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以來,筆者會遇到許多千奇百怪的事,碰到過各式各樣的人,剛開始自己也想不通到底為什麼,也是邊做邊學,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過來豐富理論,一點都不錯,請看下面的實際案例。
筆者曾經供職於一家專業生產保溫桶保溫瓶的公司,廠房是老闆自己投資新建的,佔地60多畝,員工400多人,在當地保溫行業算是響噹噹的,工資水平中等偏上吧。主要分為注塑車間(因機器設備需要加溫不能停而實行兩班制)和裝配車間。某一天下午下班剛吃過飯,有位員工找我訴苦說:你這什麼公司啊?工資這麼低!又不包夥食,上班時間又長,還沒什麼福利等,又說他出來打工十年了,幹了好幾個工廠,都沒有像這樣子的!
等他講完,我想起來了,這名員工新來不久,姓覃,廣西的,他老婆也在注塑車間,還有一個四歲的孩子需要照顧,為了多掙點錢,經過協商,就把兩公婆的班次調開,小孩幼兒園放學後可以先在公司保安室裡面呆著不許亂跑。思考片刻之後,我告訴他:站在個人的角度我非常同情你,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打工十年了,換了好幾個廠,到現在老婆孩子還跟著你受罪呢?這位員工看我講話不中聽,一時語塞,用自行車馱著他的孩子回出租房去了。
時至今日,還有很多和那位工友情況相似的打工者,他們大多是農村出來的,讀書不多,家庭條件也不好,所以早早地就出來打工了。之所以是現在這種境況,除了客觀因素外,跟他們缺乏職業規劃也有很大關係,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職業規劃這個詞兒。有位老師說過對員工最好的福利是培訓,現在我們就簡單聊聊職業規劃那些事兒。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職業規劃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也沒那麼複雜。在進行職業規劃之前,先搞清楚以下幾個概念。
一、職業是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三百六十行。但這只是古代的劃法,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據相關統計表明共有三萬七千多個工種。一個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總要選擇一份職業來作為自己立足於社會的基本條件。
二、職業生涯四個時期。
如果一個人工作20年的話,以5年一個階段,我們可以將其分為職業摸索期,職業發展期,職業成熟期及職業衰退期。這四個時期各有特點,在什麼時期做什麼事非常重要,尤其是職業摸索期,可悲的是很多人已經工作十年還在摸索期,不停地跳槽換工作。
三、人才勞動力市場的特點。
從供求關係上分析,目前勞動力市場呈現兩頭難,中間易的特點,即高級複合型文人才和專業技術性強的生產工人難招聘,普通文職類嚴重過剩的狀態,由於我國教育的諸多問題,這種現狀不會短期內消失。
明白了以上幾個概念之後,再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時就相對容易多了。對於普通工人來說,建議分四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首先問問你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麼。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職業生涯時間很長,如果做了自己不喜歡的事,不僅不能做到一定高度,而且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第二步:儘量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人貴有自知之明,俗話說看別人的優缺點容易,看自己的就難了。結合自己的學歷,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做出綜合判斷,同時和家人溝通,爭取理解與支持。
第三步:確定職業發展目標。
經過冷靜地分析之後,最終要確定一種職業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這個目標不需要非常詳細,但是建議在職業摸索期內完成。對普通打工者來講,筆者強烈推薦去學一門技術,或修車,或燒焊或排鑽等等都可以,沒有技術只能賣苦力。
第四步:對職業規划進行動態微調。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因職業規劃長達幾十年,受各種因素影響,難免會出現變化,適當地調整也是必要的,但不建議大規模甚至顛覆性的調整,否則前面的努力全廢了。
廣大的工友們,你認為自己需要職業規劃嗎?你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了嗎?歡迎留言評論,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