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61歲還被「催生」,中國女性真的受夠了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晏非 新周刊

楊麗萍所能得到的來自年輕人的力量,遠比生育大得多。/微博@楊麗萍

公眾人物往往會成為人們自我投射的對象,但女性始終是被凝視的他者。人們會想像自己成為馬雲,成為王健林,成為劉強東,但幾乎不會想像自己是楊麗萍。

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不管女性多成功,其生育價值始終高於社會價值。

女明星被催婚催生,幾乎是中外娛記沒話可問時的最後一個殺手鐧,也是吃瓜群眾最愛看的經典話題。只是萬萬沒想到,同樣的斥責會在今天落在已然61歲的楊麗萍身上。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這則陳腐到不知道從哪兒挖出來的留言,赫然出現在楊麗萍發布的一則火鍋視頻(現已刪除)下。

而這條留言所得到的點讚數,更令許多人感到意外。2020年了,限制女性婚育自由的觀念非但不見少,且依然有非常強大的群眾基礎。

有感於此,不少女星紛紛下場力挺。

陳數轉發了自己出鏡的一張影視截圖,回應「女人的價值不是用來生兒育女」;

戚薇直指「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時至今日,還在給我們『女人』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做女人唯一的成就」;

李若彤坦言「作為一個未婚的成熟女性,我的評論、私信,每一天都在收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還不結婚」……

女明星們受輿論環境之苦久矣。這一場爆發式的聲援有多激烈,那些曾經投射到她們身上的質疑和指責就有多密集。她們倒的苦水,也來自每一個平凡女性的親身經歷。

任女明星喊破喉嚨,吃瓜群眾視若無睹。

姐姐妹妹都來了,個別「哥哥」自然也不會缺席。但他們說的是什麼呢?

無非是「女人不生兒育女是價值觀出了大問題」,要麼是「活不成楊麗萍就老實生孩子」,還有認同傳宗接代是女性天職的,怪不願意生育的女性「怎麼不會託生個男身」……

實不相瞞,這些話姑娘們早就聽得能倒背如流了。但逼人生孩子還要怪人投胎姿勢不對,還真是挺新鮮的。

但這一場討論中,最可怕的不是「女性必須婚育」的論調,而是支持這一論調的人,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多。其擁躉分散區域囊括了普通百姓及知識分子,且時刻發起無差別攻擊,即便是成功女性也難逃其害。

不婚育者所承受的羞辱,仍將持續

為什麼民間有這麼多人反對女性不婚育?

最近一組刷屏的數據,或許可以讓我們窺得最根本的原因:「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月入一千是什麼水平?比總人均月收入還少一半不止。

多少美好想像,被這段話無情揭開。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仍有許多人還要為最基本的生計發愁。

經濟上的限制無疑是多方位的,最深遠的影響無異於基礎教育的缺位。

青少年早早輟學補貼家用,多數人未到法定年齡就稀裡糊塗奉子成婚,此後往往因雙方的不成熟致使婚姻破裂,或者因育兒成本不堪重負,使得下一代延續得不到良好教育的悲劇。

教育上的局限,讓他們難以接觸到更豐富的圈層,因而更容易固守傳統的觀念約束。駐馬店某村就因為有過外地媳婦出走的先例,要求適齡男性先與同鄉女子結婚,再出門打工。而生下來的孩子,多半會成為留守兒童,重複父母走過的道路。

如果說來自上一代的苦口婆心是主觀上的規訓,那麼經濟上的考量則是千百年來無可迴避的關鍵。

不少人認為,靠婚姻能換取更多的生存資源。確實,在社會整體經濟水平偏低、女性難以獲得工作機會的年代,多數人只能靠「共同奮鬥」實現經濟水平的提升。但回頭看,得利的卻並非女性。

為什麼說「生兒好聽,生女好命」?因為兒子能得到一個家庭幾乎全部的遺產,只要父母健在,就要為他解決婚姻所需的車與房。但有了女兒,父母就能坐收彩禮,平日跟女兒討要家用,老了還能靠女兒的供養度過餘生。

