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承接前兩部分——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全世界殖民歷史中最成功的同化改造案例(1)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2)血統改造:《賽德克·巴萊》的前傳。
作者:在貴州吃臘肉
本平臺已經作者授權,將連載分享
日本殖民臺灣可不只是植入知識傳播的形象,更多的是黑幫文化。
如今臺灣本省掛黑幫的源頭就是日本黑龍會,黑龍會的歷代頭目基本都是武士階層出生(確切的說是浪人),到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最大黑幫 黑龍會 得到了日本天皇和軍部的支持,逐漸成為日本海外擴張的白手套,專門做些髒活,避免日本在國際社會面臨更多的人道主義譴責。
黑龍會的傑作包括:
乙未事變 (血洗朝鮮王宮,刺殺明成王后)
山下奉文寶藏(在日本駐馬來亞總督 山下奉文將軍的轄區,清洗有援華嫌疑的華裔商人,沒收他們的財務,這筆財務就被稱為山下奉文寶藏,後來被轉移到菲律賓,與納粹的黃金寶藏一樣稱為世紀謎團)
孫中山和黑龍會也有一段交情,而這段交情直接影響了後來的中國歷史進程,這段黑歷史就不多講了。
日本殖民臺灣後,黑龍會也在臺灣設立分會,臺灣皇民踴躍參加。(由於黑幫與天皇軍部的關係,黑幫在日本一直是合法的,那麼在臺灣殖民地自然也是合法的),黑龍會在臺灣成為日本統治的重要經濟實體,讓很多臺灣不良少年成為皇民。那個時代的臺灣,男兒加入黑龍會可是很酷的哦!不比參加皇軍差多少。日後很多臺灣青年就是在黑龍會的組織內 投身滿洲國建設的。
上圖是黑龍會的會刊。黑龍會對中、朝、俄三國情報偵察之細緻入微,令人咂舌,其中對中國的文物收刮、情報工作等很多就是由臺灣皇民成員完成的。後來皇民發動的二二八起義中,這幫臺灣籍浪人手上可沒少沾外省人的血。
現在本省掛的很多黑幫大佬年輕時都參與過刺殺國民黨要員。
日本戰敗,國軍接手臺灣時,黑龍會的臺灣皇民針對外省民眾和半山派發動了頻繁的暴利襲擊,而國軍的維安也成為二二八的導火索之一,二二八事件中 的臺灣武裝皇民很多就是黑龍會成員,要麼玉碎,要麼逃亡日本成為臺獨勢力的死士,專門刺殺國民黨高層,並為後來的美麗島運動立下汗馬功勞。
美麗島運動集合了所有本土派反國民黨勢力,形成了今天的民進黨。黑龍會打打殺殺的暴利因子在今天的民進黨委員們身上都可以找到。民進黨在選戰中也經常用黑幫護場或者鬧場,比如民進黨在開放日本核汙染食品的10場公聽會上請黑幫成員毆打藍營民眾。
2016年11月,高雄麵包師傅黃士福拍攝到陳水扁健步如飛的視頻,上傳到網上,給藍營帶來政治藉口,後來他被綠營民眾集體抵制,房東趕他出門,沒人買他的麵包,除了綠營民眾的自發抵制,還有就是臺灣本省掛黑幫的威脅:
臺灣人抵制商品的能力就是厲害,臺灣南部已沒什麼人敢買他的麵包了。看看綠營民眾如何幸災樂禍的:
文官總督時期,碰到一件大麻煩事就是「霧社事件」,是1930年爆發的大規模臺灣原住民武裝起義,其前傳就是1916年的太魯閣之役。(太魯閣族和霧社事件主角賽德克族同屬德克達亞族群)。
日本殖民者對臺灣漢人的清洗、同化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處理原住民一直很頭疼。文官總督府各種腐敗問題突出,導致基層官員對原住民的盤剝更加惡劣,原住民原本就不具備漢人那樣的現代社會勞作能力,經不起苛捐雜稅,所依賴的森林資源、動植物資源不斷被日本財團掠奪(日本統治臺灣期間,臺灣森林覆蓋率下滑到了30%以下。原住民的圖騰動物也好、獵物也好,很多都瀕臨滅絕)。
終於,原住民積蓄的仇恨再度爆發,導火索是一名日本巡警破壞了賽德克族的婚禮。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於霧社公學校運動會上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總督府立刻調集飛機、山炮、毒氣等武器強力鎮壓,賽德克族300戰士對抗十倍於己的日軍,戰役及其慘烈,事件重要人物莫那·魯道自殺,參與行動各部族幾遭滅族,數百原住民於高壓情勢下集體自縊,餘生者被強制遷至川中島(今清流部落)。
