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匠社研發團隊成員進行機器人的運作測試
因為創業大賽與深圳前海結緣的招俊健,是消費級競技格鬥機器人研發商工匠社科技創始人。公司由最初三五人的創業團隊發展至今,已有近80人的團隊規模。其中,近七成五的成員負責機器人的研發和核心算法。
今年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立十周年,記者不久前來到設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工匠社,工匠社的研發團隊正在反覆測試最新款機器人的運作。團隊成員一邊通過「人機一體」的腰間感應設備運作來控制機器人進行格鬥,一邊通過電視屏幕獲知比分。
招俊健介紹說,其團隊裡有來自香港的事務官負責開拓海外市場。他認為,香港青年強大的能力之一,就是將技術和產品輸送到海外,開拓海外市場。
「前海作為深港通的夢工場,有特別多的港澳青年到這裡來發展。我在前海交流會裡也認識了如今擔任公司負責香港地區市場的事務官,事務官主要負責日本、越南、韓國等地,開拓市場渠道。」招俊健說。
2019年,招俊健帶領的工匠社獲得近十項獎項,其中包括巴士數碼2019年度最佳格鬥機器人、2019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企業TOP100、2018年度機器人行業十大創新應用獎、2019年Fast Company「中國最具創新力公司10強」等。
從手機遙控機器人到用姿態同步算法來完成機器人的輸入和操作,在作業系統方面,格鬥機器人技術更新改變了實際操作體驗感,採用仿人體設計和空間動作捕捉技術,以人偶體感、運動體感兩種操控方式,實現「人機一體」姿態同步。「技術帶來的變化會讓我們的機器人從互動品轉化為運動品。比如說小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就變成由從手機端控制到用姿態進行控制,家長對這種模式的接受程度也會比較高。」招俊健說。
5年來,招俊健和工匠社紮根深圳前海。前海良好的創業環境,讓工匠社持續把規模做大,在2017年工匠社還獲得了如騰訊等企業的融資。招俊健稱,今年是工匠社商業化的第三個年頭,公司的收入規模每年基本保持以三倍左右的速度往前跑。他表示,對自己和團隊而言,他們的夢想是爭取成為從前海孵化走出去的科技企業,他們也相信,在前海,他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責編:李慧博、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