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9歲離婚女人的心聲: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2020-12-19 騰訊網

文\逸寧、江左梅娘

近日,阿嬌在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向她問起跟賴弘國的婚姻是否還有迴轉的餘地,阿嬌斬釘截鐵地回道:「沒有」。

同時,39歲的阿嬌還表示自己不適合結婚,不會再結婚了,沒有必要。這也是一個39歲離婚女人的心聲: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就這樣,今年39歲的阿嬌,宣布終身不嫁,上了熱搜。

這是在婚姻中受了多大的傷,才會對待感情如此絕望。

我們一起來回顧阿嬌的前半生,她雖然漂亮可人,性格乖巧,可是仿佛婚戀女神卻總是不肯垂青於她,她這一路走來,坎坷遍地,滿身傷痕。

與其說很多像阿嬌一樣的女人不願意結婚,不如直白些說,她們是怕結婚,恐懼婚姻罷了。

可是又有人說了,阿嬌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她是要貌有貌,要才有才,要錢又有錢,她怎麼就要不到一個天長地久的婚姻呢!

為什麼她會如此恐婚呢?梅娘想帶著大家一起來追溯一下她的原生家庭,探一探究竟。

01.原生家庭的傷,是你一生的痛

有人說,阿嬌太冷漠。給人感覺很高冷,就連參加真人秀節目的時候,也像放不開一樣。

沒錯,阿嬌如花的臉似乎很少展露笑容,為什麼?

你的表情,往往洩露你原生家庭的秘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天性特別樂觀、愛笑愛鬧的孩子,他們往往來自於一個很有愛的家庭;而那種表情淡漠、不苟言笑的人,往往童年的時候,家庭關係也比較冷漠,或者家庭本身就是破碎的。

所以,一個人太冷,可能是因為她不曾被溫暖過,她太沒有安全感,那麼,她對於外界的世界就會充滿著敵意和提防,自然就會有一種清冷的氣場。

阿嬌正是如此。

阿嬌的爸爸在她1歲時就去世了,而她的媽媽那一年也才19歲,媽媽必須要出去工作賺錢,所以對阿嬌的照顧很少。

更難過的是,阿嬌母親改嫁後,卻不能帶著她,就把她寄養在不同的親戚家裡,大角咀、沙田、元朗、牛頭角、深水埗、旺角她都住過。

從小就寄人籬下,隨時準備漂泊的阿嬌,幼兒園就換過7家,這種漂泊無定生活讓一個孩子看透了人情冷暖,嘗盡了各種心酸。

據媒體報導,有親戚拿手關節敲她的頭,阿嬌回去和媽媽說了,可媽媽卻不肯相信她說的話。從那時候開始,她便覺得,既然說出來也沒人信,那不如就都藏在心裡。

原生家庭的痛,在長大後的阿嬌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她缺少自信和底氣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

與阿Sa組成Twins後,每次亮相阿Sa都衝在前頭,阿嬌則拘謹地躲在阿 Sa 的後面。表演的時候,阿嬌也是害羞、緊張的那個人,唱歌時甚至手都會抖。

比起阿Sa的古靈精怪,阿嬌則更顯得笨拙,更不懂人情世故,她說:「我不喜歡跟陌生人講話,會怕、會害羞。我緊張的時候,就會笑不出來,我不笑,大家就覺得我是在黑臉」。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的: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半來自家庭。」

是的,原生家庭似乎成了一個人的宿命,單親家庭成長出來的女孩,可能會敏感、細膩卻不善表達和爭取,就算遇見愛情,也會變得小心翼翼,過分謹慎,不知所措或者會一味遷就、沒有邊界,容易被人利用。

阿嬌也不能倖免。

02.數段戀情,無一善終

阿嬌出道20年,被曝光的大概有6段,但是沒有一段善終。

先來說最著名的一段,就是和「豔照門」中的陳冠希了。

當年「豔照門」的事件沸沸揚揚,但其實她和陳冠希都是單身,你情我願地走到了一起。他們之間不存在著第三者,也沒有插足別人的婚姻,可以說,那就是一段再正常不過的愛情。

但是,豔照門事件後,曾經被奉若女神的阿嬌,卻成了被萬人唾棄的放蕩女子。

面對媒體,她公開回應了當年的事件,阿嬌說自己「很傻很天真」,被問及當時為什麼不阻止陳冠希拍照片的時候,阿嬌稱:「他是我最喜歡的男朋友,很害怕失去他,所以在引導下我就同意拍了那些(照片)。」

我挺願意相信阿嬌說的是實話,我想沒有哪個正常的女生(沒三觀沒底線的除外)會主動拍那些照片的,可是問題是,她為什麼要去拍這些呢?