日軍傷亡人數到現在為止一直是個迷,說法從4000人到22人不等,(估計日吹自己都不相信只死了22人,不然怎麼解釋總督等官員引咎辭職),但是很明顯日本政府有意隱瞞著霧社事件日本具體傷亡人數。
下面這部臺灣拍攝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就是講述霧社事件的,電影語言為日語和德克達亞語。
但臺灣皇民劇組還是不忘給日本人洗地,硬是要從日本人的角度和賽德克人的角度分別講述,搞得好像原住民很野蠻、日本人很佔理似的,還要強塞各種吹噓日本的臺詞,搞得好像日本是人類文明燈塔似的。日本對臺灣林業資源的掠奪被導演拍成建設臺灣。而且導演還要強行插入一段原住民青年和日本女孩的婚姻愛情,一些日軍士兵被刻畫得富有同情心,真實的大日本帝國陸軍是不可能容忍這種士兵吃飽飯的。
日本人要是僱傭這幫皇民洗地劇組搞宣傳,日本的屠殺類歷史議題壓力可以減輕一半。
霧社事件是原住民在日據期間最後一次激烈武裝抗日行動,震驚日本政府與國際社會,造成臺灣總督石冢英藏與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重大官員因咎去職。
雖然筆者很敬佩原住民族的剽悍勇武和寧死不屈,但他們依舊沒有逃脫皇民化的命運。原住民在1895年至1930年間的抗日鬥爭中,有的部落成年男人全部被屠殺,倖存下來的部落的德高望重者、頭人也被殺害。當族群被消耗到這種人口狀態時,日本人才方便對其展開皇民化教育。僅僅10年後,原住民族的年輕人將成為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一支重要叢林武裝。
1936年,日本在臺灣結束了文人總督統治,重新派出軍人。海軍大將小林躋造就任總督。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大本營啟動全國總動員,人力資源緊張,日本高層認為當時的臺灣人已經不能僅僅用於支援大東亞共榮圈的建設、或者擔當軍醫、情報人員之類的角色了。
日本大本營正式啟動皇民奉公運動,小林躋造馬上提出「三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工業化和南進基地化是硬體建設,皇民化針對臺灣人的民族認同。
下圖為臺灣新報頭版新聞,宣傳小林躋造總督的皇民奉公運動
小林躋造吸取了齋藤實和宇垣一成在朝鮮半島的半吊子皇民化的教訓,他著手剪除漢族的宗廟文化,他很清楚對祖先的記憶在民族認同上所扮演的角色。
於是臺灣家家戶戶被強令焚毀祖先靈牌、各種神像,村村拆毀宗祠(後來在國民政府幫組下,宗祠大多重建)。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神社,每家每戶、學校等都要定時祭拜天照大神,喪事、喜事都要在神社舉行。從此,臺灣亡者的靈位移入日式神社:
值得紀念的日子也要去神社祭拜,
下圖為北鬥公校小學生畢業旅行在神社前的合影,
接著是改名運動,臺灣人把漢名、蕃名更換為日本名字,並且使用統一的日本皇民身份證。廢除漢族、原住民族傳統節日,原本被日本拉著脫亞入歐穿西裝打領帶的臺灣人又開始被要求穿和服了。並且在大城市公共場合強制要求說日語。
下圖為臺灣年輕人的聚會合影,衣著多為和服:
漢人傳統的紙影戲、歌仔戲被日式布袋戲取代,從此,小朋友們聽到的戲曲不是不再是嶽飛的精忠報國,而是楠木正成的七生報國。楠木正成的雕像一度在臺灣各大城市都有,臺灣光復後被拆除。
下圖為臺灣國中生自己繪製的美術作品,題材多為日本明治維新志士、著名武士、日俄戰爭軍神等等:
臺日通婚進一步深入,七七事變後,在大本營的總動員號召下,臺灣女子以嫁給傷殘日本兵為榮,臺灣男子以取日本陣亡士兵遺孀為榮。
