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吧精選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天才、樂聖、暴躁狂人

2020-12-22 澎湃新聞

問吧精選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天才、樂聖、暴躁狂人

2020-12-19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獻給愛麗絲》、《歡樂頌》、《命運交響曲》……提起貝多芬,你最先想到的是哪首曲子?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同時代人認為他是一位革命音樂家,去世時已成為一個「浪漫主義的神話」。今天的作曲家依然或多或少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然而,更多人不懂他的音樂卻知他的故事,抗爭命運的形象讓他化作抽象的符號而非現實的人和藝術家。

真正的貝多芬什麼樣?音樂天賦、不凡作品、性格缺陷、健康問題乃至失敗的感情生活,如何形成一個完整的貝多芬?他的音樂對後世有什麼樣的影響?

//本期話題//音樂人生

@甜分七:請問貝多芬的耳聾是完全聽不見還是聽力障礙?這種情況他是怎麼搞創作的。

劉小龍:

貝多芬生於1770年。在1798年前後產生了明顯的耳聾症狀。他是後天耳聾的,因此對於聲音有記憶和聽覺經驗。

他在20年代之後的創作基本靠觀察展開。

比如,樂器演奏的發聲方式他比較熟悉,樂手的動作在很多時候為他做具體的聲響指示。另外,他的內心聽覺和想像力豐富,善於營造超越性的全新聲響和結構關係。因此,

他不但可以創作,而且還能夠譜寫石破天驚的前衛作品。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手稿扉頁

貝多芬的這種能力令人吃驚,卻都有具體的實踐依據。當然,耳聾對他的人際交流和聲響反饋帶來直接障礙,是他難於克服的缺陷。

@立馬豆:老師您好。好像貝多芬、莫扎特、海頓都是同時代人,為什麼那個時代的音樂界大師輩出?後來的人們為什麼無法超越他們呢?

劉小龍:

這個問題是,

歷史是後人篩選出來讓你相信的。

其實貝多芬人生早年,屹立於歐洲藝術音樂舞臺的知名人物有幾百號人,絕不僅僅只有今天人們熟知的這幾個哥們。後人其實早已超越他們,但是他們的音樂所體現的,並且被後人普遍信奉的,卻使他們成為一個時代的高峰,仿佛無法企及。其實不然。

@_Chelsea_:劉老師您好,似乎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有變奏曲情結,是真的嗎?

劉小龍:

變奏是他從年幼時代就掌握的一種表演技術和創作手法。他的變奏曲或變奏曲式樂章的創作貫穿一生,並且在不同階段表現出個人的創作旨趣和要求。貝多芬晚年的確重視變奏曲創作,然而將它當作某種情結,似乎並不恰當。我更認為是一種思維慣性,以及他對這種體裁努力經營的目標。

名曲鑑賞

@藍州峰:貝多芬有那麼多曲子,為什麼《獻給愛麗絲》成為最通俗流行的一首?

劉小龍:

這首小曲包含很多19世紀大眾崇尚的音樂特徵。

短小、悅耳、簡單、平淡、易學

等等,都成了它能夠迅速普及的重要條件。

@林久歌:老師您好,每當我聽到悲愴奏鳴曲的時候,我焦慮的心情就會得到平復,我覺得這首鋼琴曲可以讓我心臟跳動變得平緩(我心臟不大好),可以讓思想放輕鬆,但仍然在思考。但看了百度百科我也不太懂如何鑑賞它。老師可以說一下它大概傳達了什麼麼?

劉小龍:他應該是在傳達由外部壓迫帶來的打擊和個人的痛苦。

第一樂章顯然是如此。第二樂章是為了紓解這種心情,變得深沉而安寧。

第三樂章繼續找尋自己的出路,最終是無解和沒有盡頭。

應該說,它挺悲劇化的。您的感覺描述得非常貼切。它或許真能夠讓心速放緩,大概是因為您聽他那麼鬧騰,會感到舒服些。這就如同,聽悲傷的樂曲來治癒悲傷。

@糯米飯糰團:請問老師,作為一個對古典樂並不熟悉的普通人,想要了解貝多芬的音樂特點,應該先從哪幾部作品入門?如何系統地欣賞他的音樂呢?

劉小龍:

這個不困難,請您可以從下面五部作品進入:

第一部《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好聽;

第二部《第五交響曲》,雄勁,抗爭;

第三部《「皇帝」鋼琴協奏曲》貴氣;

第四部《致遠方的愛人》,深情;

第五部《田園交響曲》,輕鬆愉悅!

