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諸葛亮劉備都忌憚的大將張郃為什麼說他這一生是悲慘的

2021-01-08 李葉雲講故事

在小說中的張郃實力十分平庸,但是在真正的三國中,張郃的實力絕對是不容小覷的,張郃在黃巾起事的時候就已經在軍中擔任司馬的官職,就算是在當時也是小有名氣,後來張郃本是袁紹手下的一號戰將,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精通排兵布陣,在後來的官渡的戰役中,曹操大敗袁紹,張郃投降曹軍,從此加入了魏國的陣營,在當時候的曹操將他比成像韓信一樣的人,曹操的眼光那麼高,絕對不會空穴來風,可以看得出他並不是一個衝鋒陷陣的莽將,而是一個像韓信一樣的智將。雖說張郃是一個粗中有細的武將,但是他十分喜歡和大儒交往。

在投降曹操後的他可謂是戰功赫赫,跟隨曹操徵戰袁氏兩人,沒多長時間就攻破了袁尚的兵工廠鄴城,緊接著又圍攻了袁譚的渤海,隨後追擊袁尚,袁尚逃入烏桓以後尚有餘力,張郃在白狼山協助張遼迅速拿下烏桓。

正史中的張郃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以至於驚為天人的諸葛孔明和劉玄德都對其忌憚三分,在張郃與劉備交戰中,劉備趁著夜裡的光線不好便圍燒鹿角,張郃在與劉備的交戰中敗退,當時的張郃的上司正是夏侯淵,夏侯淵也是十分看好張郃,就分兵火速去救援張郃,不料被劉備軍隊襲擊,夏侯淵最終戰死沙場。張郃在此戰中僥倖活命,夏侯淵的死也讓張郃成為了三軍統帥,劉備回答軍營中說到:此戰應該是殺掉張郃的,把夏侯淵殺到並沒有什麼用。可見劉備對張郃的評價有多高了。

諸葛孔明前兩次北伐看似都是和司馬懿兩人之間的博弈,但是從另一方面說,諸葛亮的前兩次北伐都是敗在了張郃的手中,最有名的就是馬謖那場戰役了,街亭的丟失使得住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完全失效,以至於最後斬了馬謖。這場戰役的主角就是張郃,這一次的戰役諸葛亮帶領的大軍浩浩蕩蕩,所帶兵力空前絕後,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的北伐了。在第二次北上的諸葛孔明重兵攻打陳倉,這時又遇上了張郃,張郃精通兵法,料事如神,張郃斷定諸葛亮的糧草一定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一個軍隊,最後在糧草的問題下,諸葛亮一定會退兵,後來的諸葛亮在得知張郃大軍前來,真的由於糧草問題不得不退兵。

從張郃的角度來看,他這一生可以說是悲慘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他的無數才能總是在關鍵時刻不被自己的主子採用,有種一匹好馬遇不到伯樂一樣的感覺,還在袁紹陣營的時候,當曹操選擇偷襲淳于瓊的時候,張郃曾建議袁紹必須去救淳于瓊,在他看來袁紹是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他深深的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公則建議到:去偷襲曹操的大本營,對於張郃的建議嗤之以鼻,最後的決定權肯定在袁紹收裡,他選擇了少量兵力救人,其他兵力直取曹操大本營,最後造成袁紹慘敗,張郃也成為了魏國的降將。

司馬懿和張郃有點類似於諸葛丞相和魏延,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手中,一向料事如神的張郃想到諸葛亮可能會偷襲雍眉,因為蜀軍十分缺糧,向司馬懿說明情況以後和袁紹犯了一樣的錯誤,依舊選擇一少部分人留在那裡。最後雍眉被破,司馬懿回來救援的時候已經晚了,就讓諸葛亮在自己面前取走了糧食,張郃隨後在給司馬懿建議的時候,也都一一被否決,最後的司馬懿大敗而歸,給了原本十分被動的蜀軍喘息的機會。

最後張郃的死也是讓人意想不到,在諸葛亮撤退的過程中,司馬懿讓張郃去追擊諸葛亮,但是張郃已經料到諸葛亮這種用兵如神的人一定會在回去的路上布上重重埋伏,但是奈何軍令如山,最後被一箭射在了膝蓋上,命喪黃泉。不得不說張郃的死司馬懿要付很大一部分責任。

司馬懿雖然在諸葛亮面前節節敗退,但是不得不說。司馬懿的聰明才智絕對不在諸葛亮之下,對於諸葛亮的為人也是十分了解,在張郃已經為他權衡利弊以後,他還是依舊讓張郃去追擊諸葛亮,其中的意思估計只有他自己能明白,但不得不說,他死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司馬懿了,從此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無人能夠出其左右。但是也要這樣的一種說法,司馬懿派張郃去是因為看張郃有能力,想讓他立戰功從而升官。