即使從日本戰敗後到今天,臺日通婚現象也一直保持著較高頻率,繁衍到今天的臺灣人口中到底多少人摻混了日本血統,臺灣官方沒有明確統計,各種說法不少於300萬,但皇民不一定必須有日本血統,只要精神上變成皇民對於中國大陸來說就是皇民。而中華民國憲法又承認雙重國籍,數十萬日本公民可以在臺灣選舉時投票給臺灣民進黨,不少臺灣人又可以在日本選舉時投票給日本自民黨。
(有人質疑:「日本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對!日本是不承認雙重國籍,但前提是臺灣不是聯合國承認的國家,日本政府不用計較日本人是不是持有臺灣身份證。日本民進黨黨首 蓮舫就是個例子,直到她競選日本政黨黨首的時候,仍然被媒體挖出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戶籍沒有註銷,然後才跑去註銷,日本國籍法的這套標準既可以給大陸假惺惺地賣人情說:「你看我沒有承認臺灣是主權國家吧!是不是該還點好處!」 又可以繼續培養臺灣皇民。一舉兩得。其實很多國家都是通過官方表態承認一個中國來找中國索要好處,這是對中國外交、戰略資源的不斷消耗)
最典型的日本、臺灣雙重國籍案例就是臺灣皇民大佬辜寬敏的 兒子——辜朝明。辜朝明是日本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綠營一直想用辜朝明替換13A的央行總裁彭淮南。下圖是辜朝明在財經峰會上的演講:
臺灣總督看到皇民化超乎意料的效果,覺得臺灣人僅僅作為皇民是不夠的,還要成為皇軍,以補充日本日益緊缺的兵源。
若只談論軍事編制,臺灣人很早就在臺灣擔任日軍民團武裝成員。1940年,作為對外作戰徵兵試水,第一批臺灣籍日軍:由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隊也就被派到了太平洋戰場。
下圖為高砂義勇隊出徵前合影:
與霧社事件中的形象一樣,原住民果然還是那麼驍勇善戰, 1942年5月7日在菲律賓的遭遇戰中,高砂族挺身報國隊才500人參戰就成功擊退巴丹半島美軍,聲名大噪,此後,先後有3萬名原住民日軍轉戰太平洋各個戰場。
臺灣總督府對原住民日軍進行英雄史詩般地宣傳:
下圖中的「薰空挺身隊」在呂宋島死守戰線,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原本日本軍部擔心臺灣的漢人會對中國存有同情心,不便徵召為一線士兵,但在新任總督——海軍大將長谷川清的堅持下,軍部於1941年在臺灣漢人城鄉試水招募1000名陸軍:
沒想到軍部完全多慮了,臺灣漢族「熱血青年」看著原住民鄉親們「建功立業」,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獻身大東亞聖戰」了,結果42萬6000人應徵,當時臺灣人口一共才600多萬,幾乎所有的男青年都去應徵了!1000:426000!426人中挑一個,完爆公務員錄取率。
很多人為了能被選上,不惜寫血書寄往總督府。
下圖為臺灣青年寫的入伍志願血書:
更有人被徵兵處拒絕後切腹自殺,比中國高考還極端。
從此30多萬臺灣年輕人陸續成為皇軍戰士,為日本的大東亞戰爭徵戰,參加神風敢死隊、回天特攻隊、梅機關、松機關的臺灣人比比皆是。現在日本靖國神社中還有3萬臺灣籍日軍靈位,還不包括戰敗後自殺的臺灣籍日軍。要不是天皇宣布投降,真還不知道臺灣會不會發生千萬總玉碎。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的日軍戰犯中有臺灣籍戰犯176名,其中26名被判處死刑,另外有147名乙級及丙級戰犯判處有期徒刑。這也大大高於朝鮮籍日軍的129人被判有罪和14人被判死刑。若按當時臺灣和朝鮮人口比例算,臺灣籍日軍戰犯是朝鮮籍日軍戰犯比例的12倍。臺灣籍日軍在大東亞戰爭、雲南緬甸戰場、太平洋戰場犯下了嚴重的反人類罪行。
下圖為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的臺灣籍日軍戰犯李琳彩,罪名包括屠殺和虐待戰俘、平民。