新手入門

@製造者741:老師好,有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就是,我們這種普通人,這種沒有接觸過任何器樂指導,看不懂五線譜的人,是否有可能欣賞貝多芬的古典音樂,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聽?如果不行的話,我們應該加強哪方便的訓練?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聽些什麼?

劉小龍:

您好。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首先,一個人能夠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和個人的希望有關。比如,我希望了解古典音樂,那麼

你需要的就是啟動它。

第二,

不要擔心自己的現有程度和水平。

因為,這不是阻斷您做希望的事的障礙。如果希望了解貝多芬和他的音樂,您可以從聽比較有名的作品開始。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前提和要求,先來聽。

第三,古典音樂的複雜性和技術難度的確會對欣賞它帶來挑戰。然而,聽音樂或當觀眾是最重要的起步。陌生的音響和作品從來使人產生排斥心理,然而,您可以將其當作背景音響,不必那麼專心。先放出來,然後

不當回事地「泡」裡面,兩三天後,您再聽,就會發現熟悉了很多。

這是一個原則,從生疏到熟悉,就是這樣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樣以後,你就容易接受它了。

第四,增加聽音樂的時間,減少看手機的時間。這個對於今天的我們會比較有益。這就是一種自我調整和約束的訓練:

動用自己的耳朵,而不是視覺觀感。

第五,可以了解一位人物一個作品的歷史和常識,培養文化興趣和記憶力。這個方面,同自己的興趣相聯繫。如果希望聽古典音樂,不妨找找這方面的閒書,或者在網絡上查詢。快捷而便利。

第六,用半年到一年

立個「小目標」

。比如,聽20首作品。有了這個量,如果感覺還可以,就可以進一步學習一下音樂常識和譜子了。

第七,不要認為音樂知識有多大難度,相比很多科技話題和常識,音樂常識一般都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找一個比較清楚的朋友講給您聽,或者找晚輩幫忙,很快就能掌握。真沒那麼難。

