧財產權、疫情防控、生態環境等多個方面,涉及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尤其是針對性侵犯罪的懲治力度、強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刑事犯罪打擊力度、增加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司法的現實需求,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為今後相關犯罪的有效懲治提供了依據,也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效支撐。

亮點1

刑事責任最低年齡下調至12歲

此次刑法修正案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就是關於下調刑事責任年齡至12歲,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該亮點,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以及具體的社會背景:

關於下調刑事責任年齡的社會背景,首當其衝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齡化趨勢。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司法大數據和2018年《中國法治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整體上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對於故意殺人、強姦等惡性犯罪呈現低齡化現象,有些少年在10周歲至13周歲時就開始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另外,根據有關調查顯示,21世紀初時,未成年人犯罪年齡較20世紀90年代提前了2至3歲,18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約120%,14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約280%。10周歲至13周歲的低齡犯罪佔未成年人犯罪的70%。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已經產生了很壞的示範效應,由於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而逃脫刑事制裁,使得部分低齡未成年人產生了「未成年人犯罪不會坐牢」的僥倖心理。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例子並不少見,包括未成年人之間的、未成年人針對成年人的犯罪。其中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案件就是2019年10月20日大連發生的13歲男孩意圖性侵9歲女孩,遭到女孩反抗後,男孩將9歲女孩殘忍殺害並拋屍。該案件發生之後引起了社會的反思,人們震驚於一個13歲的男孩居然能實施出這樣的殘暴行為,而更令公眾產生不滿和疑惑的是,實施如此殘暴行為的男孩卻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很簡單,因為修正前的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的是「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根據該規定,已滿16周歲的對全部犯罪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只需家人管教或者收容教養。

大眾對於刑事責任年齡存在著一定的誤讀,未能明確刑事責任年齡的基本內涵和確定標準。刑事責任年齡是刑事責任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以法律文本的理解和對於自己行為的控制力作為判斷責任的基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不僅僅是年齡的問題,也是社會對於仍舊在成長、監護階段未成年人的一種寬容和仁慈的表現。

未成年人實施刑事犯罪行為並非社會危害性小,並非主觀惡性低,也並非不符合刑法關於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而是因為考慮到該階段的未成年人處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關懷之下,出現違法犯罪行為,體現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針對此種現象需要國家對該類未成年人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被判處刑事處罰,對其今後的人生發展和未來生活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國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採取的是教育為主,慎重刑事處罰的政策。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的興起,未成年人的成長發育較快,14周歲以內的未成年人對於法律文本的理解以及對於自己行為性質有了較好的認識,也面臨較多的社會誘惑,簡單的管教教育難以對其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低齡化,特別是惡性犯罪的低齡化也在衝擊著人們的情感底線。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適應當前未成年人成長特點以及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有效舉措。年齡並非判斷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唯一標準,需要結合未成年人社會生活表現以及對於相關法律文本、行為性質的認識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是保護未成年人的一種表現,明確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尤其是對於部分惡性刑事犯罪的責任,有利於未成年人行為的改造,樹立其未成年人的底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本次修正案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正是對於未成年犯罪低齡化的有效回應,也是結合當前未成年人成長發育特點以及教育改造路徑進行的有效改革。此舉意在讓全社會都明白,年少輕狂並非違法犯罪的「護身符」。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震懾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產生,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趨勢。

亮點2

用刑法之手把好公共安全的「方向盤」

新修訂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中規定:「對行駛中的公共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幹擾公共運輸安全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該條文的修訂和出臺有著現實的社會背景,此類案件的多發嚴重危及公共運輸安全。

近年來,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搶奪方向盤、毆打駕駛人員等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時有發生。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公交車司乘衝突刑事案件共計223件。比較典型的有2015年12月12日重慶萬州22路公交車上一位女乘客因為沒有聽到廣播坐過站,遷怒司機並破口大罵,司機忍無可忍還嘴,女子上前擊打司機頭部並搶奪方向盤,導致車輛撞到路旁的樹木上,乘客不同程度被撞傷;北京昌平一男子酒後搶奪公交司機方向盤導致交通事故;2019年6月,四川廣安一男性乘客因對公交車司機拒絕其在公交站點以外下車不滿,搶奪方向盤並毆打駕駛員……

