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貓」成「哆啦A夢」 IP授權市場高速發展

2021-01-13 中投顧問

  編者按:真正的衍生品收益不應該是簡單的授權,而是IP價值長線的增長。

  十六年前,朱曉菊帶著「機器貓」的形象去找國內企業談合作,不少人都向她提出過相同的疑問:把卡通形象印在產品上,難道不是應該向產品方支付廣告費嗎?「在當時,這個市場(IP授權)是幾乎不存在的。」艾影公司總經理朱曉菊向《三聲》回憶道。

  十六年後,不但「機器貓」已經變成「哆啦A夢」,IP授權市場也開始高速發展。根據《2018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的數據,2017年中國被授權商品零售額達到747億元,連續兩年全球增長率最高。

  「哆啦A夢算是一個長青的形象IP了,它見證了內地IP授權市場十幾年的發展。」朱曉菊表示,從一片荒蕪到產業燥熱,這背後潛藏的是整個行業對於IP衍生價值追逐的焦慮——誰也不願意錯過這個早已在其它國家被驗證過的市場。

  但國內IP授權仍處於初級階段。根據LicenseGlobal的數據顯示,全球授權商品的零售額超過2600億美金,中國僅佔全球總額的3%。《白皮書》也指出,國內授權市場上的主要IP仍以美國IP為主佔40%,其次為中國大陸佔26%、日本佔11%。

  這樣的背景下,更多玩家正在進入,試圖勾勒出這個曾經「不存在的市場」未來的模樣。除了原本從事IP授權及運營的公司,擁有資金、技術和流量的網際網路平臺也已入局:阿里魚、騰訊系鵝漫U品和網易聚玩紛紛成立、開發IP授權業務,試圖「攪動」和賦能這個藍海市場。

  市場的成熟還需一些時間。「真正的衍生品收益不應該是簡單的授權,而是IP價值長線的增長。」光影靈動創始人趙寧對《三聲》表示。在她看來,IP授權市場龐雜多樣,能否做到歷久彌新是檢驗一款IP價值的重要標準。

  「像HelloKitty這樣具有幾十年營收能力的IP,國內還沒有出現。」她說。

  從荒蕪到繁盛

  1979年,日本人近藤宏在香港成立香港國際影業,專門從事《七龍珠》、《聖鬥士星矢》和《哆啦A夢》等日本IP的授權代理。2002年,香港國際影業在上海成立艾影公司,負責這些IP在內地的授權業務,也成為較早一批在內地從事IP授權的公司。

  但即使是現在看來「長青」的哆啦A夢,其IP授權業務在內地也並非一帆風順。

  「一開始確實遇到了一些挫折,基本上一整年的時間都在跟大陸企業灌輸概念。什麼叫IP授權、為什麼要授權、有什麼好處、哪些案例等。」朱曉菊說,當時大陸企業既缺少這方面的經驗,也沒有相關知識,因此,最初的試水是從外企開始的。

  比如,艾影曾與肯德基聯合推出了一款哆啦A夢形象的公仔,具備錄音及播放功能。「在當時來講是個爆款,我記得很多餐廳外面都排了很長的隊,大家覺得這個產品很新鮮、很新奇。」

  但爆款只是偶然,2005年之前,「荒蕪」才是這個市場的常態。這也使得哆啦A夢在國內的IP授權業務在不短的一段時間內都難言成功。

  從內部看,這與艾影的宣傳策略有關。很長一段時間內,艾影都將哆啦A夢界定為兒童品牌,但這個階段,內地喜羊羊、熊出沒等形象逐漸成為兒童群體中的主流內容。在觸達並影響兒童兒童群體上,哆啦A夢並無太大競爭力。

  從外部看,一方面,當時荒蕪的市場環境使得業務難以開展。更重要的是,2004年開始,廣電總局一系列對境外動畫內容的限制政策,使得以哆啦A夢為代表的動畫形象在消費者認知中的持續性被強行中斷。

  在哆啦A夢「水土不服」時,本土勢力奧飛娛樂卻憑藉《喜羊羊》、《鎧甲勇士》等低幼動畫在國內肆意攻佔市場份額。奧飛娛樂負責人也曾將電視媒體入口、數千場地面活動,以及專業的授權團隊視作其IP授權業務成功的關鍵。