第八,

不要擔心所謂天賦、樂感和什麼細胞之類的。

很多屬於誤導。音樂是等著您的,而且不會催促和壓迫。想聽,那麼就可以開始了。這扇門,一推就開。門後是個大世界。

關鍵詞 >> 問吧精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致敬樂聖-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全球音樂家自發組織了眾多紀念音樂會:從英國到巴西,從奧地利到南非;從紐約卡內基和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一直到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交響樂團、紐西蘭國家交響樂團,都已有了許多圍繞著貝多芬的安排。國內的紀念活動同樣數不勝數,貫穿全年。
  • 「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說說他的成名之路
    「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說說他的成名之路羊城晚報  作者:撰文/供圖 劉植榮  2020-04-02 撰文/供圖 劉植榮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世界很多國家推出了為期一年的紀念活動,各大劇院、音樂廳密集上演貝多芬作品,音樂院校等學術單位也安排了不同類型的貝多芬作品研討會。
  • 星辰文藝 | 張未末:跨越時空來「湘」遇——評《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12月16日是「樂聖」貝多芬誕辰,當晚,由湖南愛樂協會秘書長胡偉總策劃的《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隆重上演。演出的6首曲目有4首為湖南首演,整場音樂會以聽眾耳熟能詳的《歡樂頌》為線索,旨在帶領星城聽眾一同考證貝九的前世今生,探尋貝多芬追求和平、歡樂、仁愛和藝術之美的心路歷程。演出傳承經典、映射當下,在著名湘籍旅美指揮家蘇文星的執棒下,鄭州黃河交響樂團迸發出跨越時空的力量,成為聯結樂聖與聽眾的橋梁,聽眾在倍感震撼的同時,也收穫悠長回味。
  • 一首安德烈·瑞歐(Andre Rieu)《歡樂頌》,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2020年12月16日,全世界迎來了一個特別的節日——世界級樂「樂聖」、「交響樂之王」多芬誕生了。 250年前的這一天——1770年12月16日,全名為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出生在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即現在德國波恩。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上演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通訊員 張未末 記者 龍文泱)12月16日是「樂聖」貝多芬誕生日。當晚,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上演。演出由著名湘籍旅美指揮家蘇文星執棒,6首曲目中有4首為湖南首演。
  • 「12.16」貝多芬誕辰紀念日 相約長沙音樂廳追憶250年前歐洲大陸的...
    (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日當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將在長沙音樂廳奏響。)  星辰在線12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劉恩丞)今年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紀念這位用音樂鼓舞人心的英雄,長沙音樂廳特定於貝多芬誕辰日當天——12月16日(周三)19:30分舉行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
  • 免費觀摩福利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長沙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
    免費觀摩福利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長沙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 2020-12-0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影樂團舉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致敬貝多芬》交響音樂會
    2020年適逢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紀念這位音樂巨匠,10月30日晚19時,長影周末音樂會之《致敬貝多芬》交響音樂會在長影音樂廳上演。長影樂團精心呈現了三部貝多芬經典作品,帶領觀眾走進大師的音樂世界,感受貝多芬作品中獨有的樂觀而堅定的精神力量。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暨2021年新年音樂會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暨2021年新年音樂會  2021/1/1 (周五)14:30  當代華僑城漢口道用寫過《田園》、《命運》交響樂的貝多芬的作品、具有治癒身心的莫扎特的作品奉獻給大家。同時,紀念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要想永遠擁有愉快的情緒,聽莫扎特的音樂是不二之選。《弦樂小夜曲》便是這類音樂的傑出代表。  ——山西原創民歌《走西口》曲調悽美,膾炙人口。用弦樂器改編演奏的《走西口》,音色富於變化,和聲色彩豐富,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 「作文常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除了《命運》和失聰,你對他真的...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經濟學人》刊發的一篇文章中的數據顯示,全球5千萬琴童,80%在中國,其中,中國超4萬孩子學習鋼琴。12月16日,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課代表採訪了兩位老師和一位家長,試圖給我們的小讀者和大朋友,帶來一種深入了解貝多芬的方式和眼光。
  • 浦沢直樹為貝多芬創作全新插畫 紀念其誕辰250周年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音樂家之一貝多芬今年迎來了250周年誕辰,4月15日今天,日本漫畫家浦沢直樹為貝多芬創作全新插畫,一起來感受下。·貝多芬 (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的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第三交響曲》標誌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逝世,享年57歲。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科技+音樂多維度全新展現音樂家經典與心路
    「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正在上海展出。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貝多芬的色彩」「貝多芬的影像」和「貝多芬的獨白」「貝多芬的耳朵」……,記者28日獲悉,「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正在上海展出。主辦方營造聽覺、視覺、觸覺的多維度音樂空間以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經典947攜手百視通呈現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2020年是被稱為「樂聖」、「交響樂之   王」的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攜手東方明珠百視通、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在12月16日的紀念日當天推出《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末的上海,如何與他們一起聆聽永遠的...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經濟學人》刊發的一篇文章中的數據顯示,全球5千萬琴童,80%在中國,其中,中國超4萬孩子學習鋼琴。12月16日,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課代表採訪了兩位老師和一位家長,試圖給我們的小讀者和大朋友,帶來一種深入了解貝多芬的方式和眼光。
  • 明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開創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領跑「貝多芬誕辰日」。明天,澎湃新聞將全程直播。海報設計 吳思敏據悉,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
    今年恰逢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於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的08:00至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 今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開創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領跑「貝多芬誕辰日」。今天,澎湃新聞將全程直播。海報設計 吳思敏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
  • 預告|《2021新年音樂會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將於28日奏響
    河北新聞網12月24日訊(韓文哲 實習生張玉蕾)「聆聽經典音樂,迎接美好未來」,由河北交響樂團帶來的《2021新年音樂會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將於12月28日晚7:30在石家莊大劇院內奏響,本場音樂會由張國勇擔任指揮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六位頂尖藝術家合奏了一首成都小夥的作品
    12月16日,是世界著名作曲家德維希·凡·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日子,全世界各地都在通過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而22歲的成都青年作曲家文子洋,則用一曲《貝多芬在中國》致敬250歲的貝多芬。尤其是在12月16日,他誕辰250周年的日子裡,無論是在他的家鄉德國波恩,還是在他最後逝世的城市奧地利維也納,抑或是遠在千裡之外的中國,都有大量紀念貝多芬的大型活動。12月5日的國家大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三重奏室內樂音樂會」在此上演。
  • 麥琪·蘿絲攜手郎朗、港樂再現樂聖經典之作
    (原標題:麥琪·蘿絲攜手郎朗、港樂再現樂聖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