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
在這個世界上,宇宙的浩瀚無邊始終讓無數人神往,不少的人為了一睹那漫天的星光,不惜跋山涉水去到人人口中的觀賞聖地。星光璀璨,月光皎潔,日月星辰年年在,觀賞的人卻換了一波又一波。那麼,日月星辰中的「辰」,到底是啥,又是啥意思?其實絕大多數國人不懂。
一、日月星辰,辰為何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領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些不一樣的東西共同構建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在這些領域中,天文學始終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存在。古時候,人們更為崇尚宗教神話,信仰是一件無比神聖的東西。尤其是遙遠的宇宙星際,這些神秘的東西更是收穫了許多虔誠的信徒。
而日月星辰就是天文學中的學術語言,而這前三個字非常好理解,分別指的是「太陽」、「月亮」、「星星」,那麼最後一個「辰」是何意呢?「辰」這個字最早記載於甲骨文上面的象形字,表述的是蟄蟲因為氣節的影響,有些躁動。
不過這樣泛指於宇宙天體的字,在中國著名的神話《山海經》中則表示這是盤古死後所化的光,所以為星辰。後來,「辰」字又與時辰有關。除此之外,它還與周易相關,辰是奇門八卦中的一個時間點,亦是「天幹地支」之一,在五行中代表土。
二、存在的意義
「辰」在許多的方面都有運用,而中國的每一個字既然可以沿用至今天,就一定有特殊的寓意。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作為運用範圍非常廣並且地位不同凡響的「辰」,其存在的意義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中。
在過去,無論是何種階級,都將豐收奉為比較重要的事情,因此,祭祀就成為了大家心目中保佑豐收的重要所在。那時候人們是根據不同的氣節來決定一些農耕的。而北鬥七星作為一個永恆的存在就成為了一個判定依據。那時候北鬥七星也是「北辰」,因此,「辰」從過去來說,對於人們就是與日、月一樣重要的存在。
拋開《山海經》中的盤古死後的光為星辰一說,在神話故事《夸父逐日》中,夸父的鬍子也變成了「辰」。其實,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部分神話故事中都有過「辰」的痕跡。或許是人們對於宇宙星際的好奇,因為未知所以崇敬,隨著時間的流逝,「星」和「辰」的概念開始混為一談,不過究其根本,它們始終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三、辰擁有很多意義
日月星辰,「辰」可以用來概括前三者,但是前三者不可以概括為「辰」。「辰」擁有著非常多的意義,它代表著古代人對於天空的關注。幾乎每一個時代對於「辰」都會有著相似而不同的全新詮釋和象徵。「辰」在時代的發展中,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意義,它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在不斷地成長著。
不僅如此,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言毒》說道:「辰為龍,巳為蛇。」「辰」還可以指十二生肖中的「龍」。
種種典故以及釋義表明,「辰」始終是與太陽、月亮並列的地位,但是它絕對明顯區別於「日月星」這樣具象的東西,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可以成為人們的一種信仰,也代表著人們對於未來的一種美好期待。
結語
日月星辰中的「辰」其實還有很多的寓意,但是不變的是,它始終代表著絕對的美好、不變的尊貴以及永恆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