  「2006-2008年是內地企業參與IP授權的第一個集中爆發期。」朱曉菊說,在歐美IP和外企的帶動下,國內企業開始「養成」IP授權的意識,與此同時,這些企業通暢的銷售鏈條也反過來對IP市場的打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哆啦A夢形象真正的崛起來自於一場「曲線救國」式的線下運動。

  從2012年開始,亞洲開啟了「哆啦A夢誕生百年」策展,隨後在2013年引入到內地,從上海、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最後擴大到十幾個二線城市的展覽。「我們用這樣的美術展喚醒了很多成年人的童年記憶。」朱曉菊坦言,這次巡展對於哆啦A夢的IP形象轉變至關重要。

  成果顯而易見。2015年,哆啦A夢成為了淘寶的形象代言;今年六一檔,隨著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上映,艾影與麗星郵輪策劃的哆啦A夢航線完成首航,與肯德基開展的「金銀島電影套餐」活動,幾百萬批次的衍生品也在半個月內售空。目前,哆啦A夢的被授權客戶接近200家,這個IP在中國的授權商品年銷售額保持在了十幾億到二十多億。

  逐漸成熟的市場開始具備產生和容納更多爆款IP的能力。比如,從去年開始,《小豬佩琦》以「社會人」梗在內地的突然爆火,讓這一形象的商業化開發進入了快車道。

  今年5月份,大麥就小豬佩奇中文版舞臺劇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正式啟動「小豬佩奇」中文版舞臺劇全國巡演。同時,《小豬佩琦》的英國版權方eONE也在今年宣布,與奧飛娛樂展開合作,奧飛娛樂將計劃發布小豬佩琦IP授權下的主題玩具系列,包括玩具組合、角色塑像和角色扮演玩具等,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推向市場。

  「一開始,IP授權市場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經過這些年的自由生長,產出了很多新鮮、獨特的作物,有些甚至完全不在預料範圍之內,現在已經無法用傳統的行業規律去分析它的前景到底有多大了。」朱曉菊認為,IP形象一旦養成便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巨頭入場

  市場的回暖也引起了網際網路巨頭的注意,阿里最早看中這塊蛋糕。

  2016年5月的「天貓618粉絲狂歡節」上,時任阿里魚總經理應宏站上演講臺,向眾人介紹阿里旗下這一主打娛樂IP的新業務。在他背後的PPT上,簡單地寫著阿里魚的定位:IPx電商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的效果很快顯現,當年《功夫熊貓》衍生品在阿里年貨節上成交額達到1.65億,《大聖歸來》在影片上映期間衍生品銷量也過千萬,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授權預估銷售額達到3億。今年年初,阿里魚又與授權寶合併,成立新阿里魚,歸於阿里影業旗下。

  從產業鏈條看,阿里魚相當於版權的總代理,然後具體授權給下遊商家,一般而言,國內總代理與IP授權方的合作是保底金+分成。在這一模式下阿里魚有兩點值得一提:

  一是籤署獨家授權。「我們慣常的做法是籤署獨家授權,因為拿了獨家全品類的授權,空間和操盤的把握度會更大,動力也會更充足。」阿里魚總裁吳倩解釋說。

  二是免去保底金。吳倩表示,保底金模式是因為早期行業數據不透明,而阿里電商能夠實時監控授權IP的銷量,這保證了分成模式的可實施,版權方、阿里魚和被授權方根據分成比例獲取收益。

  她認為,傳統的IP授權局限在B2B的層面:授權方將IP授權給商家後,商家由於缺乏用戶數據,很難明確地知道如何跟不同IP進行結合、做什麼樣的SKU,以及去定位觸達什麼樣的人群。這也進一步導致了商家庫存壓力的增加。

  「新的阿里雲今年的策略就是要打通整個鏈路的閉環,從B2B到B2C,去精細化地分析IP受眾粉絲。」吳倩認為,不同於傳統代理公司,阿里魚不僅僅是衍生品業務的出口,其在數據、消費者觸達、內容培育、粉絲成長等融入商業市場層面具有更大價值。

