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見到臺北「圓山大飯店」的時候,在心裡說:它好方呵!
圓山大飯店建在中山北路一端的圓山上。臺北的中山北路,可謂一條權力之路,通向臺灣歷史的榮光和陰暗。
日治時期,中山北路的開闢,是為了方便民眾前往參拜一座神社,後來神社被拆除,改建成圓山大飯店,一座莊嚴的中國宮殿式建築。
1968年,它被列入世界十大飯店之一,是臺灣最高規格的飯店,它更記錄了臺灣的很多歷史性時刻:「臺美斷交」談判,以及臺灣兩個黨派的成立,都有其金頂紅柱的見證。
而真正吸引坊間目光的,則是因為「蔣介石密道」的曝光,這個原本「不能說的秘密」被公開,眾多遊客紛紛前往「探秘」。
其實一直以來,臺灣社會都有傳聞圓山大飯店地下有兩條「逃生密道」,是當年蔣介石為了安全考慮而建造的。但是傳言歸傳言,那麼多年都沒被使用過,因而也未被證實。後來飯店方面主動開放了密道給公眾參觀,又引發了一輪窺秘的大眾熱情。
雖然開放了,但是需要預約參觀,所以要進入體驗也是機會有限的,如果不是專人帶路,相信就是在圓山飯店住上一個月的人也找不到密道入口,我們還是從照片上來了解一下吧。
密道高2.2米,寬2米,總長85米,裡面裝有52盞燈,燈罩還具有防爆效果。在入口處還有一段長20米的滑梯道,方便緊急逃生之用,密道出口分別通往兩個公園,自用可以容納1200人,加上附近居民來算,一共可供10000人來使用。
五十年代的臺灣,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酒店,基於接待規格的需要,在1952年的時候,由宋美齡創建圓山大飯店,建於圓山的山丘上,後倚陽明山,前臨基隆河。無論從城市的哪個角度看,它的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金色的琉璃瓦,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中式宮殿氣息。在沒有101大樓的那時代,它也可算是臺北的地標之一了。
這座傳奇飯店經過了20年的逐步完善和擴建,才有今天的宏大規模。歷經了歲月洗禮,曾經只接待名流政要的場所,如今也向普通民眾和遊客開放了。
通往一個宴會廳的通道大門,朱紅大門、鎏金鉚釘、雙獅門扣等各種中國宮殿元素,濃濃的皇家氛圍。
建成不久的圓山大飯店,就見證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臺美斷交。
1978年12月27日,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來臺,原來準備在別的地方談,但是由於臺灣民眾太過「踴躍」,只得遷到了圓山飯店去談,沿路的民眾和學生「踴躍」到了什麼程度呢?據當時 的人回憶說,沿路高喊口號,扔雞蛋、石塊,還有人衝上去拍打車窗,讓克里斯多福相當不快。
當車停到圓山飯店的時候,他將衣服委託飯店清洗,後來清洗的人員發現,不但外衣上有雞蛋液、番茄汁,連底褲都溼了,便猜測可能是由於抗議人潮洶湧,導致克里斯多福都嚇到失禁了。
圓山大飯店曾是冠蓋雲集之地,至今接待過110多位各國政要。其中,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生前來臺25次,就有24次住在圓山飯店,是圓山飯店的「一號常客」。
在酒店大堂的二層設有「圓山文物館」,圓山大飯店一直見證和記錄著臺灣的一段段往事。
由於是接待國賓,圓山飯店的管家都經過相當嚴格的禮賓訓練。不但要熟悉賓客的生活起居習慣、飲食禁忌等特點之外,並且還有一些服務會延伸到館外,比如李光耀到臺灣其它地方時,比如阿里山、日月潭等,那麼管家還有隨行打包帶好他習慣用的餐具、枕頭等等。
曾接待過李光耀的管家回憶,雖然貴為總理,但他一點架子都沒有,最愛的早餐就是永和的無糖豆漿和燒餅油條,還會自備水果刀,可不是為了防身,而是自己削水果,這些生活習慣都讓服務過他的管家印象深刻。
在圓山飯店的一側,還有個隱秘的神秘會所——圓山聯誼會,有高級餐廳,還有酒吧以及運動場館,圓山聯誼會入會需要嚴格審查,有社會聲望和商業背景才可入會,也是一些演藝界明星戀情說愛的最佳場所。比如當年林青霞和秦漢為了躲避狗仔隊的追拍,經常躲到圓山飯店喝咖啡、遊泳、看夜景。
還有鄧麗君,她在世的時候也非常喜歡到這裡的網球場來打球,和名流會員一較高下。當然,隨著時代變遷,當年新潮風光的設施也顯得老舊,圓山聯誼會也風光漸失。
後來經過重新裝修後,圓山聯誼會已經向社會開放了,包括入住圓山飯店的賓客和普通民眾都可以來這裡來休息、放鬆。
圓山大飯店還有一樣美食,就是宋美齡最愛吃的家鄉味——紅豆松糕。在圓山飯店,很多遊客拿著美食指南,點名要吃這一味聞名全臺的小點心。
據說當年宋美齡到了臺灣後,想念小時候常吃的「紅豆松糕」,但是圓山的點心師傅不會做,便由宋美齡口授食譜,再一遍遍改進才做出「甜而不膩、鬆軟彈牙」的熟悉滋味。
後來宋美齡到了美國居住,還一直不舍「紅豆松糕」,每年都讓圓山飯店的師傅做一些冷凍後寄到美國,也因如此,圓山大飯店被稱為「蔣家御膳房」。
時光荏苒,警衛森嚴的圓山飯店曾是普通民眾絕跡之地,但隨著社會的開放和進步,如今它已是尋常遊客都可踏足的地方了。
很多遊客和旅行團到了臺灣旅遊的時候,都指定要入住圓山大飯店,除了可以一試臺灣「政要招待所」的入住體驗,也可以一覽曾經下榻過這裡的那些「大人們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