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懷孕階段的女性都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未來生娃是順還是剖?要知道,生產方式不同,對女性身體各方面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而且選擇生產方式,不能單純依靠個人意願,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順產、剖腹產,到底有啥不同?
區別最明顯的應該是傷口方面,順產女性如果運氣好不會留下傷口,如果運氣不好則會撕裂,或者要側切,而剖腹產不同,留下傷口是註定的。
其次就是疼痛,對於順產女性來說,疼痛感的持續時間比較短,最痛苦的時間段在生產前,因為女性順產需要自主用力,胎兒不斷移動、產道擴張,都會帶來劇烈的疼痛感,但只要寶寶一出生,痛感就會大幅度減弱。而剖腹產則不同,手術過程中可能並不會感到疼痛,但產後麻藥失效,真正的疼痛就會撲面而來,有不少剖腹產寶媽表示,產後恢復階段,大氣都不敢喘,生怕動作太大扯到傷口。
最後就是恢復時間的不同,這一點在產後住院時間方面有所體現。順產後只要不存在特殊情況,恢復起來比較快,很多寶媽產後第二天就出院了。剖腹產的寶媽,腹部傷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所以住院時間也會有所延長。
剖腹產後,第一天很關鍵,做到「4早」,更有利於恢復
與順產相比,剖腹產寶媽在產後需要注意更多細節,尤其是產後第一天,這樣才能為後期恢復打好基礎。
1、早一點翻動身體
一般來說,剖腹產後麻藥還未完全失效,寶媽需要先臥床6小時左右,期間醫護人員會給寶媽腹部加壓,刺激子宮收縮。6小時之後,寶媽則要儘快翻身活動,這麼做是為了加快循環、促進腸道運動。
2、早一點下床活動
與早翻身的道理相同,身體需要通過一定程度的活動,各方面功能才會逐漸恢復,但單純依靠翻身是不夠的,寶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產後24小時內早些下床,讓身體進行更全面的活動。
3、早一點排出廢氣
排氣其實是腸道功能有所恢復的一個標誌性表現,如果寶媽在產後1天內,及時排出了腸道中的氣體,說明腸胃功能已經得到恢復,接下來可以正常進食、進水。為了促進排氣,寶媽可通過活動身體的方式進行,適當活動可刺激腸道運動,加快氣體排出。如果遇到便秘的情況,也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藉助開塞露幫助氣體排出。
4、早一點排尿排便
與排氣相同,寶媽在產後1天內及時排尿排便,意味著腸道功能與系統得到了恢復。為了促進排尿排便,建議寶媽產後多走動,同時要補充營養和水分,養護、滋潤腸道,促進膀胱正常運作。
做好這些,寶媽的身體恢復就基本進入了正軌,出院後回到家,只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坐月子即可。各位剖腹產的寶媽,你生娃後有沒有做到這幾點呢?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