戀愛中非常害怕失去對方,想討伴侶開心,於是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她也做了。

阿嬌這樣的女孩不在少數,她們寧願犧牲自己,處處委屈忍讓,也要去想方設法去討好對方。

她真的很傻,她不知道,在討好的那一剎那,自己在男人心裡的地位就低了,所以,委曲求全換來的並不是珍惜,而是更多的委屈和更大的傷害。

後來,在滔天的輿論重壓之下,陳冠希自身難保,更別提什麼為她挺身而立了,阿嬌沒有想到,自己的討好,不光是在男女關係中丟了份,更讓自己的玉女身份跌下神壇了。

阿嬌還曾經和權寧一戀愛,為了陪男友去韓國玩,她一度推掉了商演,損失數百萬,其他這種為了愛情而捨棄事業的事情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在阿嬌的心裡,愛情顯然比事業重要的多,男友比工作也重要的多,可是結果呢?權寧一背叛了她。

然後空窗了四年之後,她每每上綜藝,都是一副恨嫁的樣子,總覺得自己的過去不堪回首,害怕自己會沒有男人要,然後黯然神傷。

最後阿嬌遇到了賴弘國,因為恐高的賴弘國願意陪阿嬌跳傘,就讓她芳心大動,於是她也不去調查這個男人的過去和人品,就閃婚了。

與前夫賴弘國的這段婚姻,阿嬌嘗試過放下內心的芥蒂,好好生活,可是二人之間的問題不是一點半點,賴弘國也是個十足的渣男,撩妹、不配合生小孩……

阿嬌渴望婚姻,她企圖能通過婚姻救贖內心的陰霾,治癒童年的不幸,釋放成年後壓抑的心理,可是無奈她總是遇人不淑。看來,原生家庭的傷痛,真得很難治癒啊。

03.梅娘說

想到阿嬌曾經在2016年的時候就說過:「希望下一個人就是結婚對象,一輩子的人……我希望他有擔當能夠照顧我……」

但是最終她半生兜兜轉轉,卻沒有抓住一個可以託付的人,她一段又一段的愛情,沒有成為她擺脫命運的扶手,反而成為她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劫,直到將她推向對婚姻失望的頂點。

究竟是為什麼,她總是沒能很好地駕馭感情?其實從阿嬌的戀情和她的很多話中,你就能夠看出來問題來。

阿嬌的原生家庭不能夠給予她足夠的安全感,這導致她對愛情和婚姻始終有著一種託付心理,總是企圖通過婚姻來救贖自己。

帶著這種心理走入婚姻,自然就會對伴侶有著很高的訴求,這其實也相當於在踩伴侶的邊界,而當伴侶滿足不了她的訴求的時候,就會產生巨大的矛盾。

而當伴侶踩到了她的邊界的時候,她又更願意用一種討好的方式來挽留愛人,而不會站穩邊界,有底氣地和伴侶申明立場。

這樣的婚姻自然是充滿雞飛狗跳的,會沒邊界沒尊重,最終走向分崩離析。

那麼有人就問了,有點託付心理不是很正常嗎?難道真正的愛情,不就該治癒我們的傷痛嗎?

對此,梅娘想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在武志紅的《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我讀到過一句話,相當震撼,他說:

「愛,首先是為了強迫性重複,假如你和某個異性能完美地再現你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那麼你一定會瘋狂地迷戀上這個異性。」

這話讓我反思了很久,我首先想到了我的心中「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是什麼?

我想曾經的關係應該是一種強勢父母和勵志孩子的關係。

比如,我的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考第一名有什麼好驕傲的?又不是全球第一」,這是內在父母對我的要求。

「我不能驕傲、要努力、不能停歇,拼啊拼」,這是我的內在小孩在內在父母的壓力之下對自己說的話。

這樣的一種關係,讓我每時每刻都神經緊繃,讓我為了獲得更多的榮譽和肯定而拼盡全力。我時常覺得自己就像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早上要推一塊巨石上山,晚上巨石再滾落到山下,我第二天早上再去推它,真是苦不堪言。

這種關係給我帶來的煩惱就是:不被尊重,不被肯定,讓我過度勞累,過度焦慮、會討好父母,會不夠自信。

那我的內在父母是怎麼來的?這當然有我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子,他們嚴肅、莊重、邊界感極強、不循私情。我作文獲得了第一名,我爸質疑我是不是抄的,我考試拿了第一,我媽說看把你牛的,你下次還能第一嗎?他們都是那種很會苛責我的人。

天哪,細想下來,這些品質簡直就是我們家老楊的化身!

