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管轄的縣 人口43萬 轄8鎮、14鄉

2020-12-15 騰訊網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海東市下轄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邊緣,東北與甘肅省永登縣、蘭州市紅古區相連,東與甘肅省永靖縣接壤,南隔黃河與甘肅省積石山縣相對,西、西北及北與本省循化縣、化隆縣、樂都區毗鄰,縣境南北長約96公裡,東西寬約32公裡 ,總面積1890.82平方公裡。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8鎮、14鄉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土族、藏族等 ,是青海省重要的糧食、蔬菜、瓜果主產區,在全省享有"瓜果之鄉"的美譽。2020年4月,民和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2018年民和縣總戶數有108962戶,總人口有438517人,男性有226767人,女性有211750人,城鎮人口有117337人,鄉村人口有321180人,年內出生7285人,死亡3405人。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在民和古鄯(今古鄯鄉政府所在地)設古鄯千戶所,其轄地為今民和全境和化隆縣部分地區。

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古鄯設驛站,後稱古鄯驛,為西寧衛七驛站之一。

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在茶馬交易中,民和為孳養官馬場所。

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年),將古鄯千戶所操守官升格為守備,並設立巴暖三川營,統兵1040名,今民和為西寧衛控扼要地。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改碾伯千戶所為碾伯縣(今樂都),今民和為其轄地。

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區,民和亦屬之。

1930年4月,從樂都、循化兩縣析置民和縣,取「政通人和」之意。

1949年9月2日,民和解放,9月8日民和縣人民政府成立。

1985年11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改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2020年4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相關焦點