如果要去評價張郃這個人的話,那麼張郃是一個有勇有謀,但是他的才華並沒有得到重用的猛將,算得上是一個較為悲慘的人物,當時這只是個人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張郃明明被張飛打得大敗,為何還會被劉備、諸葛亮忌憚?
    張郃曾被張飛大敗是事實,劉備、諸葛亮非常重視他也是事實。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張郃曾給劉備、諸葛亮都製造了足夠多的麻煩。郃識變數,善出營勢,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三國志.張郃傳》看來,劉備、諸葛亮,「忌憚」張郃,絕非空穴來風了。諸葛亮忌憚張郃還好理解,劉備為何也「憚郃」呢?
  • 張郃被張飛打得慘敗,為何劉備「憚郃易淵」?諸葛亮也非常忌憚?
    有人說!宕渠之戰中,張郃被張飛打得屁股尿流,而劉備、諸葛亮等人卻非常忌憚張郃。難道是史官自相矛盾嗎?顯然不是的,諸葛亮、劉備忌憚張郃,自有其忌憚的道理。而張飛表面上擊敗了張郃,實則所收穫的戰果遠不如張郃在此戰中所得。 ——首先!必須要弄清楚張郃這場戰役的主要目的,從漢中之戰說起。
  • 張郃被張飛打得全軍覆沒,為何劉備諸葛亮不怕夏侯淵,唯獨忌憚他
    夏侯惇當黃忠斬殺了夏侯淵的消息傳到劉備這裡來,劉備卻說了一句讓所有人都意外的話,劉備說:要殺就殺張郃,這裡指的是夏侯淵打仗行軍速度非常快,要知道兵貴神速,這也是夏侯淵多次打勝仗的原因,但是夏侯淵同樣還有個外號叫「白地將軍」,這意思就是說夏侯淵沒有謀略和城府,作為一名統帥來說,光靠勇猛和神速是不行的,還需要謀略和城府,但是夏侯惇不具備,所以被稱為白地將軍,那麼誰具備呢?當然是張郃。
  • 三國演義中,孫權真正忌憚的大將,沒有關羽,而是這5人
    關羽雖然瞧不起孫權,但關羽對江東的威脅不大,他手下的荊州水軍,不是江東水軍的對手。同時,關羽雖然是一員猛將,但因孤傲自大的性格,和同僚不和,身邊缺少謀臣,這讓他對孫權構不成威脅,孫權也並不忌憚關羽,而在三國演義中,孫權真正的忌憚的大將,是以下這5人。第一人是馬超。
  • 孫權真正忌憚的大將只有5位,2人在蜀漢,3人在曹魏,關羽落榜
    嚴格意義上來講,孫權這輩子真正忌憚的大將只有5位,2人在蜀漢,3人在曹魏,關羽落榜! 說到孫權所忌憚的大將,恐怕很多小夥伴都聯想到了關羽。那麼事情上呢?孫權是真的怕關羽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關羽根本就不是孫權真正忌憚的大將!為什麼如此說呢?
  • 除了魏延之外,蜀漢唯一能抵擋張郃的大將是誰?此人兩次擊退張郃
    正史中,張郃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軍事能力非常高,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對張郃的評價都是非常不錯的,認為他是當世名將。很多人甚至認為,蜀漢除了魏延這種大將,基本是沒人能擋得住張郃的進攻,不過本文認為,除了魏延,其實蜀漢還有一人能抵擋得住張郃,這人就是王平!
  • 諸葛亮除掉張郃,看似大功一件,實際上卻幫了司馬懿!
    因此,對於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來說,最大的戰果,自然就是除掉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對於張郃這位名將,連建立蜀漢的劉備都非常忌憚。不過,在筆者看來,諸葛亮除掉張郃,看似大功一件,實際上卻幫了司馬懿!一首先,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河間市)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 三國後期大將:張郃、魏延、關興、張苞、姜維,誰最厲害?
    他們也曾在各自的陣營發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然都是將領,難免會讓大家進行一番比較,那麼在這幾個人當中,雖然效忠的不是同一位君主,他們的能力如果進行比較的話,誰又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呢?圖片:魏延劇照首先聊聊魏延。魏延可以說是三國後期非常出名的大將了,起初他跟著劉備一路徵戰,平定蜀地,因為功勞頗深被任命為牙門將軍,魏延得到了劉備極大的信任。
  • 諸葛亮北伐時期除了魏延之外,蜀漢能抵擋張郃的大將有誰?
    雖然武藝高強,但在三國武將人才輩出的情況下,還是很難有很大作為的,他既不是自己同僚許褚,徐晃的對手,也不是劉備手下五虎將的敵手,更不是東漢末年猛將呂布的對手,所以張郃在三國前期作為不大,而且數次與張飛用兵之際都被打敗,有點名不副實的味道在裡面。
  • 「夏侯淵雖是主將,安及張郃」劉備和諸葛亮為何說斬張郃勝於夏侯淵
    漢中之戰,老黃忠陣前刀戰曹魏西線主帥夏侯淵的時候,劉備和諸葛亮都說,夏侯淵雖是主將,卻不及張郃?若斬了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劉備和諸葛亮為何怎麼說呢?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演義裡是這樣說的,曹操聽聞夏侯淵被斬,親率二十萬大軍來報仇並爭奪漢中,諸葛亮建議燒其糧草,挫其銳氣,老黃忠表示領兵前往,這時諸葛亮和劉備唱起雙簧:孔明曰:「操非夏侯淵之比,不可輕敵。」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