  在阿里魚的體系裡,IP分為短期和長期這兩個類別。絕大多數依靠上映熱度的電影屬於短期IP,「對於電影IP而言,我們的核心還是在營銷層面,商品這一塊會比較謹慎。」

  長期IP的打造才是考驗平臺能力的關鍵。比如不久前阿里魚拿下《旅行青蛙》在大陸的獨家授權後,首先推出了中文版遊戲以此重新調動該IP的熱度,與此同時,淘寶從遊戲機制上打通了與旅行青蛙的聯繫,用戶的購買行為會加速三葉草的成長等,「打通了潛在用戶與這款IP的消費鏈路」。

  一款長期IP的打造不僅考驗運營方的線上能力,也要求其具備線下場景的構建能力。「我們在線下還會陸續推出各種IP授權玩法。比如到熱門地標、景區給它們做營銷活動和策劃,對傳統酒店、遊輪等出行場景的空間授權等都會去嘗試。」

  線下場景確實有著較大的能量。「故宮博物院衍生品賣得好的就是因為線下場景。」趙寧表示,這是一個不同於商品消費屬性的體驗式消費,「平臺做消費場景的搭建,大家去就是消費的,目的性很清楚」。

  在阿里之後,騰訊和網易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切入到這個「想像力巨大」的產業中。「在沒有騰訊和網易加入進來之前,阿里魚是IP授權的巨無霸平臺」,趙寧對《三聲》說,現在在IP授權這個巨大藍海市場面前,騰訊和網易也正加速融入其中。

  2017年,騰訊旗下主打二次元衍生品的電商平臺鵝漫U品成立。鵝漫U品主要售賣兩大類產品,一是騰訊泛娛樂周邊,二是獲得IP授權的衍生品,覆蓋遊戲、影視和動漫等領域。在發展近一年之後,鵝漫U品宣布與貓眼達成合作,雙方將在IP、流量入口等方面進行互補合作,同時鵝漫U品也將推出全新且獨立的電商APP。

  今年6月,由網易嚴選孵化的IP衍生品品牌網易聚玩也宣布成立,其將延續嚴選的小眾品質電商路線,利用IP文化為產品提供附加值。此前,網易嚴選上已上線有《暴雪》、《陰陽師》、《復聯3》等IP授權產品,與「星球大戰」、「初音未來」、「大英博物館」等知名IP的合作也已確認,相關商品將陸續發布。

  「隨著越來越多資本、平臺、企業的湧入,這一市場已經走過探索期,進入爆發期。」吳倩表示。

 

 

