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是孫怡和金瀚主演的電視劇,只要是追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部劇一共三生三世,所以每世自然是有每世的故事。目前只是在演第一世的故事,在第一世中目前的劇情是冬月和馮夕互相喜歡,但是後面的劇情中還會繼續有誤會發生。因為誤會,導致馮夕第一世為救冬月慘死。
冬月是聞心的魂轉,在這一世的身體是由蓮藕做成的,所以說一般的傷只要她跳到水裡,就能自愈,簡單說就是死不了,不死身。但是在劇情中,隨著時間的發展,冬月的自愈術好像在降低,對於這一點,電視劇中已經有顯現。
冬月之所以能魂轉,是因為在她是鬼魂的時候,遇到了爾玉,爾玉在啟元十五年死亡,聞心在啟元二十二年,爾玉死的早,死了以後被招魂,所以有了靈力。因此在聞心死去以後,為了讓她重生,他把自己的靈力注入到笛子中,讓笛子陪著,只要笛子在,靈力就在。
在這一世中,比較荒謬的一點就是聞心重生以後的身份是冬月,見到小時候的自己,這兩個人竟然可以在同一個時空出現。反正從科學上來說很不科學,但是本來就是有點玄幻的小說改編的,所以這點不合理也變得合理了。
到後面冬月和馮夕朝夕相處有了感情以後,冬月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就是自愈術在消失。一些網友覺得是因為同一個時空裡小聞心和冬月不能同時出現,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但是小編覺得應該是別的原因。
冬月之所以能重生,是爾玉給她的靈力。爾玉是死了以後的馮夕,所以在第一世,越是臨近馮夕死亡的時候,難道不就是爾玉歸來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嗎?一旦爾玉歸來,玉笛就沒有靈力,冬月賴以生存的東西就不復存在了。
一旦沒有了靈力,冬月自然不能自愈了。所以說冬月的自愈能力之所以越來越弱,就是因為馮夕的死期越來越近,爾玉歸期越來越近了。這才應該是合理的解釋。小編認為。
馮夕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團,他一直在為明家復仇,本來以為馮貴妃是他的親姐姐,但是在後面的預告中,知道了馮貴妃非但不是他的親姐姐,而且還一直傾慕於他,甚至為了保護他,不惜自殺。那麼馮夕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
馮夕在一出場就是為了明家復仇,明家是馮夕母親的娘家,而馮夕稱呼母親為母妃,這到底是什麼身份?要說是母妃的話,那麼馮夕豈不應該是皇室成員?雖然不至於是真的王子阿哥之類的,那最起碼應該是某個王爺的孩子吧。
沒有別的證據,就是因為馮夕這個稱呼實在是不普通。假如馮夕是皇室成員的話,那麼馮夕這個名字也應該是化名。馮夕死後叫爾玉,爾玉為璽,皇室成員姓龐,那麼馮夕真名叫龐璽?三皇子名為龐鈺,鈺和璽都帶玉,這麼一來,馮夕的身份是不是有點意思?
大膽猜測一下,馮夕的確就是王室旁支的成員,在馮夕還小的時候家裡就遭到滅門,自己母親明氏一族遭到滅門。預告中馮夕母妃也是一頭撞死了。之所以猜測馮夕不是皇帝的兒子,是因為虎毒不食子,在宮裡就算嬪妃犯了什麼錯滿門抄斬,馮夕是個皇子,皇帝應該不會殺死自己的親兒子的,況且那個時候的馮夕肯定還很小。
就算當時有人想要一心置馮夕於死地,皇帝應該也是不願意的吧。像這種劇情,假如馮夕真的是皇帝的兒子,那麼不應該交給別的妃子撫養嗎?怎麼就會流落民間了呢?流落民間應該也是宮變吧。假如是在現在皇帝登基時發生的事情,那麼也情有可原了。
馮夕後來做了三皇子的伴讀,那個時候的馮夕才多大?所以明氏慘案應該是在馮夕很小很小的時候發生的。
因此猜測,馮夕並非皇室直系,很有可能是旁支。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是旁支,也必然是當今皇帝的兄弟,那為什麼在自己老婆一家被誣陷的時候,這位王爺就能袖手旁觀呢?馮夕的復仇對象很明顯是一些奸臣,並不恨當今皇上。而他的親生父親,那位王爺又在何處呢?
那麼只能解釋的是,馮夕的母妃明氏一族或許是有功之臣,但是被人算計。而馮夕的父親或許早就不在了,這才能解釋為什麼馮夕只惦記著母親這邊的仇恨,要去殺那些陷害明氏一族的人,而對自己的父親基本上沒有提到,也並沒有怪皇上。
因為在馮夕的記憶裡,或者在那些告訴馮夕當年明氏一族到底遭遇了什麼的時候,或許馮夕的父親,那麼神秘的王爺早就不在了。
或許還有一種可能,明氏的確是當今皇上的妃子,只不過事情發生在他沒有登基之前,明氏被人滅門。所以哪怕馮夕的確是皇子身份,但是一天皇子的尊榮也沒有享受到。只不過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明家滅門的時候,馮夕會流落民間。
畢竟當時的皇上可是太子,唯一的解釋就是,明氏知道自己全家被人陷害走投無路,害怕自己死了孩子在宮裡孤苦無依,提前把他送走了。但是為什麼皇帝一直沒有去尋找這個孩子呢?他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存在嗎?所以這樣又有點解釋不通。
但是不管哪種解釋,馮夕皇室身份應該是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