公共運輸安全關係到每一位司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乘車高峰期,來往人員眾多,若此時公交車發生交通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正是基於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刑法修正案著重增加了該條,也是適應當前此類型案件多發的現狀進行的有效改革。

當然,產生搶奪公交車司機方向盤的行為有多方面原因,並非一概是乘客或者司機的問題。問題的核心在於司乘關係產生矛盾,需要明確相關的乘車禮儀和基本的規則。維護公共運輸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刑法規制是保障公眾安全的最後防線。最根本的還是要構建文明和諧的司乘關係,提升人們的道德素養和法制觀念。

亮點3

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性侵幼女案近年來時有發生,此類案件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基於此,刑法修正案第二十七條和第二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刑法處罰」以及猥褻兒童犯罪應當從重處罰的幾種情形。

之所以規定負有監護、收養等特殊職責人員一旦與被監護的14周歲至16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就構成強姦罪,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這個年齡階段的未成年女性雖然已經有了性防衛能力和性同意能力,但是基於她們與監護人、收養人、看護人等有著特殊的關係,存在一定的人身依附關係,以至於這些女性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斷;第二,有特殊責任人員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地位、權勢以及言語等對該類女性形成控制,使得性侵行為較容易發生;第三,這種類型關係的人員與未成年女性一般有著較為密切的接觸,關係較為熟悉,未成年女性對他們也比較信任,防範意識相對減弱;第四,該類案件存在取證難問題,由於是熟人並且存在特殊的依附關係,很難找到強迫或者違背意志發生性關係的證據。

之所以對猥褻兒童犯罪加重處罰並列舉從重處罰的情節,主要原因是:第一,猥褻兒童案件多發並且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加重處罰力度是對該類行為進行有效規制的手段;第二,兒童由於自我保護意識不足,並且對於被侵害的行為缺乏足夠的認知,因此這類傷害將會對孩子未來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第三,猥褻兒童犯罪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

上述法條充分體現了刑法對於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也是從當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多發的角度出發進行的合理調整。該項修訂對於未成年人相關犯罪的懲治以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有著深遠意義,它與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相互協調,共同構成未成年人法律保護體系。刑法修正案增強了社會對於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視力度,引導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呵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效維護未成年人利益。並且,修正案有效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刑法的教育功能。(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相關連結

刑法修正案其他亮點解析

1、完善懲治食品藥品犯罪規定: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安全,與藥品管理法等法律作好銜接。一是在藥品管理法對假劣藥的範圍作出調整後,同步調整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劣藥罪,以便於行刑銜接。二是增加妨害藥品管理秩序犯罪,將此前以假藥論的情形以及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等單獨規定為一類犯罪。三是修改食品監管瀆職犯罪,增加藥品監管瀆職犯罪,進一步細化食品藥品瀆職犯罪情形,增強操作性和適用性。

2、強化公共衛生刑事保障:修改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進一步明確新冠肺炎疫情等依法確定的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於本罪調整範圍,補充完善構成犯罪的情形,增加拒絕執行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等犯罪行為。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生物安全方面,防範生物威脅,與生物安全法相銜接,增加三類犯罪,即非法從事人類基因編輯、克隆胚胎犯罪;嚴重危害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安全犯罪和非法處置外來入侵物種犯罪。此外,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相銜接,將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除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以外的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行為增加規定為犯罪,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的發生。

3、明確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上學構成犯罪:修正案增加了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犯罪。明確對於有上述犯罪行為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上述犯罪行為的,依照規定從重處罰。同時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犯罪行為,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該修正案將於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案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涉及生命安全、安全生產、智慧財產權、疫情防控、生態環境等多個方面,涉及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尤其是針對性侵犯罪的懲治力度、強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刑事犯罪打擊力度、增加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司法的現實需求,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為今後相關犯罪的有效懲治提供了依據,也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效支撐。

亮點1

刑事責任最低年齡下調至12歲

此次刑法修正案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就是關於下調刑事責任年齡至12歲,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該亮點,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以及具體的社會背景:

關於下調刑事責任年齡的社會背景,首當其衝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齡化趨勢。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司法大數據和2018年《中國法治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整體上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對於故意殺人、強姦等惡性犯罪呈現低齡化現象,有些少年在10周歲至13周歲時就開始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另外,根據有關調查顯示,21世紀初時,未成年人犯罪年齡較20世紀90年代提前了2至3歲,18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約120%,14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約280%。10周歲至13周歲的低齡犯罪佔未成年人犯罪的70%。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已經產生了很壞的示範效應,由於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而逃脫刑事制裁,使得部分低齡未成年人產生了「未成年人犯罪不會坐牢」的僥倖心理。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例子並不少見,包括未成年人之間的、未成年人針對成年人的犯罪。其中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案件就是2019年10月20日大連發生的13歲男孩意圖性侵9歲女孩,遭到女孩反抗後,男孩將9歲女孩殘忍殺害並拋屍。該案件發生之後引起了社會的反思,人們震驚於一個13歲的男孩居然能實施出這樣的殘暴行為,而更令公眾產生不滿和疑惑的是,實施如此殘暴行為的男孩卻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很簡單,因為修正前的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的是「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根據該規定,已滿16周歲的對全部犯罪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只需家人管教或者收容教養。

大眾對於刑事責任年齡存在著一定的誤讀,未能明確刑事責任年齡的基本內涵和確定標準。刑事責任年齡是刑事責任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以法律文本的理解和對於自己行為的控制力作為判斷責任的基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不僅僅是年齡的問題,也是社會對於仍舊在成長、監護階段未成年人的一種寬容和仁慈的表現。

未成年人實施刑事犯罪行為並非社會危害性小,並非主觀惡性低,也並非不符合刑法關於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而是因為考慮到該階段的未成年人處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關懷之下,出現違法犯罪行為,體現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針對此種現象需要國家對該類未成年人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被判處刑事處罰,對其今後的人生發展和未來生活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國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採取的是教育為主,慎重刑事處罰的政策。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的興起,未成年人的成長發育較快,14周歲以內的未成年人對於法律文本的理解以及對於自己行為性質有了較好的認識,也面臨較多的社會誘惑,簡單的管教教育難以對其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低齡化,特別是惡性犯罪的低齡化也在衝擊著人們的情感底線。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適應當前未成年人成長特點以及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有效舉措。年齡並非判斷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唯一標準,需要結合未成年人社會生活表現以及對於相關法律文本、行為性質的認識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是保護未成年人的一種表現,明確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尤其是對於部分惡性刑事犯罪的責任,有利於未成年人行為的改造,樹立其未成年人的底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本次修正案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正是對於未成年犯罪低齡化的有效回應,也是結合當前未成年人成長發育特點以及教育改造路徑進行的有效改革。此舉意在讓全社會都明白,年少輕狂並非違法犯罪的「護身符」。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震懾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產生,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趨勢。

亮點2

用刑法之手把好公共安全的「方向盤」

新修訂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中規定:「對行駛中的公共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幹擾公共運輸安全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該條文的修訂和出臺有著現實的社會背景,此類案件的多發嚴重危及公共運輸安全。

近年來,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搶奪方向盤、毆打駕駛人員等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時有發生。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公交車司乘衝突刑事案件共計223件。比較典型的有2015年12月12日重慶萬州22路公交車上一位女乘客因為沒有聽到廣播坐過站,遷怒司機並破口大罵,司機忍無可忍還嘴,女子上前擊打司機頭部並搶奪方向盤,導致車輛撞到路旁的樹木上,乘客不同程度被撞傷;北京昌平一男子酒後搶奪公交司機方向盤導致交通事故;2019年6月,四川廣安一男性乘客因對公交車司機拒絕其在公交站點以外下車不滿,搶奪方向盤並毆打駕駛員……

公共運輸安全關係到每一位司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乘車高峰期,來往人員眾多,若此時公交車發生交通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正是基於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刑法修正案著重增加了該條,也是適應當前此類型案件多發的現狀進行的有效改革。

當然,產生搶奪公交車司機方向盤的行為有多方面原因,並非一概是乘客或者司機的問題。問題的核心在於司乘關係產生矛盾,需要明確相關的乘車禮儀和基本的規則。維護公共運輸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刑法規制是保障公眾安全的最後防線。最根本的還是要構建文明和諧的司乘關係,提升人們的道德素養和法制觀念。

亮點3

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性侵幼女案近年來時有發生,此類案件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基於此,刑法修正案第二十七條和第二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刑法處罰」以及猥褻兒童犯罪應當從重處罰的幾種情形。