相關焦點

  • 過去的機器貓為什麼改叫成了哆啦A夢了?你怎麼看?
    網友a:其實是版權方的要求,大概是零幾年的時候,當時是國內首次出版了有正式版權的全集,我記得在這套書裡還有當時流行的漫畫雜誌社上都有官方說明,解釋了為什麼叫哆啦A夢,年代有些久遠記不清楚了過去一直對哆啦a夢的翻譯不統一,每個國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最早中國版的叫阿蒙,臺灣叫小叮噹,包括主角的名字也是各種亂套
  • 哆啦a夢原本的顏色不是藍色,許多喜歡機器貓的觀眾都不清楚
    哆啦a夢可以說是我們童年的經典動漫,大雄的故事一直在我們的心中迴蕩,很多人都羨慕大雄跟哆啦a夢之間的深厚友誼,當然了更重要的是羨慕哆啦a夢的二次元口袋,裡面有各種超出我們想像力的未來科幻物品,其中我們經常見到的就有竹蜓蜓,任意門等非常神奇的道具。
  • 「哆啦A夢」藍胖子——50周年
    「哆啦a夢,哆啦a夢,真的只是一個夢嘛?」——如果「哆啦」真的只是一個「夢」的話,那懶人希望這個「夢」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藍胖子」最愛吃「銅鑼燒」要是我沒有了「百寶袋」,你還會愛我嘛?……「哆啦a夢」陪了我們「五十年」,陪了大雄「八十年」!哆啦a夢教會了我們陪伴,讓我們知道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大雄對哆啦a夢說:「我走之後你就回到屬於你的地方吧!」
  • 《哆啦A夢》:那一個機器貓的四次元口袋,承載了多少人的童年?
    「每天過得都一樣,偶爾會突發奇想,只要有了哆啦a夢幻想就無限延長……昂昂昂,哆啦a夢和我一起讓夢想發光!」聽到這一首熟悉《哆啦A夢之歌》,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們,是否會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一個藍色機器貓的四次元口袋,承載了多少人的童年,又滿足了多少80後和90後的美好幻想?
  • 哆啦A夢!經典畫面!
    哆啦a夢對於很多小朋友們來說,就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但是其中卻有很多讓人陷入深思的畫面,小時候不懂長大之後才理解,裡面包含了太多道理。這種結局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是很多網友們最為期待的,大雄和哆啦a夢他們兩個人打打鬧鬧就這樣過了一輩子。在大雄老去病重躺在床上的時候,他對哆啦a夢直接說了一句讓人瞬間淚崩的話:哆啦a夢等我死後你就回到未來,然後好好生活。但此時的哆啦a夢,並沒有回到未來,而是借用時光機回到了最初遇到大雄的時候。這個結局可以說滿足了大多數人的心。
  • 《機器貓》為什麼改叫《多啦A夢》了?你知道嗎?
    《哆啦A夢》,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最著名的漫畫作品之一,《哆啦a夢》分為漫畫版、動畫短片、中篇、劇場版、外傳。主要是敘述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原本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幫助世修的高祖父野比大雄的故事。
  • 哆啦a夢原來有這麼多名字
    看過哆啦a夢這部作品的人多知道,這只可愛的藍胖子,在九十年代被稱為機器貓或者叫小叮噹,一開始並不是叫哆啦啊夢,那為什麼會變成這個名字呢?,在這之中除了翻譯的問題,其實這與藤子不二雄的遺願有莫大的關係。在九十年代初,《哆啦啊夢》被人熟知的名字有兩個,機器貓這個名字,是源於大綠的一個出版社翻譯的錯誤所導致的,名字的來源始於哆啦a夢胸前那個小鈴鐺,聽起來有點可愛,小時候的大陸版的漫畫之中,就是叫做機器貓,而租碟來看的哆啦a夢是臺灣配的名字所叫的,叫做小叮噹。
  • 哆啦A夢成綜藝考題,學霸苦思冥想,漫迷直呼太簡單了
    不過,也不怪學霸他們,畢竟年少光陰比較寶貴,沉迷於學習,可能沒看過哆啦a夢,或者說是覺得幼稚沒有看吧。其實,這些問題挺簡單的。第一題,哆啦a夢最為害怕的動物是什麼?哆啦a夢是什麼?機器貓啊,那肯定是屬於貓咪的一種。嗯,這個解釋應該沒什麼毛病。沒錯,學霸也是這麼想的。
  • 不一樣的機器貓,哆啦A夢的其他六面,你了解嗎
    這部動漫相信,不管是誰小時候都有看過吧,即使自己沒有看過,在陪伴自己的孩子們的時候也有看過吧,這一部已經不知道陪伴了幾代童年的動畫片,也是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力,讓我們可以對未來幻想成那樣的空間。當然我知道的新聞是,有人因為收到哆啦a夢的影響,既然真的去做了科學家,好像還真的將一些小道具實現了,當然那些道具並沒有哆啦A夢裡說的那麼簡單,至於他裡邊的原理我就不他清楚了。
  • 3D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有望引進內地
