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豎起一座赤身裸體的女權先驅雕塑,引來如潮惡評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龐礡 全現在 收錄於話題#保護女性8#性別意見32

作者 | 龐礡

全文共 1657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11月11日,在英國倫敦北部,女權主義之母——瑪麗·沃斯頓克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雕塑出現在紐靈頓綠地上。她身體全裸,通體銀色,從一團扭曲、混沌的女性身體結構裡走出來,底座上鐫刻著沃爾斯頓克夫的一句話,「我希望女性的權利超越自己,而非超越男性。」

在宣傳視頻裡,雕塑的創作者,藝術家藝術家瑪吉·漢柏凌(Maggi Hambling)解釋道:「這座由女性形態交織而成的塔,最終形成了位於頂端的女性形象,她正在挑戰這個世界。」而裸體的女人代表著「從這一團有機物裡湧現出的每一個女人,」猶如一場再生。

雕塑立在紐令堡綠地,以紀念沃斯通克拉夫特在附近的工作與生活。(作者:Grim23,圖源:wiki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6044993)

沃斯頓克夫特是個小說家,也是法國革命史的研究者,她曾在紐靈頓綠地附近生活和工作,25歲那年在這裡成立了一所女子寄宿學校。

她最為後世銘記的身份是女權主義理論家——儘管「女權主義(Feminism)」一詞在她生前還沒有被創造出來。在1792年,她寫下著名的《女權辯護》,這部作品被視為當代女權主義者們的「基本法」,其中提出男性擁有的權利也應平等地給予女性,女性應該擁有自由和經濟權,成為無須依附男性的獨立個體。

她在書中闡述的觀點遠超過她所處的時代。要到1882年,英國才頒布法律,允許已婚女性擁有獨立的財產權,1918年,30歲以上擁有一定財產資格的女性有了投票權,1928年,女性選舉權才擴大到21歲以上的所有婦女。

這尊雕塑回應了社會存在多時的訴求——全英國有51%的人口是女性,但根據慈善機構「公共紀念碑和雕塑協會」(Public Monuments and Sculpture Association)的目錄,全英國925座公共雕塑裡,只有15%的女性角色,其中近一半是虛構人物,而真實人物裡,14個是聖母瑪利亞,46個是皇室成員——這意味著除此之外的女性雕塑只有25座。

但如今,當沃斯頓克夫特站在綠地上,公眾的評價卻並非全是讚揚。在社交媒體上,有人認為這很酷、很先鋒,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沃斯頓克夫特、甚至對女性的不尊重,這其中甚至包括成功遊說英國央行,把簡·奧斯汀印到10英鎊紙幣上的作家和女權活動家卡羅琳·克裡亞多·佩雷斯(Caroline Criado Perez),「我一直想為沃斯頓克夫特立一座雕塑,但不是這樣的。」

沃斯頓克夫特的成就正是人們提出批評的原因:它象徵性地描繪了一位裸女,而不是栩栩如生地刻畫出那位女權主義者形象。「男性的雕塑都是衣冠楚楚,因為人們關注的是他們的工作和成就,」一位英國作家說。沒有人會塑造、展覽裸體的牛頓或者邱吉爾,但沃斯頓克夫特卻一絲不掛。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1759 - 1797)(圖源:CFP)

除此之外,雕塑的呈現方式——纖細苗條的身材也受到詬病。「這是個赤裸而完美的女性之夢,我認為這種表述對她是一種侮辱,」卡羅琳·克裡亞多·佩雷斯說。

這並非女性雕塑第一次因「完美身材」而受詬病。上個月,在美國,一座名為「美杜莎和玻耳修斯的頭顱」的雕像在紐約市法院對面安裝。因性侵而被廣泛指責的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就在紐約市法院受審,7英尺高、一手揮劍、一手提著斷頭的女妖因此被視作Metoo運動的象徵。但與此同時,她纖細健美的身材、豐滿的乳房卻被認為傳統、平庸。

當女權主義之母以相似的方式出現在倫敦,《衛報》專欄發表了瑞安儂·路西·克斯萊特的評論:「二者的創作者有相同的問題,即缺乏創造力。」

「用沃斯頓克夫特自己的話說,』女人自嬰兒時期就被教育美麗是女人的權杖,心靈為身體所困,在它的鍍金籠子裡徘徊,只顧裝飾它的監獄,』可悲,太可悲了。」

但創作者為這個設計理念辯護。她認為,作為反叛者與先驅者的女權主義之母應當擁有一部先鋒的藝術作品,而非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衣裙、坐在維多利亞時期就存在的普通底座上。「衣服定義了人、限制了人,可沃斯頓克夫特是裸體的,她是每個女人,」她解釋說,「大多數男性歷史雕像都遠遠超過了真人大小,但我認為女性不需要佔據主導地位就能變得強大。」