之所以規定負有監護、收養等特殊職責人員一旦與被監護的14周歲至16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就構成強姦罪,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這個年齡階段的未成年女性雖然已經有了性防衛能力和性同意能力,但是基於她們與監護人、收養人、看護人等有著特殊的關係,存在一定的人身依附關係,以至於這些女性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斷;第二,有特殊責任人員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地位、權勢以及言語等對該類女性形成控制,使得性侵行為較容易發生;第三,這種類型關係的人員與未成年女性一般有著較為密切的接觸,關係較為熟悉,未成年女性對他們也比較信任,防範意識相對減弱;第四,該類案件存在取證難問題,由於是熟人並且存在特殊的依附關係,很難找到強迫或者違背意志發生性關係的證據。

之所以對猥褻兒童犯罪加重處罰並列舉從重處罰的情節,主要原因是:第一,猥褻兒童案件多發並且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加重處罰力度是對該類行為進行有效規制的手段;第二,兒童由於自我保護意識不足,並且對於被侵害的行為缺乏足夠的認知,因此這類傷害將會對孩子未來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第三,猥褻兒童犯罪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

上述法條充分體現了刑法對於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也是從當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多發的角度出發進行的合理調整。該項修訂對於未成年人相關犯罪的懲治以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有著深遠意義,它與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相互協調,共同構成未成年人法律保護體系。刑法修正案增強了社會對於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視力度,引導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呵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效維護未成年人利益。並且,修正案有效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刑法的教育功能。(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相關連結

刑法修正案其他亮點解析

1、完善懲治食品藥品犯罪規定: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安全,與藥品管理法等法律作好銜接。一是在藥品管理法對假劣藥的範圍作出調整後,同步調整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劣藥罪,以便於行刑銜接。二是增加妨害藥品管理秩序犯罪,將此前以假藥論的情形以及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等單獨規定為一類犯罪。三是修改食品監管瀆職犯罪,增加藥品監管瀆職犯罪,進一步細化食品藥品瀆職犯罪情形,增強操作性和適用性。

2、強化公共衛生刑事保障:修改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進一步明確新冠肺炎疫情等依法確定的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於本罪調整範圍,補充完善構成犯罪的情形,增加拒絕執行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等犯罪行為。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生物安全方面,防範生物威脅,與生物安全法相銜接,增加三類犯罪,即非法從事人類基因編輯、克隆胚胎犯罪;嚴重危害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安全犯罪和非法處置外來入侵物種犯罪。此外,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相銜接,將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除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以外的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行為增加規定為犯罪,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的發生。

3、明確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上學構成犯罪:修正案增加了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犯罪。明確對於有上述犯罪行為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上述犯罪行為的,依照規定從重處罰。同時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犯罪行為,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相關焦點

