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怪獸的媽媽回來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打怪獸的媽媽回來了

2020-04-17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叫小朵

今年7歲

我的爸爸媽媽

都是監獄人民警察

今天

媽媽終於能回家了

我等了她好久好久

記得那天是情人節

媽媽離開家前告訴我

「爸爸媽媽要去打怪獸了」

只要我乖乖在家爺爺奶奶的話

一個月,她就回來了

我每天數著日子

在家等爸爸媽媽回家

但是有一天

媽媽告訴我

她可能不能一個月之內回家了

……

2月14日,高潔開始了為期14天的備勤隔離。在備勤隔離期間,一有空擋,高潔就拿出手機和孩子視頻,幫她訂正作業,叮囑她及時上網課。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小朵每天都在心裡數著,爸爸還有多少天回家,媽媽還有多少天回家……備勤隔離了多少天,小朵比高潔記得還清楚。

原計劃隔離結束後,她將入監連續執勤14天後就能回家。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升級,2月20日,「一戰到底」的號聲吹響,作為分監區長,高潔是分監區的「定海神針」。如果分監區長都不在了,其他民警如何安心堅守一線?想到這裡,高潔毅然請戰加入「一站到底」的隊伍。得知丈夫也請戰第一線,自豪於丈夫有擔當的同時,高潔焦慮了,這一戰不知何時結束……家中老小怕是要辜負了。高潔告訴小朵,怪獸可能一個月打不完,等打完了怪獸,爸爸媽媽就回家了。

從那以後,視頻聊天時,小朵將思念藏在心裡,不再頻繁地詢問回家的時間,但卻悄悄地把一家三口的微信群名改成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讓高潔既欣慰,又心疼。

「說不定一戰就半年」「那就調整半年」……電話那頭父母的支持,和朋友圈裡無數的「若有戰,召必回!」「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話語讓高潔備受鼓舞,她一次次地告訴自己「疫情當前,個人的困難都是小事情」,要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的誓言。

做足了思想準備,2月28日,第三批民警進入監區執行任務。入監之前,高潔給女兒打了一個電話,「媽媽要進去了,這次會有點久,你一個人在家要乖乖聽爺爺奶奶的話,每天做作業,練鋼琴……」一向乖巧的女兒哭了起來,她知道,媽媽一說「進去了」,就找不到媽媽了。

監獄警察進入監內

就不能再使用手機

聯繫不上爸爸媽媽的小朵

又把一家三口的微信群名稱

改成了

「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呀?」

微信那頭遲遲沒有回應

小朵每天照常按時聽網課、做作業、彈鋼琴

但她的心裡始終有一些疑惑:

媽媽到底在幹嘛呢?

媽媽有沒有想我?

媽媽什麼時候會給我打電話?

媽媽什麼時候能回家?

「回到監區恢復了從前的作息,早上6點開始查號,安排服刑人員洗漱、吃飯,組織她們勞動改造,進行個談,給她們上課,熄燈後安排巡房……一天的工作圍繞著服刑人員的改造展開,她們都把我們當成『媽媽』一樣,我們24小時陪著她們。為了保證輪崗警力的持續性,現在的工作強度比較往常增強了若干倍。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去,但我們都知道要撐住,絕對不可以倒下。」高潔說,滿噹噹的一天,讓她暫時擱下了對女兒的想念。

有一次,高潔在夜間巡房時發現,湖北籍的服刑人員劉某連續兩天都沒睡好覺了。得知她擔心在湖北的親人是否受到疫情的影響,高潔打電話給她的家人了解情況。得知家人身體健康,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後,劉某的情緒穩定了下來。這只是疫情期間,女子監獄民警密切聯繫服刑人員家人的一個片段,監內的不少湖北籍服刑人員都存在這樣的情況,針對沒有獲得撥打親情電話機會的服刑人員,監獄民警及時聯繫她們的家人,為她們捎來平安的消息。

三月下旬,監獄系統準許民警每天在特定時間段和場所使用手機和家人聯繫。但這些民警們,卻忙得沒時間給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打上一個電話。

在一線民警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監區黨支部開展慰問幫扶工作,為一線民警守護「小家」。來到小朵家時,她正在和奶奶一起揉麵團。得知小朵正在學習烘焙,二監區支部特意為她送來了一臺烘焙機。為了迎接「打怪獸的媽媽」,小朵很快掌握了烘焙機的操作,並製作了多個種類的蛋糕、麵包,準備給媽媽露一手。

