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鉅獻丨《東林大佛》—回來吧,孩子!

2020-12-12 弘佑康養

1600 多年前,慧遠大師在東林山般若臺造阿彌陀佛聖像,並撰《佛影銘》志其事由,旨在請佛長久住世,度化芸芸苦難眾生。

他如是寫道:

「爰自經始,人百其誠。道俗欣之,感遺蹟以悅心。」

1600多年後的今天,淨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興造四十八米阿彌陀佛接引聖像,於此娑婆忍土,成辦如是請佛住世之大事,誠乃百千萬劫難遭遇之因緣!

凝結了東林寺三任方丈果一上人、傳印長老、大安法師的大願力行,融含了東林僧團前赴後繼以身命相資的淨土情懷,匯聚了國內外無數信眾虔誠皈命的心願與資財,竭二十五年之功,總高81米,全球第一高阿彌陀佛接引聖像,終於在2013年屹立於鄱陽湖西岸燦然生輝!

「慈目視眾生,金臂恆垂接」,東林大佛已然成為全世界淨土行人的信仰皈依處,為弘揚淨土大添華彩,並將載入史冊。

古來佛教造像皆為彰顯佛法內涵,令眾生睹像生信,啟明心性。

然而末法時代,眾生煩惱濁重,障緣眾多,修行不易。在淨土信仰的源流之地,啟建阿彌陀佛接引像,是淨土當興於末法、為地球眾生安心立命的大事因緣。

悉令一切眾生結此勝緣,見佛像而生佛心,仰憑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同歸極樂故鄉!

當您的目光掠過已初具規模的東林寺淨土苑,那尊熠熠生輝的大佛和那幢獨具匠心的寶蓋,那一座座雄渾莊嚴的殿宇,一種久違的感動就會油然而生,就會送出禮敬讚嘆,就會想去銘記憶念……

本片歷時一年,由廬山東林寺視聽部出品,由具有深厚佛教信仰的佛弟子團隊主創,在庚子年初圓滿完成。

從東晉時代第一朵蓮花盛開,到而今東林大佛前白蓮依舊,在這長則千年短則一瞬的時光裡,阿彌陀佛的慈悲本願一直牽連含攝著娑婆眾生——籍於此片表達釋迦、彌陀兩土世尊的本懷,推介西方淨土高度文明,呼喚更多的浪子歸家,正是拍攝本片的終極意義!