    據悉,該片是《哆啦a夢》系列動畫電影首次3d化呈現。   機器貓首次3d化   今日曝光的前導海報中,哆啦a夢、大雄、小靜與中國京劇元素毫無違和感地結合在一起,以藍色紅色為主色調的京劇配飾更是與「藍」胖子相得益彰,在保持動畫人物原型的基礎上,不誤與中國觀眾say hello。
  • 西安現網紅哆啦a夢公交車 司機自費買1200個玩偶送小朋友
    從7月初開始,陝西西安的街頭上出現了一輛與眾不同的217路公交車,整輛車的車廂裡布滿了哆啦a夢圓滾滾的身影,而且乘車的小朋友還有機會得到司機叔叔贈送的哆啦a夢玩偶。8月1日,這輛網紅哆啦a夢公交車的車長柴福強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將車布置成哆啦a夢主題的想法是源於陪兒子看動畫片,以及「80後」的藍胖子情懷。
  • 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6.9分,熊出沒變形記6.8分,我們又輸了?
    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6.9分,熊出沒·變形記6.8分,國產動畫輸了文|閒雲說實在的,把這兩部電影放到一起比較,恐怕會有很多的網友跳出來指責,熊大熊二怎麼有資格跟藍胖子機器貓做比較,機器貓,可是一代人的回憶啊!不少網友表示看哭了,但小編深感懷疑,真的看哭了嗎?
  • 哆啦A夢這麼萬能,三個步驟怎麼造出來的
    1991年哆啦A夢登陸中國大陸,當時都稱它為「阿蒙」。「機器貓」的稱謂廣為流傳。包括一些關於機器貓的圖畫書,它都改名為「叮噹」或「小叮噹」。這種叫法在臺灣十分流行。香港亦如此。據說,香港人喜歡在頸部墜個東西祈求平安,他們把此物稱做叮噹;而機器貓身上正好掛著一個大鈴鐺。同時,機器貓早期被各國引進時都分別使用不同譯名,以便當地少兒接受。
  • 日本東京奧運會特殊大使:著名動漫《多啦A夢》中的機器貓出生
    2112年9月3日(農曆2112年7月13日),日本著名動漫《多啦A夢》中的機器貓出生。 哆啦A夢,又稱為機器貓、小叮噹等,是日本著名漫畫故事《多啦A夢》中的主角。2000年,哆啦A夢30周年慶祝活動在臺灣和香港等地舉辦。2000年哆啦a夢成為了日本千喜年晚會唯一登場的動漫人物。2002年,機器貓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亞洲英雄,他不僅是獲得該榮譽的唯一虛擬人物,也是唯一走進《時代周刊》的日本動漫人物。2002年,哆啦A夢動畫改用電腦上色,不再用膠片製作。
  • 關於哆啦a夢的大結局,你們怎麼看呢?
    哆啦a夢是由藤子·F·不二雄創作的,藤子·F·不二雄是兩位漫畫師的合筆名,他們分別是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這兩個人從1952年開始進行合作,創作出來了令全世界人難以忘懷的機器貓的形象,但自從1987年兩人就終止了合作,開始進行自己的發揮創作。
  • 哆啦A夢 陪伴幾代人的經典卡通片 永遠可愛 心腸軟的那隻機器貓
    多拉A夢和大雄哆啦A夢 是日本漫畫家 藤本弘 和 安孫子素雄一起創作的。從1987年12月23日開始,《哆啦A夢》的創作完全由藤本弘來完成。小夥伴的日常據說 哆啦A夢 這個形象是在一個緊急的情況下創造產生的。
  • 頭像壁紙 || 不是每個不幸的大雄都會有哆啦a夢
    頭像壁紙 || 不是每個不幸的大雄都會有哆啦a夢
  • 哆啦A夢:小時候不懂,大了才知道藍胖子和大雄之間的友誼有多深
    哆啦a夢是未來的大雄送給童年自己的,這隻機器貓的到來也讓大雄的世界充滿了歡樂,哆啦a夢那小小的袋子裡永遠裝著用不完的道具,而且每當大雄遇到麻煩,便會找哆啦a夢哭訴,而這時哆啦a夢就會從百寶袋中拿出道具給大雄,隨後有了道具的大雄便開始得意忘形起來,所以結局往往都會讓人有些啼笑皆非,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會給童年時的我們帶來不那麼多的換了。
  • 哆啦A夢自始至終陪伴大雄多少年?
    這短時間帶寶寶,因為哆啦A夢動畫片顏色鮮豔,比較正能量,所以最近都放這個給孩子看!從第一部到第五部都是講的哆啦A夢陪伴大雄,而且都是小學的時候!但是在大雄成年後沒有哆啦A夢的影子,劇情也沒有交代,那哆啦A夢總共陪伴大雄多久呢?
  • 哆啦A夢開了家博物館,裡面還有任意門!
    小編從小就喜歡看一些日本的動漫,尤其是哆啦a夢,正是因為這些漫畫和動畫片,所以小編對於日本這個小小的國家,從小就有著一種美好的憧憬,想去看一看。哆啦a夢裡面胖胖的機器貓,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尤其是在日本更是小到三歲,大到八十歲,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對這隻藍色的機器貓非常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