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了篇「無論萬茜還是誰,告訴你十七是小紅襖,都是騙子」,第二天「十七」就直接換好殺人的行頭兒,拎著把小刀上街作案了。看他抓著紅手套那一臉享受的聞得那個香,老實小孩兒秒成變態狂。
有人說了,你不說十七不是小紅襖嗎?臉打得真疼,跟馬蘇似的。
嗯……真是咱臉疼嗎?
《武林外傳》有一集《大嘴裝瘋孵雞蛋,佟掌柜設宴套難題》,燕小六拿十幾道題目測試李大嘴,佟掌柜、白展堂、呂秀才、祝無雙那一幫「熱心人」想方設法幫著李大嘴應對,結果大嘴滿分!
不過,燕小六那貨拿的這些題目是反向的,分越高,事越大。
一看李大嘴都整對了,燕小六那雙鬥雞眼都快見面了——「答對五題就是變態,十題就是殺人狂,答對十五題就是不折不扣的變態殺人狂啊!!!」
感覺《新世界》也是道反測題,「十七就是小紅襖」這一題,也就徐兵能編得出了。就這胡編法,能猜出「十七」是「小紅襖」的,思迴路也得足夠清奇。
來說說這事兒有多荒唐。
「十七」要殺田丹,被她發現了,趕緊把刀藏起來裝好人。
有這必要嗎?
一個挨了一槍,又被捅了三刀的傷員,發現你了又能怎麼樣?你直接下刀不就完了?需要遮遮掩掩嗎?
有人說是外面有敲門的,「十七」才沒敢下手。且不說敲門的還沒來,單說刀美蘭出去了,院裡就剩「十七」一人跟田丹,敲不敲門不重要,真殺了她,如何能脫得了干係?
這就一個詞兒——故弄玄虛。
「十七」不光把修相機的丁師傅給殺了藏到一輛拉稻草的馬車上,溜達一圈他又回來了,還當著車主的面,把人馬車給趕走了,把丁師傅拉到荒野野外去埋。
試問:你要真想栽贓丁師傅,殺完不先去處理屍體?就放大街上?不怕車主發現?
再說了,那年頭有輛馬車容易嗎?莫名其妙的你把人馬車弄走,車主得跟你玩命。然而搞笑的是,車主還有好幾個看熱鬧的,就眼睜睜看著「十七」把車趕走,不但都沒跟著,反而是駱駝跟出來了。
更搞笑的是,車主不去追車,而是就在原地跟幾個吃瓜群眾聊得那叫一熱火朝天——「殺了人擱我車上,還把我馬車給弄走了,你說多孫子!」
你這事辦得才真叫孫子!掩飾啥呀,你就是第一個「小紅襖」的「幫兇」。
再說「十七」,趕著馬車,找地兒挖坑埋人去了,駱駝跟出來了,後來又不知跑哪兒去了。
跑了駱駝跑不了事,你個駱駝就是第二個「小紅襖」的「幫兇」。
再說那匹拉車的馬。
「十七」把丁師傅弄下車,這匹馬掉頭拉著車回去了。「十七」也不管它,這不就是讓它回去通風報信嗎?一路滴著血,比徐天再傻一點的,也找得到啊。
「十七」是傻子麼?馬車回去了,主人已經報警了,這貨還費那麼大勁,累得跟個孫子似的在那挖坑呢。噢,趕情把人拿土埋上,就沒人知道了是麼?
這哪是那個四年沒逮到的變態連環殺手「小紅襖」啊?這就是個二傻子!這也不是「十七」,這就是個「十三點」。
還想問問編導徐兵,北平的寒冬臘月,地面凍得梆梆的,就「十七」那小身板兒,就那麼點時間,刨半人深那麼老大一坑,你知道這工程量多大嗎?挖掘機專業都不用開了,讓「十七」開個班,手刨就夠了。
再說徐天、燕三兒四個人。
「十七」正埋人,徐天一伙人跟著馬車追來了。就照徐天為了破案打屠夫砸丁師傅店收拾高醫生等「疑犯」那勁兒,現在殺賈小朵的「真兇」就在眼前了,他不得玩命兒先把這位給按倒?