於是在婚姻之初,我感受到了,自己好像又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感覺了。正所謂,童年時候受的苦,我們要在婚姻中再受一次。

從這裡看,愛情怎麼可能是你原生家庭中傷害的救贖呢?完全是悲劇再現啊!

可是當你明白,迷戀伴侶,正是為了修正你內在關係的模式,正是為了讓你依靠自己的力量減輕你童年時候的一些痛苦的時候,你就開始了對自己的修正。

比如,當你在親密關係中再次輪迴你難忍的傷害的時候,你告訴自己,這是你重新建立你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關係的時候了。

老楊喜歡批判別人,苛責我,最開始我會傷心落淚,會生氣憤怒,而現在,我完全平靜如水了。

不被尊重,有時候要據理力爭,但更多的時候是由於自己過度敏感;不被肯定,是因為自己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過度勞累,要學會給自己卸下擔子;過度自卑,要學會認清自己,悅納自己。

這些都是我在和老楊的婚姻中自我砥礪出來的結果,這些結果加深了對我自己的認知,也讓我更清楚地去看待我原生家庭中存在的問題。

當我調整了自己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之間的關係之後,我發現我和老楊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少了,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更和諧了,我更快樂了。

愛情和婚姻救贖我了嗎?好像也是救贖了,可是這個救贖是靠伴侶隨著我的意志而轉變達到的嗎?顯然不是,是靠著我反思自己,調整自己,才達成的結果。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真正救贖我的其實是我自己。

所以,對於婚姻,我們實在不能有這種「託付心理」。

阿嬌說,她要「終身不嫁」本無錯,只是個人選擇,那麼如果這個「終身不嫁」,讓她一生覺得非常富足快樂,自然很好,但是最要不得的是,她一方面可能還是對婚姻很渴望,另一方面又恨恨地對自己說終身不嫁,這就糾結了,就會痛苦了。

而事實上,一個女人最好的心態是,我存在,我幸福。有婚姻,很好;沒婚姻,也很好,好的姻緣來了,我會把握住;沒有好姻緣,那我一個人也有獨身的快樂。

我想若是阿嬌能這樣想,那麼對婚姻就會有了一種「舉重若輕」的能力,畢竟你恨什麼,其實還是說明你對它有些過度在乎。而只有不要那麼在乎一樣東西,你才能夠真正地把控住自己的幸福。

要知道,婚姻只是愛情瓜熟蒂落的一個歸宿而已,它並不承載更多。

很多女人妄圖通過婚姻致富發財,跨越階層,但基本上你要付出巨大代價,還未必能行;

很多女人嘗試通過婚姻找到依託,尋找依賴,但往往會讓你失望,婚姻中也需要你的獨立。

而像阿嬌,想通過婚姻擺脫陰影,得到救贖,託付下半生的,通常的結果也是會讓人失望而終。

如此看來,把婚姻當做工具,為了實現個人目的的婚姻是不長久的,因為婚姻的本質是靈魂契合,而非「功利性質」。

或許當你沒有那麼多的期待,反倒能夠更好地享受婚姻的福利,所以,不管怎樣,婚姻不是人該恐懼的對象,而應該是人間美好的聚合。

就像王朔所說:

「遭遇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過別人的背叛,但仍勇敢去愛;看見過世間的醜惡,但仍付出善良。沒人愛時,專注於自己;有人愛時,有能力擁抱彼此。」