  • 《三國演義》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戰張郃呢?
    張郃是曹魏的老將了,也是當年曹操麾下活得最久的大將,同時也是蜀漢最忌憚的曹魏大將,那麼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不派文武雙全的姜維對付難纏的張郃呢?比如說街亭之戰要是姜維守的話,肯定不會像馬謖如此。但是,那時姜維剛剛加入蜀漢,連老母親都沒安排好(失街亭後才把姜維母親進入漢中《第九十五回》)。
  • 劉備真的「憚郃而易淵」,怕張郃超過了夏侯淵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魏略》中曾經記載雖然夏侯淵是都督,職務高於張郃,劉備卻輕視夏侯淵,反而對張郃非常忌憚。當定軍山之戰黃忠殺死夏侯淵以後,劉備說「要殺就殺張郃,殺夏侯淵有什麼用」。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而在《御覽》三百三十七中也提到曹操曾經說夏侯淵不擅長用兵,軍中稱為「白地將軍」,似乎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個說法。
  • 張飛和張郃都是猛將,為何在漢中之戰時,張飛能打得張郃全軍覆沒
    張飛是劉備的結義三弟,以性格直爽,脾氣暴烈著稱。在多次戰鬥中,我們都能夠看到張飛的身影。在三國的那些將領中,張飛是唯一能夠和呂布單挑一百合以上的將領。在長坂橋前的危急時刻,張飛一人獨擋曹操大軍,為劉備撤退爭取了時間。在後來的奪取荊州、益州和漢中的戰鬥中,張飛屢建奇功。可以說,張飛的一生,伴隨著劉備的事業,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
  • 《三國演義》中,張遼和張郃都是曹操的大將,他們的武力誰高誰低
    《三國演義》的作者如此描寫張郃,也是有著歷史依據的。張郃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漢中之戰時,當手下獻上夏侯淵的首級時,劉備輕蔑的說,這種人殺了有什麼用,要殺就該殺張郃。夏侯淵死後,魏軍群龍無首,在郭淮的推薦下,大家共同推舉張郃為軍主,這才阻止了劉備的攻勢,穩定了局勢。
  • 為什麼張郃被亂箭射殺的那一刻,諸葛亮明白自己中計了?
    而忠心耿耿的張郃又怎麼能不成為目標呢?來自內外的忌憚。張郃於曹魏而言,雖非宗室,但絕對是重臣。這是曹操留給曹丕,曹丕又留給曹叡的國寶級別的戰將。張郃有多強呢?一句話告訴你: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這是一個能夠讓諸葛亮忌憚的人。
  • 諸葛亮一生犯2個錯誤:殺了一個該放的武將,放了一個該殺的文臣
    對於劉備來講,諸葛亮就是他一生所遇見最對的人。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劉備的將來,更沒有可以與曹魏、東吳瓜分天下的蜀漢。 不少人對於諸葛亮的印象是,此人是完美無缺的,他鞠躬盡瘁,他死而後已,他任勞任怨匡扶蜀漢,他為了光復漢室殫精竭慮。
  • 曹操大將張郃,單挑張飛毫無懼色,為何會害怕馬超
    相信有很多人通過了解三國以後,都知道張飛,馬超和張郃這三個人物。細究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可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曹操的大將張郃似乎並不怕張飛,反而對馬超有幾分忌憚,這是為什麼呢? 想要了解這個有趣的問題,我們首先應該將這三個人分析了解一下,張飛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其兄關羽並稱為「萬人敵」。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中排名第六。
  • 他被曹操稱為韓信,定軍山一役,劉備大吼:「為什麼沒殺了他?」
    張郃,這位來自袁紹集團的大將,加入曹魏軍團後,卻屢立戰功。自從曹操發動西徵後,他便一直鎮守在關中這片土地上。雖然,他殞命於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但是他的威名卻一直讓蜀漢頭痛不已。那張郃到底有多厲害呢?有哪些蜀將可以打敗他呢?
  • 這就是諸葛亮13:諸葛亮出祁山,初戰告捷,曹睿派大將張郃迎敵
    諸葛亮平定南方後,又過了幾年,南中已經比較穩定,與東吳的聯盟關係也比較鞏固。諸葛亮操練人馬,積極準備北伐曹魏,朝著統一天下的既定目標前進。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死了,明帝曹睿即位。諸葛亮認為這是北伐的大好時機,就在第二年率領大軍從成都出發,開往漢中一帶,伺機進攻魏國。
  • 諸葛亮唯一忌憚的人,打遍全場魏國名將,死於功高蓋主
    但司馬懿此人,雖然政治頭腦過硬,但卻和諸葛亮一樣,沒有什麼軍事天賦。至於兩人在諸葛亮北伐時期的鬥法,大部分都是小說杜撰出來的。  真正能讓諸葛亮為之害怕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打滿了曹魏從成立到北伐的全場,曹魏僅此一人,他便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