不!
任「小紅襖」逃跑,徐先生先跳坑裡去刨人,那仨就圍在那兒旁觀。刨出來一看:噢,沒錯,這確實是丁師傅!咦,「小紅襖」呢?跑了呀,快追!
還追啥呀,都跑出去半裡地了。看到這兒才恍然大悟,為啥四年徐天都逮不著「小紅襖」?你倆很可能就是一夥的呀!你這就是赤裸裸毫無掩飾地放他順利逃脫啊。
你還在那裝模做樣,轉著圈兒的回憶你爹徐允諾:哎呀好氣人啊,我暈!
然後……這貨真的適時暈過去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個從第一集開始就在北京的大小胡同不停飛奔的「跑男」,還有主業就是「跑步」的拉車的車夫,加上一個燕三兒,追不上一個挖了半天坑累得跟個仨孫子似的「十七」。
還能說啥呀?看這狀況,你們這幾個都是「小紅襖」的「幫兇」。
還有那位田丹,「福爾摩斯諸葛柯南太極無敵閻芳在世神奇女俠超人丹」,更是個天大的笑話。
這位心理學大師,跟監獄裡小嘴叭叭的逮個照片那一通「分析」,人「十七」就站你眼皮底下,大活人天天在你眼前晃,你咋不分析分析他?
就你跟徐天打著查「傷口」的名義,那一通「互摸」,人「主刀手」十七就在外面瞅著你倆互嗨呢,你都給他摸直了,你知道嗎?
有一網友說得挺好——「小紅襖是三人團夥作案。1編劇 2導演 3十七」。
所以說,「十七」只是「小紅襖」的形象代言,真正的「小紅襖」是編導二合一的徐兵。
還有個網友說得也很好,「十七就是小紅襖」屬於導演硬栽贓——「十七不可能是小紅襖,如果非要栽贓他的話,我只能說:導演你豪橫」。
又有個網友表示不解——「是不是想捧洪洋?本來就一個龍套,硬塞這些戲份,導演是不是對反轉有誤解?」
試問誰能猜到——貫穿全劇始終,掛在所有人嘴邊,實為《新世界》第一男主角的變態殺人狂,是這麼個不起眼的小配角?這麼個編法,除了莫名其妙之外,對全劇,對《新世界》,有何意義?
試問誰又能猜到——原來「十七」的變態心理,源於他那個陰森恐怖的「原生家庭」?貫穿了整部劇的一條主線,埋了幾十集的雷,最後就這麼蔫不出溜的給硬點了不說,田丹你給出的那個殺人動機「不是恨,是源於性衝動」的結論,你得圓個場啊?
就這麼生生「直給」!
就這麼突然拿大量篇幅出來給「十七」加戲!
「丹神」也不分析了,「天哥兒」也不硬玩了,就這麼直接讓「十七」出來自曝身份!
更好玩的,「丹神」最終還是被「小紅襖」用對付賈小朵同樣的招兒給拿下了。這回不分析了,改罵人了。編到這程度,這就是收場大甩賣了。
一部70集的電視劇,60多集了還在弄一個跟主題無關的梗兒,實在是可惜了《新世界》這個名字。
你說這麼一這幫人折騰來折騰去,跟「新世界」有個毛關係?
《新世界》嚴重跑題,就算改成《誰是小紅襖》,這也一部不及格的劇。看看《新京報》對扮演「十七」的洪洋的採訪《<新世界>的十七原來就是「小紅襖」!》——其扮演者接受新京報專訪時,笑言導演之所以選他演,可能正是看中了他「無害」的外形特點:「我跟導演討論過,這個角色會有一些強迫症,還有潔癖,他很乾淨。導演也說過,這個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演髒了,他就是一個乾淨的大男孩。」
噢,趕情在導演和演員心中,「小紅襖」就是一個「乾淨的大男孩」啊!
這劇組,實在是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