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喀斯特地質博物館,神奇詭異的夜明珠,超適合親子科普

2021-01-10 騰訊網

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

未來也來公園由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和珍寶三宮組成,裡面收藏了很多的礦石和化石,是目前國內罕見的地球科學科普展覽與文化體驗主題公園。

祖母綠是和紅寶石、藍寶石、鑽石一樣的世界四大名貴寶石。

中華祖母綠宮裡面展出的祖母綠產自——雲南文山。

裡面有祖母綠原石標本和各種的祖母綠雕件。看一下上面的價格,很多都是標1億2億的,價格好高。

中華發光石宮裡面收集了全世界發光礦物的精華,展示了上百種顏色豐富的發光礦物。這些礦物在黑暗中,可以發出豐富的色彩,交織出夢幻的發光世界。

傳說夜明珠可以將黑夜照得亮如白晝,我是第一次看到,在黑暗中,看到他發出明亮的光芒。

其實夜明珠沒那麼神奇,他也是要先吸收了光,後面才可以釋放出光芒。他的發光色彩和亮度取決於光的波長還有石頭內所含的稀土元素和數量。

中華碧璽宮裡面展示的是碧璽,碧璽是近幾年來珠寶市場中最受歡迎的寶石之一,它的顏色非常豐富,這種寶石能夠呈現出不同色調深淺的紅色、綠色、紫色、藍色、黃色、黑色、褐色、橙色等顏色,因此,色彩豐富的碧璽被人們稱為是「落入人間的彩虹」。

在傳統文化裡,碧璽寶石,有闢邪、轉運的寓意,而碧璽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清代典籍《石雅》之中:「碧亞麼之名,中國載籍,未詳所自出。「碎邪金」等稱呼是後來人們給它添加的,因為古人都覺得這是一種帶有神話色彩和充滿魔力的石頭。

走進中華碧璽宮,可以看到研究人員用碧璽的礦物特性為人類養生。18朵蓮花中,每一朵都由數十萬粒彩色碧璽鑲嵌內壁的白蓮上。

這些鑲嵌滿碧璽的金蓮的蓮花座,蔚為壯觀。

爬行動物館,還有一些蜥蜴可以做互動。蜥蜴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通過古蜥蜴化石推定,這種爬行動物早在4.5億年前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活到至今的。爬行動物館讓這種幾億年前的爬行類動物穿越時空,「爬」出來,化石能真正「活」起來。

蜥蜴是冷血動物,像變色龍還可以根據環境偽裝成相同的色彩,這條蜥蜴看起來滿身長著尖刺,有點像「迷你哥斯拉」,但他的性格挺溫順的,放在手上玩,會一動不動的讓你摸,合照挺好的。

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

裡面收藏了很多的化石、

三疊紀中晚期高海百合化石牆,非常壯觀,像花冠形態多樣的。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植物。

海百合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所以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在收藏界,海百合化石花朵直徑越大的,收藏價值就越高。

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石之精品。像這尊來自西伯利亞的猛獁象化石,猛獁象又叫長毛象。是一種能適應寒冷氣候的大型哺乳類動物。但在距今一萬年前就已經絕種了。這是冰川時代結束的標誌。猛獁象化石是我們了解此物種起源的生存、發展到滅亡的物化證據,更能讓我們知道由於地殼運動、地震、海嘯等人為不可制止的自然災害,增強我們理解「適者生存」自然法則的秘笈。

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還有礦物、迷幻瑰麗的寶玉石、形意生動的觀賞石、鍾靈毓秀的鐘乳石、沉雄古逸的名木烏木等,展館面積很大。建議遊玩時間為2小時。

雲南彩雲

這個展廳就像一個石頭的大觀園,各種石頭的結晶體都可以在這裡欣賞到,這裡我們了解地球變化秘密的好地方。

小貼士:

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和珍寶三宮緊靠在一起的,其中珍寶三寶是中華祖母綠宮、中華發光石宮、中華碧璽宮,另有互動類的爬行館。

