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2020年感動世界的抗疫者,別來無恙!

2020-12-19 映象網

2020年極不尋常

幾乎所有地球人都受到新冠疫情衝擊

這一年,說不完的悲中也有歡

這一年,道不盡的苦裡仍藏甜

只因為

平凡的人帶給世界最多感動

從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

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再到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

新華社記者記錄下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

也一次次在中國「刷屏」、上熱搜

臨近歲末

跟我們一起聊聊

這些或遠或近,或熟悉或陌生

曾感動我們與世界的抗疫者

—— 還記得戰鬥民族「千人飈中文」嗎?

今年2月,中國抗疫攻堅之時,俄羅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聲援活動,近千名員工用中文高呼「中國加油」,場面震撼!

歲末之際,我們回訪了參與者奧博斯卡洛娃·埃琳娜,一個曾在中國住了十多年的俄羅斯姑娘。埃琳娜說,疫情在俄羅斯持續蔓延,父母、朋友和她本人陸續感染了新冠,幸運的是,她逐漸痊癒並已重返工作崗位。

埃琳娜和同事們目前只能遠程辦公。她期待著一切早日回歸正軌,期待著整個團隊在辦公室重聚的日子。

「我想,等到再見面的時候,我們一定會一邊笑著一邊回憶這段特殊的時光。」

—— 還記得感動中國網友的日本姑娘嗎?

同在中國抗疫艱難時分,日本護士巖崎春香提前結束在中國的工作交流,但回到家中依然心繫中國朋友,於是用自繪防疫漫畫聲援中國。「請你們好好保重,一定安全歸來!」她3月還錄製視頻,為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中國醫務同行祈願平安。

巖崎在回訪中介紹了這一年的經歷:隨著日本疫情加劇,她主動應募到抗疫一線,先後服務於新冠病毒感染輕症患者隔離點和機場檢疫所,近期還要奔赴新的醫護崗位。

2020年11月,她在一個日本青年感知中國的徵文比賽中獲獎,作品《加油》正是以抗疫為主題。

「地理上的距離並不等同於心理上的距離,這是我在中國過春節時從中國朋友那裡強烈感受到的。在新冠疫情的非常時期,在很容易產生孤獨感的當下,為對方著想、彼此相互鼓勵顯得尤為重要。2021年,我們一起加油吧!」

—— 還記得「逆行」海外的中國抗疫專家組嗎?

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三十餘支中國醫療專家組先後奔赴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助力當地抗擊疫情,贏得當地民眾和國際社會大寫的贊。

其中,從中國農曆新年到伊朗傳統新年,從國內抗疫一線到伊朗抗疫一線,赴伊朗的中國抗疫專家組幾乎無停歇地與疫情賽跑,把寶貴經驗帶給深陷疫情之中的伊朗。

臨近歲末,團隊成員、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中心實驗室主任馬學軍對新華社記者回憶起一件感人小事:中國專家組完成任務乘機回國那天,德黑蘭機場大廳冷冷清清。忽然間,一些機場工作人員圍了過來,有人還舉著「疫情無情」「中伊有情」「英雄回家」等標語。儘管彼此語言不通,但這一幕讓中國專家倍感溫暖。

如今,馬學軍仍奮鬥在科研一線,希望在病原體核酸檢測新技術的研發領域有所突破,為人類共同抗疫貢獻更多力量。很多「逆行」的中國抗疫專家回國後,繼續堅守抗疫一線,通過線上研討等方式助力世界抗疫。

「德黑蘭機場工作人員爭相與我們合影,還教我們跳拍手舞,聽說這是當地歡送英雄回家的最高禮儀,我非常感動。」

—— 還記得「勒痕臉」的義大利醫生嗎?

今年3月,義大利疫情告急,醫生尼古拉·斯加爾比在重症病房連續工作13個小時,脫下防護裝備後,臉上滿是勒痕。他的自拍照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吸引大量關注。經我們報導後,「勒痕臉」的故事也在國內引發很多共鳴。

「我不覺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一個熱愛這份工作的普通人。」他當時在個人帳號上寫道。

當義大利秋冬季遭遇「第二波」疫情,斯加爾比把個人社交媒體帳號頭像換成了「鳥嘴醫生」。據說,中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時,醫生用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的面具自我防護。他以古喻今,為的是呼籲民眾不要輕視疫情之重。

也想在這個故事後,向中國和世界所有醫護人員再道一聲:謝謝你們,真心英雄!

「疫情終將過去,只要我們團結一致。」

—— 還記得疫情中「愛的回饋」嗎?

敘利亞難民阿蘭·古米姆和妻子在葡萄牙重建人生,在當地人支持下開了裡斯本第一家敘利亞風味餐廳。當疫情重創歐洲,他們決定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供餐,還帶動了一些人參與。許多醫生和護士來電錶達感謝。

裡斯本目前仍是疫情重災區,餐飲等服務業這一年深受重創。阿蘭的餐廳生意慘澹,只能靠外賣維持基本運營。儘管如此,阿蘭還是對專程趕去看望他的新華社記者表達樂觀信念——每天笑對生活,他堅信人類一定能戰勝疫情。

「加油,2021年!」

—— 還記得「陽臺音樂會」嗎?

