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不斷地與病魔作鬥爭,醫學發展成為人們擺脫病魔的關鍵。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大量的脊髓灰質炎患者,不少兒童因病情嚴重導致癱瘓,甚至死亡,所有人都對此感到擔憂,而脊髓灰質炎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兒麻痺症。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剛剛從蘇聯留學歸來的顧方舟挺身而出,立即展開疫苗的研製工作,當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癱瘓的危險,服下了疫苗溶液,最終獲得成功,解決了全國性的大問題。
與此同時,顧方舟還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疫苗為液體溶液,需要低溫保存,且運輸不便,對於治療偏遠山區的孩子來說,無法達到及時運輸的效果。所以,後來他又帶領團隊研製出了糖丸疫苗,不僅方便運輸,而且孩子又喜歡吃,這給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和家庭帶來了溫暖和希望。顧方舟為我國的醫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所有人銘記。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糖丸爺爺」。
在此之前,全世界的脊髓灰質炎患者為了維持生命,不得不一直躺在一個鐵桶式的呼吸機中,俗稱「鐵肺呼吸機」,它是由美國工程師菲利普·德林克於1926年研發而出的,是一個能夠替代人體器官的醫療器械。它的工作原理為:鐵桶外部連接著泵,病人將頭伸出外面,當鐵桶內的空氣被抽出時,新鮮空氣進入病人肺部;當鐵桶內的氣壓增大時,病人肺部的空氣又被擠壓出去,如此一來就能夠保持患者的正常呼吸達到維持生命的效果。這項發明在當時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創造,很多脊髓灰質炎患者得到救治。
說起「鐵肺」,不難讓人聯想到它的最後一位使用者保羅·亞歷山大。他於1946年出生於美國,6歲那年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質炎,在短短的幾天內,他脖子以下的身體各部分幾乎完全癱瘓,並陷入長時間昏迷。後來保羅·亞歷山大回憶稱:「當時我的身體不受控制,就像被惡魔附體,它將我所有的美好都帶走了。」
他的家人很快將他送往醫院,經過醫生的診斷後,他們得知保羅·亞歷山大已經永遠地離開了,醫生將他移送至存放脊髓灰質炎逝者的房間中。他的父母難以接受這一噩耗,堅持建議醫生再次做出檢查,面對如此父母堅定的父母,一位醫生對保羅·亞歷山大進行了再次檢查。果然奇蹟出現了,保羅·亞歷山大還有一絲呼吸。對於這一情節,後來保羅表示,他曾抱怨過這種事為何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最令他感動和欣慰的是自己擁有如此愛他的父母,這也成為了他後來堅持下去的希望和動力。
之後,保羅就一直依靠「鐵肺」維持著自己的生命,雖然全身癱瘓,但保羅仍然堅持不斷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他通過用嘴咬著一個綁著一支筆的塑料尺來敲鍵盤打字,憑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服輸的精神,後來他成功考入法學院,並最終通過了律師考試資格,成為一名真正的律師。再後來,他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並擁有成百上千位客戶。每次接待客戶時,客戶了解他的情況後都紛紛驚訝不已,由此讓客戶感覺他是位了不起的人,因此幾乎沒有客戶會拒絕他。
現如今74歲的他已躺在呼吸機中長達68年,他的一生雖然有些不幸,但他的故事激勵了很多人。與此同時,人們對當時脊髓灰質炎患者的處境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識。自從我國的顧方舟院士研製出疫苗後,各國所有的脊髓灰質炎患者終於告別了「鐵肺呼吸機」,可以說顧方舟院士不僅為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世界各國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