開放時間: 8:00-18:00

地址: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風景區綠芳路2號

相關焦點

  •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圓滿完成第三次中評估
    央廣網昆明8月1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陳文玲)7月29日至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對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進行第三次中評估。來自挪威和希臘的地質專家英格堡愛麗絲·克萊普、伊利亞斯·瓦利亞科斯稱讚石林是一個模範的世界地質公園,值得其它世界地質公園學習和借鑑,應當積極分享成功經驗,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作出更大貢獻。
  •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實現語音智能化導覽
    團結報訊(葉慶子)近日,隨著湘西州民族文化景區景點智能導覽牌在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安裝到位,該博物館正式步入了遊覽智能化階段,實現了「一(手)機在手 ,隨心暢遊」。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永順縣芙蓉鎮,建築面積為4876平方米,館內分為「金釘子」、「紅石林」、「礦產資源」、「歷史文化」等9個廳,擁有礦物化石和文化類展品200多件。該館全方位、立體化介紹湘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與特點,多角度展示湘西的地質地貌景觀、民族人文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是我州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 帶上這份超全攻略即刻出發來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浪
    國慶長假正值金秋時節,是適合出去旅行的時期,不如趁這次國慶長假,走進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在地質科普遊中,領略湘西別樣的風土人情!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地質科普遊 行程遊線 芙蓉鎮→湘西地質公園博物館→酉水畫廊→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坐龍峽→古丈階「金釘子」→洛塔→矮寨奇觀旅遊區→十八洞→呂洞山→天星山 行程亮點
  • 廣西「被看好」的地質公園,景色遠超雲南石林,距柳州82公裡
    從而達到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作用,同樣可以感受到這世界上不同地區的地貌環境以及人文特點,在提升中鍛鍊自己,放鬆自我,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處位於廣西的地質公園,這裡經過近千年的地質演變,形成了一處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觀。並且還是國家級別的存在,在開放初期就被很多人所看好,受到了諸多的好評。
  • 《雲南石林風景》大刀-協助拍攝
    石林是1982年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世界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範圍達350平方公裡,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之稱,是中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之一。石林已經被聯合國文教科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
  • 廣東的春灣石林,有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被譽為「廣東小桂林」!
    「沙漠水中的太陽,四季如春」是指旅遊資源豐富的楊春市,尤其是這裡的春灣石林風景區,有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迷人的田園自然美,被譽為「廣東小桂林」!春灣石林又稱「蓮花洞石林」,因為它被六座相連的石峰環繞,遠遠望去,像一朵六瓣盛開的蓮花。由碳酸鹽巖溶解而成的春灣石林,佔地200多畝,十分壯觀。來到春灣石林風景區,你會被眼前巨大的峰巒巖石所吸引。
  • 驚奇九鄉丨超級「溶洞」博物館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所以搜集各路「神器」的博物館怎麼錯過這樣的獵奇機會呢?巴黎有下水道博物館、土耳其有頭髮博物館、印度的新德裡有廁所博物館、美國的各路博物館也很多,麻薩諸塞州有「臭作」博物館,堪薩斯有鐵絲網博物館,而哥倫布市還有飯盒博物館,日本還有方便麵博物館。
  • 山西地質博物館入選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記者關振瑛 通訊員張艦)近日,生態環境部和科學技術部聯合發文公布了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名單,山西地質博物館名列其中,成為全省首家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近年來,山西地質博物館致力於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及宣傳,舉辦「美麗山西生態家園——山西自然生態資源科普展」等專題展覽,開展「生命的搖籃——水資源的小知識」「為了美好的明天——垃圾分類我能行」等環保科普活動,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節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環保科普宣傳,在弘揚生態文化以及引導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珍愛生態環境意識、養成保護生態環境良好習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第二屆「保護地球 精彩地質」 科普作品大賽評選揭曉
