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癌色變的時代,有一種癌症更是令女性朋友十分恐慌,那便是乳腺癌。
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我國乳癌發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成為城市中死亡率增長最快的癌症,發病年齡也呈年輕化的趨勢。乳腺癌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為何會患乳腺癌呢?
關於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大量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生密不可分。雌激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一般是以相對恆定的速度或一定節律來釋放的,就像一輛勻速、平穩地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這樣規律的運動一旦受到外界幹擾,激素水平正常的波動自然會被打亂。
女性一生經歷初潮、妊娠、哺乳、更年期幾個重要時刻,都伴隨著雌激素的變化。大多數人初潮的年齡為12~14歲;生育最佳年齡為25~35歲;更年期為45~55歲。如果雌激素水平順應了這些變化,就不會給身體帶來異常影響。但如果有人為或外在因素(如過度補充雌激素、不懷孕或不哺乳等)影響了這些階段,導致雌激素水平突然變化,這種激素的驟然變化也會刺激乳腺上皮,誘發細胞惡變,導致乳腺癌。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這樣的特點,你有嗎?
乳腺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這些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病風險更高:
有乳腺癌家族史。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別是在母親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麼這個家族就屬於高危人群,患病風險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經晚。 初次月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後的人群屬於高危人群,他們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時間過長,容易引發乳腺癌。
單身、晚育、未哺乳。 未生育或35歲以後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比30歲前生育的女性要高。醫學界確定的發生乳腺癌最明確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婦女,因缺乏孕激素的保護,更易受到過量的雌激素的刺激。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長期壓力大,心情抑鬱。 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於應激緊張狀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內分泌失衡,對乳房也會造成一定傷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 更年期激素替代療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療法等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乳腺增生。 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會惡變,但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係不明顯者,則有可能發生惡變,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高脂肪飲食,肥胖。 研究顯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擴散的風險高兩倍。更年期後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機率則會增加30%。
事實上,很多乳腺疾病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養成良好的定期檢查乳房的習慣很重要。
選擇進行乳房檢查一般有4種常規方式,來看看哪一種方式更適合你吧!
1、自檢
專家建議成年女性每月進行一次自我檢查,未絕經的女性,在月經後7至10天進行自我視查和觸診,來觀察乳房的外觀,出現以下變化要及時向專業醫院諮詢或去醫院進行檢查。
2、紅外線乳腺檢查
該檢查的優點在於:無任何輻射,無損傷、快速直觀,它能直接顯示乳腺血管的走行、分布及管徑改變,檢查費用也不貴。缺點在於需要去醫院。
3、鉬靶X光檢查
鉬靶X線專門對乳腺組織進行檢查的特異性檢查,它的接觸率比較高,清晰度好。缺點在於存在一定的輻射,35歲以下的女性不適宜做這類檢查。
4、乳腺彩色B超檢查
彩色B超檢查能比較準確地鑑別囊、實性病變。與前四者相比,乳腺B超檢查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可以觀察動態的乳腺影像。這類檢查也只能在醫院完成。
所以說,定期自檢!定期自檢!定期自檢!重要的話說三遍!
養成良好定期檢查好習慣,才能儘早發現「乳腺惡魔」的存在,守護健康美麗的乳房。
最後,願每個女孩都能擁有健康活力的乳房與棒棒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