那么女兒究竟是否幸福?沒人關心。看似金貴的女性資源,最終還是成為了多方交換的利益工具。

結婚遠沒有想像中簡單。/《新娘大作戰》

同樣是因為教育,女性在生活中得到的「婚育自由」,在網絡輿論場上也很難得到。

CNNIC第43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男女比例為52.7:47.3,其中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體為主,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佔比分別為38.7%和24.5%,受過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佔比分別只有8.7%和9.9%。

換句話說,不管你活得多漂亮,只要上網一天,就無法逃離來自普羅大眾的、基於傳統觀念下的審視。

割裂的輿論場,四面楚歌的女性

「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鼓吹傳宗接代是女性天職」,或許是不婚育陣營支持者們最困惑的點。

但對面可不這麼想。他們掩飾不住的不滿和眼紅,都化成了——「中國女性地位已經很高了」「別什麼都想要」。

是啊,護膚品廣告高喊「誰規定26歲一定要結婚生子」「剩女也光榮」,衛生巾品牌大方說出「月經」、用紅色表示經血、鼓勵女性拋開刻板印象,日化品牌用男女換位的方式展現母親的不容易,內衣品牌更是為女性不同的身材正名……

就算沒有這些,還有喊了大半個世紀的「女性能頂半邊天」能佐證。

在他們眼中,都市女性們仿佛置身現代烏託邦。所有選擇都能得到尊重,每一種存在的姿態都值得被肯定。女性得到了空前的自主權,想要什麼都可以得到。

但事實是這樣嗎?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9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中國的排名依舊百位開外,兩年內連退6級。

兩性的薪酬差距也依舊存在。《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女性的整體收入依然低於男性17%。針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不見減少,領導層中的女性角色鳳毛麟角。

即便是隔壁排名墊底的日本,也拍出了高分日劇《我選擇了不結婚》,但被國內資本買回來翻拍後,劇名就變成了《誰說我結不了婚》;

所謂的大女主爽劇裡,沒見女主用專業知識解決了多少問題,倒是看她們在戀愛上耗費了不少精力;

3年前年輕女性在二手車廣告裡像牲口一樣被準婆婆檢查牙口,半年前鼓吹「女人美了才完整」的醫美電梯廣告仍如在眼前……

奧迪二手車廣告截圖。

現實生活中,「結婚生子」的催促總是準時響起,若想隔絕噪音,女性只能選擇與原生家庭割席。然而回到職場,別說高齡未婚、已婚未育,光是「性別為女」就足以失去不少機會。

女性的賽道註定比男性更窄,整個社會自上而下都在發出同一個聲音:回家吧,相夫教子是你最終的宿命。

然而婚姻真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嗎?結婚前質問你「不結婚老了誰來照顧你」,結婚後又震驚於「你怎麼可以不做家務」。在孩子的冠姓權、不動產的所有權面前,喪偶式育兒都不算什麼,反正連空閒時間都不容你隨意支配,只有共同債務是真的。

這份既羞辱女性又羞辱男性的古早「婚姻攻略」,至今仍在流傳。

和男性比起來,多數女性能在婚姻中獲得的利益實在少之又少。而離婚冷靜期的推進,無異於給女性一記當頭棒喝。難以在選擇婚姻後全身而退,那麼只能自絕踏進深坑的念頭。

活成了楊麗萍,也沒有資格不婚育?

在這場討論中,最值得警惕的論調無異於——「楊麗萍不生孩子是為了舞蹈,你算哪根蔥?」

誠然,只要女性選擇不婚育,就必然要靠個人奮鬥實現經濟獨立。而對事業成功的追逐,也成為了不少女權主義者的必經之路。

但難道只有財務自由、功成名就,女性才能獲得婚育市場的赦免狀嗎?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麼今天楊麗萍也不會置身輿論中心。