分享來源:東林寺視聽部

相關焦點

  • 東林大佛之歌
    東林大佛東林大佛,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溫泉鎮的廬山山麓。是世界上最高的阿彌陀佛銅像大佛,2013年5月建成。2013年8月,舉行大佛開光大典。東林大佛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總高81米,為至火焰寶蓋頂點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為修行成佛艱辛不易。大佛四周圍繞著四尊菩薩:東南角——南無觀世音菩薩;西南角——南無大勢至菩薩;西北角——南無普賢菩薩;東北角——南無文殊菩薩。
  • 江西廬山東林大佛景區被指強逼遊人跪拜才能登頂(圖)
    廬山東林大佛被指強逼遊客「三步一跪拜」才能登頂。(圖片來自網絡)  大江網訊 記者葉新闊報導:10月15日,有網友在江西微博報料,稱其國慶節前往位於江西星子縣東林大佛景區參觀遊玩,在上臺階到一半時,被景區工作人員強行要求三步一跪拜才能登頂,否則就不允許繼續往上走。15日,東林大佛景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證實了此事,稱之所以做此規定,是為了控制登頂遊客人數,確保遊客的安全。
  • 東林大佛:耗資10億,動用48公斤黃金建造的,全球第一高佛像
    說起佛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佛教雖不是起源於我國,但對我國影響很大。玄奘西行古印度為我國帶來佛教,從那時起,佛教便在我國「遍地開花」,同時也建造了很多寺廟、佛像。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東林寺及東林大佛。
  • 廬山東林大佛淨土苑,中國淨土第一道場,救度眾生的最後一艘渡輪
    東林祖庭,乃中國淨宗第一道場。東林大佛,是世界最高的阿彌陀佛像,中國唯一的露天阿彌陀佛銅像,它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溫泉鎮的廬山山麓,是禮佛之人必到之處。一尊金燦燦的大佛屹立在高山之巔, 48米高的東林大佛雕在幾百米高的山上,氣勢非凡,遠在景區大門外就被它震攝住了。不光氣場足,它的造型也爆表,吸收了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敦煌大佛、日本鎌倉大佛、古印度及盛唐時期佛像諸優點,代表了當代最高的宗教藝術水平。
  • 東林寺淨土苑東林大佛·蓮香齋素食餐廳免費開放啦
    開放時間:10:30-12:30(周一閉苑休息)聯繫方式:0792-2603310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星子縣東林大佛東林寺淨土苑山門廣場東側
  • 投資10億元動用48千克黃金,造全球第一大佛,就建在江西!
    據我所了解,世界上最高的金佛應該是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山腳的東林大佛。東林大佛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佛像身高48米,代表著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總高81米,以代表九九八十一,意為修行成佛艱辛不易。
  • 迄今1600多年的東林寺,東林大佛更是中國及全球第一高阿彌陀佛像
    一尊金燦燦的東林大佛,屹立在高山之巔, 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整體造型吸收了龍門石窟等盛唐佛像優點。東林寺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東林寺苑區的建築採用中國古代山林建築群經典的空間層次布局方式,使整個東林淨土苑依山就勢,層巒起伏。
  • 我國一座「世界最高」大佛,佛像耗費了48公斤黃金,造價有10億
    現在佛教已是我國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派別,其影響也開始逐步擴大,許多地方都有由信眾捐贈而建的佛像,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我國的一座「世界第一」大佛:它耗資48公斤黃金,耗資10億!這個佛像的名字叫東林大佛。大佛坐落於江西省廬山南麓,原型為阿彌陀佛,現已建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阿彌陀佛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大佛,建此大佛時,除用大量黃銅作材料外,還在佛像的身上塗上金,塗上顏料,此時僅此一步,就是48公斤黃金。東林大佛旅遊區除此佛像外,周圍還有四十八個淨土連臺,團石雕像,整座大佛建得十分久遠。
  • 樂山大佛高度91米只能排第六,其它還有哪些佛像?
    大佛開鑿於唐代,由大佛旁邊的凌雲寺海通禪師主持修建,前後歷時整整90年。,大佛高度56.74米。浙江寧波雪竇山彌勒大佛第九 江西九江東林大佛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溫泉鎮的廬山山麓,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東林寺
  • 「膠東散文年選·2021」李建新|東林遊記
    第二天,德猗法師帶我們去東林淨土苑拜大佛,車子沿著山路慢慢爬行,德猗法師用手指著前面讓大家看,透過車窗玻璃只見前面高高的一座山峰,型似香爐雲霧飄渺,我一猜就是香爐峰,隨口就朗誦了那首李白流傳千古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北京展映丨IMAX鉅獻,給你好看!
    作為獻給影迷的大銀幕禮物,「北京展映」推出IMAX鉅獻單元,其中的影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特別適合在IMAX大銀幕觀看的經典「大」作。今天,就先帶著大家一睹為快。《阿甘正傳》:「大」感動說回本片,無論你是影迷與否,相信對《阿甘正傳》的名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 跟米奇一起為孩子設計一套創意新年英語學習計劃吧!
    每到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天真活潑又喜歡熱鬧的小朋友。除了平日裡不能總陪著孩子的爸媽們會在新年裡充分享受親子的樂趣陪在他們身邊,還會有很多親朋好友來串門,熱熱鬧鬧地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不過,也有不少家長擔心過年的時候,孩子們玩得太瘋會耽誤學習,因此在過年期間依舊留出學習的時間,讓孩子們不能盡興。
  • 歷史上令人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的「東林黨」!
    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東林黨的所作所為,再來分析東林黨與明亡之間的關係。明末東林黨大臣左光鬥,是少數能力與人品同樣突出的東林黨大臣至少東林黨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傑出的操守的,這是極為難得的。這一點不應該否定,左光鬥,楊鏈等義士為與閹黨鬥爭而義無反顧,死而後已。
  • 樂山大佛——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
    四川省樂山市城東南的凌雲山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它高了l米,肩寬24米,一隻腳板可容納24輛汽車,一個腳趾頭可坐十幾個人。大佛臨江面水,是唐朝海通大師為治樂山水患而組織人力開鑿的。
  • 世界排名第一的大佛
    成都樂山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樂山大佛」相信全國人民都耳聽目熟。真的是沒有去過的在電視上也見過,沒有見過的也聽別人說起過。我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就有「樂山大佛」的文章。樂山大佛剛好坐落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的建造還有一個悲天憫人的故事。傳說唐朝初年,凌雲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寺裡有個老和尚叫海通。
  • 中國聞名世界的大佛,景區展覽別開生面,讓人流連忘返
    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了,我國內部有不少的省份,經濟發展也是突飛猛進,其中一個就是江蘇省了,就是江蘇省內有不少的城市都格外的有名氣,如南京,無錫等等,在江蘇省的眾多的城市當中,其實無錫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小城市罷了,但是在無錫內部卻擁有著許多的著名景點,其中一個景點甚至是世界都知道,那就是靈山大佛了
  • 「大佛洗腳,樂山淹沒」
    作為生於樂山,長於樂山,並且定居於樂山的一名本地人,從小就熟聽一句俗語,「大佛洗腳,樂山淹沒」,意思是,樂山大佛如果「洗腳」了,那麼樂山全城大部會被洪水淹沒。
  • @銀川人丨動動手指,我們為你的新年心願「買單」!
    @銀川人丨動動手指,我們為你的新年心願「買單」!如果您的生活當中有什麼實際困難如果您的孩子有什麼美好心願都可以把心願「寫」在這堵心願牆上跨年之夜我們的「圓夢小分隊」可能會突然出現在您身邊幫您實現心願
  • 2021 我想對你說丨我的新年願望裡,有你!
    2021 我想對你說丨我的新年願望裡,有你!快來統統告訴小編吧!徵集令伊金霍洛發布微信公眾號徵集活動《2021,我想對自己說......》請用一段視頻來記錄下:2021年的小小心願、想對自己說的話等。
  • 銅陵市第三屆新年合唱音樂會丨傳唱經典,震撼心靈
    銅陵市第三屆新年合唱音樂會丨傳唱經典,震撼心靈 2020-12-2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