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英雄哪家慘?美國哥譚找韋恩。
在罪惡之城,蝙蝠俠孤獨的身影穿梭在重樓之上,而質疑與詬病、罪惡與陰謀就好像夜幕一般,如影隨形。
當個偶像?為恐怖代言的他,只能沉默地踽踽獨行。
找個伴侶?可惜命格帶煞,克父克母克妻克基。
看了蝙蝠俠,那些虐主電視劇就再也無法牽動你的淚腺了。
不過,在蝙蝠俠系列中,有個人卻有底氣和他比慘,甚至還在一部電影中青出於藍,喜提「最慘」稱號。
這個人名叫傑森·陶德,而這部電影,就是——
《蝙蝠俠·紅影迷蹤》
蝙蝠俠在漫畫中雖然整天被虐,但是好歹現實中粉絲眾多,個個為他揪心。
可這位傑森同學,他卻慘得更加真實:他是被粉絲投票投死的。
事情要從一段連載漫畫說起。
當年,蝙蝠俠的好基友,第一任羅賓迪克·格雷森,化名「夜翼」單飛,留下了形單影隻的蝙蝠俠。
為了補位,DC安排了一位叫做傑森·陶德的少年成為羅賓,但是由於迪克珠玉在前,加上傑森性格叛逆張狂,引發了讀者們的不滿。
於是在1988年,DC編輯部連載了一段漫畫,在故事中,傑森落在了小丑的手中,被毒打得奄奄一息,身邊還放著定時炸彈。
當蝙蝠俠趕到時,炸彈已經爆炸,傑森則生死不知。
此時,DC發起了投票:傑森生,還是死,由讀者電話投票決定。
熱心來電的鈴聲瘋狂響起,投票結果是5343票死,5271票活。
就這樣,《紅影迷蹤》的開篇事件——第二任羅賓之死板上釘釘,成為了蝙蝠俠心頭的一根刺。
痛到就連《超蝙大戰》裡跟超人打架,都不忘給個鏡頭。
然而傑森雖死,DC萬惡的資本主義本性還在,
不就是死嗎?復活了繼續幫爸爸賺錢!
於是在《蝙蝠俠·紅影迷蹤》中,死後的傑森被人用不老泉復活,性情大變,成為了紅頭罩。
從能力上來看,紅頭罩和羅賓沒太大區別。
訓練有素的體術,叮噹貓一樣的黑科技小裝備,以及謀略出眾的頭腦。
仿佛只是從原諒綠換成了股市紅而已。
但是從路線來看,紅頭罩就相當叛逆了。
蝙蝠俠陣營一直以來的理念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
化身罪犯最恐懼的樣子,震懾他們。不殺人。
而紅頭罩則認為,靠嚇是沒用的,罪犯都是嚇大的。
要停止殺戮,就要成為罪惡的主宰,再控制他們。
於是他穿上紅頭罩的裝束,短期內一統毒品江湖,讓哥譚市的毒梟們拜倒在他的保護傘下。
為何毒梟會聽他的指揮?
因為紅頭罩和其他人不同——
他會給毒梟們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而且不聽他的話,真的會被殺。
表面上看,這就是一個單純的黑化故事:年輕的屠龍者在被殺死後,復活成為了龍。
但是有一件事解釋不通:
與黑道交手多年的紅頭罩,怎麼會不懂黑道的暗潮洶湧?
在利益之爭中強插一腳,必然會遭到反撲,更何況是罪惡之城哥譚市。
答案只有一個——
這一切,其實都是他精心設置的一個局。
在紅頭罩攪渾哥譚市的水後,三個關鍵人物跳進了紅頭罩事件中:
黑道中的領袖人物——黑面人,為了拿回自己的份額打算暗殺他。
(還別說,真有點萌)
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了阻止紅頭罩血腥的「以暴制暴」。
當然,還有越獄專業戶小丑,他純粹就是被黑面人請來助(玩)拳(耍)的。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這三個人對於曾經的羅賓來說,都不陌生。
黑面人是黑道勢力的大佬,是羅賓的敵人。
蝙蝠俠將一身技能傾囊以授,是羅賓的父親、夥伴。
而小丑,則是殺死羅賓的兇手。
這不是巧合,紅頭罩早已算好,只要他涉足毒品交易,勢必引出黑面人和蝙蝠俠。
而要想同時對付紅頭罩和蝙蝠俠,黑面人唯一的辦法就是祭出哥譚的大殺器——小丑。
阿卡姆瘋人院,對小丑來說既是禁錮也是保護,只有走出來,紅頭罩才有機會精準下手而不傷及無辜。
主宰罪惡,卻限制罪惡。
陰謀復仇,卻不傷無辜。
紅頭罩的風格怎麼這麼矛盾?