    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圖書館(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普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保護地球 精彩地質」科普作品大賽優秀作品評選揭曉,來自自然資源部、科技部、中科院、地質大學、新華網、戲曲學院等單位的22位專家對各類科普作品進行了評選,最終評出一等獎19個,二等獎33個,
  • 密探世界級地質公園!在地質中了解不一樣的湘西
    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 山西地質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山西地質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據悉,我國僅有3家地質類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是對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最高評價。
  • 吉林大學博物館館長金利勇獲中國地質學會首屆科普人物獎
    近日,中國地質學會公布了「第一屆科普獎——人物獎」的評選結果,吉林大學博物館館長金利勇研究員獲獎。本次評選從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分會、科普專家團等分支結構推薦的候選人中,共選出5名科普人物獎獲得者。金利勇現任吉林大學博物館館長兼恐龍演化研究中心主任、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博物館及古脊椎動物學研究。其帶頭開展的「長春龍動物群研究」,在國內外古脊椎動物學界有重要影響。在科學傳播工作方面,他致力科學普及推廣科技資源共享,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 雲南石林風景區
    石林風景區坐落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境內。因其奇特、雄偉壯觀的喀斯特地貌,成為了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以及桂林山水齊名的中國四大旅遊勝地之一。並享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稱。這是石林風景區裝飾漂亮的大廣場。
  • 《雲南昆明石林唯美風景》神算子-協助拍攝
    石林風景區(Stone Forest Scenic):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最佳資源保護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石林風景區又稱為雲南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350平方公裡,景奇物豐,風情濃鬱,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布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巖溶地貌群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 沉浸神奇鳥營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野孩子」親子主題...
    體驗活動的第一站選在充滿神秘氣息的「走進非洲」主題區,沒有博物館的講解員一一介紹,也沒有教師發放學習任務單,全程由家長在參觀指南的指引下,跟小朋友們一起探索展品,互動討論。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小朋友們不僅收穫了自然知識,還加深了親子感情。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如何讓雞蛋巧變「夜明珠」體驗神奇的科學現象
    小精靈幼兒科學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夜明珠嗎知道夜明珠張的什麼樣嗎>夜明珠為什麼能發光呢夜明珠都有什麼顏色它是由什麼材質製作而成的它有什麼作用呢夜明珠由最初的火山巖漿噴發到後來的地質運動集聚於礦石中而成夜明珠是世界幾個傑出古老文明中同時存在的一個自然、歷史和文化之謎今天小精靈「嘟嘟」
  • 寧夏地質博物館開啟酷炫「奇妙夜」 恐龍、機器人驚豔來襲
    您想知道夜晚的博物館沒有了白天的喧囂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嗎?當侏羅紀的主宰者遇上現代科技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精彩火花?9月19日晚,由寧夏地質局、寧夏地質學會、金鳳區科技局主辦,寧夏地質博物館承辦的「第六季博物館奇妙夜」主題科普活動正式開啟。
  • 廣州顏值100分的博物館,AAAA級旅遊景區,就在正佳廣場6層!
    它就是位於正佳廣場6層的顏值100分的博物館——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必帶你走進一個奇妙的自然大百科世界。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是廣州第一座自然科技博物館,位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正佳廣場6層,是一座參照國際標準與理念傾心打造的寓教於樂的新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內收藏了近千件珍稀古生物化石與礦物標本。
  • 疫情防控雲南模式:科普助力,全民參與
    雲南省科協「美麗雲南微科普」公眾號及時轉發權威媒體關於新冠肺炎的科普闢謠文章、科普中國APP的「防控新型肺炎 讓春節更祥和」專題內容以及有關防疫政策等;在官方微博、「雲南科協」今日頭條號發布疫情防控有關科普文章、地方科協原創稿件660餘篇,參與疫情防控相關話題4個,閱讀總數近百萬人次;在「雲南科協」抖音號發布科普視頻102條;編寫《雲南省科協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簡報》26期,其中13篇被中國科協採用。
  • 野人洞裡藏驚奇,博物館內探奧秘|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科普志願者訓練營第一站--參觀官門山自然生態博物館
    帶著種種疑問,2017年神農架國家公園科普志願者們開始了他們的科考第一站——參觀官門山自然生態博物館。本寶寶正式宣布,倫家決定在神農架定居了!(圖片來源於網絡)神農架自然博物館位於松柏鎮內,是華中地區唯一家區域性自然博物館,整個博物館根據原始森林的特點進行布置,館內展示了大量的動物和植物標本以及各類奇石,共有地貌館、地質館、植物館、動物館、科考館、民俗館等六大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