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5支新冠疫苗衝刺中 相關產業鏈公司即將迎來爆發期 潛在受益股...

2020-12-22 證券之星

(原標題:我國5支新冠疫苗衝刺中 相關產業鏈公司即將迎來爆發期 潛在受益股有這些)

5支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進行了Ⅲ期臨床試驗,正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

國產新冠病毒疫苗衝刺中

昨日晚間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和有關方面以戰時狀態推進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攻關。目前5條技術路線共15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已經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2支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的1支滅活疫苗、軍事醫學研究院和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飛生物公司聯合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

為何說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5支疫苗是處於衝刺階段呢?這裡為大家簡單介紹,臨床試驗一般分為Ⅰ、Ⅱ、Ⅲ、Ⅳ期:

Ⅰ期臨床是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為新藥人體試驗的起始期,又稱為早期人體試驗;

Ⅱ期臨床試驗為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

Ⅲ期臨床試驗為治療作用確證階段,進一步驗證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係,最終為藥物註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

Ⅳ期臨床試驗是指新藥在獲準上市後的進一步的研究,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考察其療效和不良反應,上市後的研究被稱為「IV期臨床試驗」。

可以發現,通過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已經達到藥物上市的標準,可以獲準上市銷售,也可以認為進入Ⅲ期的疫苗離正式面世並不遙遠,且5隻疫苗同時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成功率上也有保障。部分參研單位曾經表示,新冠肺炎疫苗預計會在2020年底或2021年年初上市。

我國新冠疫苗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昨日報導中,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我們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新冠疫苗研發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疫苗的生產、保存、儲運、接種也被國內正式提上日程。

國外的DHL等企業也已宣布啟動新冠疫苗國際配送業務,將DHL承運的首批疫苗配送至以色列。DHL還專門組建了包括超過9000名專業人員的專家團隊,通過其全球網絡,為包括製藥商、醫療器械商、臨床試驗和研究機構、批發商、分銷商以及醫院和醫療保健提供商在內的全價值鏈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

除疫苗的研發、生產外,因為疫苗的特殊性,為保證活性及安全,對容器、運輸條件、接種器具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部分疫苗甚至需要零下幾十度的超低溫度條件。

在疫苗接近大規模量產的時期,疫苗瓶、疫苗冷鏈、注射器等成為爭搶的資源。按需求預計,這些都可能成為市場緊俏資源,其緊缺程度可能不亞於前幾個月的口罩熔噴布。

目前能夠存放疫苗的玻璃瓶需要由化學性質穩定且不易發生反應的硼矽玻璃製成。但這種玻璃瓶的技術門檻較高,實現量產的難度非常大,且費時程度不亞於疫苗的生產。

機構預測,若每人接種3次,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20%時,需要疫苗瓶50億支,全球滲透率達到70%時,需要疫苗瓶將近160億支。據報導,全球範圍內,幾乎所有參與新冠疫苗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都在排隊搶購疫苗瓶。公開資料顯示,僅強生一家公司就已購買了2.5億個疫苗瓶。

在冷鏈運輸方面,目前已經出現超低溫存儲冷櫃供不應求的局面,美國超低溫存儲冷櫃已經出現脫銷,中國部分企業的產品訂單出現暴增。業內人士推算,疫苗研發成功後冷鏈運輸市場的新增量在7.2倍以上,有望接近16000億元。

此外,大規模接種對於注射器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據境外媒體報導,美國已經預定(至少)數十億支注射器,以備未來注射潛在的新冠肺炎疫苗。歐洲聯盟日前也提醒,一旦新冠疫苗開始大規模接種,可能面臨注射器、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短缺風險,敦促各成員國考慮聯合採購。

接種新冠疫苗已在安排

日前,江蘇省藥品(醫用耗材)陽光採購和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於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購結果的通知》,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標,中標價格均為200元/支。

