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介紹一部美劇:《獵魔人》。這部劇基本上尊重小說原著,卷一卷二中比較重要的故事都有收錄。三個時間線敘事,一開始會讓非讀者有些摸不到頭腦,但看到最後,你會發現,這就是「命運之劍有兩個刃」的最直觀體現,一切都是宿命。
幾條錯位時間線並行,加上沒玩過遊戲,故事進程又明顯沒有把所有細節都交代清楚,所以一開始看的有些懵,但主線還是能明白的。亨利的傑洛特很帥也迷人,能留住觀眾一直堅持看下去的最大動力就是亨利,不用擔心,完全聯想不到超人,角色沒有重合。
開頭兩集看為了迅速進入主故事,交代背景,人物塑造,性格轉化有點模糊,兩條不同時間線交叉敘述讓一些人懵逼,但兩集之後真的進入佳境,製造也蠻精良,讓人想起華語傳統裡的武俠劇。
因為是沒玩過遊戲和沒看過小說的非原著覺,所以看到第四集併線的時候才意識到是時間線錯位的不可靠敘事——這感覺就非常的石黑一雄啊,第五集到是乾脆,或者說順應觀眾預期,又並了女巫的線——這次當然感覺不到驚喜,但工整。
包括第七八集的併線,呼應第四集,順流逆流,時間線上的大循環小循環,做得非常工整。看上去就一個非常電影化的結構。另外,亦連續亦單元的劇情編排模式就讓人不知不覺在一個個小故事中接受了人設以及相關大故事的背景信息,很方便讓讀者進入故事。
以三個主角為線索多頭敘事,而不是時間順序,這是很聰明的改編。如果只以男主為線索,那就是一個短篇小說集,或者開放世界遊戲,充其量公路片。背景太複雜的故事開頭都比較吃力,第五集主角有交集以後變得精彩了。
把幾部系列小說的內容,用三條能自然銜接的時間線,表達清楚,真的很厲害。當然,其中時間跳躍的比較快,往往一集之後,就是十幾年。第二個感覺就是特效比較適中,用得少卻很精練。最後,個別角色就第一季而言,有點多餘,但可以理解,這個叫伏筆。
三條不同的時間線平行進行,最終命運讓三人在第一季結尾相遇。劇情基本上跟原著劇情一致,最後傑洛特找到希裡時在森林裡的場景簡直跟《巫師3》傑洛特在迷霧島找到希裡時閃回的畫面一模一樣,原著粉跟遊戲粉都不會失望,但是對路人觀眾來說比較不友好。
沒有耐心的觀眾很容易被多時間線交叉的敘事弄暈,追求細節邏輯觀眾會覺得劇情太中二,萌新會被粗暴切入的背景設定勸退,原著黨和原遊戲黨又會覺得沒有拍出自己心目中的the witcher。女性角色的外貌也可能不會讓沉迷於二次元美女的男性觀眾滿意。
另外整部劇錯位的三條時間線,你根本找不到任何數字上的參照點,無論是絕對的時間點,亦或是相對的時間段,除了一個十二年以外幾乎都是沒用的「很多年」,這就意味著,你只能靠三條線發展的走向來自行判斷故事的發生順序,代入感就很強了。
三線時空交織的敘事方式是柄兩刃劍,設計結構的同時也稀釋了劇情密度。事實上還是白狼線最有看頭,希裡線乏善可陳,葉奈法線加戲不斷,呵呵倒也符合從選角起就透著的政治正確。算是對巫師世界有了更多了解。特效方面預算還是拮据。
後續幾集片尾帶有吟遊風格的歌曲有悠遠的味道。可能現在人缺乏一點耐心,對整形前的Yennefer的容忍度也不夠高。說起整形,Yennefer這個角色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她的心理狀態,不僅僅是不滿足自己外形的醜陋,而Geralt會愛上她,也絕不是因為她的美貌。
這部劇有很濃的遊戲影子,在很有想像力的背景之下,劇情邏輯還是很清晰的,有一些插敘和副本打怪,所以作為非遊戲玩家刷起來也是挺有趣的一個劇。前幾集每集一個徽章主題,第七集縷清了時間線,第八集索登大戰和destiny註定的相遇。
劇的最大問題感覺就是剪輯混亂的多線敘事給觀眾造成的理解障礙,還有除了大超以外的選角都是政治正確考量遠大於還原人物本身(純遊戲黨觀點),結尾也是太過倉促,不過看到傑洛特左右為難時倒是喚起了當年玩巫師3做任務糾結選項的共鳴。
玩過遊戲,稍微了解過一點點背景故事的表示看起來還是挺有感覺的,能引人對這個故事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也能吸引讓人看下去,雖然一些片段拍的並不好,敘事方法也有待商榷,有些演員有些過於政治正確,但整體上還是值得看的。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的意識都是主觀不一的,正是這些差異性成就了這多彩的電影世界。希望無論褒貶,大家都能理智對待每一部作品!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PS:據說關注我的人顏值都蹭蹭往上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