隨手輸入一個大齡女星的名字再加上「結婚」的關鍵詞,輕鬆就能收穫無數對她們私生活的揣測,「剩女羞辱」「容貌羞辱」「蕩婦羞辱」亦從不缺席。

即便她們不愁吃穿、有車有房,廣大網友依然覺得她們過不好這一生,需要自己為她們指出一條人生的明路。

如果說三四十歲的女星被催婚尚可理解,已過生育年齡的楊麗萍仍遭受指摘,就讓人十分看不懂了。不知道那位帶頭催生的看客,是想送楊一個孩子,還是想替楊當一回免費子宮。

不婚育的成功女性有很多,但許多人對她們的評價最終都會繞回到「可是她不生孩子」。仿佛向一個人說透了近大遠小的道理,對方還是一臉天真地問「可是鴿子怎麼這麼大」。

連「站得夠高」的女明星都要飽受「過得不幸福」的猜疑,就別說普通女性了。

可是性別互換,評論估計就得減半。

在成功男士身上,關於「為何遲遲不婚育」的質疑也有,但頻率顯然比女性低得多。

還未等他開口,就有人跳出來為他解釋「男人要以事業為重」「一切還來得及」。哪怕已有科學論據證明,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比女性結束得更早。

公眾人物往往會成為人們自我投射的對象,但女性始終是被凝視的他者。人們會想像自己成為馬雲,成為王健林,成為劉強東,但幾乎不會想像自己是楊麗萍。

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不管女性多成功,其生育價值始終高於社會價值。

是時候踢開千百年來的枷鎖了。

尊重女性的前提,是把她們當人看。

生而為人,有權利選擇任何不傷害他人的活法。天才如楊麗萍,生來就知道自己深受舞蹈的召喚,決心一生奉獻給藝術。早早看透了人生的本質,決心以旁觀者的身份走過漫長歲月。

平凡如我們,即便是波瀾不驚地走過這一遭,但誰說微不足道的小美好,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就非得靠孩子來為生命賦值呢?

至於那些選擇不婚育的女性未來會不會後悔,那又關其他人什麼事呢?

早婚害了農民工,非凡油條,2020-01-08

誰給她出的題這麼難,伯通,虎嗅網,2018-10-12

CNNIC第43次調查報告:網民屬性結構,2019-02-28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2019-12-18

