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的我帶上了貓的面具》——學會愛與被愛
想必喜歡看動漫的人都愛「做夢」吧,因為很多三次元的人物無法呈現的夢幻神奇光怪陸離都可以在二次元被想像創造出來,被現實嚇怕孤獨的人在虛擬人物中找到現世中得不到的溫暖,或者將自己變身超級英雄打敗重重困難。我最近被一首溫暖的歌吸引,於是看了這部溫暖的電影——《想哭的我帶上了貓的面具》。
父母離異卻依然在大家面前表現得性格開朗的初中二年級女生笹木美代因其不擅於察言觀色的言行而常常讓周圍的人驚訝,因此被同學們稱為「無限(無限大神秘人)」。但是實際上她很在意周圍的人、每天都在壓抑著自己的感情,和「無限大神秘人」相反。這樣的無限每天都果敢地向同班同學日之出表達愛意,並且在戴上貓的面具變成貓後,變成平時冷酷的日之出的精神支柱,無限開始享受日之出對她變成的貓吐露心聲的感覺,雖然兩人在身為「人」時會拉開距離,但在身為「貓」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卻會接近。無限也一樣,如果是貓的話就不會為和周圍人的關係而煩惱,知道了成為貓的自由後,無限逐漸也感到自在。作為貓的時間越長,不知不覺中自己和貓的界限就越來越模糊。直到有一天貓店主再次出現把無限的人臉和貓互換讓她變成真的貓,日之出才開始著急,於是把自己也變成貓去尋找無限,最後兩人在眾多逃避現實變成貓的人的幫助下又變成了人,這時的兩人才相互表達出自己的心意,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所以影片名字的意思並不單單是戴上了貓的面具,而是無法說出內心真實感受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點被看穿後其實很平凡的無限和日之向通過貓的方式相互擁抱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會不想哭。
很多人都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就像影片中的日之出,明明喜歡無限卻要嘴硬著當著眾人面拒絕無限的愛意,從而傷害身邊真正愛著的人。這樣的人是非常自卑的,他們覺得自己配不上別人這麼熱烈的喜歡,覺得如此不堪的自己配不上被愛,於是就拒絕一切愛意,拒絕一切溝通,實際上他們非常有上進心和責任心,怕自己一旦接受了這種愛意什麼都做不好,給不了自己喜歡的人想要的一切,讓周圍的人失望,親近的距離反而讓他們無法呼吸,他們嘴上說著不像努力實際上在暗地裡默默地用盡全力,這樣的他們是最值得被愛的。
只要他們打開一點點心房,正視一下周圍的愛意,勇敢一次說出喜歡,整個世界就會被彩虹色的棉花糖填滿。
而勇敢地大聲說著「愛」著的人,也不能只滿足自己的情緒宣洩,也要從被愛著那一方的性格出發,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去愛,或者勇敢地邁出步伐,或者慢慢地滲入他的生活,用實際行動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去幫助他,兩個人堅定著美好的未來,一邊溝通一邊磨合著逐漸找到適合對方的相處方式距離的平衡點,兩個人交織的線彼此獨立又相互依賴很是和諧。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就是在告訴還沒學會愛與被愛的人勇敢的正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傷疤,相信會有人喜歡任何形態的自己,一點一點的邁向無限向陽的美好的遠方,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愛和責任,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愛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