  • 海東市2區4縣建成區排名,平安區最大,你知道最小是哪個縣嗎?
    平安區建成區面積圖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海東市下轄縣,位於青海省東部地區,和蘭州市的紅古區隔湟水河相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管轄了8個鎮和14個鄉,境內盛產糧食、蔬菜、瓜果等農作物,在省內被稱為瓜果之鄉。其城區建在湟水河河谷平壩中,實測建成區面積為12.6平方公裡。
  • 海東有一座自治縣,人口42.88萬,於今年4月退出貧困縣序列
    這個自治縣便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即民和縣。民和縣位於海東市的東南方向,地處青海省與甘肅省的交界地帶,地理區位良好。民和縣的交通條件比較好,京藏高速貫穿全境,川大高速與蘭新高鐵相連,蘭新高鐵在境內設置中間站民和南站。而且民和縣也在今年的4月份被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了。
  • 海東的一個自治縣,在今年4月份成功退出貧困縣,人口42.88萬
    海東的一個自治縣,在今年4月份成功退出貧困縣,人口42.88萬海東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的一個地級市。市名因位於青海湖東部而得名「海東」。是青海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之一,農牧業發達,經濟實力雄厚。全市總面積1.32萬平方公裡,市域內人口147.08萬人,在中國西部各城市中數量眾多。海東市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左右,人均GDP 2萬元左右。海東市經濟發展相對不熱,但一直在進步。下轄2區4個自治縣,其中1個自治縣也取得發展成果,今年4月退出貧困縣序列。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和縣的一個自治縣。位於青海省和甘肅省的邊界。
  • 2020年海東市區劃詳情,了解海東市有幾個區、縣,細分到街道
    幫你了解海東市有幾個區、縣,同時介紹海東市下轄各區、縣的街道和鄉鎮的詳細分布情況。海東市有幾個區、縣?答:海東市有2個區、4個縣(2020年8月)。海東市:樂都區、平安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 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徐有功|北山鄉
    徐有功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史納村人。早些年,徐有功出門打工操作運輸機時,右手不慎被機器「咬」斷。右手落下殘疾,幹不了重活,一家人的生活成了難題。去年11月,北山鄉莊子溝村餐具清洗消毒扶貧車間招收殘疾人,徐有功報了名。自此,成了該扶貧車間的一名工人。「培訓期間有補貼,轉正後,每月能拿到兩千多元的工資。」徐有功對這份工作信心滿滿。
  • 群防群治,守好青海東大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大門|109國道|青海
    縣醫院對所有入院人員先測體溫後放行。通訊員 石延壽 攝「先生,你們從哪裡來?要去哪裡?先給你測一下體溫。」「好的。」「先生,你的體溫正常,請過去吧!」「現在是疫情非常時期,謝謝你們,辛苦了!」……這是筆者1月28日夜晚在京藏高速馬場垣服務區值守檢疫站點看到的一幕。
  • 又有3縣(區)正式脫貧摘帽,海東再無貧困縣!
    我省實現絕對貧困全面「清零」目標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1622個貧困村、5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記者昨日從省扶貧局了解到,民和等17個縣(區)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正式脫貧摘帽。2018年,我省再接再厲,平安區、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剛察縣、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天峻縣7縣(市、區)從全省貧困縣中退出。201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縣、湟源縣、互助土族自治縣、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興海縣、貴南縣、玉樹市、稱多縣、瑪多縣等12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
  • 青海民和縣天保工程20年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青海省東部邊緣,素有青海「東大門」之稱,屬海東市管轄,介於北緯35°45′~36°26′,東經102°26′~103°04′之間,東西長68公裡,南北寬56公裡,總面積18.9萬公頃。
  • 畢節管轄的大縣 人口66萬 轄5街道、10鎮、3鄉、12民族鄉
    截止2019年8月8日,赫章縣共轄30個鄉鎮(其中5街道、10鎮、3鄉、12民族鄉)5街道:雙河街道、金銀山街道、七家灣街道;10鎮:、六曲河鎮、野馬川鎮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66.41萬人,其中男性34.05萬人,女性32.36萬人。年平均常住人口66.29萬人。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49.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
  • 我國「厲害」了的縣,這裡美女如雲風景如畫,人口卻僅有3萬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出行的便捷,一有時間就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和遠處的風景的人越來越多,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厲害」了的縣,這裡美女如雲,風景如畫,人口卻僅有3萬。塔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自治縣,塔什庫爾幹在維吾爾語中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城北有古代的石頭城而得名,轄二鎮十鄉。
  •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縣慶活動新聞發布會...
    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於1950年,是周恩來總理命名的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白犛牛之鄉、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中國高原走馬之鄉。全縣轄14鎮5鄉、178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有藏、漢、土、回、蒙古等28個民族,總人口23萬,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37.1%,藏族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1.7%。
  • 青海海東民族團結故事:民和一家人
    記者在民和縣西溝鄉山莊村採訪「同飲一泉水」各族群眾(央廣網記者 張雷 攝)  央廣網6月20日消息(記者張雷 劉澤耕)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最東部、西寧和蘭州兩大省會城市連接點的中心位置1930年,民和縣建縣,取「政通人和」之意。如今,民和縣是青海省第三人口大縣,30個民族、40多萬各族人民在這裡續寫著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  6月17日-18日,記者跟隨「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全媒體海東行大型採訪活動第四站來到海東市民和縣。
  • 北票市~烏金、黃金、瑪瑙之鄉、青海土族之根、龍鳥之源歷史文化
    北票市,古稱「川州」,遼寧省轄縣級市,由朝陽市代管。地處朝陽市東北部,大凌河中遊。在總面積446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到2019年,北票市人民政府管轄7個街道,12鎮15鄉,市政府駐南山街道。北票市戶籍總人口55萬5567人。
  • 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銀川市工業發展的核心區域。 靈武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早在三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靈武這片神奇的土地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靈武於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靈武縣屬寧夏省,政區分為1市(吳忠市)6區,1950年吳忠市析出。
  • 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出爐,吉林8個村(鎮)榜上有名!
    (茶葉)四川省丹稜縣順龍鄉幸福村(紅雅頂脆紅李)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鎮達槓村(達槓蘋果)四川省黑水縣知木林鄉維多村(核桃)四川省馬爾康市梭磨鄉砍竹村(蔬菜)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五寶鎮(五寶花生)四川省鹽邊縣惠民鄉(鹽邊桑椹)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鎮(農業公園)四川省敘永縣水潦彝族鄉(赤水河甜橙)
  • 湖北這個剛撤縣設市的人口大縣,才是真正的「小龍蝦之鄉」
    縣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市轄區、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林區相同,屬縣級行政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多數縣級市都以「撤縣設市」的方式建立。2020年7月6日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撤銷監利縣設立縣級監利市公告」:監利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
  • 江蘇591萬人口的大縣,撤縣立市後升地級市,GDP超2千億
    宿遷位於長三角北翼,江蘇北部,坐擁駿馬湖、洪澤湖兩大淡水湖,享有「華東淨土,江蘇氧吧」的美譽,截至2017年,宿遷共轄兩區三縣,面積達8555平方公裡,至2017年,宿遷將管轄沭陽、泗陽、泗洪縣及宿豫區、宿城區、湖岸新區、洋河新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蘇州宿遷工業園,共有95個鄉(鎮)和21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設鎮75個,村委會965個,居委會477個
  • 民和:把放心水從「源頭」送到居民家
    走進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城市道路兩旁樹木蔥綠,不時有環衛工人在一旁悉心澆灌;來到鄉村,清甜甘冽的自來水通到了每戶村民家中。然而在多年前,這裡曾是人畜飲水困難、部分地區還有飲用水中氟含量超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