✎作者 | 晏非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原標題:《楊麗萍61歲還被「催生」,中國女性真的受夠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楊麗萍懶理生育風波,穿民族風長裙置身花園,仙氣飄飄哪像61歲
    從古至今時代給予女性太多的枷鎖,也限制了女性的人身自由,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年代雖然一直打著男女平等的旗號,但是卻能發現很多事情都在無形當中對於女性還是非常的不公平。就比如這段時間熱搜第一的關於楊麗萍的生育風波,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可這種事情不應該是自己的抉擇嗎?
  • 61歲楊麗萍現內蒙民族服裝氣質非凡,體重保持90斤以下的她太自律
    歲楊麗萍現內蒙民族服裝氣質非凡,體重保持90斤以下的她太自律  3月8號那天,楊麗萍發出了自己的作品《平潭印象》的畫面,用這個作品來祝我們的女性同飽們節日快樂,同時楊麗萍還揭露,新的一年新一輪的巡演馬上就要開始了,也就是說楊麗萍註定又開始自己繁忙的工作了。
  • 楊麗萍穿刺繡裝展現民族風,白色長指甲不怕劃傷自己
    楊麗萍是一位著名的舞蹈家,以孔雀舞聞名。楊麗萍有著優雅的氣質,即使到了61歲,她依然優雅。楊麗萍對舞蹈的專注和熱愛超越了其他人。楊麗萍的面值、氣質和身材都保持得很好。楊麗萍非常喜歡長裙。無論是在舞臺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楊麗萍都非常喜歡穿長裙,氣質好,時尚大氣,非常喜歡有中國特色的衣服。最近,楊麗萍的中國風走上了機場,繡花紐扣外套搭配禮服,在61歲的時候顯得那麼優雅楊麗萍穿著灰色的連衣裙和灰色的外套,脖子上圍著一條深灰色的圍巾,頭上戴著一頂灰色的帽子。她的灰色風格顯示出61歲女性的知性魅力,溫柔大氣。
  • 62歲楊麗萍無兒女惹爭議,但這部日劇女主70歲生孩子提供人生新思路
    誰會想到,62歲楊麗萍因為一條記錄生活的視頻,引發了一場「生育是否為女性必選項」的爭議。 年過花甲的楊麗萍選擇活出自我,自在如我;而有的人卻堅持要「老有所依」讓生命延續,哪怕到了古稀之年。今天,zuo要給大家推薦今年日本新出的一劇,《七十歲生的第一個孩子》,給大家的人生提供一個新思路,但不同的人生選擇和體驗,就看各自所向。
  • 楊麗萍,她不欠誰一個解釋
    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在抖音上發了一條吃火鍋的視頻,然後這樣的一條評論被贊到第一: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我都是蒙人的……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 中國舞蹈唯一大師楊麗萍,被嘲沒兒女:選擇自己喜歡的才不枉此生
    前幾天,楊麗萍的徒弟水月剛和同性戀人結婚上了熱搜。最近,楊麗萍又因為沒有生兒育女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女性的幸福感和價值感真的只能來源於結婚生子、兒孫滿堂嗎?不是!01 人生貴在體驗很多人知道楊麗萍的孔雀舞和月亮宮,但是不知道她的成就到底有多高。有人在知乎上問,怎麼評論楊麗萍的舞蹈成就。最高贊的回答是:楊麗萍是當代中國舞蹈界唯一的大師級人物。
  • 生兒育女不是女人的枷鎖,楊麗萍是追求舞蹈信仰的使者!
    生兒育女是選擇題在男尊女卑的男權為主的年代,女性的地位極低 ,會被當作生兒育女的工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少有人選擇的「否」不一定意味著是錯誤的,楊麗萍老師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選項。她的人生豐腴充實,日常如詩如畫,生活美如仙境。儘管已經60歲,但卻擁有著少女的身材。她不是失敗,而是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 楊麗萍、米雪、鄭裕玲和鄺美雲,都是自由自在的奇女子
    這不,一名網友在楊麗萍阿姨曬出的一則在開心吃鍋的視頻下,發表了自己作為普通民眾的看法:「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 「61歲老太與小夥黃昏戀被騙」,談談熱議背後的深層意義
    前兩天看到一條引發熱議的視頻,河南一位61歲的老太報警,聲稱去年被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夥子以私密照片相要挾,被騙取了40多萬元。兩人原是通過交友軟體結識,相談甚歡,感情逐步升溫發展為情侶關係。在交往過程中,老太發現小夥子經濟比較困難,於是資助他錢財,給他租住房子,甚至將自己的支付寶帳密告訴了他。
  • 楊麗萍「陪客作秀」被群嘲: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並沒什麼好丟臉
    因為沒有活成大眾期待的樣子,楊麗萍一度淪為大家群嘲的對象。1前段時間楊麗萍被嘲諷沒有兒女的字句還歷歷在目,近日又有網友挑剔起了她的生活起居。視頻中楊麗萍端正地坐著,似乎在很認真地品嘗著美食。這不就是我們現實生活大多數女性的真實寫照嗎?女人為什麼不願意結婚了?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蘇敏阿姨身上找到答案。如果組建家庭還沒有一個人活得暢快,那麼結婚的意義在哪裡呢?
  • 曾被認為楊麗萍接班人!