疫情漸漸得到控制

第三批民警即將換防

高潔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小朵

「媽媽,再過六天你就回來了!」

「媽媽,我再過個周末,你就回來了!」

……

每次打電話

小朵開心地告訴高潔

媽媽回家的時間

4月14日

監區大門開

一批批打怪獸的媽媽

回家了

小朵早早地起了床

等候著打怪獸的媽媽

送上她精心製作的愛心餅乾

文|郭佳文 謝偉英

編輯|福建法治報新媒體中心

原標題:《打怪獸的媽媽回來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別哭,媽媽去外面打怪獸,晚點就回來」
    別哭,媽媽是去外面打怪獸了,很快就回來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護士長劉潔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她玩笑說自己是「人生贏家」。在劉潔報名參加醫療隊後,兩個孩子一直抱著她不放手,姐姐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兒子更是大哭,「我只好安慰他們,說媽媽只是去外面打怪獸了,很快就回來。」劉潔說完,掏出手機點開了孩子的照片,「哎呀,不說這個了,再說我也要感傷了。」
  • 童心戰疫情:「打怪獸」的媽媽,你怎麼還不回來?
    她們不做媽媽,去做「打怪獸」的戰士,疫情不勝不回家!她們成為了孩子心中最驕傲的英雄!是英雄媽媽!01我的媽媽是英雄今年的新年,武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封城以後,車變少了,街道空了,人們像冬眠的動物一樣,蜷縮在家裡,不敢出門。
  • 春暖花開英雄歸來 媽媽,「打怪獸」回來晚了不怪你,我依然愛你
    在姜利霞支援黃石的這段日子裡,四歲的女兒因為見不著媽媽,竟跟姜利霞「賭氣」冷戰了起來。支援黃石的39天,姜利霞負責危重病人的護理工作。一位70多歲的爺爺讓她印象深刻:老人起初病情危重,靠機器維持生命,姜利霞每日悉心照料。一天,老人從昏迷中醒來,看到正在給自己擦拭身體的姜利霞,豎起了大拇指。
  • 媽媽要去打怪獸了
    要不能跟你說清楚我這日日夜夜都睡不著醫院號召,支援武漢我報名心切,已把申請交待命出發抗病毒隊伍就集合在今朝這一走不知啥時能回來一個勁的哭嚎啕媽媽、媽媽咱們不去武漢好不好聽說那裡病毒怪獸很厲害你要是被抓走咱們娘倆兒從此以後就見不著
  • 「我的媽媽去打怪獸了,她比奧特曼還厲害!」
    「我的媽媽去打怪獸了,她比奧特曼還厲害!」已經一個多月沒見過媽媽的孩子有點想媽媽了,他說「媽媽去打怪獸了」他有很多很多的話想跟媽媽說……我的媽媽去打怪獸了大家好,我叫魏子遠,是東礁幼兒園小三班的一名寶寶。
  • 「媽媽是去打怪獸!」
    「媽媽,你能不能不去上班,陪我過年?」「寶貝兒,媽媽要去打怪獸,保護地球!」這是今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張凌源和兒子的對話。大年三十去「打怪獸」誰也沒想到,大年三十晚上,就在張凌源和家人一起團圓守歲的時候,醫院通知張凌源立即回到醫院準備戰鬥。臨走前,五歲的兒子看到張凌源在準備隨身物品出門,他抱住媽媽的腿,問張凌源:「媽媽,能不能不去上班,陪我過年?」對著孩子稚嫩的小臉,張凌源希望兒子能夠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 連續執勤2個月,出門打「怪獸」的媽媽終於回家了
    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小朵每天都在心裡數著,爸爸還有多少天回家,媽媽還有多少天回家……備勤隔離了多少天,小朵比高潔記得還清楚。原計劃隔離結束後,高潔入監連續執勤14天後就能回家。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升級,2月20日,「一戰到底」的號聲吹響,作為分監區長,高潔是分監區的「定海神針」,她毅然請戰加入「一戰到底」的隊伍。
  • 怪獸媽媽
    又任性又沒有禮貌,生氣的時候還會過來拍打我,被我打了幾次手以後,現在只敢把手舉起來作要打人的動作。      上周日給少爺做好他愛吃的咖喱飯,他吃飯的時候因為飯的溫度有點高,就給我扔勺子發脾氣不吃飯了。因為不肯撿起來扔掉的勺子,被我胖揍了一頓屁股。然後他越挨揍越叛逆,最後竟然衝我喊你去死吧。一個四歲半的小朋友,也不知道怎麼會說這樣的話。
  • 「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
    「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在參加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督導和醫務專委會支援黃岡工作組的工作中,西南大學社會工作系陳緯老師聽到了很多醫護人員與孩子分離,孩子萬般思念父母的故事。有感而發,她專為醫護工作者和他們的家庭寫了一個故事《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並由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2017級學生鄒樂月、張笑天為故事配圖,做成繪本。
  • 鄭州防疫人員告訴3歲女兒「媽媽是超人,媽媽要去打怪獸」