埃及疫情嚴重時,小提琴手穆罕默德·阿德爾走上自家陽臺,為鄰居們奉獻不間斷的「陽臺音樂會」。宵禁逐步解除後,他還報名成為埃及巴赫亞醫院的志願者,在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療的過程中為他們演奏。

「陽臺音樂會是我的起點,看到患者聽到音樂而展露笑容,我很欣慰,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放鬆。我希望在音樂療法領域做更深入的研究,帶動其他藝術家用同樣方式幫助到更多病患。」

—— 還記得這位重返「前線」的老兵嗎?

最後一個故事,來聽聽一位百歲勇者的話吧。

英國二戰老兵湯姆·穆爾上尉繞自家院子步行100圈,為抗疫一線壓力重重的英國醫護人員募捐。老兵最後的「戰績」超過3200萬英鎊。

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兵沒有停下腳步。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發起名為「與湯姆上尉聊天」的慈善活動,親自接聽電話,鼓勵和安慰那些在疫情中承受孤獨和喪親之痛的人們。

「你們一定要記住,我們最終會走出(困境)。一切都會好的。」

再回首

依然荊棘密布

再回首

背影仍在路上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曾經的感動

給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

2021,我們來了

(記者:馬曉燕、張若玄、姜俏梅、陳霖、周嘯天、溫新年、吳丹妮、張代蕾、羅晨;剪輯:孫碩、王玉珏;編輯:孫浩、王申)