    提到孔雀舞幾乎都會想到楊麗萍,也可見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有多麼深入人心。前段時間在天天向上節目中,楊麗萍還親自示範教給王一博跳孔雀舞,簡單的幾個動作足見其功底深厚。以後恐怕很難再有人能達到楊麗萍的這個高度了,楊麗萍今年已經62歲了,她把自己的所有都獻給了舞蹈,沒有養兒育女,常年留著長長的指甲,正是對舞蹈的痴迷才讓她能達到如此高的成就。她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享受特殊津貼,還是民族舞等級考試委員。
  • 別看楊麗萍已經60多歲了,穿上民族風的服裝照樣好看,氣質真優越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網絡上看到少數民族的消息,很多人的關注點都是少數民族的服裝真的是很漂亮,對此心生嚮往。 但其實民族風的服飾是很多人都不太敢嘗試的,民族風的服裝是很挑人的,因為服裝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民族風設計,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穿得好看。
  • 62歲的楊麗萍,被網友拍到健身房舉鐵,動作可愛,長指甲是亮點
    近日,有網友曬出62歲的楊麗萍健身的視頻,畫面中楊老師的身材真是纖細,一身黑色運動裝,更加顯瘦,簡直可以用單薄來形容。別看她身材單薄,但是很有力量,這力量好像是從骨子裡發出來的。細心的網友還看到,楊老師的指甲是用東西包紮起來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指甲,她只能用指腹握著啞鈴。而當她舉鐵做仰臥起坐的時候,也是翹著手指甲,只用手掌心握著邊緣。不管是跑步、還是其它的什麼運動,她都不會忘記她那長長的手指甲,生怕把它們弄壞,所以健身的各種姿勢也是非常奇怪好笑。
  • 我們俗人哪能懂仙女楊麗萍的快樂
    近日,楊麗萍社交帳號下一評論引起熱議:「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成30歲的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這條邏輯不通的評論直接把楊麗萍老師送上了熱搜。
  • 楊麗萍為外甥女慶生,小白兔身材高挑出眾,日常私服也很有時髦感
    最近,國內著名的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她的生日照片,並配文:「你已經一歲了,你的姨媽也已經一歲了。」同時也祝願喜愛舞蹈的外甥女小白兔跳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回顧楊麗萍過去的點點滴滴,其實不難發現,小白兔成了楊麗萍的「接班人」,從小跟隨姑姑學習舞蹈的小白兔,近幾年確實受到了很大關注,因為楊麗萍將一生獻給了舞蹈,很多媒體都在擔心她的身體是否「超負荷運轉」。
  • 楊麗萍舞劇《十面埋伏》天津首演 以現代舞融合傳統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0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導演的舞劇作品《十面埋伏》5日晚間在天津大禮堂首演,全劇以中國舞蹈為主調,融合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等綜合藝術語言創造了「舞蹈劇場」,充分展現了楊麗萍在舞臺藝術創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嘗試,也是將傳統經典藝術融入當代文化語境的一次大膽實踐。
  • 楊麗萍指甲年保養費18萬,吃飯都要助理餵,金星對她的評價太真實
    而這位表演的姑娘正是28歲的楊麗萍,那時的她自創了這支孔雀舞,成功地為中國舞蹈行增添了一抹色彩。數年後的楊麗萍成為了中國首席舞蹈家,也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孔雀皇后」。但是在大家的記憶中還有著《雀之靈》的故事。前段時間楊麗萍因為不生孩子的原因被眾嘲,並且很多網友表示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 《青春環遊記2》昆明溫暖收官 郎朗楊麗萍即興神仙合作 春遊家族第...
    以絕美孔雀舞而被大家熟知的中國舞者楊麗萍作為春遊家族好友加入節目之中,邀請春遊家族品嘗當地美食,首次回應結婚生子爭議談女性定義,更是和郎朗即興合作舞蹈,最貴的兩雙手帶來圓夢合作。收官之際,春遊家族再遇默契考驗,能否順利逆襲證明已成真朋友?燈火闌珊下,春遊家族互相贈送禮物,全員哽咽回憶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範丞丞和賈玲也終於兌現十秒對視承諾,直接看哭吳彤。
  • 楊麗萍穿一襲黑裙亮相活動,頭戴圓帽裝扮另類,網友:像算命先生
    楊麗萍作為舞蹈界中一朵永不凋謝的花苞,她一生的演藝歷程不僅改變了自己,更感染身邊千千萬萬的人,六十歲的她仍然堅持在一線,近日楊麗萍穿一襲黑裙亮相活動,頭戴圓帽扎著麻花辮裝扮另類,但精緻妝容下的她卻露出了一張久違的笑容!
  • 楊麗萍為跳舞去肋骨,戒飯只吃花瓣,為藝術犧牲如此還有人罵她?
    而後波及楊麗萍,很多人覺得不生孩子的楊麗萍的人生是不完美的,甚至是不正確的。總有人想要用自己的準則去要去別人。而楊麗萍和普通人不一樣,她是為藝術而生,又為藝術犧牲。她相信自己來到世間是有使命的,而她的使命就是發揚舞蹈,為了跳舞她犧牲很多,去掉兩根肋骨,還不吃飯只吃花瓣。為什麼總有人想要罵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