而歷史學家索菲·科倫比(Sophie Coulombeau)則認為,她從雕塑裡感受到了沃斯頓克夫特的氣質,「她比公眾對她的認識更加怪異、更超現實,」她說,「而這個作品讓我感受到了這一點。」

原標題:《倫敦豎起一座赤身裸體的女權先驅雕塑,引來如潮惡評》

相關焦點

  • 《三國無雙7帝國》惡評如潮
    不過有意思的是,儘管玩家惡評如潮,但在之前的媒體評測中,FAMI通還是將《真三國無雙7 帝國》加入了白金殿堂,《刺客信條:大革命》也不例外,這不禁讓人對其評分流程和標準產生懷疑。不過,按計劃《真三國無雙7帝國》還將登陸PC。
  • 割草半成品 《真三國無雙7:帝國》亞馬遜惡評如潮
    割草半成品 《真三國無雙7:帝國》亞馬遜惡評如潮 時間:2014-11-28 13:47:39 來源:未知 作者:liyunfei
  • 惡評如潮,豆瓣評分僅2.7,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什麼這麼差!
    引言:惡評如潮,豆瓣評分僅2.7,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什麼這麼差!所以是這些原因造成了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什麼這麼差,惡評如潮,我記得王晶曾說過一個觀點:真正會演戲的演員,是要靠眼神演戲的。其中梁朝偉,張家輝都是眼神戲非常好的。
  • 關羽武聖上線後惡評如潮,玩家建議優化,冰封戰神:怪我起點太高
    但皮膚一上線也引來了不少問題,武勝特效曝光後,網上惡評如潮,大量玩家建議重新優化,冰封戰神訕訕地表示「怪我起點太高?」五虎系列的皮膚都擁有「守護靈」的特徵,在開啟大招時頭上會顯示出靈體的狀態,而靈體的顏色和皮膚的主色調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武聖關羽的守護靈自然也是墨綠色。
  • 《真三國無雙7:帝國(Dynasty Warriors 8:Empires)》惡評如潮...
    《真三國無雙7》評價  評論欄也是惡評如潮,甚至有玩家給出了,完全就是半成品的極惡評價,要知道,《真三國無雙7:帝國》當初可是為了「提高遊戲品質」而延期發售了一段時間,所以這提高的品質到底去了哪裡,也是真讓人難以琢磨
  • 《多寶塔碑》背面,另一部書法卻「惡評如潮」……
    楚金禪師乾元二年(759)七月七日圓寂,春秋六十二,法臘三十七,碑文謂「右脅薪盡火滅」,這是佛祖雙林入滅的典故;於是「天子憫焉,中使吊焉」,聚集「真白凡數萬人」,如法荼毗,安葬於長安城西龍道原法華蘭若。至貞元十三年(797),由深得唐德宗寵幸的宦官竇文場奏請,為楚金加諡號「大圓禪師」,貞元二十一年(805)立碑,鐫刻在《多寶塔碑》的陰面。
  • 宮崎駿新作預告發布惡評如潮,是技術革新還是向市場低頭?
    導語:宮崎駿的動畫在世界上都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而這個無可替代的地位,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吉卜力作品不斷的好口碑累積起來的,但近日由宮崎駿擔任監督策劃,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擔任導演的長篇動畫《阿雅與魔女》發布了定檔預告,卻讓一眾網友直言「宮崎駿已經回不去了」「連宮崎駿都屈服了」,一時之間惡評如潮。
  • 著名雕塑《思想者》到底在思考什麼?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一位經常赤身裸體出現在大庭廣眾的男人,這位身材健碩、線條勻稱、單手託腮、赤身裸體,遠看如牙痛患者,近看似哲學巨擘的雕像,是法國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晚年最為得意的作品——《思想者》。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思想者》最早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雕塑,而是跟一座名為《地獄之門》的雕塑在一起,而這個《地獄之門》取自於但丁的《神曲·地獄篇》。
  • 【遊俠導讀】《異形:殖民軍》自從上市後就惡評如潮,IGN甚至只給這...
    《異形:殖民軍》自從上市後就惡評如潮,IGN甚至只給這款遊戲打出了4.5分差評。這款遊戲評價如此差,很多玩家紛紛猜測是因為製作時間不夠,但這款遊戲明明是在延期7年後「誕生」的,為什麼還會說製作時間還不夠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 PS4/PS3《星之海洋5:忠誠與背叛》媒體評分匯總 惡評如潮不及格
    我想,面對媒體的惡評如潮,Square Enix和tri-Ace也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吧!