相關焦點

  • 回訪2020年感動世界的「抗疫者」 別來無恙!-新聞中心-北方網
    2020年極不尋常幾乎所有地球人都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這一年,說不完的悲中也有歡這一年,道不盡的苦裡仍藏甜只因為平凡的人帶給世界最多感動從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再到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
  • 別來無恙!手繪中文防疫漫畫的日本姑娘,戰鬥在日本抗疫一線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巖崎告訴新華社記者,令她感觸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美好有多麼重要。這個日本姑娘與中國朋友的緣分始於2018年夏天。她以「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志願者身份,成為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部一名護士。
  • 這位感動中國網友的日本護士,別來無恙!
    編者按:2020年,世界深受新冠疫情衝擊。困境中,平凡的人們帶給世界最多感動。從「花式」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再到世界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新華社駐外記者這一年記錄了很多平凡人的抗疫故事。臨近歲末,記者回訪了一些曾給中國網友留下深刻印象的抗疫中人。
  • 這個感動中國網友的日本護士,別來無恙!
    本文轉自【新華國際頭條】;編者按:2020年,世界深受新冠疫情衝擊。困境中,平凡的人們帶給世界最多感動。從「花式」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再到世界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新華社駐外記者這一年記錄了很多平凡人的抗疫故事。臨近歲末,記者回訪了一些曾給中國網友留下深刻印象的抗疫中人。現在的他們,還好嗎?別來無恙。還記得手繪中文防疫漫畫的日本姑娘巖崎春香麼?
  • 2020福彩杯感動河北年度人物評選①抗疫先鋒肖思孟:90後的你,引領...
    2020年央視元宵節特別節目中的詩朗誦《你的樣子》這樣描述她:「90後的你,也許正引領著這個春天,最時尚的髮型。」武漢抗疫一線,她成長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預備黨員,先後被授予2020年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0年河北向上向善好青年、新時代「冀青之星」2020年五四特別獎、2020年中國好人、2020年河北省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肖思孟在武漢抗疫一線。
  • 浠水舉辦「抗疫同心 聲韻傳情」抗疫家書朗誦比賽
    浠水舉辦「抗疫同心 聲韻傳情」抗疫家書朗誦比賽 2020-12-11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是萬千抗「疫」勇士中35個平凡的代表
    35位抗「疫」者用行動如是說……獻給所有與「新冠疫情」頑強抗爭的人!·聚焦:疫情重災區湖北地區。採寫了包括但不限於湖北省鹹寧市的數十位抗「疫」戰士,涉及各級政府、醫護、公安、民政、教育、交通、農業、媒體等各條戰線。
  • 瓊劇《抗疫仁醫》在萬寧連演兩場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袁宇 通訊員梁振瑋  12月5日晚,以「弘揚時代精神、凝聚前行力量」為主題的2020年萬寧市《抗疫仁醫》瓊劇匯演活動在萬寧市和樂鎮舉行。該劇以醫療工作者等一線抗疫英雄們在抗疫中的獨特表現為主線,演出一幕幕精彩場景,吸引了不少群眾趕來觀看。  鑼鼓鏗鏘,舞樂齊出。
  • 抗「疫」滿分作文範本,有分析,有點評(附最新人物素材)
    來源:2012年02月03日《人民日報》2、醫者仁心,不辱使命(題目飽含深情 鏗鏘有力。)(開篇交代背景事件,引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捨己為人的壯舉。)醫衛事業,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當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戰場。面對疫情,多少醫護人員「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戰士「請戰出徵」。
  • 天童美語怎麼樣:助力抗「疫」,共擔時代使命
    原標題:天童美語怎麼樣:助力抗「疫」,共擔時代使命天童美語全額免除在校援鄂抗疫醫務人員(持相關有效證件)子女2020年至2021年12月31日之間未交的學費及續班教材費。
  • 「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在北京工藝美術...
    Finding my secret garden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為記載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戰役,弘揚北京商業連鎖企業的責任擔當精神,傳承敢於應戰迎接挑戰的拼搏意識,12月4日下午,由北京市商務局支持、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主辦、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揭開帷幕,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七十餘家會員單位參加活動。
  • 用畫筆定格抗疫感人瞬間 2020國際少年兒童動漫繪畫展邀請您來投票
    兒童和青少年的畫筆下,究竟是如何記錄疫情、呈現抗疫過程中的感動瞬間?12月21日起,《國際少年兒童動漫繪畫展-全球抗疫展2020》繪畫類500餘幅優秀作品將通過國際少年兒童動漫繪畫展官網專題頁面進行展示並投(https://icame.koubun.art) 。投票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8日24時。每人限投一票,多次無效。
  • 全民抗疫 遍地英雄
    然而,在這場驚心動魄、排山倒海的全民戰「疫」中,沒有人置身事外,每個人都在戰鬥。抗疫一線,各條戰線,人人都是戰士,個個都是勇士,正如一首詩所寫:「千裡萬裡,你在這裡,或寬闊或瘦弱的肩膀,共同扛起這萬家燈火。」你是誰?這裡是哪裡?你是兒女的父母,是父母的兒女,是妻子的丈夫,是丈夫的妻子,是千千萬萬戰鬥者中的一個。
  • 「致敬最美抗疫者」河北職工抗擊疫情主題系列作品網絡徵集活動啟動
    人民網石家莊2月29日電 (楊文娟)2月28日,河北省總工會傳出消息:「致敬最美抗疫者」河北職工抗擊疫情主題系列作品網絡徵集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全省廣大職工徵稿,徵集時間為3月2日至3月31日。
  • 文藝抗疫,以詩傳情!抗疫詩歌朗誦《如歌的逆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著名作家、音樂製作人宋乃裕抗疫詩歌音樂作品公益直播在騰訊·大粵網盛情開播,直播節目環環相扣,感人至深,傳播抗疫正能量,吸引眾多網友圍觀。直播活動由宋乃裕(北京)工作室、騰訊·大粵網湛江、湛江南渡河文化聯合主辦,分為「抗疫總動員」「閃光的腳印」「等你回來」三部分。主要集中宋乃裕抗疫系列六首詩歌及五首音樂作品。
  • 連州原創抗「疫」歌曲《因為你的愛》發布,快來聽聽
    「因為你的愛,世界不會黑暗;因為你的愛,迎來春暖花開;因為你的愛,生命重生色彩;因為你的愛,人在青山在……」僅僅3天,一首由連州、廣州、馬鞍山三地音樂人聯袂創作的抗「疫」主題歌曲《因為你的愛》就完成了製作並發布,其樸實感人的歌詞、熱情舒展的旋律,吸引了眾多群眾傳唱,引發了社會熱議和好評。
  • 畫家徐惠泉的「宅生活」 他繪就一組《抗疫日記》
    畫家徐惠泉的「宅生活」 他繪就一組《抗疫日記》2020-02-07 10:16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2月7日電(戚軒瑜 唐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宅在家成為全民防疫的重要方式。他用畫筆繪就了一組《抗疫日記》。他筆下的人物既有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勇士們,也有默默守護自己城市的老百姓。    「記錄是為了銘記,為了不忘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說。他認為,在這次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各文藝創作者們,既是這場戰役的親歷者,也應成為它的記錄者,用各自方式,發出呼聲,這是文藝的應有之義。
  • 日照市抗「疫」優秀網絡作品展播之十八
    日照市抗「疫」優秀網絡作品展播之十八 2020-02-26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2年前抗洪22年後抗疫 祖海流淚重唱《為了誰》
    22年後,祖海重新演繹了由原詞作者親自改編的「抗疫版」《為了誰》,為奮戰在武漢疫區的白衣天使和戰友們加油助威,再度感動萬千觀眾。2月18日,祖海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她透露,「抗疫版」《為了誰》的錄製當天趕上北京下大雪,所有主創人員都是冒著風雪趕去錄製這首歌曲。
  • 唱響高新·齊心抗疫 鄭州高新區舉辦2020年中小學生歌唱比賽活動
    風雨同舟,齊心抗疫,5月8日,鄭州高新區舉辦了主題為「唱響高新·齊心抗疫」的2020年中小學生歌唱比賽活動,高新區中小學師生拿起手中的話筒,用心、用愛演繹戰「疫」英雄們的故事,共同以歌致愛。此次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和踴躍參與,在4月6日-24日,各學校進行層層選拔和推薦,共有80餘件作品參加區級視頻評審。5月8日,進行區級視頻評審,通過嚴格評選,共有55件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