  • 【亮點解讀】年少輕狂並非犯罪「護身符」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未成年人實施刑事犯罪行為並非社會危害性小,並非主觀惡性低,也並非不符合刑法關於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而是因為考慮到該階段的未成年人處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關懷之下,出現違法犯罪行為,體現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針對此種現象需要國家對該類未成年人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被判處刑事處罰,對其今後的人生發展和未來生活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 西行紀:如來曾年少輕狂,被阿修羅擊殺,和殺心觀音幾乎同時轉世
    如來曾年少輕狂,對自己的實力相當自信,所以不把阿修羅放在眼裡。阿修羅原本也是神族,但被天界驅逐下凡,由此發展成可以對抗天界的阿修羅一族。九十九鬼相當於阿修羅的祖先,實力不容小覷,但存活於世的屈指可數,或許比阿修羅族的三王更強。這些遠古阿修羅不在乎地位,戰鬥才是本能。
  • 那時年少輕狂的我們和《非人哉》中的九月
    小時候的九月是一個極度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做事一直都是不著調的,因此常常會幹出一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的傻事來,這像極了那時候年少輕狂的我們。今天就讓逗芽和大家聊聊「那時年少輕狂的我們和《非人哉》中的九月」吧,希望你能喜歡。小時候因年少輕狂幹過不少難忘的事,每每想起這些事,都會掩口而笑,同時也會非常難以置信自己居然會出去做這樣的事來。
  • 一人之下526:或許三十六賊只是因為年少輕狂才聚到一起的
    而從他們之間的談吐來看,這三十六賊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年少輕狂。莫不是所謂的甲申之亂,僅僅只是一場爭奪「奇技」的掠奪之亂,而並非是全性作惡所引起的動亂說到這裡,便給人一種感覺:這三十六賊最開始的時候會不會是因為年少輕狂才聚到一起的?
  • 《年少輕狂》:我不中二枉少年
    《阿呆少年犯》是一部聚焦在弱勢家庭青少年的喜劇電影,裡面將一些青少年犯罪給幽默化甚至變得誇張和頑皮,並且不以傳統有著導師引領主角向善,而是兩個差不多的死黨相互摸索出彼此的善與惡最後有著更深刻的感情羈絆,讓這部電影比起傳統的說教故事變得清新脫俗,也更加有趣。
  • 少年歌行:「一群年少輕狂的少年冒險故事!」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這是何等的肆意不羈;何等的暢快淋漓;何等的年少輕狂。每個少年的心中都有一個夢。他們有的是想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戀愛史;有的想學一學熱血高校之類電影中的人物;也有的想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 從「年少輕狂」到「油膩大叔」,選擇依然無悔,直到世界的盡頭!
    是什麼運動,讓年少輕狂的你一直變為中年油膩大叔,卻依舊無怨無悔,繼續選擇,直到世界的盡頭!是羽毛球運動,每個人的童年,青春,都會有不同運動伴隨左右,我當初選擇了羽毛球,真的是幸運的,無怨無悔!從年少輕狂一直打到中年大叔,我的選擇,我不後悔,我還會繼續熱愛這項運動,直到世界的盡頭!
  • 動漫古風男生頭像:若是年少輕狂,何不背劍闖天涯!
    今天小酋給大家分享一組若是年少輕狂,何不背劍闖天涯!每個少年都應該有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夢,獨自一人背著一把快劍闖蕩江湖,書寫那些屬於自己的江湖夢,讓整個江湖都是我的傳說,如若有那一天,在江湖的盡頭,遇見了你,可能就是我退隱江湖的全部原因,不再續寫自己的傳說,而是一心一意與你共赴餘生情懷!
  • 狐妖小紅娘:王權霸業也曾年少輕狂,卻因踏足圈外被滅掉了希望
    王權霸業也曾年少輕狂,卻因踏足圈外被滅掉了希望……都說年少輕狂,面具成員因為無知而走向了毀滅,他們的悲慘經歷讓人感到揪心。面對一無所知的圈外生物,他們終於感受到了無知的恐懼,然而為時已晚。面具成員之間都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卻不得不自相殘殺,慘不忍睹……那場經歷之後,王權霸業便失去了劍心,整個人變得麻木了。
  • 劉二狗霸氣喊話強者獨行廢物才會成群,我年少輕狂不懂低頭遭打壓
    劉二狗霸氣喊話強者獨行廢物才會成群,我年少輕狂不懂低頭,遭受打壓!劉二狗直播表示強者都是獨行,廢物才會成群!我有我的629就夠了!尊重你們是前輩,但是我絕對不向你們低頭!我只是刷不了禮物,不能賣貨所以沒有幾百萬的榜、風雨過後一定會有彩虹、我贏過我有過高峰我有過低谷、我得承認你們是前輩,我只是年少輕狂的小夥子不懂得低頭、所以導致你們不樂意我了、開始打壓我629了!
