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9年這十一年間,國漫復興的聲音此起彼伏,每當一部票房成績較為優異或者在品質上有所突破的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時,這樣的聲音總是會反覆出現。那麼回顧這十一年,國產動畫電影究竟復興了什麼,又有哪些改變與發展呢?本文將從票房與收益層面梳理分析09-19年國產動畫電影所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票房在曲折中跨越式增長,受頭部作品影響顯著
從整體票房看,2009-2019年這十一年間,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總量持續增長,由60億增至600億的規模,其中15年以後票房增長率出現了大幅降低,僅維持在10%上下。與此同時,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的增長雖然較為曲折性但總體上也實現了同步發展,票房總量由2009年的2.6億增長至2019年的70.95億,即便去除《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億票房,也達到了20億的量級,同步實現了10倍上下的增長規模。增長率方面,國產動畫電影的增長情況較整體電影市場而言更具潛力與空間,但也更多地受到頭部作品市場效應的影響,因為呈現出更為明顯的不穩定性,17年和18年就因為沒有能夠撼動市場的優質作品的出現而在票房上較15-16年有所回落。
2009—2019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和增長率情況
2009—2019 年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和增長率情況
二、頭部電影票房不斷推高,但票房天花板基本已呈現
從頭部作品來看,2009到2019年票房天花板不斷被推高,十一年間實現了從5千萬級到50億級的跨越式的增長:2009年1月16日,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首部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上映,首周便突破3000萬票房,累計票房超8000萬,成為首部票房超5000萬的國產動畫電影。次年,系列第二部影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收穫1.24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動畫電影。2014年由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出品的熊出沒系列首部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上映,成功拿下2.48億元票房,成為首部票房破2億元的國產動畫。15年暑假,由北京十月文化製作的《大聖歸來》上映,憑藉新媒體網絡上大批粉絲的&34;營銷,票房低開高走累計票房達9.57億,再次創新高。16-18年,國產動畫電影穩步發展,但在票房上並沒有實現更大的突破,尤其是17和18兩年,年度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均由《熊出沒》系列拿下,其餘票房成績可觀的國產動畫電影也僅達到1億級的水平。2019年對於國產動畫電影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暑期檔由可可豆影業製作光線傳媒出品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一騎絕塵,票房口碑雙雙大爆,票房累積超50億元,成功將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天花板從10億級別推向50億,該片不僅是第一部成為年度票房冠軍的動畫電影,也成為中國影史上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由吳京主演的《戰狼2》)。在經歷了兩年無頭部作品大爆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亮眼成績提振了整個中國動漫行業的信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也基本上定下了今後5年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天花板,尤其是隨著整體電影市場增速的放緩和優質作品不斷推出後大眾對國產動漫要求的提高,同時依據近十年的市場規律而言,今後幾年的國產動畫電影在票房成績上都將難以逾越《哪吒》這座高峰。
2009-2019年曆年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三、票房分布二八效應顯著,多數電影難以收回成本
從票房分布看,儘管2009年到2019年是國產動畫電影快速發展上升期,但這些年票房超5000萬以上的動畫電影僅僅從1-2部增長到7部左右,且動畫電影市場的&34;十分顯著,拿2019年來說,該年國產動畫電影累計票房70.95億,在貓眼專業版平臺上有票房數據的共31部,而其中票房前6的的電影累計票房就達到了67.64億人民幣,佔比高達95.3%,票房未超過5000萬的共有24部之多,動畫電影市場呈現出顯著的二八效應。按照電影票房分帳規則,片方分帳一般達到總分帳票房的37%來說,2009年到2019年,幾乎每一年都有80%左右的國產動畫電影片方分帳收入在1850萬元以下。而1850萬人民幣,實際上連好萊塢動畫製作成本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也低於近些年國產動畫電影的製作成本。也就是說,大多數國產動畫電影製作方實際上單憑票房收入,是難以收回成本的,更不用說每年有40%上下的國產動畫電影累計票房低於1000萬人民幣。
2009—2019 年票房5000萬元以上的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數量
2009—2019年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區間分布情況
四、國產動畫電影市場整體收益仍較低且收入來源單一
在市場二八效應顯著的同時,與同期僅將中國電影市場作為海外市場的一部分的引進動畫相比,國產動畫電影在票房收入上也毫無優勢可言,市場整體收益仍舊偏低。例如,自2011年以來票房破億的引進動畫數量始終高於國產動畫電影,甚至在2019年國產動畫電影的&34;仍以12部破億數量兩倍於國產動畫。同時,由於本文的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的分類中將中外合拍片劃入國產這一欄,因而實際上2019年僅有三部純粹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破億。而迪士尼等好萊塢五大影業公司僅將中國市場作為海外市場的一部分,其在全球的票房吸金能力更為客觀,如2019年的《玩具總動員4》在中國電影市場僅收穫了2億票房,但其全球票房高達10.73億美元 ,按2019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6.8985來計算,折合人民幣約74億元,甚至高於2019年全年國產動畫電影累計票房。
2009—2019 年票房破億的國產動畫和引進動畫數量對比
除了在國內市場的票房表現總體上仍遠遜於引進動畫外,在票房收入結構上國產動畫電影也更為單一。對於好萊塢動畫電影來說,在票房收入之外其全產業鏈的收益往往更為可觀,票房的收入一般在整個產業鏈中僅約三成,剩下的七成都來自衍生品。13年的《冰雪奇緣》其同款的&34;在美國一地就收穫了4.5億美元,而該電影在北美的票房也僅有4億多美元。而在國內,由於國產動畫電影的市場反饋穩定性較差,大多數的國產動畫公司都不敢提前在相關產業鏈中布局,使得動畫電影的收益過於依賴票房收益。而在衍生品布局方面,很多國產動畫電影都顯得過于謹慎乃至忽視。例如,例如19年年初的《白蛇:緣起》在口碑效應和粉絲自發宣傳之下收穫了4.5億的票房,但官方僅在上映一個月後才遲遲在其微博帳號與粉絲討論要進行哪些衍生品的製作,但這次討論並沒有後續消息,至今一年多過去了,《白蛇:緣起》的官方周邊仍未出現。其他的非低幼向國產動漫往往在電影上映後根據票房表現採取眾籌這一風險性更低的方式。儘管眾籌是近些年大熱的國產動畫電影常常採用的衍生品銷售策略,但該模式總體而言仍比較小眾。例如19年7月26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上映6天票房便破10億打破原有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但相關衍生品僅在上映後才逐漸布局,且多為通過眾籌的預售狀態,消費者難以立即購買到他們心儀的衍生產品。最終,其在摩點網的四個衍生品眾籌項目共獲得1893萬眾籌資金,雖然已經遠遠打破國內動畫電影衍生品眾籌的記錄,但遠低於其市場號召力所能發揮出的潛能。
綜上,2009到2019年,國產動畫電影在整體票房和頭部票房成績上的發展有目共睹,但在票房增長的穩定性、整體市場收益的分布以及收益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未來,仍需要在除動畫作品質量外的市場營銷、衍生品布局等方面做出努力。