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70後80後的人來說,臥鋪大巴車可是承載了青春的奮鬥血淚史,想當年很多人在一些二三線甚至四五線的城市縣城做小本生意,需要到在大城市裡面去進貨,長途跋涉非常辛苦,如果只是坐著時間一長難免腰酸背痛,全身上下不舒服。那麼,臥鋪車這個車型就應運而生了,大家可以在巨大的車廂裡面躺著休息,然後睡一覺起來就能到達目的地,這樣既不用耽擱旅途,又可以睡覺休息,豈不是非常愜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到零幾年的時候還存在有大量的長途臥鋪大巴車運營,選擇長途乘坐臥鋪大巴車的旅客也不在少數,但是仿佛從2010年開始,在客運站裡面的長途臥鋪大巴車慢慢地不見其蹤了,但是大家都基本淡忘了這件事,也不清楚為什麼不見蹤影了,其實本質的原因是下面這些因素。
火車飛機等便捷長途交通方式沒有普及,而現在已經基本普及!
其實在九十年代甚至零幾年時候,我們國家的基礎公共運輸體系還處於發展普及階段,尤其像貨車和飛機這種長距離旅途交通工具,而西北地區尤甚。甚至有些地區還是石子路或者土路,而很多公共運輸比如很多城際縣際班車有的一天一班,有的遠的地方甚至一周或十天半個月才有一班,所以出行非常不便!
對於臥鋪大巴車來說,最常見的就是省內或者省際兩個城市之間的客運,稍微遠點的兩個城市之間怎麼也得幾十公裡上百公裡,而且像西北的很多省份面積比較大,有時候幾百公裡也是常事,那時候沒有這麼多火車、城際動車高鐵等,甚至很多城市之間根本沒有高速公路,就不得不走低速縣道或者省道,這樣一來就得花大量時間。如果在白天的話早上發車,基本到傍晚時分甚至太陽落山之後才能到大目的地,整個一天路途顛簸、舟車勞頓而且也浪費了時間,而臥鋪大巴車就是晚上出發,第二天凌晨到達目的地,對很多跑生意的來說極大地節省了時間而且人也不會顯得很累。
總之就是那個年代火車飛機並不普及和發達,甚至很多地方連高速公路都沒有,所以就很耗時間,那麼晚上趕路的話旅途會在睡夢中進行,節省白天時間也不會很累。而在過去的十年裡社會迅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快,並且火車、飛機、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也迅速普及並且完善,人們會選擇更方便的更快的交通出行方式。
臥鋪大巴車內空氣品質堪憂,長時間容易缺氧或導致病毒傳播!
臥鋪大巴基本都是2層到3層,就是車寬度的橫向會安排三個單人床,中間有兩條走廊,然後兩側靠窗,然後車的高度空間是兩三層,然後就是相同的擺放布局一直沿著車長延伸到車尾,整個空間也是相對比較緊湊,容積率比較高,所以這樣以來汙染源就比較多並且非常稠密。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腳氣非常厲害的人在距離你不遠的地方脫下鞋子並且任由味道在周圍蔓延,而且這樣的狀態會持續一整夜,就現在來說一般的人都是無法接受的,那個年代的人由於條件的限制沒有其他的選擇,所以只能默默忍受。而且更不可思議的是有些人如果感冒了後者有一些其他的流感傳染病,那麼在臥鋪大巴車裡會迅速擴展,並且有足夠的時間。所以臥鋪大巴車內空間封閉,所以空氣品質差,長時間容易缺氧或者導致病毒傳播。
臥鋪大巴車夜間行車視線不好,司機容易犯困!並且容易超載,行車不安全。
剛才上面有說到,由於長途臥鋪很多時候都是入夜發車,凌晨到達目的地,所以基本全程是夜間行車。眾所周知,夜間行車視線比較差,而且前幾年的道路環境也是比較惡劣,很多地方路非常窄,而且路況很差,對向車道會車時候就必須得小心翼翼地湊,而且還有一些地方的很多縣道或鄉道根本沒有路燈,本來視線就不好,如果這時候對面車道的車子開了遠光燈,這個瞬時致盲,所以路上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另外就是很多司機並不會因為晚上要跑車,所以白天就規規矩矩地去睡覺,他們很多人白天只睡一小會兒,很多司機都是和很多人一樣去打麻將或者做一些其他休閒的事,到晚上時間一長尤其後半夜的時候很容易犯困,這時候就很危險,必須換班或者有人提醒,但是不少換班的司機白天也沒怎麼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所以也會犯困,而其他人到後半夜都呼呼大睡了,誰會來提醒司機,所以夜間行車還是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的。
最後就是很多司機和跑長途養車的老闆為了跑一次賺到更多的錢,就選擇了超載,他們在兩個床之前做了類似擔架一樣的東西加在相鄰的兩個床之間,這樣就可以再多拉上1/3的乘客,這樣一來就更危險了。綜上所述,第三個因素就是夜間行車視線不好,而且不少司機由於白天疏於休息,所以行車期間容易犯困!並且長途車容易超載,行車不安全。
臥鋪大巴車結構複雜,發生事故容易導致二次傷害不易逃生並且救援相對較難!
上面在說第二條空氣品質的時候,談及了臥鋪大巴的內部床體的布局,而這樣的布局使得內部結構複雜,並且垂直空間相對侷促,並且因為是床身的緣故,大部分的臥鋪大巴根本沒有針對躺著的乘客系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也就是說沒有基本的被動安全保護措施,這樣一來發生事故的話乘客生還概率較小。同時由於其複雜的內部構造,發生事故之後還極容易引發二次事故,導致乘客被內部結構體再次傷害。在發生重大事故時候,內部組件繁多結構複雜會直接影響乘客逃生,安全通道被阻,而且也使得救援人員很難到達具體的施救位置,所以施救者到通常施救現場先要破除大量車身內部鋼管、連接組件、床體等,費時費力,嚴重拖慢救援速度和救援效率。
最後總結一下,當年做生意走南闖北的人現在基本也是事業有成的大老闆了,他們的創業奮鬥史中臥鋪大巴可是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或許是他們年輕時候最喜歡的長途交通出行方式,但是對現在這個火車飛機遍布大江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的新時代社會來說,當年獨樹一幟的臥鋪大巴車如今因為上述的原因已經不見蹤影,永遠成為歷史了。
歡迎大家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說出你奮鬥史裡有沒有臥鋪大巴車!
歡迎大家關注我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