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記得加關注哦,我是簡評菌,帶你了解各路數碼產品的來龍去脈~
最近簡評菌收到很多夥伴來問,大致內容都是:我的筆記本已經用了4、5年了,感覺現在有點卡,辦公做個文檔都可能要半天,拿去電腦城,老闆都是建議加一條內存條提升速度,貌似也就幾百塊,問題是加內存條真的就能讓筆記本運行速度明顯變快嗎?
有這個問題的小夥伴其實不在少數,現在買一臺筆記本少說也是三四千塊的輕薄本、多則七八千上萬元的遊戲本,用個4、5年這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真的升級一條內存條能讓它容光煥發再戰5年,那的確是件好事。
我們先拆開來看這個問題,首先,加內存條能提升速度嗎?,答案是「能」,一臺筆記本的配置,性能方面肯定參數越高越好,同數量同代數的情況下,8G內存一定比4G有提升,雙通道什麼的另說。
那麼,加內存條會有明顯的性能提升嗎?答案是「不一定」,甚至大部分情況下是「否」,這裡我們主要針對使用了5年左右及以上的輕薄本來說,因為遊戲本一般散熱、配置本身都要比輕薄本好很多,而更多就是因為輕薄本本身配置不高,再加上使用年限後更容易出現卡頓,更有這方面需求。
一臺電腦,無論筆記本還是臺式機,無論遊戲本還是輕薄本,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對於性能的影響來說,每個部件分工合作,不能完全一概而論,簡評菌這裡就先簡單介紹一下主要部件的功能。
首先,影響整臺筆記本性能的無外乎這幾個部件,CPU、顯卡(或者核顯,也就是cpu集成顯卡)內存、硬碟、主板和電源,在筆記本裡,電源你是不用操心大小功率這些的,一般影響也非常小,最主要體現性能的,是CPU和顯卡,其次是內存,然後是硬碟,最後是主板,而對於輕薄本來說,CPU在性能上的比重顯然要比顯卡高很多,也就是說,輕薄本性能最主要體現的,就是CPU。
我們把CPU比作一個工人,執行你給予它的各種任務(打開和使用各種應用),硬碟是資料館,儲存著你的所有應用資源,主板是承接每個部分的道路把他們聯通起來,那麼內存是什麼呢?說簡單點,內存就是CPU的秘書,負責幫工人(CPU)提前把資料館(硬碟)的一部分內容(常用的)提前收集起來,當CPU需要的時候馬上就可以給它一部分內容,這樣就減少了CPU跑去巨大的硬碟裡面找資料的次數,CPU運行的效率也就得到提高,不用分心去找資料了(內存提前去硬碟調度部分資源)
當你的筆記本使用一定年限後,因為硬體老化的問題,你的筆記本本身就不可避免的會運行效率降低,而因為筆記本散熱相對臺式機來說要更差,工作環境也更加惡劣(跟著你長途奔襲、風吹日曬、環境溫度的變化都要比臺式機來的猛),硬體老化的會更快,CPU的工作效率會越來越低,原來可以一次處理十個任務,現在只能處理六個了,這時候你就感覺到它變卡了,聰明的小夥伴看到這應該明白了吧,那這個時候你給它加內存條,相當於多配幾個秘書,雖然你讓它跑資料館(硬碟)的次數進一步減少了,但它本身的運行效率已經降低了,你拿更多的資料過來放它面前,它一次也只能處理這麼點了,更多的任務依然需要排隊等待處理,所以,老筆記本加內存條,有提升,但你不能指望有明顯提升,因為你的瓶頸並不在內存這,而在CPU。
那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沒人提議你換CPU而只有人提議加內存呢?這是因為筆記本的特殊性,大部分筆記本CPU、顯卡和主板是焊死在一起的,甚至有的連硬碟和內存都是,這就不像臺式機可以完全分開更換,也就意味著,你要換筆記本CPU就要把主板、顯卡也換了,成本太高,而且前提還要是能有新的給你換,不同型號的筆記本的主板設計造型都不通用,沒有廠家會為了一臺四五年前的筆記本這樣定製新的主板和CPU的,那麼,唯一能換了就只有內存條和硬碟了,而硬碟除了本身的以外,可以用移動硬碟、U盤等來輔助擴展,在加上硬碟上資料寶貴,更換有時間和風險的考慮,也就沒人換了,那唯一能換的只有內存了,幾百塊一條,又沒有安全風險,更換速度也快,理論上的確能提升一點點性能,商家自然就推薦你加內存條了,既然你都到店了,幾百塊也是錢啊(當然不是所有商家都這樣)
簡評菌給到的建議,如果你手上能有點資金,那麼買臺年代新一點的二手筆記本(當然這又涉及到你懂不懂筆記本硬體、不要買到被掉包配件的)或者最好是買臺全新的輕薄本,如果你手上現在的確資金緊張拿不出那麼多錢,我建議不如找個朋友重做下系統,清理下灰塵就行,比起換內存條,成本要低一些,效果也差不多。
再有一個,筆記本日常卡頓其實和使用方式還是有一定關係的,這裡面就涉及到比如長期運行的程序大小、軟體方面的安裝使用、定期維護清理等問題,就說的太廣泛啦,總之,從你新買來筆記本開始就比較愛護的使用,是能有效延長使用壽命的,而如果本來就是輕薄本你卻拿去長期玩大型遊戲,那麼你加什麼都不會有作用的~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記得加關注哦,我是簡評菌,帶你了解各路數碼產品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