深以為然,願阿嬌能有這樣的心態,願所有的離婚女人,都能夠這樣想,我想,你會真的幸福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一個40歲離婚女人: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中年女人離婚了,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那就沒有必要找一個人湊合過日子了。」這是40歲離婚女人陳麗的忠告:人到中年,不復婚,不再婚。復婚和二婚,她輩子都不會再選了。這句話,是多少人經歷了婚姻失敗後的心聲?
  • 「二婚」和「復婚」哪個更幸福?三個中年女人有話說
    可婚姻對於女人而言又偏偏是最為重要的,她們雖曾受過傷害,雖曾經歷過破碎失敗的婚姻,但她們依然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離婚之後的女人想再次擁有一個家有兩種途徑,第一便是二婚,第二便是復婚。
  • 「二婚」和「復婚」相比誰更幸福?這三個中年女人有話說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非常注重家庭觀念的,所以每個人基本上在長大以後都會組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然後生兒育女等等,這是大部分中國人的婚姻寫照。,如果離婚,那麼對於女性的影響是非常的大,同時它會導致一個家庭的破裂,兩家關係破裂等等,但是人就有一些離婚後的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感情,走上了新的家庭,不過他們在這個途徑中通常是兩種選擇,要麼是和前夫復婚,要麼就是重新找一個人,開始新的家庭,也就是我們說的二婚,但是這兩種不同的方式誰會更加幸福呢?
  • 中年離異女人,不復婚不再婚,單身是最好的狀態,照樣活得漂亮!
    女人越來越在意自己在婚姻中的幸福指數,思想不在被世俗的枷鎖禁錮,懂得為自己而活。但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會幸運的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即便有了失誤也不是只能破罐子破摔,二婚女人一樣可以活得很漂亮!很多二婚女人迷茫了。
  • 女人離婚兩年後,帶著5歲兒子嫁給初婚男,二婚女人重新找到自信
    01現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如果婚姻不如意,女人一樣可以提出離婚。雖然離婚後會有各種風雨,但只要自己是考慮清楚的,那離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那時因為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徐小姐就做了全職媽媽,沒有經濟來源。全職媽媽想離婚,比職業女性要顧慮多得多,所以徐小姐不敢提出離婚。婆婆還總是說,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果徐小姐離婚的話,一個帶著孩子的二婚女人,不會有男人要她的,徐小姐不敢提出離婚的。但孩子3歲時,徐小姐還是勇敢地提出離婚了,這讓婆家人很意外。
  • 那些離婚後又復婚的女人,後來過得好嗎?
    她跟前夫當初離婚是因為前夫的初戀,其實他們的婚姻還算幸福,結婚十多年,而且還有兩個帥氣的兒子。她前夫是在深圳做生意的,收入很不錯,他們在深圳有三套房產。你想想看,在深圳那地方能有三套房產,可謂是人生贏家了。 前夫跟初戀原本也是沒什麼聯繫的,但是人到中年,初戀自稱患了絕症又找上門來。二人還剛好被她撞在自己家裡。
  • 「不復婚,也不再婚」:離婚後的她,活成女人最羨慕的樣子
    一時間,「二胎催人老」的感嘆叫囂全網,更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拿近期也正頻頻曝光的49歲俞飛鴻和41歲剛生完二胎不久的章子怡相比。結果不言而喻。俞飛鴻皮膚緊緻,面部飽滿,氣色超讚;章子怡法令紋明顯、皮膚鬆弛,蘋果肌下垂,歲月痕跡甚是凸現。
  • 32歲女人:前夫指責我,說他等我復婚,我憑什麼嫁給別人,可笑
    01 我前一段時間復婚了,可我沒有想到,卻會遭到我前夫的指責,我真的感覺這就是一件特別好笑的事情。他自己做過多少傷害我的事情,他自己難道都忘了嗎?還在那裡裝作好像我這個人就一直得為了他存在一樣,不允許我和其他的人生活。
  • 中年女人離婚後,若管不住4樣東西,很難獲得幸福,值得一看
    對現代人來說,離婚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也不是一件有多麼大罪過的事情。離婚後,很多人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依然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人到中年,女人一旦離婚後,會陷入短暫的迷茫期。工作需要繼續做下去,以免失去養活自己的底氣;是復婚、再找一個還是一個人度過餘生,關於未來的選擇女人也會感到很迷茫。
  • 「42歲離婚後,再也找不到愛我的女人了」男人中年該不該離婚?
    特別是一些到了中年的男人,他們似乎更容易對婚姻產生麻木,對身旁的伴侶厭煩不滿,極度憎惡自己當下的人生狀態,總想著尋找突破婚姻的機會。所以,有的男人即便到了中年還是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選擇離婚,他們想要改變自己不稱心的處境,他們也覺得自己有能力收穫另一種美好。可是,離婚後的中年男人真的都能順利找到更美滿的生活嗎?
