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註:簡而言之,愛奇藝根本不想做單一內容形式的跟從者,「一魚多吃」的戰略才是愛奇藝眺望未來的野心。文章來源:極客網,作者:妍妍。
2018年3月29日,愛奇藝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響了鐘聲。那是愛奇藝發展至今一個值得記入史冊的裡程碑,那也意味著愛奇藝離世界流媒體巨頭奈飛這個目標更近一步。
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奈飛是把一個非常單純專注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的各個區域去複製,而愛奇藝想要做NetflixPlus。」
簡而言之,愛奇藝根本不想做單一內容形式的跟從者,「一魚多吃」的戰略才是愛奇藝眺望未來的野心。
2018年奈飛的前CHO帕蒂·麥考德的《奈飛文化手冊》在中國出版,龔宇為其作序二,在這篇序中龔宇表示「也許愛奇藝與奈飛處於同一個行業,所以我們更加理解和贊同奈飛的企業文化。」
不管龔宇與帕蒂·麥考德是否英雄所在略同,但一年多的時間奈飛的企業文化終究還是沒能幫助龔宇走出困境的迷途,也沒助力愛奇藝走上一個新的臺階,甚至市值還不及奈飛的1/15。
內容是生命力,成本是壓力
內容是賴以生存的基礎,一旦優質的內容跟不上平臺的供給,後果難以想像。原創的吸引力是近幾年奈飛蒸蒸日上的決定性因素,對愛奇藝來說也是如此。
5月19日,愛奇藝發布了截止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從報告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愛奇藝在該季度的營收達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淨虧損為29億,同比擴張61%,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愛奇藝的財報中出現了。
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會員營收達到了46億人民幣,佔據總營收的60%,會員單季度增長超千萬;也正是因為該項業務的超預期表現才進一步抵消了其他業務所帶來的不理想。
但這樣的成績並沒有贏得投資者芳心,財報公布過後愛奇藝股價下跌超3%。會員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疫情對在線娛樂的影響,而這種偶然式並不能代表愛奇藝發展的常態。
在內容成本方面,愛奇藝一季度同比增長9.4%為59億元,演員片酬的限制雖然會讓成本有所收窄,但持續性的優質內容投入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開支。愛奇藝甚至專門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化工作室,為多元化的內容探索提供支持,讓好的內容帶動用戶服務。
優質的內容是愛奇藝發展的護城河,但也正是這些高額成本的付出導致了愛奇藝的虧損,對愛奇藝的現金流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多樣化的商業化拓展亟待尋求。
會員增長放緩,何時撬動盈利扳機
單純的從第一季度來看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的確在增長,但如果綜合前面的數據可以發現增長率明顯趨於下滑,增長勢頭呈現疲態。
5月23日愛奇藝宣布推出星鑽VIP會員,該會員除了能夠免費觀看超前點播聚集和電影內容外,同時還涵蓋了奇異果星鑽會員、FUN會員、文學會員等多種權益,並且在行動裝置、電腦端、電視端等多個埠觀看愛奇藝內容,是愛奇藝全新的嘗試。但目前這種方式是否能夠討得用戶歡心,還不得而知。之前的超前點播就是讓不少用戶為之買帳,但也少不了各種負面輿論的影響。
除了在會員權益上進行創新外,愛奇藝想要不斷發展付費用戶就必須得面向更大的海外市場。對愛奇藝來說,出海並不容易,此前有不少國內享譽盛名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折戟於海外市場。
而被認為是「第二個中國市場」的東南亞則成為了愛奇藝想要拿下的地區。不僅是愛奇藝,對任何企業來說本土化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各地語言、宗教、文化等方式不同,照搬過去肯定是不行,除非像不少大廠那樣在當地建立運營團隊,但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龔宇曾在採訪時表示「其他地區的人們能否接受中國文化產品的價值觀和哲學思想,這個問題格外困難。」
愛奇藝堅持著與奈飛同樣的燒錢模式,但與前者不同的是奈飛已經實現了盈利,並且是只依靠會員收入,這點愛奇藝目前就做不到,依靠會員+廣告的營收形式仍然沒能夠抵消內容等運營成本的支出。
當然不管是奈飛還是愛奇藝,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層中處於焦灼的狀態,Amazon Prime、Apple TV+等都是對奈飛硬碰硬的威脅。而愛奇藝在國內面臨著優酷、騰訊,將來出海必然會面對更多的競爭對手,它們對愛奇藝也是虎視眈眈。
從付費人數來看,愛奇藝遠不及奈飛;從會員付費能力上,國內的用戶才剛剛被培養付費意識,想要像奈飛一樣「任性」的漲價顯然不可能……目前奈飛已經進入了全球190多個國家,海外數量遠遠超過了本土的用戶數量,而愛奇藝仍是以國內為重點,全球化發展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線視頻競爭走入下半場,誰都不能在這場戰鬥中獨善其身,對於愛奇藝來說尋求優質的原創內容、降低內容製作的成本或許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