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新番有一部名為《池袋西口公園》的動畫,前四集看下去,我個人覺得還是蠻不錯的:人設雖然略顯單薄但仍不失鮮活;故事的節奏也很緊湊,且有張有弛;製作組也不像特別缺錢的樣子,起碼做畫上可圈可點。我本以為這番縱然達不到霸權級別,也起碼會是一部很不錯的番。
直到我看完了第五集,我決定給它一星。
這一集的劇情是這樣的:一位名叫林高泰的中國人在日本的技能實習生顧問找到主角阿誠,希望他能夠幫忙尋找到一名實習生,如果不能在一周內找到她,那麼這家工廠內所有的250名派遣實習生都將被遣送回中國。在動畫中,選擇這種方式來日本工作的年輕人,基本都是生活在「地獄中」(動畫原話),他們面對慘澹的生活,不得不遠走他鄉,被迫接受黑心工廠慘無人道的剝削。
故事到這裡其實我還能接受。雖然動畫把中國一些地方視為有著「地獄般的悲慘生活」,但正如目前最新公布的數字那樣 ,我國現在仍然有6.1億人,月均收入不足1000元!所以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此刻還是非常淡定的。可後面的劇情卻讓我直反胃。
在本集最後我們知道,那位尋找實習生女孩的林高泰,雖然原本是中國人(甚至還與上海大佬有某種非常深的關係),但他早就被日本人收養並加入日本國籍。而那位實習生女孩也被主角母親好心收養,同樣也加入了日本國籍,成為主角名義上的妹妹。整集看下來,通篇充斥著「中國生活暗無天日」,來到日本成為日本人「前途光明」的調調,不知道編劇對中國的認識究竟停留在幾十年前?
故事中那名實習生女孩是河南人,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常年經濟總量排到全國各省前五,堪稱中部第一大省,縱然其經濟水平更一些東部沿海地區尚有差距,但毫無疑問是中國比較不錯的省份。查看2019年河南各地級市人均GDP可以看到,哪怕是河南最窮的周口市,其人均GDP也有3.69萬元,我覺得無論如何跟「地獄」還有有所差距的。
可見日本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已經刻進到了DNA裡。
有些小夥伴們可能會說,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這樣描寫有何不可?誠然,二三十年前的中國中部,的確有不少地方貧困到足以用「地獄」來形容,視頻彈幕裡也有不少人在發。原著小說是1990年代出版的,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是2000年上映的,在這兩部作品中有此描寫也算得上寫實——可事實上在動畫中,真的是這樣嗎?
在動畫的第三集中,曾講了一個職業UP主的故事,而且該集片頭也明確說明了,在《池袋西口公園》時間線中,職業UP主已經成了小學生將來希望從事的熱門職業之一,顯然這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情,怎麼可能是上個世紀網絡都還沒有普及的時代?而且故事中的人物們經常用手機拍視頻、傳視頻、看視頻,而移動網際網路如此發達才有幾年?
所以顯而易見的,本作的時間線就是最近,而日本編劇們大概都還覺得,中國除了上海這種國際大都市之外,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自己的國家日本那理所應當是「悲慘」的中國人最理想的出路,能成為日本人自然要對當地土著感恩戴德。第五集看似大圓滿的結局背後,就是這麼一個邏輯。
動畫表現的越是溫情,就越讓人反胃。
不知道日本人是真的忘了還是故意忘記,還是明知道是事實但仍然選擇無視,又或者說就是單純的酸檸檬心理,我們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已經數十年深陷泥沼,而相反我們卻在這些年中發展迅速,導致大多數日本人對中國始終抱有偏見。我不想在這一問題上進行更深探討,我只是覺得,一個妄自尊大且閉目塞聽的民族,真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