  • 精靈寶可夢:幻獸薩戮德官方詳細介紹,最沒排面的幻獸,惡評如潮
    因此消息一出,可謂是惡評如潮啊!不過根據官方劇場版的截圖,貌似是薩戮德收養了一隻人類的嬰兒,將他撫養長大。這一點似乎體現出薩戮德也有很溫柔的一面。少年在薩戮德的撫養下,也有種人猿泰山的感覺,非常的熱愛寶可夢,夕陽下,眾人的背影也顯得很溫馨。這一點也仿佛與官方的圖鑑設定不相符。大概官方會在劇場版中體現出薩戮德作為森林的守護者,英勇戰鬥,保護弱者的形象。
  • 《冷血狂宴》剛上映就惡評如潮,哪怕眾星雲集也拯救不了郭敬明
    不知一向口若懸河的郭敬明,面對如潮的惡評,會作何反應?但是一方面是觀眾的瘋狂吐槽,另一方面則是高收視率。總而言之,郭敬明的電影生意做得很成功,雖不叫好,但叫座。以《小時代》為例,它的累計票房已超過20億。即使是剛剛上映的《冷血狂潮》,播放量也突破2000萬。雖然這部影片並不怎麼樣,但也不能否認郭敬明的炒作,在導演當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 多種多樣、富有傳奇色彩的雕塑,全球十大著名商業街
    據統計,全市共有各色雕塑1100餘處,如同組成了一座巨大的雕塑博物館,多姿多彩,令人流連忘返。許多鑲嵌在城區各處的雕像都以重大的歷史事件和著名人物為題材,宛如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比如《田園》雕塑是一組由三件作品組成的組雕,它生動地再現了貝多芬第六交響樂《田園》的藝術精髓,將音樂與雕塑藝術完美地融為一體。五月革命是阿根廷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偉大事件。
  • 英國倫敦:「蒼蠅」成雕塑,特拉法爾加廣場第四柱基迎來新作品!
    當地時間2020年8月1日,英國倫敦,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第四柱基迎來新作品《終結》(THE END),是由鮮奶油、一顆櫻桃、一隻蒼蠅和一架無人機組成的巨大漩渦雕塑,其作者是Heather Phillipson。
  • 歷史上的有三十個男寵的公主,還是女權先驅,最後死於亂刀之下
    影視劇中的劉楚玉和劉子業女權先驅,荒淫無度前面提到了山陰公主與何偃結了婚,按理說有何偃這麼個家境好長相好的駙馬爺山陰公主應該很知足。這麼一看山陰公主還頗有平權思想,怎麼說也得是那個時代的女權先驅了。本來就對山陰公主言聽計從的劉子業二話沒說,挑選了三十個青春帥氣的美男子送到山陰公主府上。
  • 有村架純惡評如潮:簡直就是第二個濱崎步!?
    最近,女演員有村架純惡評瘋傳。 另外,她在出版界的惡評也不斷湧現。有村在接受某雜誌的攝影和採訪時,所屬事務所的修正指示太過執拗、詳細,差點引起糾紛。 「有村的言論就不用說了,連記者的評語被要求修改。事務所還多次要求修正圖片,什麼消除皺紋啦、削腮啦,提出了數不清的要求。讓人想起了曾經的濱崎步,經常提出超出常規的PS要求(笑)。
  • 倫敦城市機場外的公共藝術:雅典娜青銅雕塑
    這位在倫敦城市機場外的高個子灰色女士是雅典娜,她還是英國最高的青銅雕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紐漢姆市政廳選擇雕塑的地點時,唯一的反對聲音是機場本身。本來打算用一系列同心環照亮該雕塑,但從未添加。
  • 女權運動先驅:阿比蓋爾·亞當斯
    除此之外,大部分戰爭發生在附近,萊剋星頓戰役和康科德戰役的部分戰場距離她家只有20英裡,逃跑的士兵躲在她的房子裡,士兵們在她的院子裡訓練,她甚至熔化器具為士兵做火槍子彈,邦克山戰役打響後,阿比蓋爾被炮聲驚醒,阿比蓋爾和約翰·昆西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親眼目睹了查理斯敦的大火,當時,她正在照顧一位家族朋友約瑟夫·沃倫博士(Dr. Joseph Warren)的孩子。
  • 英國倫敦再現搶購潮 部分超市開始限購
    原標題:英國倫敦再現搶購潮 部分超市開始限購   當地時間22日,總臺記者在英國倫敦
  • 《相棒13》結局惡評如潮 成宮寬貴畢業造話題
    仲間由紀惠成下任「相棒」熱門人選  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日前結束的朝日臺人氣刑偵系列劇《相棒13》的結局由於太過令人意外,在網絡上招來了不少惡評。n410057664.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50320/n410057664.shtml report 1360 仲間由紀惠成下任「相棒」熱門人選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日前結束的朝日臺人氣刑偵系列劇《相棒13》的結局由於太過令人意外,在網絡上招來了不少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