答案就藏在「紅頭罩」三個字中。
曾經無辜的小丑被人構陷,失足跌入化學毒藥前的造型,就是頭戴紅頭罩。
因此,紅頭罩代表了瘋狂的臨界線。
對於Joker來說,紅頭罩是他發瘋前的最後記憶。
退後一步,是個可憐的普通市民,失足跌落,就是哥譚最臭名昭著的瘋狂罪犯。
同樣的,對於被復活後性格偏激的傑森來說,回頭一眼,還是那個驕傲正義的羅賓,向前一躍,則是成魔之路。
對於年輕的傑森來說,紅頭罩這樣曖昧不明、舉棋不定的狀態,實在是太煎熬了。
他急於作出選擇,好走出迷茫,可又害怕一步踏錯,萬劫不復。
混亂之中,他的心裡出現了三個字——「蝙蝠俠」。
於是,紅頭罩層層設局,將小丑綁架,當著蝙蝠俠的面揚言要殺死小丑,並喊出了那句經典的臺詞——
「選他,還是選我?你決定吧!」
這句能令CP粉開心一年的臺詞,乍一看真的很像在「吃醋」。
當傑森復活歸來的時候,發現那個自己無比崇敬愛戴的人,連為他復仇殺掉一個窮兇極惡的瘋子都不肯。
因此這句話喊出來,要說沒點「證明我在你心中分量」的意味,那是假話。
但是這個兩難選擇,與其說是向小丑復仇、向蝙蝠俠撒嬌,倒不如說是逼迫蝙蝠俠替他做選擇。
若蝙蝠俠想阻止紅頭罩殺小丑,就必須殺了紅頭罩,
那麼紅頭罩就會幹淨利落地死去,在所有人心裡,羅賓還是那個羅賓。
若蝙蝠俠選擇任由紅頭罩殺死小丑,那麼就意味著「殺人」這條線是沒有問題的,紅頭罩可以繼續走下去。
對未來舉棋不定的紅頭罩,將他人生的抉擇交給了蝙蝠俠,
因為他無條件相信蝙蝠俠,在他心裡,蝙蝠俠從不會犯錯。
但是紅頭罩錯了。
憧憬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在他眼中,那個黑衣鬥篷的黑暗騎士,幾乎是一座神祗,完美而高大,有著無數的道德準則。
殺人,不過是眾多準則中的一個而已,就算殺了小丑,也無毀於蝙蝠俠的偉大。
可其實,長期在罪惡和恐懼中遊走的蝙蝠俠,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外表看起來堅如鐵石的他,甚至都不能算是「正常人」。
因此,「殺人」對蝙蝠俠來說,就是心靈的馬其頓防線,一旦突破,他苦苦維繫的理智就會瞬間破潰。
曾經強行壓制的瘋狂、恐懼、惡意、邪念、欲望等無數惡意會將他吞噬,以蝙蝠俠的能力,暴走之後毀滅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別的宇宙各種走歪的蝙蝠俠,還組成了「黑暗騎士團」)
關於紅頭罩與蝙蝠俠的矛盾, 蔣捷有一首詞說得很到位: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紅頭罩的眼中是快意恩仇,是生死決斷,是勇敢無畏,小小原則,破了就好。
而在蝙蝠俠的心中,則是山河翻覆,天地無常,一步踏空,全球陪葬。
一邊看不清,一邊道不明。
這分歧怎麼破?不需要破。
因為這就是父子的常態。
在《紅影迷蹤》中,沒什麼感天動地抱頭痛哭的場面,但父子感情的鋪設卻貫徹始終。
動作設計上,紅頭罩那招乾淨利落的凌空斬索,與羅賓時期的回憶無縫銜接,讓人遙遙望見他們曾經並肩作戰的時光。
敘事上,寥寥幾筆,便將二人數年的默契歷數清楚。
而臺詞設計上,更是字字帶血,句句含淚。
復仇也好,分歧也罷,說到底,精心布置的復仇大棋,其實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父子對峙。
超級英雄可不可以殺人?
罪惡要震懾,要是要控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任何人都不知道道路的終點有什麼在等待著我們。
沒有對錯,只是父子二人選擇的道路不同。
他們可以互相不同意,甚至可以兵戎相見。
但是蝙蝠俠、紅頭罩,乃至所有觀眾都知道:
很慘的蝙蝠俠有一個很慘的兒子,他們都在瘋狂臨界線上,倔強地死守著最後的理智,在兩條路上遙遙地深情對望。
而那些美好的時光,永遠都留在心裡。
對於一對父子來說,這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