  • 特殊人群參與毒品犯罪 法律關懷緣何成販毒「護身符」
    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參與毒品犯罪問題日益突出法律關懷緣何成販毒「護身符」去年,一起未成年人販毒案引起各方關注:兩名00後初中畢業生在朋友介紹下偷渡到緬甸,吞食300克海洛因,以人體藏毒方式運回境內交易,被南京鐵路警方抓獲。
  • 塔貝瑪斯翻唱動畫珍珠美人魚主題曲初嘗爆紅滋味 《年少輕狂》沉澱...
    塔貝瑪斯TBMS 這次由可澄音樂文創臺北代理發行TBMS的數位EP,EP分為上下樂章讓粉絲們看見不同的TBMS,第一張《說愛》主打歌以「說愛」兩字貫穿整首副歌,用直白的歌詞呈現青春式愛情觀,而下樂章《年少輕狂
  • 誰人年少不輕狂,劉德華被「雪藏400天」始末
    可見劉德華的紅,背後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過要討論這些的話,又將開始寫另一篇文章,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劉德華被「雪藏400天」始末,畢竟誰人年少不輕狂。>劉德華「雪藏」期間找林子祥學歌最後,我們也要替「五虎將」的其他四位說句公道話,尤其是梁朝偉,目前網上流行版裡,梁朝偉是作為突破口出現的,但其實在那個時候,他們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每個人環境都不同、性格不同,面對大公司始終還是會怯的,不用做道德譴責,而劉德華在這場「議價雪藏」中的表現,真不愧「虎將」名頭,不禁讓人感慨,誰人年少不輕狂啊
  • 張檬髮長文向劉雨欣道歉,年少輕狂被騙如今後悔
    近日,張檬發文為劉雨欣女士道歉,聲稱自己曾經被男人所騙,是被三了,為自己的年少輕狂付出了代價,同時也警醒其他姑娘,不要像她一樣,兩個人禮貌和解,但卻有人聲稱張檬蹭熱度,已經是好久之前的事了,卻又突然拿出來說。劉雨欣本人也對張檬的發文做出了回應,能看得出曾經被插足感情的劉雨欣現在也已經原諒了她。
  • 東風吹破少年夢,從此再無少年心,誰不曾年少,誰不曾輕狂
    那時的我,年少輕狂;那時的你,風華正茂;那時的我們,快樂而且自在。東風吹破少年夢,從此再無少年心韶華易逝,美好的東西總是離去的那麼快,那時候的我,總是在心裡默默的念著,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自己快快長大。總覺得夢想會成真,總覺得相愛的人就可以在一起。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巫哲《輕狂》,給老子飛選手寇忱和我有一個秘密霍然,致青春年少
    《輕狂》由巫哲所著,現已完結,正文一百二十章,番外七章。青春年少,正是肆意輕狂時,這是最簡單純粹的年齡,真摯的友情、打賭的狠話、不經意的悸動、緊張的告白和能夠走進學生心裡的那些老師都將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誰還沒有年少時,誰還沒有過輕狂意,慶幸,最好的年齡能夠遇到最好的自己,結識那些「過命」的朋友,許多人都可以在霍然、寇忱以及「舔海行動」小組的青春中找到曾經自己的影子,和他們一樣「既有今朝醉,也有萬年長」。
  • 擁抱十二月的句子,沒有人的年少輕狂,需要其他人來指點
    沒有人的年少輕狂,需要其他人來指點,沒有一個人的慶幸,是真正的清醒。No one's youth frivolous, need other people to guide, no one's happiness, is really sober.
  • 純愛文推薦:青春的青澀,年少輕狂,讓人留戀
    文中青春的青澀,年少輕狂,讓人留戀。這篇小說日常向居多,情感慢熱。《穿堂驚掠琵琶聲》作者:高臺樹色《穿堂驚掠琵琶聲》文字優美,但是寫的也很日常的些瑣碎之事,小說中帶著歲月溫柔的浪漫,讓人覺得孟新堂和沈識簷兩個人漫長歲月間怦然心動,整篇文其實都很平和,沒有大悲大喜,只有從骨子裡透出的溫柔。
  • 《毛利先生》:多少人在年少輕狂的無知裡,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
    「先生是因為迫於生計才為人師,並非有志於教育……我懵懵懂懂,形成對先生的批判,不光是對他服飾、學識的輕蔑,進而對他的人格也輕蔑起來。」在芥川眼裡,這樣的老師除了可憐還是可憐。只是,多年後在咖啡館的一幕才讓芥川認識到自己年少輕狂時候的無知偏見,看到先生在一家咖啡店裡服務員英語,才理解了先生的高尚人格——天生的教育家。我想,若不是芥川親眼目睹先生日復一日免費在咖啡館上課,這一生對於先生的印象恐怕也就停留在可憐,可悲,可恥了吧!
  • 年少輕狂捨我其誰!浩南:我是CFS冠軍別指揮我好嗎?
    浩南有些年少輕狂,憑藉他的資歷和之前的粉絲體量,只要正常發展,一定是CF圈內大哥級別的人物。但他卻偏偏自毀前程,與官方產生矛盾,最終落得個被迫退役的下場。浩南最近的心態也不太好,總是被輪空,被大家稱作「永遠的一麥」。其實他的狀態卻有下滑不假,但大家不選他的原因並不是他有多菜,更大的原因是他的脾氣。他的脾氣就像定時炸彈一樣,說不上何時就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