至日本投降為止,總計臺灣籍日本兵的人數有8萬多人,而被徵為軍屬的,更多達126,700多人,共20多萬人。此外,還在校讀書的青年學生,也必須參加「學徒兵」。
上圖是臺灣籍日軍少年兵成員,類似於日本民兵組織,由小學生和國中生構成。雖然不到15歲,但是在太平洋戰爭中為日軍後勤調度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中的原住民少年經過培訓選拔又另外編入「高砂義勇隊」,頗有戰績。
出徵前的臺灣少年於攝影社內合影,前排右者手持日本軍旗。
上圖為駐紮菲律賓的臺灣籍日軍曹長
上圖為日本戰地記者拍攝的臺灣籍日軍衝鋒陷陣照:
上面是緬甸曼德勒日軍墓地的臺灣籍士兵的墓碑,是日軍臺灣籍士兵的組織「緬友會」建立的。當年和這些臺灣籍日軍交戰的就是中國入緬遠徵軍。看到這個紀念碑,中國人不知是悲是喜。
上面是參加衝繩戰役的臺灣籍日軍飛行員 戶山秀雄少尉的訣別照:
下面是臺灣籍日軍的案列:
來源:維基百科
連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B1%8D%E6%97%A5%E6%9C%AC%E5%85%B5
史尼育唔:
經31年才解甲歸鄉的臺籍日本兵在日治時期叫「中村輝夫」,漢名叫「李光輝」,是屬於阿美族的臺灣原住民。1943年離開家鄉臺東廳新港郡都蘭莊(今臺東縣東河鄉)被日本軍派到印尼,在印尼摩羅泰島叢林中不知道日本已經戰敗,利用野外求生的知識獨自在叢林中堅守31年,直到1974年12月才被人發現。回到臺灣已人事全非,妻子改嫁,而當時出生僅一個月的兒子已長大成人。
李柏青:
李柏青(1922年-2013年10月16日),日本名宮原永治,印尼名Umar Hartono(烏瑪爾·哈託諾),臺灣臺南人,臺籍日本兵,駐紮印尼期間結識了很多想借日本力量推翻荷蘭殖民統治的爪哇民族解放武裝,戰後參與印尼獨立戰爭成為印尼建國英雄之一
劉志宏:神風特攻隊隊員
劉志宏(1923年-1944年),日文名泉川正宏,新竹州苗慄郡銅鑼莊人,於日本東京陸軍航空學校、所澤陸軍航空整備學校接受飛行訓練,在參加菲律賓特攻出擊時,被美軍高射炮火打下,不幸殉職,死時年僅21歲,之後入祀日本靖國神社。是目前記錄可證實的臺灣籍神風特攻隊隊員。
董長雄:
董長雄因成為戰犯而被判絞刑所寫的遺書,一直被放於日本靖國神社,未交到遺屬手上。2003年,臺灣「全國原臺籍老兵暨遺族協會」會長許昭榮被日本人告知此事,並經由他將遺書影印本帶回臺灣,交給董長雄家屬。
臺籍日本兵董長雄,二戰期間離開妻子和年幼的獨子,被日本政府徵召到印尼管理戰俘營。日本投降後,這名憲兵隊通譯被盟軍國際審判庭視為戰犯,並判處絞刑,當時有26名管理員被處死,但只有兩人被處絞刑。 臨刑之前寫了遺囑。這份遺囑,日本政府並沒有交給遺族,而是存放於日本靖國神社。
董長雄遺書中寫著:
我是臺灣人,因故我奉獻我的身體,犧牲了妻子,在法庭上力爭,最後失敗而赴死地。我是為了日本,遵守始終一貫的信念來戰鬥。如今國籍雖有變更,但我仍想以日本軍人身份走向那另一個國度。若是這法庭不是為正義,而是為報復而進行裁判,那我被判處死刑也毫無怨言。
簡傳枝:
簡傳枝,於2005年84歲的宜蘭縣民,60年前志願從軍當日本兵,日本名「竹內傳一」。 簡傳枝花了五年時間,以日文、中文完成「臺灣籍日本兵手記」,並提供給在臺灣的國史館參考。
簡傳枝說,1942年,42萬多名臺灣人自願當日本兵,但經過嚴格篩選後,只錄取502人;有臺灣人未獲錄取當日本兵者,甚至想不開去自殺。他那年21歲,在七堵鄉公所畜產課課員,志願從軍並獲錄取。
當時臺籍日本志願兵可說是「男人中的男人」,極為風光。那時自願進入日本陸軍,將生命奉獻給日本的臺灣籍日本兵,為的只是表現臺灣人也有資格與日本人平起平坐,成為一等國民,根本沒有要侵犯中國或他國的意圖。
簡傳枝問:「如果當年日本沒有戰敗,臺灣現在還可能是日本的領土,何來背叛之說?」當年他爭取到平等的待遇,到現在還以曾身為日本兵為榮,也曾四度到日本靖國神社參拜過。
簡傳枝同時保存一個「大東亞從軍記章」,是參加戰爭,日軍送的紀念品。
吳連義:
吳連義,1943年畢業於嘉義農林(今嘉義大學),翌年被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派到越南北部的日本軍農業試驗場工作,戰後成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的「棄民」。吳連義後來滯留越南在當地娶妻生子,居於寧平省,2006年辭世,遺願望落葉歸根。
還有一位陣亡於馬尼拉的日軍海軍陸戰隊士官巖裡武則,其弟弟巖裡政男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李登輝,李登輝每年去靖國神社祭拜時,都會說哥哥為帝國玉碎,重於泰山。
下圖為李登輝的大和男兒造型
日本在臺灣留下深厚的皇民意識形態土壤,即使臺灣被中華民國光復,一但某個夾著尾巴做人的皇民進入國民黨外省人的權利核心,臺灣就將一步一個腳印地重新啟動「皇民化」,也就是「再皇民化」,筆者稱之為系統恢復(recovery)。而這個打入國民黨權力核心的日本木馬就是日本人李登輝。李登輝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後,一步一步地去中國化、凍省、民主化,赦免兩蔣時期被通緝的皇民大佬,暗中扶植綠營,最終將國民黨外省精英一個一個地邊緣化,開啟了瓦解國民黨的第一步。20年後的今天,臺灣就成了皇民全面執政,社會輿論皇民化。
正是李登輝主政「中華民國」期間,宣布放棄對釣魚島的主權聲索,承認釣魚島、赤尾嶼主權為日本所有。蔣經國原本與美國就南琉球軍管屬地歸還問題的洽談成果全部化為烏有。畢竟日本才是巖裡政男真正的祖國。
相比李登輝這種日本巡警私生子的逆襲身份,臺獨元老派大佬-- 辜寬敏的家世就顯赫多了。也難怪辜寬敏說幾句氣話,蔡英文也得抖三抖。他有時一氣之下會說:「穿裙子的人不適合當總統」(日本男尊女卑社會文化在皇民大佬辜寬敏身上盡顯無疑)
辜寬敏的「忠勇」執著一直受到臺灣綠營民眾的崇拜,甚至一些淺藍人士都表示佩服。國民政府鎮壓「二二八」起義後,辜寬敏就跑到日本,在日本右翼的幫組下,組織地下臺獨武裝力量,一些皇民死士對國民黨高層頻繁進行海外刺殺活動,並一直致力於遊說日本國會將臺灣比照衝繩進行聲索。尤其是對蔣經國的未遂刺殺行為某種程度上軟化了國民黨對臺獨的鎮壓戒嚴政策。
辜寬敏與國民黨暴力鬥爭長達30多年,直到李登輝執政,這些海外臺獨派才回到臺灣。後來的美麗島運動、百合花學運,辜寬敏一直都在檯面上和國民黨對槓,辜寬敏的畢生信念就是推翻中華民國,去中國化。還有不少皇民大佬都有類似的事跡。
順便說下,辜寬敏的兒子辜朝明就是日本野村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臺灣綠營一直想用辜朝明替換掉13A的央行總裁彭淮南,從而把持臺灣金控。
(第三部分結束 )
延伸閱讀:
美國之音訪問李毅完整稿:大陸除了通過武力徹底收復臺灣,已經無路可走。
李 毅:川普上臺,對中國是好事,贊成武統臺灣。
臺南知名廟宇為雞年臺灣抽得「下下籤」 網友:太神準!
解放軍奪臺灣以小時計!
本公眾號秉承一貫的傳統文化傳習、社會自助互助、人文關懷、危難援助等宗旨,倡導基於人間溫情、友愛的日常性自發、自願、自主的學習交流、人際關愛等自助與互助之風習。一、中國為家園,人類為本源,宇宙為根源;
二、關注人、社會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三、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備、質樸無華;
四、居仁由義,樂善不倦,溯遊儒釋道之源;
五、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赤誠弘毅化憂患。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一鍵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