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和王一博主演的《有翡》#趙麗穎王一博新劇有翡#,因為是趙麗穎復出後的首部作品,一直都非常受關注。
沒想到的是,這部大IP+頂級流量的熱門劇,自開拍就問題不斷。
先是趙麗穎微博發圖,疑內涵劇本被魔改。劇情注水為其他角色加戲的消息一出,《有翡》就被罵上熱搜。
後來趙麗穎補拍了很多鏡頭,本以為會迎來一個好的結果。
等到後期製作階段,先導預告片又引起很大議論,主角的配音,角色形象適配度,以及海報等,都讓人對《有翡》感到失望。
也或許是之前一片看好聲讓觀眾的期待值過高,期待越大,才會越覺得有心理落差。
其實光憑一個先導預告片不能說明什麼,開播前不被看好,開播後真香的影視劇比比皆是。
但網傳《有翡》暫定55集,還是被湖南衛視打回重新剪輯之後的版本。
無論如何,原作內容也不能支持電視劇拍出五十多集的劇情,注水是肯定注了的。
只是不知道注的是水,還是汪洋大海。
先前湖南衛視為《有翡》賣力宣傳,除了王一博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以外,很多人都以為《有翡》會在湖南衛視播出。
不過隨著預告片和「八仙過海」式的海報被嘲,《有翡》成品沒有通過湖南衛視審片的消息開始流傳。
粉絲或許無所謂,甚至還覺得網播更好更方便追劇,只要能儘快播出就行。
但作品不能上星對於趙麗穎和王一博來講,恐怕就不算是什麼好事。
在電視臺觀眾流失、收視率越來越低迷的今天,很多網劇的質量和熱度確實都超過上星劇。
只是如果能在上星和網播之間做選擇,很多大製作的電視劇還是更願意上星,這是有原因的。
上星劇和網播劇的區別,在身份上就如同正統嫡子和私生子。
國內主流影視劇獎項評選,從來都沒有網劇的一席之地。
只有拿到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作品,才能參加主流獎項評選,也是獲得在衛視和各大地方臺播出的條件之一。
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電視劇在備案時如果已經打算好準備上星或者網播,其內容製作和廣告招商都會有明顯區別。
內容製作方面,網劇和上星劇審查部門不同,尺度把控也不同,而且拍攝方式也有所不同。
網播劇的受眾大部分都是手機用戶,跟電視大屏不同,網劇在拍攝時,多選擇近景,人物也是大頭居多。
而準備上星的電視劇,一些宏大場景的處理放在手機上看,觀看效果並不太好。
另外,還有廣告植入問題。
現在影視作品中植入廣告是很普遍的事,但電視劇是否上星,還是僅作為網劇播出,對廣告商來講意義不同。
上星意味著觀眾打開電視就能看,而網播大多會採用VIP模式,觀眾受限太多,相比而言沒有上星的推廣效果好。
所以,對於趙麗穎,復出後的首部作品是網劇,基本與主流獎項無緣。
現在的趙麗穎年齡擺在那,國民度已經夠了,最重要的是獲得更多主流影視資源的認可。
而王一博作為流量,本來可以上星的電視劇最後淪為網劇,不論《有翡》未來播放熱度如何,會成為被嘲的點之一。
最後,對於《有翡》而言,雖然有傳聞說投資方強勢要求一定先在騰訊視頻網絡獨播。
但既然會先後出現在湖南衛視和北京衛視的招商會上,一開始應該是打算上星的,或者先網後臺。
現在觀眾對《有翡》期望降低,其招商價值和賣出的價格,多少會受到影響。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如今的《有翡》,低開高走,總比高位起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