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在臺灣樂團起伏十幾年,與圈中諸多藝人皆為好友,(左圖)為與王力宏合影。
繼趙牧陽、馬條、簡迷離後,上周的《中國好歌曲》又有一位「老歌手」出現,他就是曾拿過臺灣金曲獎的音樂人王宏恩。參加「好歌曲」,在這位曾經的最佳作曲人看來,像一場「畢其功於一役」的戰鬥。年少成名又經歷「唱片難賣」時代,卻執意不願放棄音樂夢,如今再上臺,王宏恩表示,「好久沒有這麼認真面對自己的創作了。」
靠原住民方言歌曲出道
剛進音樂圈時,二十歲出頭的王宏恩覺得自己很順。大學就讀設計系,又會創作音樂,他便把二者結合,以一張原住民語專輯作為大學畢業設計。因緣巧合,這張專輯被風潮唱片的負責人聽到,這家專攻世界音樂的唱片公司對這張布農族語專輯《獵人》很有興趣,將其包裝發行。第2年,王宏恩憑藉這張《獵人》入圍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同年推出第二張純族語同名專輯《王宏恩Biung》,憑藉這張專輯,他獲得了第十三屆金曲獎的「最佳男演唱人」。雖然音樂上成績不錯,但純族語音樂畢竟不是主流,適逢當時周杰倫躥紅,王宏恩決定轉型,他沒有給自己留後路,離開了專注小眾音樂的風潮唱片。
遭到「金曲魔咒」考驗
在臺灣音樂圈有一種說法,凡是獲得過金曲獎的歌手,新人無法大紅大紫,天王天后則容易「滑鐵盧」,媒體把這一現象稱為「金曲魔咒」。曾獲得兩次金曲獎的王宏恩對此「魔咒」表示無奈:「不知道有沒有必然性,但得了金曲獎的好像都有這樣的情況」。在王宏恩謀求轉型的2002年到2004年,華語唱片業已略顯頹勢,唱片公司也漸趨保守。當王宏恩帶著新作叩響唱片公司大門時,才發現這扇門已經不再容易打開。「他們覺得我的創作不夠芭樂(流俗)。」最終王宏恩和朋友籌錢自費發行了專輯《走風的人》,這張結合華語和原住民音樂特點的作品在音樂圈大受好評,也讓王宏恩成為那屆金曲獎入圍獎項最多的音樂人,臺灣媒體以「王宏恩打敗周杰倫」為標題贊他,不料雖然得獎但唱片賣得很差,王宏恩賠了很多錢。
選擇離開「主流公司」
在臺灣樂壇起伏了十多年之後,2013年離合約結束還有半年,王宏恩提出解約,離開呆了近五年的福茂唱片,這五年間,唱片公司幫他發了一張專輯,也演唱了一些影視主題曲,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的插曲《現在開始》。「唱片公司也有壓力,不幫我發片良心不安,發片又賠錢,所以好聚好散。」
寫歌向媽媽證明振作
在王宏恩諸多原住民風格濃鬱的作品中,「好歌曲」導演挑中了僅有少量族語、更偏向流行樂的《不要擔心我》。王宏恩說,這首歌是他寫給媽媽的:「那時候在做音樂,發現很難走下去,想要讓家人感到安心」、「即使背後中了很多箭,也要把正面給媽媽看。」
最落魄的時候,王宏恩曾靠接演兒童節目和一些電視劇來貼補做音樂的虧損。應兒童節目的需要,王宏恩要在鏡頭前模仿小孩子喜歡的語氣:「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你們在看哪裡呀!我是木糖哥哥!」工作了一天,坐上回家的計程車,王宏恩常常陷入困惑:「我現在是在幹什麼?我不是要唱歌的嗎?」也正是因為這段暗淡的時光,讓他有了給媽媽寫一首歌的想法。而從一個小眾音樂的獨立製作人到大唱片公司的籤約歌手,再到今天重新以一個獨立音樂人的身份站上舞臺,王宏恩稱自己「回到了做音樂的原點」。
■ 曾拒絕「好歌曲」
第一季《中國好歌曲》邀請王宏恩時曾被他婉拒,節目播出後他後悔不迭:「很羨慕他們能在這樣一個大的平臺唱自己的作品。」因此,當第二季導演再找他時,他一口答應。不過對於上綜藝節目,他還是有包袱,解開他心結的是第一季中的柳重言,這位來自香港的音樂人曾給王菲寫過經典歌《紅豆》,王宏恩看來,「這樣的大師都來這個平臺上交流,我真的不需要有負擔,本來我就是從非主流歌手走出來的,光環沒必要那麼重。」
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王宏恩打敗過周杰倫還來「好歌曲」?王宏恩打敗過周杰倫還來「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