這是國內省級平臺第一次公布疫苗採購價格,國內新冠疫苗大規模使用或將越來越近。四川也在推進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部分地區也開始試點。對於新冠疫苗的價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透露:四川的新冠肺炎疫苗每支價格為200元/支。

在新冠疫苗全球緊缺的情況下,中國疫苗成為全球發展國家最重要的依仗之一,中國新冠疫苗安全性獲國際社會認可。阿聯成為首個正式批准使用中國新冠疫苗的國家,巴西、巴林、埃及等國也接收了國產疫苗。

A股的潛在受益股有這些

新冠疫苗的研發逐步推進,A股關於疫苗相關題材的關注度不斷上升,一大批牛股扎堆逐漸湧現。

隨著前期熱度下降帶來的部分回調,新冠疫苗產業的相關個股安全邊際相對提升,未來具有的上漲空間獲得放大,疫苗在2021年有望獲得大規模應用,產業鏈的概念股值得長期關注。

疫苗研發、生產、代銷的概念龍頭股,包括康希諾、智飛生物、復星醫藥、康泰生物、西藏藥業、冠昊生物等;疫苗瓶的概念股包括正川股份、山東藥玻等;疫苗冷鏈的概念股包括冰輪環境、海爾生物、澳柯瑪等;注射器方面,概念股有華仁藥業、康德萊、萬邦德、三鑫醫療等。

