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中心步行區,有一個赤身裸體的小男孩銅像,叫小於廉,又譯為尿尿小童,撒尿小孩。是比利時的英雄,那年他才五歲。這個五歲小孩身材的雕像不大(身高約53釐米),但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目前的這尊青銅小於廉像建於1619年,由比利時雕刻家傑羅姆·杜克思諾(Duquesnoy,一譯杜奎斯諾伊)所打造的。
塑像中的小於廉光著屁股,叉腰亮肚,無拘無束地在人們面前撒著"尿",姿態生動,形象逼真。塑像高半米左右,坐落在一個約兩米高的大理石雕花的臺座上,微卷的頭髮,翹著小鼻子,調皮地微笑,顯得十分俏皮。
於連實際上只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傳說他是一個有產階級的獨子,在一次歡慶的人群中走失。幾天以後,當他被找到時,正在做著他每天都做的事,撒尿。
有關於廉的故事傳說有許多,但令人信服的傳說則為:當敵人在進攻布魯塞爾時,遭到了當地人民的英勇反抗。撤退時,敵人將火藥導火線點燃,企圖將整座城市化為灰燼。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個光著屁股的小男孩出現了。只見他急中生智,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對準導火線撒尿。火被熄滅了,整座城市和全城人民的生命財產保住了。從此,小於廉成為了比利時人民愛戴的英雄。為了讓後人永遠記住他,布魯塞爾人民便以他撒尿滅掉導火線的形象建造了一座紀念銅像,並封他為 「布魯塞爾第一GM」。
在小於連的腳下是當時供布魯塞爾市民取水的泉眼。到了布魯塞爾的遊人,除了必去看望小於連外,還一定要去參觀他的服裝展覽館。
這個小英雄還每逢節日,便著盛裝。世界上任何國家,小於廉雕像團體、個人都可以給他贈送衣服,但不可以出自商業目的。遇有外國國慶時,他定會穿上該國的民族服裝。
1979年,布魯塞爾建城一千周年的慶典時,北京市政府捐贈的是一件馬褂。
2006年,為了紀念神六發射成功,中國又捐贈了一件印有五星紅旗的中國太空衣一套,2009年又捐贈了一件中國的唐裝,之後四川又贈送了一件熊貓服裝。
2014年10月1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政府決定在10月1日為當地的著名旅遊景點"尿尿兒童"小於連塑像穿上中國傳統服裝。
另外,平時小於廉"撒"的是自來水,但在狂歡節時"撒"的卻是啤酒。可以想像,舉行狂歡節的成千上萬的人,爭先恐後地喝小於廉撒的"尿"--啤酒,場面十分有趣。
因此,來比利時的遊客都會來看看這個小童,也引來了不少網友評論:
七分倦癮: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中心廣場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銅雕像。不用擔心找不到小尿童,你只要看哪裡有人在駐足拍照,那一定就是小尿童的所在地。據說小尿童有幾百件衣服,在每個雙休都會換上一件新的衣服來迎接遊人。
秦慄子:這裡還是應該來一下的,藏在大廣場附近的一個小巷子裡。注意看路牌,都有指向的。很小的雕塑,都有可能走漏了。不過在遠處看到有人在拍照的話,八成就是小童所在地啦。不用想像的太莊嚴威武,能想多小是多小,不然會失望的。
purpleluck:在熙攘的布魯塞爾小街,我們轉啊轉啊,找阿找 ,怎麼也沒找到小童。後面真的放棄了,隨心的跑去買巧克力,出門之後,意外發現一群人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一個牆角,果真是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小童真的很小。好多景點本身很一般,也是因為背後的故事,變成一種精神的象徵
吳索事事:這個小童如果說不了解他的故事是白來的,很多遊客還真以為是搞趣而去看的,其實不是,是二戰時期拯救這個城市的一個著名人物,而且還有名字的。大家來看是因為這個故事而去的。就在大廣場旁邊的小街裡面,這裡時時刻刻都聚集著不少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