    2月6日,孫智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生日那天,她和婆婆點上蠟燭,打開微信視頻,「3歲多的女兒看到蛋糕很興奮,忙前忙後地插蠟燭、唱生日歌、切蛋糕,對著視頻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怎麼還不下班啊』,剛剛1歲的兒子也擠到手機前對著屏幕要親親。」孫智玉說,「看到一家人不能團聚,婆婆一邊抱著小孫子,一邊悄悄拭淚。」
  • 手工課畫上媽媽頭像,瞬間戳中我的淚點:媽媽,我們全家一起打怪獸
    2 月 13 日,吳宇的兒子在口罩上貼上自己畫的媽媽。時間 :2 月 13 日 地點:湖北武漢 講述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消化內科吳宇我是一名二孩媽媽,隨第三批湘雅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來武漢抗擊疫情已經 6 天,在一線工作也 5 天了,作為工作十幾年的老同志,早已迅速適應了這裡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
  • 肇慶女警嚴健琴:會打「怪獸」的「超人媽媽」
    現在外面呢來了好多病毒大怪獸,媽媽每天都要變身超人出去打倒怪獸。等到怪獸都被打倒了,你和哥哥就可以回學校上學,外婆也可以去公園做運動啦。」這是肇慶市鼎湖公安治安大隊女警嚴健琴經常用來安慰小兒子二祥的話。年幼的二祥一聽到超人打怪獸,會暫時忘卻分離的難過,開心地送媽媽出去打「怪獸」。
  • 女兒,等抓完「怪獸」爸爸媽媽就回來
    慢慢地,女兒也習慣了,我會告訴她:「爸爸去抓小怪獸了。」她咧著嘴笑,「爸爸是奧特曼嗎?」 在女兒天真的世界裡,她會覺得爸爸是拿著寶劍打得小怪獸跪地求饒的超級英雄。 兩個女兒都想和我玩,母親在外面柔聲哄她們,「乖,媽媽也去抓小怪獸了,累了需要休息。」大女兒勸小女兒:「他們一起抓,會抓得快一點。」母親笑了。 自從我和小陽上班,兩個孩子都交給了母親,她一邊裡裡外外地辛苦,一邊為我倆擔心。
  • 《媽媽去打怪獸》謹此獻給最美逆行者們家中的小朋友
    攝影:北京新聞廣播記者 王勁清為了致敬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帝呱呱星球」微信公眾號和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推出了主題公益繪本《媽媽要去打怪獸》,特別送給那些目送媽媽奔赴疫情一線的孩子們,讓這些最美逆行者和他們的親人,可以用繪本的形式給孩子解釋,這個春節為什麼媽媽不在家,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給這些醫護戰士的孩子帶來一些撫慰和力量
  • 寶貝們,爸爸媽媽打完「怪獸」就回來看你們
    爸爸媽媽都在一線打'怪獸',過段時間遊戲結束了,我們就馬上回來看你們。"2月7日晚上8點,李彤掛斷了和孩子們的視頻聊天,馬上又回到辦公室整理疫情防控排查表。  李彤是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派駐施秉縣牛大場鎮金坑村第一書記,其妻子是貴航三00醫院護士。自疫情突發以來,夫妻兩人便雙雙主動申請奔赴一線。
  • 寶貝,媽媽打贏怪獸啦!
    寶貝,媽媽打贏怪獸啦!孩子雖然小,但聽我說要去『打怪獸』,也仿佛理解了我的苦衷。」在武昌方艙醫院內,韓楊主要負責協助醫生完成預檢工作、制定各類工作流程和護理照顧患者。「工作時要一直穿著防護服,汗水溼透衣服都是常態。」雖然工作十分辛苦,但好在各醫院的醫護人員配合默契。「現場共有13支醫療護理隊伍,各醫院的工作模式略有不同,後來大家群策群力制定『標準與規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天使日記|兒子,媽媽打完怪獸就回家!
    今天這樣的一幕又上演了,兒子在視頻的那頭問:「媽媽你啥時候回來呀?你把怪獸打敗了嗎?我想你了。」我的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我說:「兒子,媽媽今天剛打完怪獸回來,今天媽媽勝利而回,明天媽媽還要繼續打怪獸,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呢。」這時的兒子竟然轉過身不願再跟我視頻,我心裡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我告訴他,只要媽媽把這邊怪獸全打光,媽媽會儘快回去陪他的。
  • 我的戰疫故事|周樂兮:爸爸去打怪獸了
    媽媽卻說,爸爸是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一個有怪獸的地方,爸爸就像一個魔法師,是去打怪獸的。怪獸多嗎?多,很多的。怪獸嚇人嗎?嚇人,很嚇人的。有多嚇人呢?怪獸兇起來,會把人吃掉。那爸爸會被吃掉嗎?我急忙問。媽媽的臉一下子變白了,不會的,不會的,爸爸不會被吃掉的,爸爸是最勇敢的,媽媽說著,眼淚流了出來。
  • 抗疫公益繪本《媽媽要去打怪獸》上線芽芽故事
    近日,懶人聽書旗下兒童產品芽芽故事APP就引進了以致敬逆行者為主題的網絡爆紅繪本《媽媽要去打怪獸》的有聲版本,用受孩子喜歡,易於被孩子接受的形式向兒童群體科普新冠肺炎的疫情。同時,芽芽故事運用自身技術優勢和內容優勢,整合多部兒童防護書籍,策劃兒童「健康防疫」專題,幫助父母教會孩子針對新冠肺炎的防護知識,在閱讀中為兒童群體構築起一道健康防護牆。
  • 「寶貝,媽媽在打小怪獸,很快就回去啦」 | 抗疫我在崗
    「寶貝,媽媽在打小怪獸,很快就回去啦」 | 抗疫我在崗 2021-01-12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