  • 39歲阿嬌宣布終身不嫁 與賴弘國絕無挽回餘地
    39歲阿嬌宣布終身不嫁 與賴弘國絕無挽回餘地時間:2020-12-13 21:57   來源:今日頭條 檸重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9歲阿嬌宣布終身不嫁 與賴弘國絕無挽回餘地 最近,阿嬌罕見露面接受採訪,在採訪中,阿嬌提到和賴弘國已經沒有了復婚的可能,而自己遇不到真愛的話,那也會終身不嫁,說道自己並不適合結婚
  • 男神勒東:與大九歲的離婚女人同居五年,轉身娶了二婚女人李佳
    寵妻狂魔靳東,與大自己九歲的離婚女人同居五年,轉身娶了二婚女人李佳今天帶大家來聊一聊演員靳東。說起靳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可謂是一個帥氣逼人的小夥子,這樣的小夥子怎麼能不招人喜歡呢?01隨著名氣的提升,靳東的感情生活也逐漸被眾人所關注。
  • 離婚後又復婚的夫妻,後來過得怎麼樣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那麼,那些離婚後又復婚的夫妻,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聽聽過來人怎麼說。01李伊:32歲,和老公復婚2年。李伊之所以和老公離婚,是因為他背叛了婚姻,當初離婚時,李伊毅然決然沒有回頭。李伊說,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就很難從內心去原諒的,所以,她也不知道自己在這段婚姻中還能堅持多久,之所以還堅持著不過是為了女兒。02趙培,33歲,和老公復婚3年。
  • 一場姐弟戀讓我看清:女人中年以後,男人和你結婚的目的只有一個
    其實姐弟戀也沒有過錯,只是相差的歲數應該在一個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兩個人相差的年齡太大,或者說女人的年齡太大。那麼這樣的愛情一般都不會有很好的結局,40歲二婚女人幡然醒悟:到了這個年紀,男人娶你的目的就一個!
  • 「二婚生了閨女,老公的表現,讓我又想離婚了」,二婚女人不懂愛
    王冰是二婚,老公和前妻有一個兒子,離婚後歸他,如今兒子也有8歲了,讀小學。在王冰和她老公沒結婚之前,他們三人便是同睡一張床的,直到結婚的當天了,他的兒子依然還是跟之前一樣,睡中間,這一點,讓王冰很是反感,覺得老公教育兒子很失敗,都不懂得分床睡的。
  • 好命的周立波:大6歲前妻稱他被富婆包養,二婚老婆是大富豪
    2.婚姻坎坷,前妻與他反目,二婚妻子是富豪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有厲害的女人存在,周立波也不例外。他的生命中出現過兩位「厲害女人」。一位叫張潔,一位叫胡潔。周立波23歲時愛上張潔,彼時,他正好犯了事,名聲不太好,女方的家長不同意周立波和女兒處對象,張潔頂著父母的壓力,帶著和前夫生的女兒嫁給了周立波。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只維持了3年,1993的時候周立波和張潔離婚,張潔也是個愛折騰的女人,她再婚嫁給了日本籍丈夫,生了個兒子,不過張潔心裡還有周立波。
  • 這幾種女人,離婚後,多半會後悔
    這是很多人離婚之後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把人生的幸福,寄托在二婚上,殊不知,二婚比第一次婚姻更難。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二婚夫妻的日子,牽涉到的面更寬,矛盾更多,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好。以下這幾種女人,離婚後,多半會後悔。天下沒有後悔藥,就是後悔了,也只能默默承受心中的委屈,沒有回頭的餘地。1.非常念舊的女人。
  • 離婚半年,前夫就來求復婚,女子直接拒絕:我從不吃回頭草
    最後的結果是,離婚之後才發現幻想終究只是幻想,那個原本口口聲聲說愛自己的人,根本不適合自己。 在傳統的觀念裡,女人生來就是要嫁人的,女人要找到一個男人跟其結婚庇佑自己。這也導致婚姻對女人來說很重要,倘若一個女人婚姻是失敗的,那麼必然整個人生都是失敗的。
  • 中年女人自述:女人到了中年,這幾類人,最好別再見面了
    導語 人都是念舊的一面,當我們年齡慢慢上來之後,我們就會想見一些人。 但是,對於中年女人來說,有幾類人最好不要再見面了。是哪些人呢? 我們幾個人在群裡討論,我們來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 《三十而已》結局,漫妮出國深造,顧佳手撕綠茶離婚,曉芹復婚!
    從播出到現在已經7個月了,且迎來了該劇大結局,並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震撼。13萬人進行了豆瓣評分,評分只有6.9,但在網上的熱度是只高不下。這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那就跟著小編一起探討一下!無論從選題上說,還是從角色來說,小編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如果我們把《二十不惑》當作剛剛畢業大學生從青澀到成熟的、逐步收穫愛情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