相關焦點

  • 國產5支新冠疫苗衝刺中 潛在受益股有這些
    國產新冠病毒疫苗衝刺中 昨日晚間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為何說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5支疫苗是處於衝刺階段呢?
  • 我國5支新冠疫苗衝刺中,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相關產業...
    5支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進行了Ⅲ期臨床試驗,正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國產新冠病毒疫苗衝刺中昨日晚間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我國新冠疫苗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相關概念股發力拉升
    來源:證券時報網生物疫苗概念17日盤中發力拉升,截至發稿,常鋁股份、四環生物漲停,西藏藥業漲逾9%,長春高新、華北製藥漲幅超5%,康希諾、海王生物漲逾3%。已經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2個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的1個滅活疫苗、軍事醫學研究院和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飛生物公司聯合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鄭忠偉還表示,「我們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 中國5個新冠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量產在即
    我國的新冠疫苗究竟到了哪一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疫苗好消息!我國新冠疫苗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據新華社12月16日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 粵開策略:新冠疫苗陸續上市 產業鏈上下遊深度融合
    與疫苗產業鏈關聯度高的行業和企業將迎來高景氣度,2021年相關企業有望憑藉疫苗東風,進一步增厚利潤。新冠疫苗產業鏈具有覆蓋廣、流程多、業務大等特點。新冠疫苗產業鏈的上遊為疫苗的包裝和原材料,主要涉及藥用玻璃瓶、預灌封注射器、瓶蓋、藥用輔料等;中遊為疫苗研發生產,主要涉及相關疫苗研發和生產企業;下遊為疫苗的終端使用和疫苗的處理,主要涉及注射器及醫療廢物的處理等。此外,新冠疫苗的流通貫穿產業鏈的全過程,主要涉及冷鏈設備、冷鏈運輸、冷鏈流通和冷鏈物流等。我國新冠疫苗的包材主要採用中硼矽玻璃。
  • 印尼從中國獲得120萬劑新冠疫苗,黎明就在眼前?
    首先,基於新技術的疫苗研發速度較快,而新冠病毒變異較慢,病毒變異對疫苗效力影響可控;第二,新冠疫苗,特別是新技術疫苗,有效率高,顯著降低群體免疫門檻;第三,最新研究認為疫苗保護期或長達數年,減小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防疫壓力。高收入國家將在2021年夏天實現群體免疫,有望重回「正軌」。
  • 全國5支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全國5支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出處:北京商報
  • 新冠疫苗冷鏈運輸體系的「冰與火之歌」
    對冷鏈物流公司來說,6億支新冠疫苗無疑意味著大量的冰櫃、冰箱訂單以及第四季度業績的改善。  隨著新冠疫苗在國內多個城市的緊急開打,疫苗冷鏈物流概念股聞風大漲。  12月4日,據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透露,我國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首頁報導中國領先生物科技公司新冠疫苗「出海」
    1水哥剛剛獲取的重磅消息是:美股時代周刊網站首頁報導中國領先生物科技公司科興中維抗擊新冠病毒內幕,其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或即將在巴西、孟加拉國等國進行三期臨床實驗。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尹衛東表示:「我們將與世界分享我們的疫苗 。」
  • 衛生事件疫苗陸續上市,產業鏈上下遊有哪些投資機會?
    摘要巧借「疫苗「東風,泛疫苗行業景氣度有望提升。隨著國產衛生事件疫苗漸入收穫期,疫苗領域的主要矛盾將由疫苗的研發上市轉化為疫苗的產業化落地。這為我國泛疫苗行業賦予了新機遇和新挑戰,要求全產業鏈通力合作,為疫苗的順利落地保駕護航。
  • 年內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冷鏈物流概念股大漲業績激活?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年內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上市!冷鏈物流概念股大漲,誰家業績就此激活?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北京報導近期年內將有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在國內上市的消息,讓資本市場更為沸騰。
  • 莫德納新冠疫苗重症保護率100%,中國疫苗已進入最後衝刺
    為此,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顧問已經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將決定他們建議誰應該是第一個獲得冠狀病毒疫苗的人。該中心已經建議第一小組——指定為1a——應包括一線衛生服務提供者和支持人員,也可能還包括療養院和其他長期護理機構的居民,他們受到大流行的嚴重打擊。中國5款新冠疫苗:最後衝刺
  • 浙江紹興新冠疫苗一針200元
    與此前嘉興疾控提到的新冠疫苗廠家一致。新冠疫苗何時上市?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 武桂珍:我們國家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有四家公司它的疫苗進入了三期試驗,(國藥集團)中生(公司)的北京公司、武漢公司,以及科興中維和康希諾四家公司,有的已經實際上是到了三期的尾聲。這就意味著在我們國家,可能很快高危人群或高風險人群,能夠使用到這樣的疫苗。
  • 第一支國產新冠疫苗獲批 有效率86%!它將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救星嗎?
    12月初,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01   國產新冠疫苗為何在阿聯獲批上市?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張敏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國獲批上市,疫苗接種也提上日程。隨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逐漸增多。
  • 中國新冠疫苗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我國先後部署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並行研發。目前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疫苗共有四支,其中三支為滅活疫苗,一支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有關專家介紹說,我國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查看詳情】
  • 我國新冠疫苗產能明年至少達20億劑 國際大單湧向中國
    當天,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負責人毛俊鋒表示,到目前為止,3家疫苗企業已經圓滿完成了今年的新冠疫苗產能建設任務,同時也通過了多部門聯合組織的生物安全檢查,應該說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生產的各項條件,目前能夠滿足現階段重點人群的接種需求。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明年,僅5家正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企業的產能就將達到20億劑。
  • 我接種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
    導語:那支承載著人類希望的疫苗,無聲息地、沒痛感地注射進了我的身體中。截至6月7日下午16:33,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691萬,死亡人數也超過40萬人。唯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才能終結這場全球性災難。疫苗研發,是一場和疫情的生死賽跑。
  • 首批5000萬人,我國新冠疫苗1月15日開打!
    盼望著,盼望著,我國新冠疫苗終於要開始接種了。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將在全國範圍內對重點人群進行新冠疫苗接種。據業內消息,我國首批新冠疫苗首針將在1月15日接種完成,第二針將在2月15日接種完成,預計先接種5000萬人次。具體仍待官方公布的為準。據了解,重點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較高的工作人員,並且包括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工作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